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寻找增长空间

2016-11-15 03:25上海国资
上海国资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上海银行上港码头

文‖《上海国资》记者 金 琳

上港集团寻找增长空间

文‖《上海国资》记者 金琳

中国邮储银行和上海银行相继上市,凸现出上港集团选择投资项目的长远眼光

9月23日晚间,证监会公布上海银行首发获批,等待多年的上海银行终于登陆A股。

随后,9月2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邮储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

上港集团同为这两家上市银行的大股东。

上港集团和上海银行的渊源很长。上港集团第一次出现在上海银行的股东名单里,是在上海银行2009年到2010年间的第三次增资扩股期间。三年之后的2013年,上海银行开始了第四次增资扩股。在这次扩股方案中,上港集团开始作为主要股东跃入人们的视野。

2013年12月25日,经上海银监局同意,上港集团在原持有上海银行股份的基础上认购新发行的股份,以每股13.90元的价格认购了上海银行29455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在这次增资扩股中,上海银行共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7亿股,上港集团就包揽了其中的将近3亿股。

2014年10月17日,上港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上港集团以现金形式按每股不高于人民币16.57元的价格,认购不超过1亿股上海银行定向增发的股份。

上港集团目前持有上海银行7.23%的股权,是上海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在上海银行之后,根据上港集团最近发布的对外投资报告,上港集团以全资子公司上港香港为主体作为基石投资者的身份参与了邮储银行的H股首次公开发行。“公司认购不少于发行后总股本4.15%且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4.99%的股权,总额度不超过24亿美金之等额港币。”

毫无疑问,上港集团将分享到长期投资的丰厚回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丁向明对《上海国资》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我们要寻找一块新的增长空间。”

一主多元

丁向明告诉记者,在主业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上港集团正在积极推动多元化业务。“港口业务增长的同时,成本也在增加。”丁向明介绍,“将来多元化业务要达到40%,甚至50%的比例。”

上港集团的主业包括集装箱、散杂货等港口装卸业务,以及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务等业务。受经贸与航运等因素的影响,港口行业相关业务增速趋缓。

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后,全球航运市场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丁向明表示,“过去,大家竞争增量市场,现在就要竞争存量,压力明显增大”。而航运业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也加剧了运力过剩的局面。

在这一情况下,保持主业稳定增长并不容易。丁向明介绍,上港集团提出“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效率港口和科技港口”的建设要求。“通过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服务能力。”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表示,国内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洋山四期工程计划2016年底基本建成,2017年投入试生产。与此同时,上港还将结合“互联网+”,打造新型“智慧港口”。总投资139亿元的洋山四期工程自前年底开工以来,各项建设进展顺利。目前水工码头施工已完成总量的45%,第一批主要装卸设备已完成招标采购,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也在稳步推进中。发展自动化码头,对上海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上海港每天处理的集装箱超过10万标箱,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自动化码头运营后,不仅装卸效率提高至少30%,排放也能减少50%,可谓增速增效、减排减负,对港口发展是一种质的飞跃。”在传统码头中,一台龙门吊需要配备5名工人。而在自动化码头中,1个人可以管4-6台龙门吊。如此一来企业的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其实,不单单是自动化码头,在整个生产经营领域,上海港的智能化程度都在大大提升。比如,刚刚推出的港口业务受理中心,集网上受理、查询和支付等功能为一体。客户通过一个App,不用去现场就能掌握货物运输情况。此外,上港集团还在开发集卡预约作业系统,对接货主和司机,减少集卡空驶率。“通过这些系统收集的大数据,让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客户在哪里,什么时候是运输高峰期,从而合理调配港口资源。”

不过,如果仅仅停留在主业上下功夫还远远不够。

丁向明告诉记者,“多元”主要是发展港口物流、港口金融等相关产业。“包括业务多元、物流链延伸等,也就是引入物流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此外,还有依托港口存量土地资源发展起来的港口商务地产和港口金融。公司希望通过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了解,上港集团归母净利润去年超过65亿元,今年目标是达到68亿元。

上港集团公布的2016年中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54.2亿,同比增长4.35%。市场分析认为,新增房地产业务,结构微调助力业绩稳定。报告期内,港口物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同比上涨4.7%,仍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集装箱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同比小幅下降3.15%;,由于行业景气度下行,其散杂货板块营收8.4亿,同比减少19.73%;港口服务板块营收9.6亿,同比增长4.4%。最大的亮点是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1.8亿,同比增长186.09%,并且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3.46%,主要是由于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港房地产经营开发公司结转了房地产销售业务。

目前,上港集团在北外滩、宝山港区、军工路的商业地产项目相继进入了建设和销售期,也将为公司带来不菲的经营利润。不过,对于地产板块,集团思路明确。“我们只是利用自身原有的港区资源从事房产开发,不会大规模介入房地产市场。”丁向明告诉记者,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禀赋和优势”,我们只想做“自己有能力做,有把握做的事情”。

选择

上港集团是上海银行坚定的支持者。

上海银行是中国最早的城商行,但上市过程却经历曲折,历经12年5次冲关IPO,才终于拿到证监会的批文。在此期间,上港集团多次增持,直至攀升为第二大股东。

丁向明介绍,上港集团选择投资对象“不是仅仅以IPO为目的,关键是看项目本身有没有投资价值。上海银行的经营业绩相当稳定,业绩也不错”。

截至今年6月30日,上海银行资产总额1.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6%。营业收入179.68亿元,同比增长14.75%,实现净利润73.35亿元,同比增长10.10%。按照上述指标,上海银行在城商行中可以排名第二。其最新招股书披露,预计2016年1-9月营业收入区间为262亿元至26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将在7.29%-8.93%之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108亿元至11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将在8.99%-12.01%。细看收入结构,截至2015年末,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仍接近80%。非利息收入中,托管手续费和佣金的增长比较引人注目,近年来,其大力发展资产托管等新兴中间业务,2013年至 2015年,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7.03%。

在风险指标方面,上海银行不良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013-2016年一季度不良率分别为0.82%、0.98%、1.19%、1.21%,同期银行业不良率整体水平为1%、1.25%、1.67%、1.75%。最近的拨备覆盖率为248.60%,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中国邮储银行和上海银行的相继上市,凸现出上港集团选择投资项目的长远眼光。对此,丁向明告诉记者,“一方面,对于有兴趣的项目,我们会长期跟踪。另一方面,我们坚持谨慎的投资理念”。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港集团对于邮储银行的投资,因为这是其最大金额的单笔投资。丁向明告诉记者,集团选择投资项目的衡量标准就是“对集团业绩增长有没有贡献,项目有没有价值”。

“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财务投资人。”丁向明说。上港集团非常看重董事会的参与权,其在邮储银行董事会有一个席位。“作为基石投资者,我们希望在邮储银行的发展中有一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邮储银行有覆盖面广的优势,今后邮储银行跟我们的物流业务之间有合作的可能,我们更希望在产融结合方面寻找到新的空间。”

“而上港集团在港口物流领域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包括企业的品牌效应,也能为投资项目提供帮助和扶持。”

邮储银行的客户分布在中国所有的城市和98.9%的县域地区。2015年,来自个人银行业务的收入占总营业收入达67.3%。坐拥着规模最大的零售客户基础,邮储银行被认为很有潜力去扩大零售银行业务。此外,东亚证券认为,邮储银行的贷存比率于2016年3月月底仅为39.6%,在H股上市银行中为最低。因此,中邮储银行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来扩大其利息收入。邮储银行较低的坏账率也很有吸引力。至一季度末,邮储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1%,显著低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1.73%的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为286.7%,显著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154.73%的平均水平。邮储行6月底的不良贷款率,更由0.81%下降至0.78%。邮储银行客户比较分散,使其风险分散,这正符合上港集团谨慎投资的需求。

投资策略

丁向明表示,能够满足稳健投资要求的项目不多。“此前,我们的投资都是围绕港口业务来开展。”去年,上港集团击败4名竞争对手,成功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25年的码头经营权。海法新港位于以色列北部,全部建成后码头岸线总长1500米,设计年吞吐能力186万标准集装箱,将是以色列最大的海港。新港口深水码头将具备接卸目前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能力。以色列海法新港是一个“绿地港口”项目,也就是新建的港口项目。以色列方面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打桩等码头面层以下的部分。等其基础部分完成以后,交给上港做后续的建设和运营。2021年该项目能够正式投入运营。

在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态势下,仍有一些区域的港口业务发展不错。“以色列海法新港的定位是发展中转业务。今年上半年,以色列港中转业务增长态势良好。”对于港口市场的未来发展,丁向明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而物流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于港口的选择,上港集团相当谨慎。丁向明分析道,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够的项目或者是“进入成本太高,达不到经济性要求的项目都不适合”。

“对投资项目的选择有两个具体要求。”一是经济性要求,要有经济回报。“当然在战略性的大前提下,对经济性的要求可以有所取舍。”二是安全性的要求,关注投资项目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整个政治经济、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投资资产的安全和管理外派人员的安全。”项目确定的过程也很严格,包括尽职调查,项目评估,可行性分析、论证,以及上市公司严格的决策程序。

上港集团正在积极寻求海外投资、建设或运营集装箱码头的项目。上港集团希望通过继续推行国内外码头投资与并购,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码头经营商。

2010年5月,上港集团成功收购马士基集团在比利时泽布吕赫码头25%的股权,成为该企业第二大股东。同时,上港集团派驻包括副总经理等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实际参与该码头的日常运作。丁向明向记者介绍了该项目的运行进展,由于欧洲经济的整体状况,船公司调整航线,影响到了港口的经营状况。“不过,情况正在逐步好转。”

上港集团在国内的港口投资集中于长江沿线。丁向明说,长江战略是上海港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也是最重要的战略之一。这是一个双赢战略,既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上海港自身。通过长江战略,扩大上海港辐射范围,服务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吸引区域内的货物到上海港来进行中转。上港集团投资了宜宾、重庆、长沙、城陵矶、武汉、九江、芜湖、南京、江阴和太仓等港口的码头和物流资产,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长江流域各港口之间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新格局。与此同时,还成立了配套的支线船队,依托港口的点和长江航运的线,上港集团正在沿江300公里的范围内拓展纵深腹地,加快建设具有辐射功能的物流网络。

上港集团的触角还延伸到了浙北地区,合作项目包括浙江嘉兴独山港和温州港。上港集团平湖独山港码头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市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平湖市独山港港务有限公司合资组建。2009年9月21日,嘉兴港独山港区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成功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市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平湖市独山港港务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出资成立合作开发项目公司,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目标开发建设独山港区,在“平等互利、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开展码头合作和相关配套项目拓展。

猜你喜欢
上海银行上港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抗“疫”战场,彰显“上港”担当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上港集团控股锦江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