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
[摘 要]高等教育主要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必须要保证其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很多的缺陷,因此,我们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视为一种动态的生产过程,利用SPC对其进行监控、评估、分析,希望能探索出一种连续性的评价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SPC);控制图;教学质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115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国十分重视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如何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绝大多数院校都采用教学评价的方法来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并据此改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评价结果滞后。多数院校一般是选择在学期的期末统一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价,因此不能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第二,对评价的结果没有充分地运用。一般在教学评价结束后,很少有人对评价结果做系统的分析,对数据做深入的挖掘,因此,指导性不强,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第三,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多数院校普遍采用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未能对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与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SPC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法,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动态分析和监控,期望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1 SPC(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技术是一种在产品质量监控中应用广泛的技术,主要应用统计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评价和检测生产过程中(如图1)存在的质量问题,使得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保障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一般进行统计过程监控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图表,常见的有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系统图、矩阵图等,其中控制图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工具。
控制图(又称为休哈特图)是一种带有控制限的图形(如图2),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检测、记录和分析,来评估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中。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性指标;
(2)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控制图;
(3)确定选择样本的原则和方法,并搜集样本数据;
(4)计算样本的统计量,并计算所需的控制限;
(5)绘制控制图,对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理论上,任何类似于生产过程的问题都可以通过SPC进行监控和分析,对于教学过程来讲,也可以将其看成一个生产过程,在高校中,每天的教学工作及其参与辅助工作的各个部门、制造着“教学质量”这种产品,在制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对其进行监控,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较大的误差,都会使“教学质量”这种产品达不到社会对它的要求。
2 教学质量的统计过程控制
2.1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搜集到很多的数据,例如学生的成绩、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专家对教师的评价等。因此,我们通过网上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和专家从教学态度、方法、效果等几个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如图3),其中,确定权重的方法采用的是熵权法。熵权法最先由申农引入信息论,现已在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其基本思路是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客观权重。一般来说,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小,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其权重也越大。相反,某个指标的信息熵Ej越大,表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小,提供的信息量越少,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小,其权重也越小。把实际数据进行标准化后转变为标准化数据dij后,依据以下公式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
2.2 绘制控制图
通过绘制教学效果的控制图,评价教学过程是否平稳、受控,首先最重要的是选择控制图的类型,并预设受控范围,结合教学质量评价的特征和特点,我们选择了比较简单的[AKx-D]-R控制图。为了说明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选择一位教师近三学期的评价数据绘制了相应的控制图。见图4和图5。
从以上的控制图可知,该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比较稳定,符合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控制图中的点超出了控制限或呈现其他形式的脱控现象,则可以根据控制图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3 结 论
应用SPC进行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是一项新的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完善,此方法的优势是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工作看成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通过对过程的分析,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对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但是,由于评价教学质量会受到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还应该进一步对算法进行改进、修正,以期达到公平、客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志翔.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形成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2]陈洪转,刘思峰,胡海东.基于双激励控制线的高校科研成果动态综合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
[3]聂微.SPC 实施指南——SPC 软件应用技术手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