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铃
脱欧可能带来的外溢效应,需密切关注并早做预案。
随着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的日子日益临近,英国内部围绕是否脱欧的争论日趋激烈。希望“脱欧”的情绪在英国一直占有较大市场。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当年选举的政策公约之一就是要检讨“英国是否有必要继续留在欧盟”。
作为世界第五大、欧盟第二大经济实体,英国如果脱欧成真,将在方方面面造成较大冲击,无论英国还是欧洲,都不可能有赢家,而且在经济层面,英国失去的可能更多。
英国“入欧”:得大于失
自1973年加入欧盟以来,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英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经济日益融合,充分享受了单一市场带来的红利。在这个过程中,英国虽然付出了一定代价,但总体而言,得远大于失。
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2015年,英国金融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7%,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全年金融服务出口503.3亿英镑,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1.6%上升至3.5%。欧洲对此贡献巨大。
每3年发表一次的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3年英国外汇交易额占全球外汇交易总额的41%。当年欧盟市场78%的外汇交易额由总部设在英国的金融公司完成。2014年,英国金融产业吸引外资达到2800亿英镑,其中17%的投资来自其他欧盟国家。2015年,英国33%的金融、保险与养老服务出口依赖欧盟市场。
与此同时,得益于其发达的金融产业和欧盟成员国身份,英国已成为外国企业入欧的桥梁。调查显示,72%的外国企业将“进入欧盟市场”作为投资英国的最重要因素。
不可缺少的市场
欧盟拥有5亿人口,经济总量16.2万亿美元,是英国最大的出口市场。2014年,英国对欧盟成员国的出口额占英国对外出口总额的44%。当前,英国的贸易发展已经与欧盟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欧盟单一市场是全球自由化程度与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 区内商品、资本、人员和服务自由往来,对于英国这种外向型经济国家具有极大吸引力,这也是英国1992年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后仍留在欧盟内的主要因素。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99~2008年,英国与欧盟的平均贸易成本下降了约10%,不到同期与非欧盟成员平均贸易成本的50%。
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经济实体在对外谈判中议价能力更强 这类谈判包括,一是推动消除非关税壁垒,如产品标准与规定、服务资格认证等,这也是欧盟与美国商谈TTIP希望达成的三大目标之一;二是在多边、双边舞台极力推动市场开放,为欧盟企业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欧盟凭借其在全球贸易体系的地位与谈判能力,实现的利益是英国无法比拟的。
英国“脱欧”:两败俱伤
自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成立欧洲联盟以来,英国就是欧盟中的一位特殊成员。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英国作为单一市场成员,可以不加入欧元区,但欧盟有关自由贸易、单一市场的任何决策,英国都有完全的发言权;二是英国不是申根协定成员,可以自主决定边界的开放程度,因而得以避免2015年下半年以来非法移民、难民危机的冲击。
欧盟:一体化进程将遭遇挫折
英国如果脱欧,在政治上将给予欧洲一体化进程沉重打击。为了体现诚意、安抚英国脱欧情绪,欧盟理事会2016年2月19日通过决议,再次确认了英国的上述主要权益,并在金融保护、欧盟竞争力、移民和英国议会权力4个方面做出有利于英国利益的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成果在于限制来自东欧移民进入英国的数量、享有英国福利政策的年限门槛、长达7年的移民福利申请“紧急刹车令”,以及允许英国不加入欧盟未来政治一体化进程,包括欧债危机后欧元区推进的财政联盟、银行业联盟,以及不加入《欧元公约》。
英国:政经都将蒙受压力
英国官方及其传统盟友、跨国公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认为:脱欧将导致英国衰退。英国财政部报告指出,一旦英国脱欧,启动中间方案将导致15年后每个英国家庭损失4300英镑。而以中小企业为主流的群体,也包括一些大企业,则认为鉴于当前英国对欧盟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以及欧盟自身经经济增长放缓、未来发展受到社会与安全因素挑战等,留在欧盟对英国经济及民众的福利保障不大。
客观来看,欧盟固然是英国商品贸易的最大逆差来源地(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15年英国与欧盟的商品贸易逆差达到1178亿欧元,占整体英国贸易逆差的79.1%),但当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商品贸易逆差已成为全球贸易体系的一个基本特质。具体到英国,这种情况不会因其脱离欧盟而根本改善。欧盟仍是英国保持经济繁荣和竞争力需要借助的排他性伙伴。
与此同时,英国如果脱欧,必将面临整个国际经济关系的重新调整。一方面其需要与欧盟签订一份类似于欧洲经济区(EEA)的协定,从而能够确保进入欧盟单一市场,但是协定需获得欧盟其他27个成员国的批准,这意味着较大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当前欧盟已与非欧盟国家达成60个贸易协定,并正在商谈65个自由贸易协定。英国如脱欧,将需要独自重起炉灶,不仅费力,而且费时,不利于英国经济景气及吸引外国投资。
中英经贸: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近年来,中英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互相倚重。英国是中国在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重要经贸伙伴和引进外资的第三大来源。2004~2014年,英国对中国出口增长超过350%,中国成为英国出口增长最迅速的市场。英国在发达经济体中率先宣布加入亚投行,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2015年,在两国领导人直接推动下,双方同意就彼此发展倡议加强合作,包括中国的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英国的“北部振兴计划”和“中部引擎”战略等。中国对英投资增长迅速,英国成为中国在欧盟内开展金融、基础设施投资、能源建设和高铁等领域合作的重要伙伴。自2015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对英投资额连续5个季度稳居中国对欧盟投资三甲。
金融领域 英国是仅次于中国香港的全球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其在支持中国资本走进欧洲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短期而言,如果失去欧盟成员国身份,英国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大打折扣,甚至逐步被欧洲其他金融中心所取代,外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桥头堡的作用将弱化;长期而言,随着涉及欧元的金融业务回流法兰克福、巴黎等其他金融中心,英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将增加,势必影响中国与英国金融服务业领域的广泛与深入合作。
政治布局 中国与欧盟合作的布局可能面临调整。英国强调自由贸易,是欧盟内倡导中欧贸易保持开放、反对制裁的坚定成员。因此,中英经贸合作对中欧合作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一旦英国脱欧,甚至经济因脱欧而陷入波动,影响的不仅是中国与英国的双边经济贸易往来,同时也将拖累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
从目前形势看,英国脱欧应该是小概率事件,但正如1992年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所造成史无前例的震荡那样,对于其脱欧可能带来的外溢效应,同样需密切关注并早做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