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桑波,方千华,刘 磊,曹 立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福建 福州 350117;2.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福建 厦门 361005;3.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4.福州第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我国在职体育硕士培养现状调查与模式转型
黄桑波1,2,方千华1,刘磊3,曹立4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福建 福州 350117;2.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福建 厦门 361005;3.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4.福州第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108)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21所高校630名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的普遍特征是高校教师、31~40岁、已婚、工龄4~10年,这些因素与报考态度、师资现状、课程设置、管理方式、学习反馈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深入剖析这些相关性的内在机理,提出从“在职”到“非全日制”不是取代而是补充,并对即将来临的体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转型提出建议:1)应用型——明晰培养方向;2)分类培养——提高培养效率;3)弹性学制——突破时空限制;4)质量评价——保证人才质量。
在职体育硕士;培养现状;模式转型
我国在职硕士的培养模式存在着“在职不研究”和“重取证轻学术”等诸多问题。[1]为了提升在职硕士的培养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从2016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2]
目前,我国具有在职体育硕士招生资格的院校有21所,具备授予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有62所,研究生的培养类型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比例正逐渐加大。[3]2009年,体育硕士招生范围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在职体育硕士的身份转变为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他们毕业后获取的“单证”将升级为“双证”。[4]如何更好地在原有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现状进行实证调研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对全国21所在职体育硕士培养单位的630名在职体育硕士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职体育硕士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为模式转型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1.1研究对象
我国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有11所体育专业院校,6所师范类院校,4所综合类院校。以全国21所院校的 630名在职体育硕士为问卷调查对象,每所高校各抽取30名在职硕士填写问卷,并对部分高校的在职硕士进行访谈(抽样情况见表1)。
1.2问卷的编制
编制问卷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在职体育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困境,为构建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模式提供参考。调查对象包括学生、教师、课程和高校管理等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涵盖了个人信息、选拔方式、课程设置、师生互动、学位要求等要素。设计两份访谈提纲,分别对在职体育硕士及导师进行访谈。
表1 全国在职体育硕士抽样调查的样本信息表
1.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利用在职体育硕士暑假集中学习的期间,课题组成员采用现场发放和代发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回收问卷的效率。本次发放的问卷630份,剔除无效卷、空白卷和信息不全的问卷,有效问卷562份,有效回收率为89.2%。
1.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采用反向计分方法,定序变量赋值为4分制,分数越高说明该指标的重要程度越低。
2.1在职体育硕士的报考态度分析
2.1.1专业素养
在职体育硕士在入学前后的专业对比,与原来专业一致的有370人,占65.8%,与原来专业不一致的有192人,占34.2%。他们的专业以体育教育方向为主,占70.2%,运动训练方向占23.5%,社会体育方向占5.8%;入学之后,这三个研究方向的人数比例分别变为71.5%、18.6%、8.3%。这一结果说明在职体育硕士大部分是高校教师,其次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他们的专业结构在入学前和入学后的变化不大。在访谈过程中,专业方向只是一个参考,他们入学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导师的要求改变原来的专业方向。由此可见,在职体育硕士的专业素质相对较高,具备体育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
2.1.2报考原则
选择高校的原则可以反映出在职体育硕士的报考态度。在这个选项中,“就近原则”几乎占了调查人数的一半,达到45.2%,“名师名校”占33.5%,“录取概率”占15.3%,让学生自己填写的“其他”选项占6.0%,这些选项包括“专业相近”和“他人推荐”等。“就近原则”体现了“在职”的特点,他们的精力有限,“就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和减少路程。选择“名师名校”是考生的第二个首选项目,体现了在职体育硕士在便利的条件下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选择“录取概率”只占16.2%,这与人们印象中对于“在职硕士”只想“随便考所高校”的印象并不一致。2.1.3报考动机
设计问卷时把我国在职体育硕士攻读学位的动机分为:获取硕士学位、职称晋升、单位要求、拓宽人脉和攻读博士学位等5个要素。超过57.6%的在职体育硕士认为“获取硕士学位”和“职称晋升”是“非常重要”和“重要”的,有29.5%的人在“单位要求”“拓宽人脉”和“攻读博士”等方面认为“不重要”。说明大多数在职体育硕士比较现实,提升学位和职称晋升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2.1.4录取看法
在职体育硕士的录取方式是否应该有别于全日制的体育硕士研究生?有资料表明,对于在职体育硕士的录取方式有必要进行改革,以面试为主,可以避免部分优秀学生因为笔试不过关而落榜。但通过对在职体育硕士进行调查时发现,超过半数的人选择应该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形式,占到总调查人数的58.2%,而以面试为主的则只占17.6%。认为以“笔试+面试”的综合分数的录取形式“主观性太强”占到20.6%,因为他们认为“只要笔试过关,不管卷面分数高低,所有的人录取机会平等,面试只不过是形式而已”。选择“其他”的自填式选项,主要是“录取靠关系”和“名额已内定”等一些主观想法,这部分人不多,只占3.6%。看来,在职体育硕士对于笔试的形式较为认可,认为分数才能客观地体现录取的公平性。
2.1.5选择导师
研究表明,选择什么类型的导师对于在职体育硕士的学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我国在职体育硕士定位于“实践型”,按常理而言,他们对于“学术成就”应该是不感兴趣的,但调查显示,选择“学术成就”导师的学生高达43.6%,他们认为这样的导师才是“真正”的导师,才有能力带好学生。有29.3%的学生对于导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视,普遍受诟病的师生关系同样也困扰着在职体育硕士,他们在报考之前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地了解想报考导师是否“做人不错”,是否“好相处”等一些问题。只有20.6%的学生关注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自己是否有关联,这一调查结果并不意外。在实地访谈的过程中,有不少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的学生,希望把自己变得“学术”点,转换到有“学术含量”的专业能够使自己在论文写作方面更加熟练。
2.2在职体育硕士的师资现状调查
2.2.1教师授课情况
理想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生对授课教师的整体看法是,“相当认真”的教师占15.2%,“认真”的教师占26.7%,“应付了事”的教师占18.7%,“不负责任”的教师占37.3%。认真负责表现在因材施教和师生积极互动方面,不认真负责体现在照本宣科和对学生不负责任两方面。从调查结果看,教师授课的整体状态并不乐观,应付了事的偏多,这与学生上课的状态也有关系,但学生上课纪律性太差也应负有责任。访谈发现,学生建议教师的授课方式要灵活些,授课时间最好安排在周末,并与视频教学同步进行,方便有工作任务的同学跟踪学习。
2.2.2导师结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很少有专门的“实践型”导师。在职体育硕士导师有86.8%是本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0.5%的导师是本校的博士生导师,其余是一些校外兼职导师。专职的在职体育硕士“实践型”导师很少,几乎是由“学术型”导师指导“实践型”学生,虽然不排除部分“学术型”导师同时也具备“实践型”的指导能力,但是这种方式身兼两职无疑会分散精力,降低培养质量。“学术型”和“实践型”导师分类指导,不仅能降低培养成本,又能够提高培养效果。55.3%的在职硕士认为导师的“实践型”知识结构欠缺,特别是实践中操作性比较强的如赛事组织与管理、体育赞助、社会调查等内容很少谈及。“学术型”导师比较重视科研,而且大部分时间用于写学术论文和申请课题,很少有时间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当中,因而社会实践能力稍有欠缺。
2.2.3师生互动的状况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职体育硕士与导师经常见面的或偶尔见面的比率较大,“总是”和“从来没有”的很少。40.5%的学生认为导师“相当负责任”,32.2%的学生认为导师“负责任”,27.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导师“不负责任”,相当不负责任的导师几乎没有。学生对导师的指导比较满意的几乎占了总调查人数的一半,达到47.15%,感觉“非常满意”的有38.79%,两者总数达到86%,说明学生对于导师的指导能力比较信任。感觉导师对自己“帮助很大”和“有些帮助”的占65%,“帮助不大”的占23%,整体上导师对学生的帮助比较大。访谈时有学生提到,导师在每学期应适当抽空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采用适当的网络教学,灵活选择上课时间。学生应珍惜学习的机会,上课不能聊天和玩手机。
2.3在职体育硕士的课程设置调查
2.3.1理论与实践关系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5],但是部分人认为专业实践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6]。目前我国对于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属于“实践型”导向,在攻读体育硕士学位期间,他们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相对于入学之前有何变化?问卷调查在职体育硕士在过去的三年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频率,结果显示,选择“总是”的人数有202人,占调查人数的35.7%,选择“经常”的有244人,占43.1%,选择“偶尔”的人数有107人,占18.9%。在“专业理论能否满足工作”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完全满足”有167人,占29.5%,“基本满足”有323人,占57.1%,基本不满足和完全不满足只占14%左右。在信息应用能力的自我评价中,有26.3%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完全满意”,52.5%的人“基本满意”, 18.9%的人“基本不满意”,只有1.6%的人感觉“完全不满意”。
通过对“理论应用于实践情况”“理论满足实践的情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等因素与婚姻状况、工龄、年龄和职称等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职体育硕士理论应用实践方面在年龄上有显著性差异;理论满足于实践方面,性别差异明显;信息应用能力方面,在性别、年龄、工龄和职称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如表2所示)。
表2 理论与实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星号代表显著性差异程度。
2.3.2课程满意度分析
在“期望加强的课程”选项中,“科学方法”和“学科前沿”所占的比例最大,可见,在职体育硕士对于学术的追求有很大的热情;“外语学习”和“信息技术”次之,但这两类课程的“不重要”因素分别占了大约20.3%和30.6%。52.2%的学生认为公共课是本科课程的重复,根本没有必要开设,采取网络授课和自学而不是集中授课。在职体育硕士“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目前所在高校的理论课程倾向于“高度趋同”“知识陈旧”和“跨学科少”等现象。有学生反映,他们所学的课程很多是以前知识的重复,难以激发起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聊天甚至请假旷课等现象屡见不鲜。课程设置应该征求学生的建议,要符合“在职”的特色。
2.3.3婚姻状况与课程设置的相关性调查
对课程设置与在职体育硕士个人背景的相关性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婚姻状况与“专业课的重要性”有显著相关,P=0.047,未婚者(M=1.42)比已婚者(M=1.54)更倾向于认识到专业课的重要性;婚姻状况与“期望加强的课程”显著相关,P=0.001,未婚者(M=1.46)比已婚者(M=1.23)更加认识到“学科前沿”的重要性;学历状况与“专业课的重要性”有显著相关,t=2.228,P=0.026,大专及以下的学历(M=1.86)比本科学历(M=2.13)更倾向于认为公共课比较重要性,而本科学历比大专学历更多地认识到目前的大多课程存在“高度趋同”的现象。
2.4在职体育硕士的管理方式调查
2.4.1培养单位的管理状况
加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率。[7]在职体育硕士所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经过调查,研究生管理方面,认为“非常轻松”有11.7%,认为“宽松”达50.2%,认为“相当严格”占18.9%,认为“严格”占18.6%。学生对于研究生管理的“宽松”和“严格”的划分依据是学分和学位论文。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在职体育硕士的教育特色应该是“学术型”的占22.1%,认为应该是“实践型”的占32.2%,认为应该是“复合型”的占39.7%,这一调查结果与在职体育硕士应该是“实践型导向”的看法不大一致。通过深度访谈,相对于实践能力训练,在职体育硕士更倾向于学习科研方法和训练学术思维。
2.4.2对管理方式的看法
对在职体育硕士学习状态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婚姻和学历两个因素与教学质量、教育管理和有助于解决工作问题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表3的数据显示,对于在职学习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这一选项,已婚者和未婚者均持否定态度(M>2);婚姻状况与教育管理呈显著相关(P=0.001),已婚者比未婚者更倾向于认为培养单位的教育管理比较严格(M>2);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学历的相关性,其显著性P=0.044,本科学历的学生接近基本满意,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学生不大满意(M=2.18)。
表3 在职体育硕士学习状态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
注:星号代表显著性差异程度。
2.4.3获取学位的因素分析
学位论文、实践能力、师生关系等因素排在重要程度的前三位。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婚姻状况与实践能力(P=0.001**)、师生关系(P=0.008**)等两个因素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婚姻方面,未婚学生比已婚学生更趋向于认为实践能力和师生关系是获取学位的重要因素。学历方面,本科学历的学生比大专及以下的学生更重视学位论文(见表4)。
表4 在职体育硕士获取学位因素的t检验表
注:星号代表显著性差异程度。
2.5在职体育硕士的学习反馈
2.5.1学习效果调查
在职体育硕士的一大特点是边工作边读书,他们感觉学习任务“非常轻松”(19.9%)和“轻松”(24.3%)的总和占有44.2%,认为学习任务“一般”的占到53.6%。有54.3%学生对于自己在校的学习效果感到满意,认为“效果甚微”(36.5%)或“完全没效果”(9.2%)的也占有将近一半的比例。学生对于所在高校的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情况是,“非常满意”的占25%,“比较满意”的占50%,“基本不满意”的占22.4%。认为其所在高校的教学管理“非常宽松”的占11.74%,认为“宽松”的占50%,认为“相当严格”的学生占19.04%,认为“严格”的占了18.68%。从统计结果看,学生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比较有信心。2.5.2学习期望和需求
在职体育硕士的学习期望与婚姻、学历等因素存在着显著性相关。婚姻状况与学习期望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均值小于2),婚姻对于学习期望的影响明显。已婚者比未婚者有更重视提升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等三方面的能力,未婚者比已婚者更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科研能力(见表5)。
2.5.3在职硕士学位的认可度
一些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投入少、教学环境差,以及社会对这一学位认同度不高等问题。[8]与全日制硕士学位的“纯正度”不同,社会对于在职硕士学位的认可度并不高,把他们的学位形容成“注水文凭”。对比社会较低认可度,在职体育硕士对于这种学位的认可度较高,有61.1%的学生对其学位“完全认可”,有30.9%的学生“基本认可”,两者相加高达90%以上。被调查的在职体育硕士认为,在职硕士学位是“货真价实”的,并非是“注水”,得到国家和单位的承认,在问及“是否支持弹性学制”时,59.7%的学生“非常支持”,35.2%的学生“基本支持”。对部分在职体育硕士深度访谈时,他们均提到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大部分学生的职业是教师,他们有寒暑假,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学习,但对于一些非教师职业的在职硕士,或是教师职业在寒暑假有其他任务的,他们就难以协调“工学矛盾”。
表5 婚姻与学习期望的相关性统计表
注:星号代表显著性差异程度。
1)“已婚”是在我国职体育硕士最明显的特征。婚姻状况与学习期望、实践能力、师生关系等因素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获取硕士学位、谋求职称的晋升、单位要求、拓宽人脉和攻读博士学位等是报考在职体育硕士的动机。“就近原则”和“名师名校”是考生选择高校的两大理由。
2)在职体育硕士的授课教师上课的整体状态并不乐观,应付了事的偏多。学生倾向于选择“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型导师;在职体育硕士的导师由本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专职的“实践型”导师数量极少。“集中面授”和“在线指导”是受学生欢迎的两种形式。
3)在职体育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着“高度趋同”“知识陈旧”和“跨学科少”等现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提升的能力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科研能力和职业能力。有1/3的学生认为公共课和选修课“不重要”或“完全不重要”,须减少公共课程,增加选修课,多开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或增设对实际工作有帮助的课程。
4)在职体育硕士对培养单位的教学质量评价“基本满意”,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选项有过半的人选择“部分有用”。相对于实践能力训练,在职体育硕士更倾向于学习科研方法和训练学术思维。
4.1分层分类培养
在职体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和导师安排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本一致,在职体育硕士几乎成为“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的硕士除了入学和答辩的要求不一样,其他因素则几乎是一样的,在职体育硕士的教育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在于“育”,既要注重结果管理,也要重视过程管理,保证培养的延续性和高质量。
4.2定位培养目标
我国传统上的研究生分类,按培养目标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研究生,按学制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由于培养目标定位宽泛模糊,导致应用型研究生学术化,难以突出“在职”和“应用”这些特质,把学术需求型硕士和实践需求型硕士分类培养,有利于目标的清晰定位。在职体育硕士全国联考并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有利于加强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统筹管理,提升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4.3编写实践型教材
体育经典教材对于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培养单位有必要组织一线专家撰写一批合适的教材,内容要有别于全日制研究生的系列教材,理论联系实际或是实践性的内容多些,让学生可以现学现用。一些欧美国家原版的或翻译的体育教材实践性很强,又不乏经典理论支撑,是我国在职体育硕士难得的学习资料。但是,目前我国的此类教材相当少,而且由于在职体育硕士的外语水平整体水平较低,外文文献的阅读和理解受到一定的影响,缺少原版的或是翻译的国外教材,难以了解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动态,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因而受到限制。
4.4建立评价系统
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质量。评价系统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主要是教育部门制定较为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标准,对各院校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得分列出等级,对于不达标的高校进行通告。内部评价是指自我管理,包括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三个因素。教师和学生方面,学校研究生部门可以建立互评系统,教师可以对某一学生或是某一现象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对课程设置和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匿名评价。
4.5做好转轨工作
在职体育硕士培养自实施以来,培养了众多的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加速了我国体育专业硕士融入终身教育理念的进程。回顾在职体育硕士的培养模式,正确认识其优势和缺陷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扬长避短,提高非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效率。从“在职”模式到“非全日制”模式不是取代而是补充。在模式转轨的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应用型的培养方向,实行分类培养以提高培养效率,尝试弹性学制以突破时空限制,构建质量评价以保证人才质量。
[1]李凌,马赫.在职硕士招考缘何并轨[N]. 中国教育报,2014-08-28(5).
[2]孟思奇.2016 年起不再组织在职硕士联考[N].人民日报,2014-06-29(3).
[3]王健.构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6):501-504.
[4]方千华,黄汉升,朱桂林.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6):79-83.
[5]刘成,李伟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若干问题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3):106-108.
[6]王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8.
[7]张颖.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延期毕业的分析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226-227.
[8]欧世峰,李作宏,魏静.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改进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35):224-225.
[责任编辑江国平]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Model Transformationof China Part-time Kinesiology Postgraduates
HUANG Sang-bo1,2,FANG Qian-hua1,LIU Lei3,CAO Li4
(1.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17,China;2.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3.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4. Fuzhou No.1 Middle School, Fuzhou 350108,China)
630 part-time of China kinesiology postgraduates in 21 universities cultivation conditions are investigated by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tgraduates’ identities are teachers,31~40years old,married,4~10 years employed,and these identities were related to teachers’ situation,curriculum,management,and learning feedback.Further analyz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correlations which show that model transition from the “on-the-job” to the “part-time” one is “supplement” rather than “replacement”,from this to propose the coming part-time kinesiology postgraduates model transition:1)application-oriented——clear cultivating direction;2)cultivating classification——improve efficiency;3)flexible education system——breakthrough the limit of time and space;4)quality evaluation——ensure the quality of talent.
part-time kinesiology postgraduates;present situation findings;model transformation
2016-05-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122CTY02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NCET-12-0617)
黄桑波(1974—),男,福建南安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在站博士后,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G807.4
A
1007-7413(2016)05-006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