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对于追求文学艺术真谛的文艺者来说,应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在品质。而也只有当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渗透于艺术真实这一属性之中,他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才会因为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而吸引万千读者。
关键词:王朝闻;美学思想;艺术真实;生活真实
相对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而言,艺术真实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王朝闻先生在其著作《审美基础》中说到,“理解‘艺术的真实一语,可从下列两方面着眼:一,形象对实际生活的反映是不是引得起真实感?二,形象所暗示的思想是不是具有真理性?”王朝聞先生的思想作为传统的美学思想,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可以算是具有真实感?怎么样让作家笔下的艺术形象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1 什么是艺术的真实性
王朝闻先生是这样定义“艺术的真实”一语的,艺术的真实可以从下列两方面着眼:“一,形象对实际生活的反映是不是引得起真实感?二,形象所暗示的思想是不是具有真理性?”[1]在实际的写作当中,已经在对作品的鉴赏和评论中,“真实”可以算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我们常常能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评语:“这篇文章写的很真实,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或者“这篇文章写的并无半点科学依据,这样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文章,实在是不可信”,等等诸如此类的语句。艺术真实的问题并不是现如今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了以后才提出的,其实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庄子就提出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着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行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2]
2 艺术形象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
艺术形象要想发挥积极作用则应该自然朴实,无须刻意“复归于朴”。有些刚会说话又颇有自尊心的孩童,你要抱他,他偏不让你抱,你说不抱吧,他又偏又要你抱。从成年人的角度看来,这是很不自然的。但从孩童特定的心理来看,这也许才是很自然最真实的。人们照相,谁都要求神态自然而不愿意故意做作。但其结果,往往因此反而显得装腔作势,很不自然。作为拍摄对象的人,本来也许并没有想笑的感情,但轻易接受了照相者那“笑一笑”的要求而笑起来的时候,其表情是越看越不自然,反而会令人觉得可笑。即使照相者不向拍摄对象提出“自然一点”的要求,当对象意识到有人要给他照相而企图显得自然一些的时候,他自己那应当自然一些的警告自身,已经成了一种神态更不自然的心理刺激,结果在仿佛自然的神气中流露了不太自然以至很不自然的特征。
艺术既然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人对生活的反映的产物而不是生活自身,倘若要求它完全摆脱人工气息而达到“复归于朴”的境地是很难做到的,也许是根本做不到的。明人杨慎“会心山水真如画,巧手丹青画似真”的名句表明,是以“会心”的感受和“巧手”的表现为条件的。真山水看起来如画,画中山水看起来似真,这“如”与“似”两个字用的可以说是很有分寸的,体现了艺术形象与生活现实的依赖关系。杨慎提出的这一美学原则甚至也可用来认识并不故意掩饰其假定性的园林设计的美,即在由人工造成的不自然中现实着自然,而不是仿佛强制观赏者相信对自然的摹仿或剪裁就是自然本身或它的全部。再这样的主张指导下设计出来的风格,才是自然的而不是矫揉造作的。
艺术形象只有当既有夸张又有舍象时,才会有动人的持续力量,才能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舍象,是概括的一个方法,概括是通过舍象来达到缩小内涵,扩大外延的,舍象时概括的具体化,概括的过程就是舍象的过程。人们接触客观事物时,注意什么或什么引不起注意,都不能不带主观性。当艺术家所注意的特殊点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艺术创作力,就成为形象再现或表现的着重点。这就是说,当感受过程中的注意点,在构思过程中成为再现或表现的着重点时,艺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已经不能不带反映什么与如何反映的主观性。当主观性作用于艺术形象的特殊点时,既可能妨碍又可能形成艺术的真实。不论艺术形象的“写实”程度如何,即使是工笔花鸟,都不能不有所夸张和有所舍象。“成功的漫画的虚构性表明,合理的夸张是它得意感人的生命力所在。成功的戏曲的假定性表明,相对意义的抽象和夸张一样能够给观众造成真实感,可能显示着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 [3]。倘若因为反对抽象派而把艺术思维相对意义的抽象都一律反对掉了,这就正如说形式夸张的一切漫画都是对现实的歪曲那样是荒唐的偏见。
3 艺术形象对假与恶的批判
艺术形象并不是简单的对生活形象的理论图解,如果这样的话,艺术形象就会丧失本身的个性。艺术美的前提不仅是善,也是真(即真实感)。艺术积极的社会作用不仅在于它有理论和伦理的价值,而且对于和真与善相对立的假与恶的批判,在艺术里应当是自然地通过美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的。也只有当艺术创造性地,同时也是真实地反映了生活,譬如说既令人信服地再现了生活的现状,也预示着客观现实发展必然的未来,艺术才是拥有与审美作用相一致的认识作用。相反,某些貌似善良的东西,怎么可能经受认识的检验?《红楼梦》里貌似正经的贾政体罚儿子宝玉的行为,曹雪芹在描写他时并没有特别直接说出他的虚伪,但形象自身却能使读者分明察觉他那言行的伪善。贾政自己也许并不自觉,但他这次发火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讽刺。贾政的行为暴露了他那性格中的丑陋方面,但就如何暴露丑陋的艺术形式来说,却是有真实感和美感的。
由张艺谋导演制作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借助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当时封建制度进行了抨击。这部电影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在改编过程中,张艺谋将苏童的阴柔细腻转化为一种烈——刚烈,壮烈,惨烈,大开大阖,波澜壮阔。苏童的故事留下来了,而气氛全变了。白描式的,婉约的,内敛的江南风格,变成了冲突激烈的西北豪情;江南阴柔腐朽的陈家花园,搬到了西北山西气派的乔家大院;娇小任性的颂莲,变成了高大刚烈的巩俐。张艺谋以独立的导演审美情趣来割舍着小说,他先是剥掉小说的衣服,再是削去其肌肉,最后只留下一个骨架,然后再重新赋予新的肌肤和生命。无论是四姨太颂莲,还是二姨太卓云,三姨太梅珊,甚至丫鬟雁儿,所有的纸上美女,到了电影里就变成了血肉之躯,但是她们的命运却都像美丽的蝴蝶一样,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摧残——都是短寿的。颂莲的反叛和好胜性格,终使她败在深谋远虑,笑里藏刀的二姨太手里。家庭中的争宠风波,导致女侍冻死,三姨太被逼疯并终被“家法”吊死。旧中国妇女的种种命运,都在这个陈家大院里被浓缩了。电影里面最鲜明的道具莫过于一排排大红色的灯笼,灯笼,本是驱散黑暗的明亮,却成了飞蛾扑火的诱饵;大红,本是大吉大利的祝愿,却成了阴森狰狞的血舌;而家庭,本是和睦温馨的栖息之所,却成了勾心斗角的杀戮之地;雪地,本是纯洁祥和的平静,却成了上演死亡的布景;戏子,本是优雅唯美的象征,却成了世俗宗法的牺牲。导演通过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对人性的摧残。
顾城的诗《远和近》这样写道: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同时还讲到了距离,两种遥远。一个是距离的遥远,但是却是心心相印,例如云和人之间;还有一种,是心与心之间的遥远,虽然距离很近,但是心与心之间却是遥远的。这或许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触不可及的无奈吧。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感悟,会让人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而也只有对生活进行了反思,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才能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朝闻.审美基础(上卷)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31.
[2] 庄子,孙通海译.庄子·渔父 [M].中华书局版,2016:207—208.
[3] 王朝闻.审美基础(上卷,审美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43.
作者简介
王涛(1989—),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2014级哲学硕士,研究方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