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研究》第100期出版之际感言

2016-11-14 11:17李灵年
蒲松龄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聊斋蒲松龄刊物

李灵年

《蒲松龄研究》,作为学术性期刊,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能够顽强地生存并阔步前行,历时30个春秋,出到100期,实属不易。我们只要与同类刊物横向比较一下就可以了然了:现在还有哪几家能坚持办下去的?30年来,经过主编和编辑的不懈努力,从半年刊到季刊,将32开本改为16开本,不断扩大容量,增添栏目,如今的《蒲松龄研究》,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学术期刊中的精品,成为蒲学研究的中心阵地,正引领蒲学研究逐步向纵深发展。当此纪念时刻,值得人们额手称庆。

这里我想从往事说起。

南京师大曾有一个小刊物,即创刊于1972年的《文教资料》(刊名是由茅盾先生题写的),是一个学术资料性刊物。因为所披露资料比较少见,又产生在文化荒漠的“文革”时期,因此颇受学界珍爱。改革开放以后,被认定为江苏省一级刊物。凭借此刊,我们与国内外不少刊物多有交流,《蒲松龄研究》便是最为紧密的一家。1998年,《文教资料》荣获第三届江苏省期刊评优封面一等奖,设计者是我校的朱迎春先生。当时《蒲松龄研究》编辑部很欣赏这个封面的别致、大方,嘱我请朱迎春先生也为其设计新封面,我记得曾向编辑部寄去两份设计稿。我之所以提及此事,是因为《蒲松龄研究》与《文教资料》虽然同属学术性刊物,但却有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兴旺发达,一个半途而废。《文教资料》在出到257期之际的2002年,为了单位的“创收”,便改辙更张,放弃了办刊的宗旨,从此便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回顾这段历史,在徒增惋惜之情的同时,也更增加了我们对《蒲松龄研究》这个刊物中的佼佼者的敬慕。

30年来,承蒙编辑部的厚爱,从创刊号开始,一直是惠寄赠阅,直到今年的98期,一期不缺,整齐地陈列在我的书橱中,心里十分珍惜。对于这样无功受禄,常常感到不安。几次要求出钱订阅,也曾寄出订费,都被婉拒。更让我感动的是,一些有关蒲学的重要活动,比如《聊斋》邮票设计座谈会、《山东省志·蒲松龄》卷的书稿评议等等,都邀我参加,使我得以聆听专家的高论,受益甚多。

经过长期的交往,我与蒲松龄纪念馆、研究所以及编辑部的许多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去淄博,倍感亲切。纪念馆对蒲氏资料的收藏十分丰富,令人羡慕,我曾打算去那里住上一段时间认真查看资料,还准备带着学生一起去向当地的专家学者拜师求教,盛伟先生那时听说后还慨允届时由他作妥善安排,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行,成为平生的一件憾事。

那些年的交通不像今天这样方便,我每次从南京到淄博都是夜半到达,站台上灯光暗淡,人很少,总是杨海儒先生守候接站。海儒先生热情厚道,嘘寒问暖,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现在我们还常互通信息,牵挂着对方的生活晚景。

编辑部的年轻一代常把我作知心朋友,向我诉说他们办刊的艰辛和未来的计划。刘玉湘先生新任副主编时,欣喜地告诉我,经他们向市领导多方争取,专门为刊物拨款,用以清欠过去多年积攒下的七、八万稿费。之外,办刊经费也增加了不少,加上大家的支持,对于办好刊物信心十足。玉湘君在来信中对我信任有加,特别希望我“多注意发现一些在蒲学方面有成就的新人,培养并不断扩大刊物的作者群”,“以保证稿源的质量从而保证刊物的质量”。为此,我曾推荐浙江德清市政协的朱睦卿先生,介绍他研究青柯亭刻本的成绩,受到了编辑部的重视。2005年9月,编辑部邀请睦卿出席了在江苏高邮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蒲学讨论会。

早在20年前,我就结识了年轻的王清平女士,此后刊物多是由她与我联系。每到年节,都会寄来贺卡,并亲笔写上问候、祝福,使我这个老人倍感温馨。

说不完的友情只能打住。借此机会,再说说我与蒲学的渊源关系。多年来,我虽然留意蒲学的进展,但未能专心致志地下功夫研究,读书不求甚解,作文浅尝辄止。说来惭愧,我接触《聊斋》为时很晚。1960年秋天,我考取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师从吴组缃先生和吴小如先生攻读宋元明清文学,重点在戏曲和小说方面。时在而立之年才开始在吴组缃先生指导下阅读《聊斋志异》,并且最终选定《聊斋》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撰写了一篇题为《试论蒲松龄的思想》的论文,约35000字。但因时代政治的原因,研究也就此中断。直到1979年,我发表第一篇研究《聊斋》的论文(载《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2期),时距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6个年头。1980年9月,为出席在山东淄博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学术讨论会,我带去了论文《浅谈〈聊斋志异〉的时代气息》,后收入山东大学主办的《蒲松龄研究集刊》1981年出版的第二辑上。此后还写过两三篇有关《聊斋》的论文。1990年初,应北大侯忠义先生之约,为“古代小说评介丛书”编写了一本小册子《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研究的焦点和悬案》,写于2003年,是应萧相恺先生之约而撰稿的,约三万多字,因相恺先生主编的全书未出,因之至今也未能出版。之外,对蒲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写了几篇评论文字,大多数都登在《蒲松龄研究》杂志上了。

这里应当特别提及的是我在《蒲松龄研究》上刊出的几组札记文字。这些文字,是多年来我读书看报随手记下的有关蒲氏与其作品的资料,都记在“三会本”的相关篇目的书页上。盛伟先生看到后颇觉有用,建议我发表。应他的盛情约稿,从1991年出版的《蒲松龄研究》第4期起,将这些零碎的记录加以整理,分4组陆续刊出,共有四、五万字。要知道,像我写的所谓“札记”这样琐琐碎碎的文字,如果没有专业刊物这个平台,根本是不可能发表的;即使有这样的专门刊物,如果没有编者的赏识和关照,恐怕也难以与读者见面,为此常感幸运并心存感激,由此可见,一个专业刊物的存在,对于它的读者和作者是多么得重要。

《蒲松龄研究》之所以有这样的生命力,绝不是偶然的,从大的方面说,它是伟大时代的产物,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背景。它扎根于历史文化名城淄博,深受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的滋养和培育,这里高校和研究机构林立,人才济济,加上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众星拱月,后盾坚强,底气十足。刊物的诞生,虽然是筚路蓝缕,却是形势的需要,事物发展的必然。古往今来,提倡一种理念,创立一门学科,没有不从创办自己的刊物着手的。一个专业刊物,它不是某一领域的外在附加物,相反,它是某种专门研究的有机组成部件,是建立某一专业或学派的不可或缺的平台和中心,起到凝聚、传播和推动学术发展的作用。它站在学术研究的制高点上,统揽全局,规划未来,适时地引导、推动研究的健康发展。三十年来,《蒲松龄研究》正是发挥了这种作用。我们研读它刊载的近两千篇各类文章,不仅可以窥知蒲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轨迹,还欣喜地发现,它对办刊宗旨实地践行,其成就远远超出创刊的预期,名副其实地成为蒲学研究的旗帜和中心,为蒲学成为显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莫大的贡献。我坚信这样的刊物会越办越好,一定会作出更大的成绩。在它出满100期的时刻,祝愿它兴旺发达,永葆学术活力!

猜你喜欢
聊斋蒲松龄刊物
刊物贺词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系列刊物介绍
读破聊斋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我最喜欢的刊物
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