一段8分钟的视频《杭州映像诗》红遍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络,点击量近千万,唯美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甚至有国外网友在看到视频后留言说,已经买好机票,要来看看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这段视频的作者,程方和程晓,是一对生活在杭州的情侣。发布视频那天,正好是他们相识5周年纪念日。他们在微博上写道:“5年前,我们是陌路人。5年间,我们一枕钱塘江,怀拥西湖月,牵着运河走,挽着西溪眠,年复一年,都无法写完杭州如画般的诗篇。5年后,我们俩的作品《杭州映像诗》发布。在倾注我们所有热情,汇集9万张照片浓缩的8分钟里,我们看见了我们俩能在这诗画般城市里度过的幸福一生。”在他们眼里,杭州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繁华和古韵在山水间交融。他们5年的激情投入,换来的是好评如潮,网友“BecomeYoung”说:“真的每一帧都是画,在杭州生活4年,离开已经10个月的我,看到这些画面真的有想哭的感觉啊,谢谢你们的用心,让每个对杭州有记忆的人产生共鸣!”
与杭州的首次空中接触
2013年程方和程晓制作了首部两岸三地联合拍摄的延时摄影作品《韵动中国2》,当时他们就想:如果把延时摄影的领域从地面扩展至天空,那应该又是一番美轮美奂的影像。那一年,他们拥有了人生中第一部无人机,这改变了他们传统的创作方式。
5年过去了,无人机更像是他们的伙伴,很多时候在片场需要确定一个镜头构图的时候,往往会派无人机出去自由尝试各种角度进行探索,这些角度通常可能需要人跋山涉水去寻找,但通过无人机可以非常高效地确定一个相对完美的构图。
最难忘的一次杭州航拍
不是西湖,不是钱塘江,而是平凡的一家三口。
程方生活在杭州,他的作品《杭州映像诗》的开篇,不是熟悉的西湖全景,而是广阔天际线下的平凡一幕:
世界上没有两条相同的天际线,在杭州独一无二的天际线下,远处是余晖下现代化的钱江新城,夕阳缓缓地坠落在钱塘江的悠悠水流中,近处是一家三口:父亲遥望着远处的城市,母亲注视着自己的孩子,孩童用沙石创造着自己的城堡。没有刻意的安排,这样的平凡和自然才愈发显得珍贵。
程方和他的伙伴们升起了无人机,当无人机缓缓地靠近这一家三口,随即又马上升起,并拥抱这城市,通过无人机的眼睛才发现,他们生活着的城市——杭州:不仅有繁华、活力,更有着巨大的胸怀,包容着在城市生活的每一个平凡个体。
“天空”摄影师与杭州一起成长
5年来,同一个地点,程方他们时常会去好多次,跨度甚至是几年。作为记录者,在他们的素材中,时常能感受到这种时间雕刻的印记。
当时隔一年再到滨江远眺钱江新城时,不同于开篇时的景象,天际线下的建筑群,即便仅仅是轮廓,也已经随时间变得更加丰富和分明。它们默默发生着变化,就像一个婴儿,你眼见他慢慢成长为少年。而当远处新城亮起不一样的灯光时,摄影师们为这城市的点点发展感到惊喜。因为他们不光是记录者,也是这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城市、摄影师、镜头中的风景,可以说是一起成长。
钱塘江边“盲飞”失而复得
无人机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与杭州、与他们并肩作战 。
2015年夏天的某一个清晨,他们正开车行驶在钱塘江边上班的路上。无意中望向窗外,发现朝阳难得一见的美。于是立即将车停靠在路边,带着无人机登上江坝,身边正好是横跨钱塘江的“西兴大桥”。正当组装好设备准备起飞时,遗憾地发现监视器已经没电了。为了不错过这美丽的光景,他们大胆地尝试了“盲飞”,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观察飞行器在空中的姿态和所处位置来判断画面的构图。
为了让无人机达到足够远的地方来获取以桥为前景,朝阳与城市为背景的构图,无人机很快就消失在了视野范围内。在“盲拍”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尝试将无人机召回,对无人机尝试了各个方向的控制,但许久都没有看到它的影子。
正当他们为丢失无人机而感到沮丧,准备回到车上时,一位围观的市民大喊“回来了!”朝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隐约看见了无人机正在向着众人返航。无人机在返回到他们的头顶后自动降落,就这样,程方他们幸运地收回了“伙伴”。
在回到工作室检查拍摄素材的时候,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无人机在飞越大桥时与桥的吊索产生了撞击。幸运的是在撞击后无人机并未坠落,反而调整姿态与方向后朝着主人的方向进行返航。这次经历让程方感觉无人机仿佛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与主人并肩作战。
玩机心得
会玩,还要玩得美。
以程方的经验来看,无人机航拍最考验的有两点:心态和美学。首先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轻松而不懈怠,不要紧张,也不要不把下面的人身财产安全当回事儿。其次,很多人觉得航拍是大广角,怎样框都是大气的全景。其实全景拍摄更需要你去考量画面中每一个细节的安排。另外,你还需要更多地去安排一些前后景在无人机运动时交织出空间感,要在整条航线中保证无人机在任意一点拍摄到的画面都完美,那么这一整个镜头才能称之为完美,这需要很好美学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