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赛马与马术运动在古代也称为“驰逐”或“走马”,是以马的骑乘与饲养为基础的体育活动。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人工饲养马匹并将马用于骑乘和争战就已经出现,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活动就已形成,因此赛马活动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赛马活动的产生是以远古的游猎生活为基础的。马的骑乘文化发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那里曾是氐、羌、大月氏、匈奴、鲜卑、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所以《左传》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在骑射生活作为主体的同时,马匹的驯养和骑术便受到了重视。周时,马的调教和驾驭称之为“御”,与“射”一样成为“六艺”之一。马在战争中的使用愈加突出,武王伐纣时就已“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戎车即以马驾驭的战车。至春秋战国时,骑射之风更盛,我们熟悉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就是汉地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发挥骑兵技能的例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就明确叙述了孙膑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的故事,说明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齐威王时期,赛马就已经流行齐国了。
汉代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汉武帝极为热衷赛马,经常举行赛马活动,这与当时的尚武风俗也有很大关系。在出土的许多画像砖和陶俑中,都出现了汉代的赛马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赛马活动更因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长盛不衰,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室壁画中的赛马图,就是当时赛马活动的生动写照。
自汉代以来,除了赛马之外,还形成了以骑术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马上技艺,如骑手在马上做出各式造型,或进行高难度的骑射,或百骑争先,竞相夺标等等。这就要骑手不但有驭马的技巧,还要掌握好马上的平衡和保持矫健的身手。当时的马术已归为百戏之类,成为一种具有杂技性质的表演。
唐代的赛马与马术十分兴盛,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就将马术列为军事训练的科目。宋代的汴梁马术技艺更为成熟,表演技巧精湛高超,曾为皇帝表演立马、骗马、跳马及在马上倒立、镫里藏身等多种马上功夫,在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很多马术表演。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更带来了游牧文化的许多特点。元代统治者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早就有走马、走驼为乐的活动。即使是定鼎大都之后,每当六月吉日,还要北至上京去赛马。此外,在当时的大都(北京)城内,也在民间开展赛马活动,一直持续到明代,京城都要在每年春季走马骑射,明以来六百年在北京城郊兴盛不衰。
清代的宫廷赛马场地自康乾始多选择在木兰围场一带,每年秋季举行,是“木兰秋狝”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声势浩大,蔚为壮观。除了宫廷赛马之外,在北京城中也有许多赛马活动,按不同时间分别在不同地点举行,如正月赛马多在白云观和安定门、德胜门外,二月在太阳宫,三月在蟠桃宫,六月在先农坛,七月在黄寺,八月在广安门外,九月在钓鱼台,十月以后天气转凉,赛马便停止了。
(摘编自赵珩《中国古代赛马与马术运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赛马活动的产生离不开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猎生活,这一点《左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可以印证。
B. 自汉代以来,马上技艺飞速发展,骑手可以在马上做出各式造型,马术成为一种具有杂技性质的表演。
C. 宋代的汴梁马术技艺更为成熟,曾为皇帝表演立马、走马、骗马、跳马及在马上倒立、镫里藏身等多种马上功夫。
D. 清代北京城中的许多赛马活动,依据时间确定地点,还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二月在太阳宫,10月后停赛。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赛马与马术运动,都是以马的骑乘与饲养为基础的体育活动,但是早期人工饲养的马匹多用于骑乘和争战。
B. 马匹的驯养和骑术受到了重视,是因为骑射生活作为了主体,马的调教和驾驭称之为“御”,与“射”一样成为“六艺”之一。
C. 由于汉武帝本人的喜好及当时的尚武风俗,使得汉代赛马活动空前发展,这在出土的许多画像砖和陶俑中都被证实。
D. 自汉代以来,形成了以骑术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马上技艺,骑手掌握好马上的平衡和保持矫健的身手最为重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赛马活动流传广泛,历史悠久,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
B. 武王伐纣时“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及孙膑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的故事,说明当时骑射之风很盛。
C. 元代和明代,京城都是赛马的重要场所,元代就在此地开展民间赛马活动,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明代,这与统治者的重视有关。
D.赛马活动历经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清代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蔚为可观的文化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茶不过一种灌木的叶子,作为人类吃食的一种,饮茶本来是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活动,但南朝以来,特别是唐宋两代的中国人,将这项活动从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中升华起来,成为一种极具抒情与写意的艺术。就连背经叛道、对传统嫉恶如仇的鲁迅也曾经感慨:“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佛教有苦集灭道“四谛”,中国茶道也有人总结出“四谛”:和、静、怡、真,说的是茶文化的四种文化内涵。
“和”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茶本身是一种相当平和淡泊的饮品,茶道讲究喝茶过程的和谐安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在世事的繁杂与人情的纷扰中,人很容易心火上炎,内里空虚,阴气乘机下潜,导致气机不畅和脏腑关系的紧张。这时候和友人一起饮一壶清茶,将心火淬去,使阴阳平秘,自然神清气爽,身心安泰。清代郑板桥诗云:“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茶性质淡泊清和,与君子性情相应。茶虽然淡泊,但却意味深长,淡泊之中有绵绵若存的韵致,妙不可言。
“静”是茶饮给人带来的一种意境。古诗云:“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宋代,茶道与香道在上层社会与文人墨客中相当流行。那时候已经有专门的茶宴,还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徽宗赵佶是一名书画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饮者,他认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茶道讲静,就是茶人通过茶事来修养心性,达到宁静致远,感而遂通的境地。古诗云:“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怡”是茶人饮茶之时的怡然自得的身心况味。这种况味是难以言说的。其带来的身心愉悦,不是节庆假日假面狂欢那种粗糙的快乐所能比拟的。古诗中试图阐释茶中滋味的不少,唐代诗人崔道融有这样的名句:“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南宋时期的海南人白玉蟾也有这样的句子:“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说的都是茶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茶道是一种美育,能够涵养性情,变化气质,给人带来一种窗明几净的感觉。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它能够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去品味生命存在的真意,获得真实的受用。无论是酒肉鱼类,还是五谷杂粮,质地和味道都比较浓浊,在食物之中,算起来茶称得上是最清纯的。因此它能够潜入人身体气脉的深处,进入微循环,分解沉积的能量,尤其是对人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循环有很好的改良作用。如果人能够循着茶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观照,进入老子所说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的状态,就能返璞归真,窥见绵绵若存的“玄牝之门”。茶禅一味,在禅宗那里,茶成为一种法器,品茶是参禅的一种方式,顺着茶微妙的芬芳,体认芬芳的觉性,就可能明心见性。
(节选自孔见《中国人的活法》,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饮茶本来是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活动,但南朝以来的中国人却渐渐消除了这项活动中的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
B. 茶本身是一种平和淡泊的饮品,茶道也讲究喝茶过程的和谐安详,所以“和”是中国茶道的核心。
C. 宋代的人们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
D. 品茶是参禅的一种方式,如果人能够循着茶微妙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关照,就可能返璞归真,明心见性。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茶“最能降火”,而身处世事繁杂与人情纷扰中的人容易心火上炎,若能饮一壶清茶,自然心火淬去,神清气爽。
B. 古诗云“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意思是茶人可通过茶事来修养心性,达到宁静致远、感而遂通的境地。
C. 唐代诗人崔道融的名句“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恰是茶人饮茶之时怡然自得的身心况味的写照。
D. 南宋时期白玉蟾的诗句“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是说喝茶可以品味生命存在的真意,获得真实的受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茶味淡泊清和,但却意味深长,恰似君子之交。古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写成“君子之交淡如茶”也未尝不可。
B. 茶境宁静清幽,韵高闲洁,能让人得到一种审美的沐浴。当茶的清香缓缓浸润你的心田和四肢百骸时,你的精神也会变得清澈澄明。
C. 茶道能涵养性情,变化气质,带来身心的洗礼和净化,这种愉悦不是节庆假日那种粗糙的快乐所能比拟的。
D. 作为人类吃食的一种,茶称得上是最清纯的,它能进入人身体气脉的深处,进入微循环,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由于“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厉鬼不同。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礼记》中也记载:“夫宗庙,鬼神所居。”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灵魂。
(摘编自凤凰网“文化国学栏目”,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无论是把祖先称作“神”还是“鬼”,都是子孙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思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元祭祀的源头。
B. 祖先可以被称为神,也可被称为鬼,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C. 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护本族成员,于是出现祖先崇拜,这也是我们对祖先祭祀行为的起源。
D.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书中记叙了列入国祀的祖先神,一类是有一定血源关系的,一类是没有直接的血源关系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国语·鲁语》中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是氏族共同的祖先,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
B.《礼记·祭法》的话说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为“祖先神”,就要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C.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人们崇拜的是他能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还能保境安民,捍患御安。
D.“祖先神”有荫庇子孙和惩罚降祸的能力,而“祖先鬼”爱作祟人,使人生病,所以平日生活里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3. 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不属祭祀祖先的是(3分)
A. 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西婺源一带有很多“汪公庙”,民众是为了纪念隋末唐初的汪华保障当地未受战乱之苦而建祠供奉。
B. 壮族人民每逢过节或遇重大危难事件,都要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他们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王,能够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C. 自汉武帝开始,中国皇帝每年均会祭孔。汉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D. 浙江文成有座“刘基庙”,供奉着明朝军师刘伯温。他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其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
参考答案
一、1. C。(A原文第二段的转述。B第五段原文转述,C原文第七段表述为“元代统治者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早就有走马、走驼为乐的活动”。“走马”与宋代表演无关。D原文第八段的转述)
2. D。(A原文第一段转述。B原文第三段的转述。C原文第四段表述为“汉代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可推知汉代赛马活动“空前发展”,“汉武帝极为热衷赛马,经常举行赛马活动,这与当时的尚武风俗也有很大关系” 这句话中“也”表明是并列的两个原因。 D原文第五段表述为“这就要骑手不但有驭马的技巧,还要掌握好马上的平衡和保持矫健的身手。”“不但,还”句式表明两点都很重要,是并列关系)
3. A。(A第一段原文表述为:“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人工饲养马匹并将马用于骑乘和争战就已经出现,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活动就已形成,因此赛马活动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推知这一活动“历时悠久”,但是其形成时间为“春秋战国时”。由原文“汉代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及其他段落,可以推知这一活动“受众之广”。B来自原文第三段,“至春秋战国时,骑射之风更盛”这句话是推断依据。C 依据原文第七段推断。D基于对全文的理解与判断)
二、1. A(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先看B项,原文第三段说“‘和”是中国这茶道的核心 ,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茶本身是一种相当平和淡泊的饮品,茶道讲究喝茶过程的和谐安详。”由此可以看出B项“所以”前后的内容是正确的,而原文中后句是对前句的诠释,所以B项表述为因果关系是可以的。C选项是对原文第四段所引用的宋徽宗的话语的理解分析。根据引用的话语,我们知道选项表述的宋徽宗的观点是正确的。也正是这样一个事例,让我们知道“宋代的人们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故C没有问题。D选项来自原文第六段,重组整合了“如果人能够循着茶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观照……品茶是参禅的一种方式,顺着茶微妙的芬芳,体认芬芳的觉性,就可能明心见性”这几句话,将“顺着茶微妙的芬芳”,表述为“循着茶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关照”意思基本一致,所以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最后看A项,前一句表述是原文的直接转述,没有问题,但后一句显然来自原文南朝以来的中国人“将这项活动从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中升华起来,成为一种极具抒情与写意的艺术”,从句意来看,南朝以来的中国人并没有消除茶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故A项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
2. D(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A项来自原文第三段,首句是对原文的摘抄,没有错误,重在后部分的表述,它来自“在世事的繁杂与人情的纷扰中,人很容易心火上炎,……这时候和友人一起饮一壶清茶,将心火淬去,使阴阳平秘,自然神清气爽,身心安泰。”前后句在原文中的关系就是前因后果的关系,A项的表述也是如此,故A正确。B项来自原文第四段的后部分。此项所用诗句是对茶道讲静的例证,故B项表述和原文的语意一致。C项来自原文第五段,首句就诠释“怡”的内涵,而崔道融的诗句恰是阐释茶中滋味和茶带给人的身心愉悦,是“怡”的形象表述。故C项正确。最后看D项,D项诗句来自原文第五段,且此诗句之后“说的都是茶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给人带来一种窗明几净的感觉”等,而D项诗句后的表述则来自原文第六段“它能够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去品味生命存在的真意,获得真实的受用。”这是对“真”的表述,故D项错误)
3. D(A项内容来自原文第三段,“茶味淡泊清和,但却意味深长,恰似君子之交。”是对原文“茶性质淡泊清和,与君子性情相应。茶虽然淡泊,但却意味深长,淡泊之中有绵绵若存的韵致,妙不可言”这几句的理解、筛选和整合,A项后半部分的表述很明显是对这个内容的迁移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还是君子之交淡如茶,也许智者见智,各有理解,但表述为“也未尝不可”,合情合理,故A项无误。B项是对原文第四段的“静”的内涵的理解。“茶境宁静清幽,韵高闲洁,能让人得到一种审美的沐浴。”这是对“静”的具体表述,没有错误。“当茶的清香缓缓浸润你的心田和四肢百骸时,你的精神也会变得清澈与澄明。”这是对饮茶和饮茶带来的身心宁静愉悦的形象表述。B项没有问题。C项来自原文第五段,它的表述是对第五段开头两句和结尾句的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没有错误。D项来自原文最后一段,对茶道之“真”的理解,它整合了此段的大部分内容,但在表述上没有注意到不同句子的陈述对象的不同,原文首句是说“真是中国茶道的极致追求,它能够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而D项表述为作为吃食的茶能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陈述对象转换错误,故D项为正确选项)|
三、1. D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与原文“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不符合)
2. C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曲解原文“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同时,C项将“祖先”与“祖先神”的作用随意合并)
3. B(根据原文A、C、D中的人物都属于“祖先神”,而土地神既不是祖先神也不是祖先鬼,所以不属于祭祀祖先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