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的汉服

2016-11-15 01:05吴卫琼
卷宗 2016年8期
关键词:衣冠衣裳汉服

吴卫琼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汉服热,那么汉服的内涵是什么呢?本文将从衣裳的来历与文治谈起,到汉服与汉朝的政治制度的关系,再到现今大众对汉服的态度,来认识汉服的真正内涵。

关键字:衣裳;汉服;制度

1 衣裳与文治

在我们的眼中,服饰似乎只是裹体以遮羞、御风寒,似乎只是身体之外的表象。印度耆那教中有“天衣派”亦称“空衣派”,即终年赤身裸体,示外缘放下而专注内心之修行,以期合道。而中国不是如此——上古已无信无证,则不必考虑,自有史以来——《尚书·武成》曰:

“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古注家多曰上古圣王垂衣拱手而天下自治理,“无为而治”自是不差,却并非如此简单。这一“垂衣”与一“拱手”之间,道理极深,切不可就此滑过。《易·系辞下》亦曰: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此段文字已将“垂衣拱手”所隐藏的东西道出——“取诸乾坤”,《周易》并建乾、坤以为始,《彖辞》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以乾坤为初始义,盖衣裳之制亦从人文之初始处来,亦可谓有衣裳之制则有人文。 “乾” 又有“元”、“亨”、“利”、“贞”四德,故船山《周易内传》曰:

乾本有此四德,而功即于此效焉。以其资万物之始,则物之性情皆受其条理,而无不可通……而要与以分之所宜,故其利者皆其正;而唯其正万物之性命,正万世之纪纲,则抑以正而利也。

盖衣裳之制,亦有此四德。据传,黄帝令嫘祖养蚕制衣而人禽始别。于是可以这样说,人之为人,乃人之有衣裳。人与物之别,人与人之差等,皆因衣裳之制度而得有所安置。且衣服之制非全因人约,亦因自然,圣人效天地万物之性情条理而有衣服之制度。衣裳意味着一种差异、区别,《礼记》曰“礼以别异”,于中国传统而言,衣裳之制正是礼的最好体现。中国为礼制国家,故后人为中国之制乃为 “衣冠之治”,中国则被称之“衣冠之国”。

《礼记》谓“礼者,天地之序也。”民国蔚芝先生曰:“礼者,天命秩序之原,民彝物则之要,人心世道,惟斯大。”而衣裳可以说是礼的最好的一种表征,《论语·宪问》记孔子之言,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彼时,中原——华夏地域之礼为束发右衽,而夷狄则多披发左衽。管仲虽不仁,然却维续纲纪——礼不堕于地,使华夏不沦为夷狄,此管仲之大业,故孔子深赞之。由衣冠而有华夏夷狄之判,此礼之大者。

又礼通过衣冠之制,而很有效的溶于百姓日常之生活中,故可以不教而教,无为而治,故曰“百姓日用而不知”。

《论语·乡党》中,记孔子之迹,以征礼即生活,衣冠亦其中一大制度,曰:

君子不以绀诹飾,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诊浠裕,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抉。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又:

齐,必有明衣。

又:

东首,加朝服拖绅。

礼,衣冠之制,由此可见一斑。

特别是西晋之时五胡乱华,异族入侵,有志之士为保礼而不堕,然又不得太过忤逆夷狄,更大之意是望改造夷狄。故,纷纷与《礼记》中之《丧礼》多有所发明,以丧服之建制来维护整个华夏礼制。

衣裳制义之大,可知矣。小小一套服装,干系着整个国家制度、礼乐文明。衣裳虽小,而不小矣。

2 汉服与汉制

五霸七雄之后,朝纲解堕,王学散落民间。经长期争战,又有秦火、咸阳之火等,学术式微。汉虽兴起,文物制度——礼——其虽间或有传,然亦“文献不足”难续上古之大统。当年汉王刘邦统一天下,于定陶被诸侯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法而以简单之规范代之。却又厌烦于君臣之间松散无礼节,以至君不君,臣不臣。某次宴席之上,大臣们醉酒争功,狂呼乱叫,甚至拔剑击柱,无奇不有,刘邦大厌。于是,叔孙通自荐而为汉制礼作仪,采之古礼参之秦法,与儒生商议、协定,并召弟子百余人于郊外习之。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大臣依礼而行,井然有序,高祖大悦。即,至叔孙通而西汉之制稍有可观。于礼之文献方面,亦是筚路蓝缕,刘师培曰:

“秦政焚书,《礼经》缺坏。西汉之初,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景帝之时,河间献王得《古礼》……郑玄注集其大成。”[1]

礼制建设,盖于郑玄之时方算完备。

以上,乃汉代礼制建设之大概。汉代之礼制,走的自然不是清代那样的繁琐、复杂之风格,而是简朴、大气,亦效法天地于人世。

补充一句,因于邹衍阴阳一派“五德始终说”——此或属上古之思想,而阴阳家承之——秦属水德,据理汉当土德,然高祖刘邦却自认为水德,其神在玄帝,尚黑色,故汉初之朝服多以黑色。汉武帝之时,始顺受其命而改为土德,故由“黑色世界便成黄色世界”[2],“服色尚黄;数用五。”[3]其后王莽在刘歆等的鼓动之下封汉为火德,东汉刘秀起而承王莽而又为火德。此汉代政治之大概。

作家龙应台先生曾于其文章中写道:“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坎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人,于是在服饰中找到一片诗意的栖居地。

虽然,中国朝代更替频繁,然建制之时,服饰之样式必在考虑之中,且亦只是有所损益,未曾有绝对之变化。只是近当代以来,因千古未曾有之大遭遇,境况似乎有所改变。

3 当前格局中的汉服与秩序重建

中国,这个四大文明中仅剩的硕果,这个物质与文化建设曾震惊世界的古老国度,却在鸦片战争以来,遭遇两千年来未曾有之大变革,历经苦难,幸万千国人为这个国家、民族,横刀向天。在这样的一种救亡——启蒙二重奏的自我的反省与批判之中,于是,似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气,前所未有的调动起来,以应对此巨大之变化,或因此否定传统以“全盘西化”,或改造传统曰之“中体西用”。

此间,与民族服装,虽间或有人讨论,但精神毕竟不在于此。

抗日战争其间,毛泽东曾赋诗曰:“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虽是战争,然外在之着装亦是内在精神之反应。

当前社会,西方各类文化涌入,我们似乎面临丧失自身的根基危险。然恰国力强盛,人们开始返回自身以重新思考民族、国家之秩序等问题。在此机缘之下,一些人士,提倡汉服、读经等运动,以期回到自身之根本。但这里有个问题,是需要澄清一下。

即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之中,特别是中国从来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国家,在这样一种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之下,我们重提汉服的意义在哪里?穿穿汉服果真就能有自己的根基吗?

剧百度百科中,关于“汉服”的词条,谓: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區,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4]

汉代之后,始有汉民族之说。百度词条以汉民族之服装指称汉服,不可谓其非也。然我们当今之世,特别是做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过分的强调汉民族之创造,虽亦属历史事实,却不利于当前民族社会之建设。且,服饰,在其本身历史的损益当中也要考虑当前社会的制度、内涵,如此方有可观,不然只是博物馆中的展览品,或是素隐行怪之另类行径。《礼记·儒行》中,有孔子和鲁哀公关于何谓“儒服”之对话记录: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即关键之处仍在于内在的思想核心,在于行动,而外在之装饰,则“随缘而转”。当然我们亦并非说,服饰完全无用。如当前之中国人,却是无衣服的,我们虽然不是裸露着躯体,但我们没有衣服。故当前社会,男女之士,衣服之花式似乎是越来越多,然皆以凸显肉体——躯体之美而为美。于是就有三亚裸露日光浴之争议,于是有裸体的行为艺术,裸体的公益活动……于是,我们古人曾经耗尽心力给我们一层一层加上的衣服被我们一件一件的脱下;因此,我们提倡汉服,自有其必要性,而具体能做到那个程度,则盼来人。

参考文献

[1]刘师培经学教科书

[2]顾颉刚《汉代受命改制的鼓吹于实现》

[3]同上

[4]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FBd1yWe6zv9gijTgqbZJmk3HNDpkhgFbvja47roEbUGzkrO6a6tB2Xm6u4jnBNCdfdiAkHwS1lbpRl_Qn8Cma

猜你喜欢
衣冠衣裳汉服
动物穿了粉衣裳
汉服新“江湖”
衣冠中国:循礼与寻美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上台说汉服
漂亮的七彩衣裳
The Roles of Culture in Translation
弯弯的旧衣裳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