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较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感,将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但多媒体的使用次数和教学效率并非成正比,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多媒体使用的度。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它们推动着教育改革的步伐,对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样,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在为语文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新颖的教学手段往往会使人迷惘,语文教师对于多媒体使用的“度”把握不当,使得教师主导地位缺失,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保,教学走入了误区。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师往往过于依赖多媒体,机械地按照多媒体预设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使得多媒体教学形同虚设,无形之中将多媒体变为传统教学手段粉笔、黑板的替代品,语文教师成了电脑的操作员,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台电脑掌控着,老师机械重复地换ppt,学生机械快速地抄ppt,使得语文教学死板沉重,学生苦不堪言。
(二)存在的原因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师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单调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曾经死板的黑板、粉笔讲授模式,将多媒体更多地运用到语文课堂中。
多媒体的课堂凭借其直观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让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如一向被学生诟病无聊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在多媒体教学时,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瞬间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串讲、翻译文言文的僵化教学模式。因而,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被认定为语文教学的救星。
利弊总是并存,当教师对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结合津津乐道时,多媒体使用的弊端已经产生。语文教师为了节约上课板书时间,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多媒体设计上过多花费心思,最终导致语文课堂重心的偏差。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
(一)根据学情适当使用多媒体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导,在当今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是连接两者沟通的桥梁。与传统教学的授受教学不同,多媒体较强的画面感、音效感带给学生感官冲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并非是使用多媒体越多,学生积极性就越高。过多使用多媒体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疲倦感。
同时,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能一味地将语文课上成ppt展示课,切换ppt只是举手之间,而学生却要用平时几倍的速度加以记录。如文言文教学,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口耳相传,互动过程中翻译解释字词,学生尚有思考的余地、记录的时间,而在多媒体展示下,学生一味地摘抄记录,无暇顾及接下来的教学流程。因此,语文课堂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适当地引入多媒体,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根据文体正确使用多媒体
与传统教育的单一性相比,多媒体教育具有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等新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中的所有文体使用多媒体的方法是相同的。语文教学中的文章按照体裁划分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言文等,语文教学中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特点。
古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中的瑰宝,古人摇头晃脑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意识到,诗歌教学重在读,但此读并非是传统教学中倡导的死记硬背,让学生机械地学习这段知识,明了文字的意义,这实际上破坏了古文的文化价值。古文教学的读需要学生跟随多媒体上的标准音进行,有节奏、有感情的读,读懂作者的感情,读懂文中的深意,在朗读中理解。戏剧则注重解决矛盾,这个矛盾需要借助多媒体影视作品让学生厘清复杂人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同课异构之《晏子使楚》中多媒体的使用
在开明中学听了一次新教师达标课,两位新教师同上《晏子使楚》,以不同的视角上了同一节课,上课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也算是比较恰当、合理。下面我就这两位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分析,指出他们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时,如何做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合理使用,并找出他们教学中的优缺点。
(一)使用多媒体引出教学内容
两位教师上课之初,一名教师播放《芈月传》中关于说客张仪一个小片段,让学生总结这一片段的内容,引出晏子这名善于言辞的外交家。另一位教师引用周总理的一个外交小故事,让学生总结这个故事体现周总理言辞的特点,从而引出晏子的外交能力。
两位教师在ppt上引用的内容不同,但所引用的内容都指向教学的内容,即晏子这一人物的特点。以最新的影视作品、多媒体文字元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动画效果,自己主动接受教学内容。相比传统教学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这种多媒体导入教学使得教学步骤与教师的预期效果一致,也将学生从课间十分钟休息的懒散状态拉回课堂,聚集他们的注意力,最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所谓情境:“就是主体情感与设置场景的统一,其中场景是情感触发的原因,是认知活动的对象,而情感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是认知活动的催化剂。”
《晏子使楚》教学的重点是楚王、晏子的对话段。如果仅仅让学生翻译,表面理解他们的意思以及表达效果,这种教学过于机械,学生的学也浮于表面,并未深入。要想将楚王刁难晏子,晏子巧妙反击楚王的话语表达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ppt还原现场,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编排并表演出来。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首先,学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编排出来;其次,学生也必须有一定的编排能力;最后,学生也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才能够在课堂上表演。这样的情景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一举多得。
淮阴中学的老师在教学这个重点环节时,更多的是翻译和讲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的艺术技巧。偶尔会让学生模仿楚王和晏子的神情,语气。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已经进步很多,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创设情境时,让学生对晏子与楚王的对话进行完整的表演,让学生真正地揣摩二人内心的想法,这样就使得教学与情境结合得自然完整。
(三)使用多媒体提出问题
《晏子使楚》这一课,晏子的语言特点是教学难点。在应对楚王的刁难时,晏子的“橘生淮南则为橘……今民生长于齐不盗……”这一类比运用的十分精彩。但如何将精彩处教授给学生,这是一个难题。
淮阴中学一名教师假设自己是晏子,面对当时的情况,写下自己的应对策略,放到ppt上,下面写出晏子的这番话,让学生比较哪个比较好。另一位教师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去掉,与原话对比,让学生比较优劣。这种多媒体利用使课堂的速度加快,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两者放在一起比较,比较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不断纵向发展的过程,此外,将比较的内容放在ppt上,从视觉上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必不可少,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并不意味多媒体的使用能解决语文课堂的所有问题,毕竟多媒体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多媒体的使用次数与语文教学质量并非成正比。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须正确、合理使用多媒体,结合学生学情使用多媒体。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