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课中的德育教育浅谈

2016-11-15 20:25马卫东
卷宗 2016年8期
关键词:体育课德育教育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要把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挥学生个体潜能,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在身体的活动中,多变的环境因素、特定的比赛规则、必须协调的人际关系、基础不同学生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反应等等这些都是绝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

1 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计划之内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与设计课程时,应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2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本身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因此,基本理論教材是教师有目的的向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有计划的、统筹地安排好每学期的体育理论课,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利用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而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为人师表

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大部分时间在室外,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必须带领学生去完成身体锻炼任务,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效果。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已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清楚,重点明确,示范规范,优美大方。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 在教学活动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通过游戏、球类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时,注重克服紧张、畏惧心理,便于培养学生顽强果断的精神;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达到磨炼意志品质的目的;练习武术可以跟爱国主义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等。

4 加强文明意识培养,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室外体育课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如:抓集合训练,包括课前、课中、课结束前的集合,集合要求快、静、齐,强调精神面貌;讲个人、公共卫生(包括服装整洁、不留长指甲,不随地吐痰,保持场地、器材清洁卫生等);提倡文明用语,助人为乐;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爱自己、爱别人、爱器材等。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和集体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反复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要为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一个好的集体氛围,从而对学生行为习惯起到约束和促进作用。

5 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

利用一切有影响的、让学生崇拜的英雄人物、先进事迹去诱导学生,做疏导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学生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如: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连克劲敌,在小组赛不利的情况下不断逆袭,最终在决赛中国女排3-1胜塞尔维亚女排,摘得金牌,时隔12年再度折桂。女排姑娘用她们出色的表现诠释着永不过时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 “女排精神”。 中国乒乓球队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屡次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被体育迷们习惯地称为梦之队。中国乒乓球在本届奥运会上打出了很好的水平,把平时训练的风格、技术、战术,全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达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巅峰状态,共包揽四块金牌,十分圆满。通过这些故事,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6 巧抓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在教育中如果时机适当,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新生入学,思想认识还存在大片空白,道德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认识的教育,抓紧灌输“道德营养”。指导他们按时参加体育锻炼,加强组织纪律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协助他们建立公德意识。教学过程中,偶发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效果,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如在跑步练习时,有的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很有作用。

7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课应该有活泼的课堂气氛,不应有太多的公式来束缚学生,我们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让学生的想象力自由发挥。我们的体育课不但培养学生的“集体”和“合作”精神,更应培养他们的个性。例如:我在教学中从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出发,自愿成立若干学习小组,允许对学习内容有所选择。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个性差异,他们对学习的内容必然会有所选择,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想多学或少学,先学或后学,快学或慢学,按照他们的需要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评价,相互间指出不足,同时进行自我评价,不断产生新的需求。通过个性化分组强调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的评价主体,让学生在自我纵向发展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中获得成功的信心和动力。在组织活动中和不同个性的学习同伴友好地开展合作学习,优势互补,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使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身体练习来实现。要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教学活动中,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用教学中鲜明的动态性与群体性,有的放矢,重在“感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贵恩,吴桂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黄娟;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作者简介

马卫东(1970-),男,江苏南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课德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