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茅山道士,神奇的“抓鬼大师”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曾开创出被称为“灵幻功夫片”的新片种,这类以灵异鬼怪与功夫喜剧为主题的电影名噪一时。其中,《僵尸先生》、《一眉道人》等影片让林正英饰演的“茅山道士”形象深入人心。
电影《僵尸先生》中林正英饰演的“茅山道士”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界讲述“茅山道士”收妖伏魔的《僵尸先生》、《一眉道人》等影片格外卖座。那么,老港片中频频出现的“茅山道士”的真实原型究竟是什么?
香港的民间宗教文化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在正统的儒释道三教之外,活跃着喃呒、六壬、茅山等地方教派的从业人员。他们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神职人员,而被学界称为“民间仪式专家”,他们的仪式混合了道教、佛教与民间信仰的内容,并带有巫术成分。
在电影里,“茅山道士”林正英头戴黑色的瓦梁巾,镶着帽正,身穿黄海青或对襟袍,正是在民间被俗称为“喃呒佬”的典型装束,这种形象在当代香港庙堂中仍很常见。而影片中林正英行咒施符、劾鬼驱邪的情节,则是属于另外一种“茅山师”的法术。
新界北部地区流传的《道统永传》中说:“其习或为黄冠羽士、或为告斗星巫、或演法茅山、或为设送邪煞,此各道巫,俱尊老君为道教之主。”
他们虽然都号称为尊奉道教的老君,但来源却不一样,黄冠羽士指的是道士,告斗星巫指的是术士,而演法茅山者与设送邪煞者,指的是巫师。三者本来界限分明,但在香港复杂的民间宗教文化背景下,教派之间互有杂糅,连当地人也无意去分清他们的身份异同。电影里的“茅山道士”实际并非道士,而是多重身份在角色组合后的产物。
“茅山道士”这个形象,打扮虽然与“喃呒佬”相同,并借用了道士的身份标签,但主要表现的是行茅山法的巫师,民间称他们为“茅山师”或者“茅山师傅”。这里说的茅山法,是民间巫法的一个流派,与正经道教的茅山上清派并不是一回事。
在民间,一般将茅山写成“茆山”,或者“毛山”,他们的教派被称为茅山教。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民族学的学者在两广瑶山地区的调查中发现了茅山教,引起了汉学界的注意。流行于两广地区的茅山教,与福建的闾山教、湖南的梅山教等有很深的渊源,这些民间巫教通常被称为“法教”,又称作“师教”。
巫教的行法者被称为“师公”、“端公”,即古代文献中所说的“师巫”,福建建阳地区的师公,更是自号为“巫流弟子”。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区别巫术与宗教时提出,“巫术是实用的技术,所有的动作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巫术是一种准宗教现象,但巫术(或巫教)不等同宗教。巫教的师公们没有宣扬经典与教义,而是掌握方技巫术,为寻常百姓提供超验性的服务,在古代农业社会的社会生活中,他们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说到巫教,其实它是属于中国传统社会里士大夫文化、俗文化之外的神秘文化,其长期隐没于底层社会,甚至受到官府的打压。《大明律》中指出“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一应左道乱正之术”,以法律的形式禁止茅山法等巫术。
但在明代,还出现了一部反映巫教作品的小说《海游记》,全称《新刻全像显法降蛇海游记传》,书中试图将巫教与三教并列,称“自天地开辟之后,人民安业,以儒、释、道、巫四教传于天下”,反映巫教文化在民间社会的影响力。在《海游记》中,闾山法与茅山法被认为是巫教中的正邪二派,书中描绘的闾山与茅山,均是神话世界之中巫法胜地,并非实际存在,当然也就不会是指道教中的茅山。
经过汉族移民的传播,闾山、茅山、梅山等巫教也在南方少数民族间广泛流传,在瑶族、壮族、侗族、仡佬族、畲族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巫教占据了核心部分,例如畲族的《开山祖图》上就绘有其祖先“茅山学法”的内容,这也是宋代以来少数民族汉化的重要途径。
而道教的茅山上清派,是指以江苏句容茅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上清派。上清派第一代宗师是南岳夫人魏华存,被誉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则是第九代宗师,他常居茅山,在此开设道馆传授《上清经》,使得茅山成为上清派的活动中心,茅山由此扬名。
魏华存夫人于东晋兴宁二年(364年),首次将《上清经》授予琅琊王司徒舍人杨羲。从兴宁三年(365年)开始的数年间,大师们陆续降临在护军长史许谧的家中授道,一种全新的宗教思想体系,就在夜色下的神启活动中诞生。
到了南朝,隐居先生陶弘景将茅山降授的内容收集整理成《真诰》一书,严谨地记录了大师留下的高贵华丽的语言,司马虚等西方学者将之称为“茅山的启示录”。
上清派是唐代道教主流,有茅山与天台山等支系。天台山道士应夷节的学道经历可视作上清道士的人生标杆,他7岁慕道,13岁出家学道,从15岁参受正一经箓开始,至32岁进受上清经法,获得了唐代最高的道教法位。他的一生通过学习三洞经典,取得相应法位的过程,类似今天的学位制度,也与电影中行使驱鬼技能的“茅山道士”大相径庭。
因此,在六朝精神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茅山上清派,与民间社会盛行的巫法茅山教,二者本无关联,由于电影的强势影响,才让部分观众陷入指鹿为马的尴尬境地。
此外,在历代志怪小说与文人笔记中还记载了很多“茅山师”的故事,他们凭借各种禁咒符术,可以治鬼驱狐,虽然写的是幽明两界的奇闻异事,但其中更能折射人情世态,这也许是香港灵幻功夫片创作的思想渊源。
不过,古代小说中掌握茅山法的人指的就是师巫,有时候他们被称为法师,当然不是指来自茅山的上清道士。
宋代洪迈《夷坚志》记载,有一个行茅山法的俗人,“虽非道士”,但却被里俗百姓称为“谭法师”。话说在江西德兴县,有一老狐化作人形,变成黄老翁的样貌,常去看望他在外耕田的两个儿子,故事的结局令人唏嘘,黄老翁被两个儿子误认作是狐妖而杀死,而最后谭法师出现,让假冒黄老翁的狐妖现形,将其扑杀。
明代湖南人江盈科也记有一个故事,说他的家乡有一个叫做李四的师巫,他学的茅山法多是害人之术,“试之立验”,可以令墙破裂、令酒发酸、令绳折断。一次,他使用巫术戏弄一个正在走路的女子,女子的裙带突然自动褪落,后来他才看清这女子就是他女儿,自此成为笑柄。
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描写有茅山法师与狐妖的故事,与官场索贿的行径很相似。有一户人家遭遇狐患之后,联系了一位茅山师,在他准备出发驱狐的时候,遇到一位老翁,老翁自称与狐交好,出了高额的贿金买通了这位茅山师,阻止他前往驱狐。贪婪的茅山师得钱后并未罢休,而是用“雷斧火狱”相威胁,不断向各处的狐妖索要金银。最后,不堪其扰的狐狸盗走了他的符印,令他癫狂自杀。
另外,传说中的茅山道士还会“符水咒疗病”。其实,这最早应该是汉末张角所创立太平道时弄出来的。《三国志》中《张鲁传》的裴松的注释中引用《典略》说:“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妄,然小人昏愚,竟共事之。”意思是符水治病,病清浅的(本来可能就会好起来),治愈效果好,解释归因说是因为信道;那些病情重(本来可能就不太容易好起来的),治愈效果差,解释归因说是因为不信道,所以符水对治病并没有多少作用。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影视作品与世俗小说的影响力显然比宗教原典大得多。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人根据老港片中“茅山道士”的虚拟形象,询问真正的道士能否“抓鬼捉妖”,遇到这般提问,道士们若非哑口无言,即是啼笑皆非。
(澎湃新闻网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