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森
鲁迅笔下的旧历年底,迷烟纵横于屋梁,祥林嫂带着乡人的“祝福”协同鲁迅的“祝福”归去西方的天堂,遗落一段被她说烂了的却含她苦痛的话。如今我们已没了这旧时如人间地狱一样的年底,我们度过的是新国建立后的每一个灿烂的新年生活。
年关在冬日。而说白鹿城的冬日里不见得几滴雪花,新年最多只是在雪雨中度过。肩头披上呼啸着的冰冷的风以作外袄,我从暖室中出来,用还算暖热的心来看冬日里静谧的夜晚。刺骨的空气中隐约弥散着充满涩味的尘粉,好比年关的邪魅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作祟。我看着尘粉从门窗的罅隙里钻了进去,裹挟了屋室里微弱的灯光,渐渐地把灯光的灵气吸走了。
灭了,灯光灭了。是尘芥渐染了、吞噬了人家的光明。
我原本不想把冬夜写得那么冷暗,可是冬夜本身就是一片黑暗与冷寂,死一样的空虚与孤独,像李清照《声声慢》那样的孤独,像我的人生、我的文字生活一样的孤独。此时便能把王安石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想起,来聊以自慰,来把心上一直存在的不平的感受消退、整平。
新年本应是闹热无比的,如今虽也能有一点这样的感受,但如果深刻地体味下去,却觉得此中的闹热掺和了虚假的成分。这绝对不是真正的新年——贵重的礼品大致成了走亲访友的重点,商家又在店铺里摆设出了各类华而不实、以春节营销为目的的特别产品,家中的木头人也在年夜里没了精气,只是自个儿呆呆地面对着苍白的电脑屏幕如往日一样在码字。试问他们的感受,他们何曾有过关于年的忧思,又何曾感受到年味在机器、礼品、观念、人性的强迫之下的“被冲淡”现象。况且几年来的新年日子里,又似乎少了几声炮响,汤圆的气味儿又已不见得在小巷里飘香,年味儿中的闹气散失了几许,不及七八年前。外来闯荡的人也各奔东西,入假而归乡了。我想这不是我成年以后失去看待新年的一颗童心的缘故,也不因我敏感多愁而在无病呻吟,我深知年的形体依旧存在,而年味的魂却在人类的麻木化中,义无反顾地投湖自尽,这是确有的年在褪化而非蜕化的现象。
有鉴于此,有人在街头举旗敲锣击鼓着要弘扬年的文化。而我却不觉得我把传统文化糙行式地宣扬一下,所有人就会把文化奉若珍宝来仰视。文化已被人们忽视得太多。文化便似微尘,却又要被尘芥所裹挟,说严重点的话,便是在临死的悬崖上被勒颈,或即将自我垂死在地狱之树的硬枝上。曾做过一个梦,梦里有离走的好马,惨死在浩渺的荒原上,不复生还。
而又似乎有个典故讲的是“衣襟带花,岁月风平”,讲的是事物与精神永恒的美好与无邪。引此作述,大凡文化皆有强大的生长本领,年文化亦如此,它依然静静地存在于这世上,不会因岁月流逝而瞬间被消磨,也不会因经验动荡而即刻消逝,它就这样静静地在时光的流淌中活着,起伏着,等待世人重新认识它,重新捡拾它。文化自身既已有强大的生命力,假若同时扎根于人心深处,便能够使得文化这件无尽的珍宝,风平无尽吧。噬于尘芥间却兀自闪亮着的珠粉,就像这一点一滴的年文化,虽以不起眼的姿态被遗落在风霜嚣肃的森林中,却终究有潜藏着的不被浊染的魂质,正求取人类观念上的根深与惜视。我愿这文化能以昔岁今朝的姿态,而以喻如风平,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唤人灵魂,警世不迭——战争所不能磨灭,糟粕所不能侵蚀,时光所不能替取。
我写下这些,是为了诉求人心对文化的警觉,以使得文化不再荒凉、凄落。之后,我欲把“年”喻作与秋相对的“东风”,因为我相信“年”当为“东风”之天下,其灵魂亦如东风,一“定”即“静”却又一“吹”即“生”。别人说这是居安不知深浅,人云亦云哉。我说我内心纯粹而别无他求,只愿是来年天地甚清明,人间愈常在,年益如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