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依
浒墅关,期待一座非传统古镇的素颜再现
记者|肖依
“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
用现在的话来说:物流的兴盛,造就了浒墅关。
浒墅关,京杭大运河上的第一重镇,明清以来最著名的钞关。
从地理位置上来还原,现今兴贤桥北、运河西岸米厂粮库到原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一带,就是浒墅关署的旧址。车如流水马如龙,记下了那段日进斗银的历史。
以前水上交通发达,无论货运客运,京杭大运河一带都是水路唱主角。明朝时,全国共设有八大钞关,出于战略地位和交通便利的考虑,有七个都设在运河沿线,处于运河苏州段的浒墅钞关就是其中之一。
钞关,征税的关卡或机构。自明景泰元年( 1450)始设“钞关”,浒墅关的优越性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风光一时,管辖区域之大,在江南各镇,也算是绝无仅有。
400余年间,浒墅关曾长期保持运河第一钞关的地位,清乾隆五十六年,更是达到税收最高峰582842两,此后虽逐年下降,但第一钞关地位稳定,是运河上名副其实的一只钱匣子。
绵延数千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催生了无数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对于毗邻运河而居的浒墅关来说,钞关文化、蚕桑文化,民国遗风、贡品关席都得益于运河,运河就是专属于浒墅关的文化标签。
79岁的殷岩星是老浒关人,长期在浒关镇文化馆工作,曾主编《浒墅关志》。每逢闲暇,他总会来到离家不远的运河边散步,站在河岸边,看着来往的船只穿梭,总能牵起对运河的回忆。他说:“这种深深的浒关情缘与伴随浒关千年的厚重运河文化息息相关。”
所以,来到浒墅关,就不能不到运河边走走。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孕育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已归于平静,当年那些风光往事也早已消散在岁月洪流,但依然值得来这里走走看看,想象曾经的浒墅关“物货流动,商贾辐辏,匠工云集”的“活码头”景象。
一篇微信上热传的“曾经的浒墅关”,勾动了多少老浒关的情愫:“儿时运河上,商贩载着货物开着船停泊河岸,叫卖声不绝于耳。”“以前老镇有着桑园,旁边是蚕种场,这些都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说到味道,粮油公司的点心店里面的点心很好吃;老的手艺里面就是海棠糕,都是家里传下来的。”
文化这种东西,最经不住的失落,就是“曾经”二字。在殷岩星的记忆里,因为运河,那时的浒墅关是很热闹的,沿河的两岸,河西上塘沿河,河东下塘沿河的地方两边都是店面,充盈着生活气息。早上老茶馆里喝个茶,听一场老底子的说书,到了中午再吃碗面,那是浒墅关地道的市井生活。
那些世代择水而居的当地人,也都是文雅而慢条斯理,推开任意一家宅院的大门,都会遇见一张热情客气的脸,那时候的生活总是充满了人情味。
现如今,运河里,依然有货船来来往往。运河边,关于浒墅关老镇的复兴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关于运河,这里将重现“钞·关”,地道的市井生活场景。
毗邻运河,新建钞关文化博物馆,通过衍生场景了解老浒关人的生活趣味与生活特色。运河两边照原有水乡老镇风貌进行部分复原,打造运河街市、浒关庙会,新建凤声戏院。
不远的将来,你就可以邀上三五老友,到戏院再沏一壶茶,听一段评书,或者逛逛运河边的街市,踩着点来赶个庙会,体味一个老浒关的生活趣味。
浒墅关的老镇改造,打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人工打造一个新的古镇旅游景区。改造的初心,是为了重拾老人们记忆中的浒关生活,让浒关再次拥抱生活,而不是让生活冷眼扫视浒关。
浒墅关镇党委委员王珏说,老镇就是遍布各地浒关人记忆中的乡愁。乡愁是清亮的龙华寺晨钟、是透着热气的海棠糕,更是恋爱的人沿着小马路轧向电影院的忐忑心情。老镇的改造,如此强调生活,其实就是想通过生活留住记忆、留住情感。生活体验的代入,生活化场景的营造,生活文化的植入,都是为了让一个浒关人能在这里能找到所认同的生活态度,也想能为一个旅途的过客慢下脚步,一同加入浒关的惬意生活。
所以,年代记忆、生活创造、精神归属的三重组合,将成为老镇复兴最重要的场景构成。
作为无数优秀运河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浒墅关的蚕桑文化得益于运河而繁荣昌盛。“在解放前,对于苏州人来说,最能傲视他人的,除了苏州的鱼米外,就是苏州发达的蚕桑养殖业了。”殷岩星说。
当时,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落户浒墅关,极大地促进了浒墅关蚕桑业的发展。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被日本蚕业专家称为蚕业界“圣人”的已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蚕学协会名誉理事长,时任浒墅关女蚕校校长的郑辟疆与费达生之间的一段忘年恋,更是至今仍广为传诵的一段爱情佳话。
如今,这一绵延百年的浒墅关蚕桑文化也将重现在世人面前。“蚕·里”,优雅的时尚生活场景,将以蚕种场民国建筑为基地,打造浒关记忆馆及餐饮休闲院落,这里将成为大浒关片区品质休闲第一选择。
“织席从来夸虎丘,虎丘席稀哪比浒关稠。”曾经在历史上名声大扬的浒墅关草席。在明清时期,迎来辉煌的全盛时期,关席和浙江宁波出产的“宁席”平分秋色,成为中国席业生产史最著名的两大名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草席就是浒墅关的代名词。来到浒墅关,苏州人甚至周边城市的人总要购置上一两筒草席。至今,说到浒墅关,仍要提到曾经的贡品关席。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巡游江南,途经浒墅关,见到“关席”后抚掌叫绝,向地方官索要,清末慈禧太后也曾多次派“采办”到浒墅关选席。
201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任苑洪琪专程带着故宫御用草编席文物照片来到苏州,希望苏州市浒墅关镇能在帮助故宫解决御用贡品修复的同时,也能够将千年关席手工艺挖掘与保护,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发展。
目前,浒墅关镇通过恢复种植良种淡水草,鼓励农户编制草席,探索重走产业化、品牌化、集约化的道路,未来还将打造草席品牌,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重新擦亮浒墅关“关席”这张文化名片。而作为世代传承的传统手工艺,在老镇复兴的改造中,草席也找到了文化的落脚点。在“守·艺”,艺术生活通过场景再现,传统手工业被赋予创意、设计的理念,融入当下时代背景,重新建构创意美学生活。
核心项目包括内部设计以注重运用“浒关草席”等当地手工艺特色进行包装设计的创意酒店——艺术设计酒店,酒店客房同时也是手工艺品的展示空间,将来住店如有兴趣还可随时购买。另外,还有集共享办公、创意交流等空间功能的艺术众创中心、工艺体验学习、创意市集等空间内容,建成后非常值得体验一番。
作为苏州城的出入关卡,浒墅关原本位居一隅,和苏州城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但现如今,浒墅关虽已经褪去了历史上交通要塞的功能,新的交通枢纽集结地已然形成。高铁、地铁、有轨电车在这里汇聚。黄金中环线穿城而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镇内交织。上海、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然在这里贯通。这里还有两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和绕城高速。并且内部的道路也已形成网络,整洁的城际路向宾客敞开怀抱,隽永的安杨路在繁华盛开的春季也别有味道。
浒墅关,已俨然成为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这里既有凸显文化积淀的“慢”,又有彰显都市的“快”,正是老镇迎向发展、传统和未来相得益彰的文化呈现。
2016年,快速融入中心城区的浒墅关已经一次次把人们关注的目光吸引过来,并开始影响及深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永旺梦乐城、宜家家居、洲际酒店……现代化的印记接踵而至、一股国际范儿扑面而来。
作为苏州的首家门店,位于浒墅关的宜家家居开业当天,人流滚滚,现场火爆程度犹如一年一度的春运,令人惊叹且惊呼。60000平方米,共三层的宜家苏州店,共有56间充满灵感的家居展间,对配色及家具选择迷茫的人来说,这里简直就是脑洞大开的灵感之家。
熟悉宜家的顾客,从商场第三层的样板间开始,拿上笔、尺、购物清单“三宝”,就直接可以逛起来了。永旺就更不必说,277家品牌集聚,周末丰富的活动内容,早已使它成为区域内的综合体明星,为苏州北部居民呈现崭新的未来生活蓝图。
一个不经意间,时间车轮匆匆掠过,回忆中的浒墅关,正带着生机与活力,向世人展示她千百年来未曾暗淡的美丽容颜。如果你未来过,也许亲临探寻,更能发现你喜欢的一场非传统古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