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需要规划
我是一个3岁男孩的父亲。我根据孩子的特点,注意规划,尽量处理好陪孩子和工作的关系。
第一,保证时间,有所分工。我与妻子约定,不把工作带回家。利用就餐的前前后后,与孩子交流去哪里玩,饭菜怎么样,或者根据孩子的兴趣谈论一下他的新玩具或新朋友等。尽量保证下班后的一小时和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陪孩子在草坪或者就近的户外游乐场玩。双休日,尽量陪孩子,一般会选择去坐公交车能到的地方。因孩子喜欢乘公交车,因此不管去哪里,公交车是必坐无疑的。选择的地点一般在户外,与孩子玩沙,玩球,玩大型运动器械等。
第二,个性施教,有所合作。男孩子天性大多比较好动,喜欢竞争、挑战和冒险,父亲的引领和示范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面对挫折时更加勇敢坚强。父亲在孩子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我每天下班回家,儿子都会冲出来大喊:“爸爸,xx玩具又坏了,爸爸修!”一次,在路上见到一台停着的挖掘机,小家伙问奶奶挖掘机怎么了,奶奶说坏了,他很认真地走过去跟叔叔说,我爸爸会修!随着孩子渐渐懂事,我就开始注意引导,告诉他爸爸不是万能的。不光是爸爸妈妈,每个社会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大家都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当然,家中有些工作已经固定为父子之间的合作项目,比如给冰箱除冰,替饮水机换水等,这些事情都必须是我们两个合作来完成,不让妈妈和奶奶插手。在他看来,这些需要力量、技能而且有危险的事情,能够与爸爸合作完成非常有成就感。我也慢慢感受到,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孩子也越来越自信、耐心而且乐于助人。
第三,行为示范,有所引导。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时会用一些谎话来哄孩子,觉得小孩子不懂事,没记性。殊不知,孩子的心灵很脆弱,经常性哄骗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缺乏安全感。我很注意维护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和期待,并注意正面引导。比如上班问题。在孩子小的时候,我要上班,他拉着不让走,奶奶会哄他:爸爸去拿某样东西,一会儿就回来,然后我溜之大吉;稍大一点,我们有时给出的理由是:爸爸不去上班,就没有钱给宝贝买奶粉、买纸尿裤、买玩具……于是放行。再大一点,孩子宁愿不要喝奶,不要玩具,只要爸爸,我觉得是时候跟他聊聊爸爸上班的重要性了。于是带孩子来单位,全程目睹我上班的情景。从那以后,孩子就真正知道了爸爸为什么要上班,爸爸被很多人所需要,他逐渐理解并为爸爸而自豪。现在,有时候我在上班前耽搁一下,摆弄一下他的玩具,小家伙就会喊:爸爸不要玩了,快去上班!
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才是快乐的童年,父亲的陪伴也很重要。父爱需要规划,需要用心去经营,才能与母爱互补,给孩子一个更完美、更健全的家庭教育环境。
育儿三大法宝
儿子小当6岁,一直来,耐心、守信、陪伴,是我育儿的三大法宝。
讲耐心,比什么都管用
小孩有时会哭会闹,哄他,发现没用后,脾气就上来了,朝孩子大吼一通,孩子往往会哭得更加稀里哗啦。记得有一次,小当不愿意起床,说要在床上玩一会儿。我说:不行,起来吃早饭。小当顺势钻进被窝,还向我叫嚣。我说:你不起来,我就要打你了。他说:我不怕。我只好来软的:你快起来,爸爸等会儿借手机给你玩游戏。岂料,这小子根本不买账,还大声说:我就是不起床。这时,我的耐心彻底被他磨没了,一把掀开他的被子,吼道:快给我起来。小当瞬间眼泪汪汪。妻子从厨房赶来,一边安慰小当,一边批评我对小孩没一点耐心。
后来,我慢慢明白,小孩会哭会闹,很多时候是淘气使然,他希望你陪他玩,而且希望越久越好,这就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他不愿意吃饭,你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千万不能往他嘴里硬塞;他想买玩具,你就要反复告诉他不买的理由,不要冷冰冰地抛下一句:你自己买,爸爸走了。
缺乏耐心,动不动就跟孩子吹胡子瞪眼,不仅容易伤害他脆弱的心,更伤害了亲子情。亲子情其实就是你与小孩的互动中产生的融洽感情。当你开始学会讲耐心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带小孩其实并不难,而且还有很多乐趣。
讲信用,树立好榜样
当孩子不听话时,为了稳定他的情绪,我们很容易随口承诺。这个承诺,我们说过就会忘了,或者根本没打算去做,以为小孩也很快会忘记。其实孩子经常会记在心里。孩子要我们兑现的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难以做到或者说忘记了,小孩失望的表情马上就写在了脸上。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也有不少。
一次,小当不愿意穿有帽子的衣服,我就脱口而出:明天爸爸买冰淇淋给你吃。小当一听顿时乐开了花,马上配合穿起了衣服。到了第二天,小当突然冒出一句,爸爸我要吃冰淇淋。我看着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他说:“这么冷的天,怎么能吃冰淇淋呢?”“你昨天不是答应过我了么?”小当反问道。后来还是妻子救场,我才得以下台。但小当扭头说了一句:爸爸说话不算话。这对我触动很大。
对于守信这个事我要说的是,一是承诺要切合实际,不能满嘴跑火车;二是既然答应了孩子,一定要做到。一方面能树立你作为爸爸的威信,另一方面能从小在孩子心里种下讲信用的种子,这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爸爸不讲信用,说话不算话,小孩就会认为这是无所谓的,等他长大后,也同样会对他人、社会不讲信用。
再忙,也要陪孩子
不少爸爸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但是再忙,也不能忽略孩子。
从小当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就对自己说,我要陪着他成长。每天下班后,我都要陪着他在家门口玩各种游戏,累得自己也一身汗,一些邻居表扬说“你这个爸爸真拼”。晚上,我会给他讲绘本里的故事,时间久了,他也会有模有样地讲给外婆听。我还每月坚持给他拍照或录制视频,记录他成长点滴和精彩瞬间。
当然,也不是说爸爸们为了陪小孩,要牺牲自己的爱好。我也会挤出时间,约朋友打乒乓球、羽毛球,叫上同事踢足球,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富了,才更有精力和动力去陪伴孩子。所以爸爸们要合理分配时间,正确处理工作、社交和家庭的关系,做到什么都不误。
这些年一直陪伴孩子,每次发现他的进步和变化时,那种幸福真是妙不可言。
幸福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对孩子来说,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新的。陪着孩子成长,我每一天的生活也是新的。就如同每一个晚上和K宝晚安吻时说的那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而且明天是没有过过的一天。”K宝在一天天成长,在不断地学习,我也学会了很多新东西,不仅是学会做一个父亲,还学会了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最得意的学习成果,就是在K宝1岁多时,为了给她摘到那串最大最美的枇杷,我生平第一次爬上了树!那一刻,K宝满怀喜悦和崇拜地看着我这个了不起的“长臂猿”,而我的心里亦是满满的喜悦和幸福。
我和K宝一起成长,陪着她去探索未知世界。我学了一项又一项新的东西。观看动画片(K宝最爱《米奇妙妙屋》,6岁前看了几十遍,我也看了同样多的遍数)、阅读绘本、探索大自然、玩角色扮演游戏、创作奇幻的故事……当我“清空脑子”,像孩子一样投入这些活动时,我和K宝一样沉浸其中、幸福无比。
有人说,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走进孩子的世界,像孩子一样游戏、幻想、探索,与孩子一起在点滴的快乐中成长。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做幸福的爸爸。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自发性”,指面对一个新情景时,个人一种自然激起的反应,或是面对旧情景时,个体脱离过去经验的窠臼,创造出一种新的方式面对当前的情形。我们要用一颗“赤子之心”真实而坦诚地面对孩子,陪伴孩子,并享受这个过程的快乐,释放我们的自发性,使我们对孩子的养育幸福而有创意。
做幸福的爸爸,同时成为一个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