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

2016-11-17 22:56李倩杨欣李鹏潘宁王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肌缺血

李倩++杨欣++李鹏+潘宁++王薇

【摘要】目的 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室壁运动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进行评价,探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冠脉造影未显示狭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通过二维超声检查,对比左室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SL18)和12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均值(SL12)。结果 研究组缺血节段纵向应变和整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心尖节段纵向应变显著高于基底段和中间段,且SL18与SL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SL18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8.6%,敏感性为80.3%、特异性为74.2%,SL12相对应的值分别为-17.5%、81.9%、85.7%,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SL12与SL18十分接近,但SL12的特异性明显高于SL18。结论 二维纵向应变均值能够及时发现心肌缺血,且相较于SL18,SL12的心肌缺血诊断价值更高。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心肌缺血;纵向应变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02

为探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缺血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二维超声检查,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冠脉造影未显示狭窄),各30例。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6.28.93)岁。纳入标准:(1)呈现出胸闷、胸痛等症状,临床拟诊为冠心病,冠脉造影前,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不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状况。(2)基于冠脉造影下,显示三支主冠脉管腔直径狭窄≥75%的至少有1支,排除心肌梗死患者。(3)通过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检查等,排除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疾病等患者。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4.87.9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GE Vivid 7 Dimension超声显像仪,探头采用M3S,

2~4 MHz为频率,70~80帧/s为帧频。

1.2.2 采集与分析图像

冠状造影前,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过程中,完成图像采集工作。指导患者处于左侧卧位状态下,将同步心电图连接,引导患者平静呼吸,若患者存在肺气干扰,叮嘱患者呼气末屏气,待完成常规测量后,对心尖左室长袖观、心尖四腔和心尖两腔观的二维灰阶图像进行记录。基于静态条件下,对心尖五腔观的主动脉血流频谱进行有效采集,用于对主动脉关闭时间的确定。通过2DS软件,分析图像。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常规超声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舒张期二尖瓣口频谱E/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二维纵向应变结果

研究组缺血节段纵向应变和整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尖节段纵向应变显著高于基底段和中间段,且SL18与SL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评价SL12与SL18检测心肌缺血的价值

基于冠状造影作用下,以SL12、SL18为基点,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0.825与0.806分别为曲线下的面积。SL18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8.6%,敏感性为80.3%、特异性为74.2%,SL12相对应的值分别为-17.5%、81.9%、85.7%,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SL12与SL18十分接近,但SL12的特异性明显高于SL18。

3 讨 论

心肌缺血以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主要特征[1]。据相关报道显示,缺血5 s,心肌运动将呈现出降低趋势,相较于血清心肌酶学和心电图ST段特异性改变,更早[2]。基于此,以理论为出发点,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时理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无法及时发现心绞痛和部分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因为,针对轻微的室壁运动异常,肉眼难以有效判断,且肉眼观察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大大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3]。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利用计算机,对心肌内斑点信息进行有效识别,通过数学公式,基于自动化条件下,对心肌应变进行计算,以获得左室各节段心肌应变。全面性、科学性和快速等是其基本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缺血节段纵向应变和整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心尖节段纵向应变显著高于基底段和中间段,SL18与SL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SL18诊断心肌缺血的截断值为-18.6%,敏感性为80.3%、特异性为74.2%,SL12对应值分别为-17.5%、81.9%、85.7%,SL12的心肌缺血诊断敏感性与SL18接近,但SL12特异性明显高于SL18。

综上所述,针对心肌缺血,二维纵向应变均值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相较于18节段,12节段的二维纵向应变均值在诊断心肌缺血方面,准确率更高。

参考文献

[1] 胡 波.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2.

[2] 刘艳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扭转及解旋运动的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4.

[3] 张 娜.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肌缺血者乳头肌水平室壁运动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心肌缺血
心电图与心向量联合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分析与评估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Holter关于心肌缺血检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评价
心肌缺血治疗中极化液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