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不同林分类型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2016-11-15 01:22:20黄云鹏范繁荣王邦富沈琼桃陈绍煌黄素梅苏松锦
西部林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阔叶树毛竹林保存率

黄云鹏,范繁荣,王邦富,沈琼桃,陈绍煌,黄素梅,苏松锦

(1.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1;2.泉州师范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4种不同林分类型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黄云鹏1,范繁荣1,王邦富1,沈琼桃1,陈绍煌1,黄素梅1,苏松锦2

(1.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三明 365001;2.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采用多花黄精根茎繁殖苗分别在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的林冠下进行种植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在立地因子、林分郁闭度、初植密度、经营措施相同条件下,4种林分类型林冠下种植的多花黄精生长量和根茎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冠下种植的多花黄精的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高、平均根茎总重量(干重)分别达90.2%、0.60cm、62.5cm、1 226.9kg/hm2;阔叶树林的分别达90.0%、0.55cm、59.2cm、1 184.4kg/hm2;杉木林的分别达88.7%、0.48cm、53.1cm、1 097.0kg/hm2;马尾松林的分别达85.2%、0.43cm、48.9cm、993.4 kg/hm2。综合分析认为选择毛竹林和阔叶树林种植多花黄精较适宜,研究结果为多花黄精林冠下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多花黄精;林冠下种植;生长量

The Influence of Four Different Forest Types on the Growth of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又名黄精姜、山生姜、野生姜等,为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多花黄精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药用食用价值高,主要以根茎入药,具有健脾润肺、补气养阴、益肾、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1~5]。多花黄精一般野生于海拔300~1 000m地带的林冠下、溪谷边、山边、林缘等地,性喜阴、湿润、土壤肥沃疏松的环境[1,5,9]。国内在多花黄精的人工栽培方面已有相关报道[1,5~23],其中,樊艳荣、郑林森、罗荣忠、章文前分别在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林、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进行了不同郁闭度(立竹密度)、不同坡位对多花黄精生长量(生物量)的试验研究[17~19,23],但未见在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林、阔叶树林的林冠下种植多花黄精的生长量(生物量)比较试验。近年来,由于黄精的市场价格连年攀升,民间对野生多花黄精常年无序采挖,资源日益枯竭,开展人工栽培已是解决多花黄精资源紧缺的主要途径。为此,本研究于2012-2014年期间,进行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的林冠下种植生长效果比较试验,以期为多花黄精的资源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洋溪镇境内的天然林分中,不同林分类型试验地概况见表1。

表1 不同林分类型试验地概况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experimental field with different forest types

1.2试验材料

采用多花黄精根茎苗栽植,根茎苗带芽1~2个,平均鲜重4.2g/株,单位面积平均种苗用量693kg/hm2(鲜重)。

1.3试验设计

林分类型选择海拔270~500m的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的近熟林林分,4种林分的郁闭度均调整为0.4~0.6。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在试验地相同立地因子的上、中、下坡随机重复设置20m×20m 的样地3个,每个林分类型共设置样地9个。

于2012年秋冬季节伐除林下部分杂灌杂草后进行整地施基肥,依山形走势沿等高线按行距30cm开挖宽约20cm、深15~20cm的水平种植沟。于2013年2-3月栽植,栽后每年中耕锄草3次,每年2-3月和6-7月各施复合肥1次。生长季节进行病虫害防治,冬季做好越冬管理。

1.4数据收集与处理

于2014年9月下旬,在每块样地内沿等高线中心线的上部、中部、下部各设置3个2m×2m的小样方,每个样地共设9个小样方,调查多花黄精的保存率、地径、高度;并以小样方内多花黄精的平均地径、平均高为参照标准,在样地内随机挖取标准株20株(误差±5%),测定根茎鲜重,并在80℃下烘干至恒重[17]测定干重。

试验数据采用dpsv7.55版统计软件对试验各处理的多花黄精生长量指标和单位面积根茎总重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林分类型对多花黄精保存率的影响

经调查,不同林分类型的多花黄精的平均保存率以毛竹林最高,达90.2%;阔叶树林次之,为90.0%;杉木林、马尾松林均较低,分别为88.7%、85.2%(表2)。不同林分类型多花黄精的平均保存率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毛竹林与阔叶树林、杉木林之间的保存率差异不显著,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与马尾松林之间的保存率差异显著(表2~表3)。

表2 不同林分类型多花黄精的生长量指标及多重比较Tab.2 The growth indicators and multiple comparison under different forest types

注:应用LSD法对不同林分类型各处理进行多重比较,同一列中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同字母表示无显著或无极显著差异。

表3 不同林分类型多花黄精生长量的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Tab.3 The growth variance analysis and significance test under different forest types

注:F0.05(3,32)=2.90;F0.01(3,32)=4.46;*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2.2不同林分类型对多花黄精地径生长的影响

不同林分类型多花黄精的平均地径以毛竹林最高,达0.60cm;阔叶树林次之,为0.55cm;杉木林、马尾松林较低,分别为0.48cm、0.43cm(表2)。不同林分类型多花黄精的地径生长指标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毛竹林与阔叶树林之间的地径差异达显著水平,毛竹林与杉木林、马尾松林之间的地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阔叶树林与杉木林、马尾松林之间的地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杉木林与马尾松林之间的地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2~表3)。

2.3不同林分类型对多花黄精高生长的影响

不同林分类型多花黄精的植株平均高以毛竹林最高,达62.5cm;阔叶树林、杉木林次之,分别为59.2cm、53.1cm;马尾松林最低,仅为48.9cm(表2)。不同林分类型多花黄精的植株高度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毛竹林与阔叶树林之间的高度差异达显著水平,毛竹林与杉木林、马尾松林之间的高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阔叶树林与杉木林、马尾松林之间的高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杉木林与马尾松林之间的高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2~表3)。

2.4不同林分类型对多花黄精根茎总重量的影响

不同林分类型多花黄精的根茎总重量(干重)以毛竹林最高,平均干重达1 226.9kg/hm2;阔叶树林次之,为1 184.4kg/hm2;杉木林、马尾松林较低,分别为1 097.0kg/hm2、993.4kg/hm2(表2)。不同林分类型多花黄精的根茎总重量(干重)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除毛竹林下的总重量与阔叶树林的差异不显著外,各处理间均达显著差异(表2~表3)。

3 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试验以毛竹林内多花黄精的生长量和根茎生长量最高,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高、平均根茎总重量(干重)分别达90.2%、0.60cm、62.5cm、1 226.9kg/hm2,各项指标分别比阔叶树林高出0.2%、9.1%、5.6%、3.6%,比杉木林高出1.7%、25.0%、17.7%、11.8%,比马尾松林高出5.9%、39.5%、27.8%、23.5%。阔叶树林内多花黄精的生长量和根茎生长量次之,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高、平均根茎总重量(干重)分别达90.0%、0.55cm、59.2cm、1 184.4kg/hm2,比杉木林高出1.5%、14.6%、11.5%、7.8%,比马尾松林高出5.6%、27.9%、21.1%、19.2%。杉木林内多花黄精的生长量和根茎生长量比毛竹林低,比阔叶树林稍低,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高、平均根茎总重量(干重)分别为88.7%、0.48cm、53.1cm、1 097.0kg/hm2,分别比马尾松林高出4.1%、11.6%、8.6%、10.4%。马尾松林内多花黄精的生长量和根茎生长量最低,平均保存率、平均地径、平均高、平均根茎总重量(干重)分别为85.2%、0.43cm、48.9cm、993.4kg/hm2。

通过各项生长指标的多重比较可知,在立地因子、林分郁闭度、初植密度、经营措施相同条件下,4种林分类型林冠下种植的多花黄精保存率、生长量和根茎重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毛竹林﹥阔叶树林﹥杉木林﹥马尾松林。

3.2讨论

林分类型是影响多花黄精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14~23]。在立地因子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林分类型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林内散射光、气温、空气湿度3个生态因子而起作用的。

多花黄精虽为喜阴植物,但生长发育需要适度的散射光。虽然试验地的林分郁闭度均调整为0.4~0.6,但不同林分类型的林内散射光在多花黄精叶片上的分布是不一样的。毛竹叶片小而均匀,林内散射光在多花黄精叶片上的分布也很均匀,光合作用最强,生长量最大。阔叶树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内的散射光在多花黄精叶片上的分布都不均匀,光合作用稍弱,生长量稍低。

从调查结果分析,凉爽、湿润的林内气温和空气环境对多花黄精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毛竹林和阔叶树林的林内气温和空气环境优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多花黄精的生长量明显增加。

从林内散射光、气温、空气湿度3个林内生态因子对多花黄精生长的综合影响分析认为:林分郁闭度是影响多花黄精生长的主导因子,郁闭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林内的气温和空气湿度;因此,林分郁闭度过低或过高都不适宜多花黄精的生长。从试验结果分析,林分郁闭度以0.4~0.6较适宜,最高不超过0.8[18],否则必须采取修枝或抚育间伐等技术措施进行郁闭度调整。

[1]王邦富.林下经济植物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17-19.

[2]陈晔,孙晓生.黄精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3):328-330.

[3]李莺,赵兵,陈克克,等.黄精的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1):9-13.

[4]李金花,周守标.黄精属植物资源利用和经济价值评估[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64-65,78.

[5]赵致,庞玉新,袁媛,等.药用作物黄精栽培研究进展及栽培的几个关键问题[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1):85-86.

[6]毕研文,宫俊华,杨永恒.泰山黄精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280-282.

[7]刘祥忠.多花黄精种植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8(9):216-217,219.

[8]田启建,赵致,谷甫刚.黄精栽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4):772-776.

[9]邓颖连.黄精引种驯化栽培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30(2):57-59.

[10]杨子龙,王世清,左敏.黄精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1):51-52.

[11]李世,郭学鉴,苏淑欣,等.黄精野生变家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7):14-17,62-63.

[12]庞玉新,赵致,袁媛.贵州产黄精生产操作规程初步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3):16-19.

[13]田启建.贵州黄精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6.

[14]樊艳荣,陈双林,杨清平,等.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立竹密度效应[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2):199-205.

[15]樊艳荣,陈双林,杨清平,等.陡坡地毛竹林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坡位效应[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2,20(6):555-560.

[16]樊艳荣,陈双林,杨清平,等.毛竹材用林林下植被群落结构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6):1471-1480.

[17]樊艳荣.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18]章文前.不同郁闭度和坡位对毛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59-12960.

[19]罗荣忠.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林地喷灌技术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4(1):86-88.

[20]戴琴,王晓霞,黄勤春,等.毛竹林下多花黄精仿野生栽培技术[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3):205-207.

[21]刘跃钧,蒋燕锋,葛永金,等.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15(4):43-45.

[22]李德胜.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93,101.

[23]郑林森.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种植试验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2(1):155-157.

HUANG Yun-peng1,FAN Fan-rong1,WANG Bang-fu1,SHEN Qiong-tao1,

CHEN Shao-huang1,HUANG Su-mei1,SU Song-jin2

(1.Fujian Sanming Forestry School,Sanming Fujian 365001,P.R.China;2.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00,P.R.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orest types namely on the growth ofPolygonatumcyrtonemaHua rhizome propagation seedlings under the canopy ofPhyllostachysheterocyclaforest,broadleaf forest,Cunninghamialanceolataforest andPinusmassonianafor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mass growth and rhizome yields ofPolygonatumcyrtonemaHua under different forest types wasPhyllostachysheterocyclaforest > broadleaf forest >Cunninghamialanceolataforest >Pinusmassonianaforest,in the case of similar site condition,canopy density,planting density and same management.The average survival rate,average diameter,average height,average root total mass (dry weight) under the canopy ofPhyllostachysheterocyclaforest were 90.2%,0.60cm,62.5cm,and 1 226.9kg/hm2respectively,90.0%,0.55cm,59.2cm,and 1 184.4kg/hm2respectively under the canopy of broadleaf forest,88.7%,0.48cm,53.1cm,and 1 097.0kg/hm2under the canopy ofCunninghamialanceolataforest,85.2%,0.43cm,48.9cm,and 993.4 kg/hm2under the canopy ofPinusmassonianaforest.In general,Phyllostachysheterocyclaforest and broadleaf forest are suitable habitat forPolygonatumcyrtonemaHua planting.

PolygonatumcyrtonemaHua; planting under forest canopy; mass growth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16.05.026

2015-11-17

福建省林业厅重点项目“不同栽培措施对林下套种黄精生物量以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研究”(闽林科[2012]2号)。

黄云鹏(1964-),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研究。E-mail:hyp1234888@126.com

简介:王邦富(1969-),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E-mail:927669311@qq.com

S 567.23;S 759.8

A

1672-8246(2016)05-0132-04

猜你喜欢
阔叶树毛竹林保存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防护林科技(2022年2期)2022-04-25 23:47:32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毛竹林经营投入产出关系与经营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乡村科技(2018年8期)2018-06-27 03:41:40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福建省阔叶树二元材积方程修订
闽北山地不同肥料对四个阔叶树种生长的影响
福建林业(2015年2期)2015-04-09 06:36:00
西兰花干燥过程中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的变化
食品与机械(2012年2期)2012-12-28 00: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