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

2016-11-16 21:50
晚晴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民主人士野战军华北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正式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很快得到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的拥护。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开始指示华北局、上海局和香港分局,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民主人士代表到解放区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此时,新中国的国都地点尚未明确,毛泽东一度设想在哈尔滨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5月1日,毛泽东致函李济深、沈钧儒,邀请他们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并说明:“会议的地点,提议在哈尔滨。会议的时间,提议在今年秋季。”

新政治协商会议拟在哈尔滨召开,只是一个过渡。其实,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计划中还有更理想的地点。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的第三年,即1948年7月至1949年6月,“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同时明确提出准备在1949年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基于此,中共中央提出新政治协商会议可能在哈尔滨也可能在华北召开。194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指示香港分局:“北来人士,拟先集中哈尔滨商谈;华北人士如直进解放区,则集中华北。视战事发展,明春或来华北,或即在哈市召开新政协。”10月8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要求征求民主人士对《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意见。这份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审定的文件提出: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地点,“依目前情况看来,哈尔滨似较适宜。但依情况之发展,亦有可能改在华北某一大城市。”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全国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毛泽东在给新华社的一篇评论中写道:“从现时算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决定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军区部队协同解决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并提出1949年夏在北平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10月31日,毛泽东致电东北野战军,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准备南下,“协同华北力量歼灭傅作义主力,夺取平、津及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完成东北与华北的统一,以便于战争第四年的第一季即明年秋季,即有可能以主力向长江流域出动,并使政治协商会议能于明年夏天在北平开会。”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北平解放提上了日程,毛泽东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明确提出新中国将定都北平。1948年11月8日,毛泽东在致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信中说:“北平、天津、唐山、张家口解放在即,即须准备接管干部及党政机构的配备,务于一个月至多一个半月内准备完毕。”同日,毛泽东与薄一波进行了一次重要谈话,决定把接管北平、天津的任务交给华北局,同时决定北平解放后由薄一波先行开赴北平,为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定都北平的打算。

猜你喜欢
民主人士野战军华北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爱国民主人士——新四军之友”征文启事
简述在沪爱国民主人士拥护和响应“五一口号”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民主人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