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彩霞
(敦煌市医院公卫科,甘肃 敦煌 736200)
敦煌市医务工作者手卫生现状与防控措施
冯彩霞
(敦煌市医院公卫科,甘肃 敦煌 736200)
了解敦煌市医务工作者手卫生状况,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手卫生的认识,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随机选择正在进行诊疗操作的各科室医务人员72名,对其手部进行操作中和操作后洗手后采样培养,计数菌落数,并做细菌鉴定。正在操作诊疗的手细菌检出率为81.63%,正确洗手后手细菌检出率为15.16%。手卫生不容忽视,与自身健康、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应时刻重视。
医务人员;手卫生;防控措施
手卫生是指可清除或者破坏手部表皮微生物的任何方法。包括洗手、杀菌手凝胶或者外科手杀菌在内的通用概念。手是医院感染间接传播的主要方式,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才能确保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控制院内感染是医疗质量核心内容之一,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是广大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者的目标。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洗手是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可降低52%的医院感染率。
1.1采样对象
正在进行临床诊疗操作的医务人员,抽取其中60人为对象。医生20人,护士40人。医技人员8人,清洁员4名.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
1.2采样方法
监测人员采取随机的方式到相关临床科室,在事先未告知,对正在进行临床诊疗操作的36名医务人员采取样本,对另外36名操作人员采取正确的清洁或者手消毒状态下采样。
1.2.1手采样方法
受试者五指并拢,监测人员将脱脂棉拭子侵入中和剂(自汤中加入吐温80和0.3%卵磷脂)后在双手指的弯曲面从指端到指根往返涂擦2次,每只手涂擦面积30cm2,边擦边转动棉拭子,然后棉拭子插入60m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1.2.2检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充分混匀,用无菌吸管取1.0ml待检采样液接种在直径为90mm营养琼脂平皿中,置于(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1.2.3细菌鉴定方法
培养阳性标本,对培养到的细菌,使用法国梅里峻公司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
1.3采样结果计算方法
1.4分析
所有阳性结果直接以菌落数表示,细菌鉴定结果直接标注细菌名称。见表1。
表1 手细菌培养结果表
2.1影响手卫生的原因
1)意识不到位。医务人员认识薄弱,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只要未接触患者呕吐物、分泌物即可不必洗手,这些认识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
2)工作因素。繁忙的工作使医务人员顾不上洗手。
3)恐惧因素。医院临床工作者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每个病人操作一次洗一次手,换一次操作内容洗一次手,医务人员一天下来按照规定洗手不应下百次,对手部皮肤造成损害,皮肤粗糙,干裂,而保护措施跟不上节奏。
4)医务人员手带菌率高,手卫生合格率低,在繁忙的医务工作中,医务人员手微生物污染严重,洗手的合格率低,仅为71.32%。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持续增加的主要一种原因。
5)手部再污染严重。医务人员洗手后共同使用同一条擦手毛巾、手后匆忙用工作服擦干手部水渍,都导致手卫生污染。
6)培训不到位,监督不力。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未进行全面的、规范的、定时的、不定时的长期有效的监测管理。
3.1控制策略
1)加强培训,重视思想意识。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手卫生执行标准及七步洗手法的培训,让其掌握必要手卫生知识,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增强手卫生观念。
2)创造手卫生氛围,改变群体态度。手卫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阻断传播源降低院内感染手卫生合格率首当其冲。在医务人员洗手池边张贴手卫生知识、张贴七步洗手法宣传图等,形成浓厚的手卫生氛围,从而培养自觉手卫生态度。
3)不断改进医务人员洗手设施。根据工作需要增加洗手设施,位置合理,不增加工作人员负担为宜,洗手后采取一次性纸巾干手。为工作人员提供手部保养油。
4)制定合理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并制定奖惩规定。对于能严格遵守手卫生人员进行奖励,重复犯手卫生规定的人员进行适当经济处罚,督促其加强手卫生合格率。
5)大力倡导医院感染伦理教育,使医务人员意识到没有执行院内感染制度,就是没有尊重患者生命,是不利于患者康复的!
6)医院加强规范,医务工作者工作期间限制手机使用或者规定范围内使用手机,避免增加手卫生感染途径。手机使用频率高,常年不消毒,细菌存在率高,故应规范医院内使用手机.
[1] 黄玲,规范手卫生预防医院内感染[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4):869-870。
[2] 王西英,司云刚.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研究[J].中国病案,2009,10(11):32-34.
[3] 牛秀成,张树德.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89.
[4] 黄亮.2010-2012年甘孜州州本级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08(46):127,143.
[5] 何伟,牟沛,陈颖,等.2009-2011年成都市武侯区医疗机构消毒监测[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30(03):190-193.
[6] 郭人今,藏登,孙超,等.1999-2006年博州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3(8):319.
[7] 贺莉,熊鸿雁,李鸿,等.2003-2012年巴南区农村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5,14(07):988-991.
[8] 郭佳,陈志营,谭平.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3877-3880.
[9] 郭志明,李月英.石嘴山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147.
[10]姚明琴,师茂林.浅谈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的质量控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02-4003.
[11]崔青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638-640.
R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