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话对教师工作的本质进行了最恰当的阐述。然而,此“师者”仅仅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应该具备更多、更高的专业要求与职业素养。
古时信息闭塞,所学知识多是“之乎者也”、“天圆地方”、“忠君报国”,所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递多是面面相授,谆谆教导;而且教师多是饱学之士(识字较多),所有学生的终极目标都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所以老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一个讲坛上,一个讲坛下”“一个手执竹板,一个乖乖伸出巴掌”。
而现如今已是“大数据”的信息多元、多维时代,每个人、每个职业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在改变。学校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场所,“金榜题名”也不是学生的唯一出路,书本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
然而“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亘古不变,教师依然是崇高的职业。
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作为教师唯有迎潮流而上,改变对职业的认识,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合格教师,这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与要求。
如今是个“万事讲关系的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常说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且“尊重”尤为重要。所以现在的教师与学生已不是“父与子,师与徒”的关系,而是“亦师亦友”。“师”强调的是教师的职业——传授知识,“友”体现的是双方的地位。
美国教育学家乔治·华盛顿·卡佛认为:“所有学习的过程都是理解人际关系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接受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同时学生心里也接受了你这个人的时候,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已经建立。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际关系。普通的人际关系,是“付出”与“回赠”的关系——你得到别人给予的什么,你回赠什么给别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还是这样吗?未必!老师呕心沥血,口若悬河,学生也未必“回赠”,未必领情。这是为何呢?
有人认为老师领工资是来教书的,不是来哄小孩的。教师只要做到上课敬业,备课认真,这是职责所在;学生是家长花钱送来学校学知识,学生自己就应该自己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学生“学与不学”,跟老师没关系。毫无疑问,这是大错特错。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柯默指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话,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的老师,或者学生觉得自己不被自己的老师喜欢,他/她还会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吗?他/她还能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回赠好的成绩给这位老师吗?几乎不可能。相反,如果同学喜欢某位老师——也许喜欢的是老师的上课方式,也许喜欢的是老师讲的内容,也许喜欢的是老师的幽默,也许喜欢的是老师漂亮的打扮……总之,学生与老师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老师教得也肯定轻松且有效果。
既然老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首先,教师要处理好和学生家长的“人际关系”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孩子接受教育,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起了人际关系。但是很多家长、甚至老师忽略这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校门后剩下的事都是老师的事了,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就是参加家长会或者收到老师的电话(当小孩在学校犯错时)。还有些家长对自己小孩尤其上心,但是老是对自己小孩不满意或者没信心,老是抱怨孩子成绩怎么不提高?小孩不爱说话,是不是被同学欺负?被老师冷落了?于是对老师尤为殷勤,一再请求老师在自己小孩身上多花心思。显而易见,这两种“人际关系”——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都是存在问题的。第一种过于冷淡,容易让老师有挫败感,打击老师工作的积极性。第二种过于热情,容易让老师产生不耐烦的情绪。
那么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出现问题,是否对学生的教育产生影响呢?肯定有影响的。因为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不仅仅在学校,更多的是在家里,在家长身边。而且有不少学习任务(不一定是作业)是需要孩子在家里才能完成的(也许需要家长的配合)。如果家长不抽出时间关心自己小孩的学习、成长情况,容易传递给孩子“父母不关心、无所谓”的错误信息,这样的孩子容易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容易自暴自弃。所以老师有义务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学期的发展计划,而家长也有义务配合老师的工作。对于那些对孩子不自信、对老师过于热情的家长,容易让孩子自我怀疑,失去学习的动力。不要忘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说到底,老师与学生家长的“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师生“人际关系”的延伸。而这种“人际关系”的纽带就是学生,建立这种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长有义务配合老师的工作,而老师更有责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人际关系”
有人认为人际关系无非就是“合得来则建立关系,合不来就毫无关系”。这条明显不适应老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老师应该积极主动与学生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就是“沟通”。老师应该主动与学生经常沟通——“我的教学方式你是否喜欢?我讲课的语速是否太快?布置的作业是否太多?”老师也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化、在校表现的变化、孩子兴趣爱好的变化……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消除老师与学生、家长的一些隔阂,也可以对教学目标达成共识,更主要的是教得愉快、学得快乐、家长放心。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讲究志同道合、相互理解。由于年龄差距及阅历差异,老师与学生之间横着无法消除的“代沟”。如果老师可以放下身段,主动了解学生喜欢的娱乐元素(最红的明星?最红的电视剧?最流行的歌曲?最好玩的电子游戏……),然后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学生肯定会有一种“被认同感”,也拉近了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师生的“人际关系”已经升级。
师生“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师相对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老师敢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一些错误,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美国教育学家皮尔斯·瑞塔能分享过一则故事:她在上完一节比例函数的数学课后,回到办公室发现自己准备的讲义完全是错的,而她整堂课都是基于这本讲义。第二天,她向同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同学道歉。调皮的学生回答道:“老师,没有关系,昨天我们看你讲的天花乱坠、兴奋异常,我们虽然发现了您的错误,但实在不忍心破坏你的心情。”而通过这件事,学生们意识到老师也会犯错,他们敢于思考,敢于怀疑,也敢和老师提出自己的意见,这应该是老师最希望看到的情形吧!——亦师亦友,而不是不加考虑全盘接收。
老师在师生“人际关系”处理中还需“均爱”。众多学生中,不可能每一位孩子都是要么优秀要么听话。有一句美国谚语说:“坏孩子永远不会缺席。”作为老师不能情绪化,不能给孩子贴上“标签”,即使你心里真的有不喜欢的学生,老师也决不能让学生知道。老师应该像演员一样,工作中不要带入自己个人情感。所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位优秀的演员。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永不消逝的财富,因为师生之间有“四年”时光共处。与每一位同学的“人际关系”,都值得老师珍惜!每对师生“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一种“缘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