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文倩
虎患
○郗文倩
中国古代的行旅生活
古人对于出行有畏难情绪,其实是有很多客观原因的,除了路况不佳,或因交通工具简陋而时常出现的车折船翻外,虎患也是行者的大灾难,对此,我们今天已很难想象了。
从秦汉时期开始,就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当时各地的虎害,称“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代。《水浒传》讲到武松上景阳冈,见有官府警告来往行人注意虎患的告示:“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伤害人命。现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行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各宜知悉。”这虽是小说家之言,但应是明清山东虎患的真实记录。其实,不仅是山东,陕西、四川、贵州、福建、广东等地方志资料中都有大量相关记载,称虎伤人甚多;虎暴,食樵薪者四人;有虎伤人,行旅绝迹;群虎噬人,死百余六人等等。
老虎是猛兽,人在其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虎患就很容易给人们留下心理阴影,老子在谈到人如何避害的时候就拿老虎打比方,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善摄生”,韩非子解释说:要像圣人那样,没有害人之心,也就不会有什么能加害于他,这样的解释显然是哲学的,不是实用的。老虎扑过来,口念避虎咒都是没用的。不过,古人认为得道的高僧就有此本领,他们在山林间穿行,虎豹皆避之而去。
对于虎患,古人也想尽各种办法,官方一般是发告示示警,树栅栏,筑城墙,严禁夜行或单人出行,再招猎户英雄即时射杀。而民间有时也自发组成小团队设机关捕杀。当然若能如武松般威猛,喝几碗酒,三拳五脚就将那吊颈白额的大虫打个半死,也是一个法子,只不过这纯属凤毛麟角,怕只有小说里才出现吧。小说是讲故事,有些愿望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实现,小说帮着实现了。历来人们对武松这打虎英雄赞誉有加,就是现实中难有这样能和老虎抗衡的人才。清光绪年间吴友如《点石斋画报》讲过一个“村牛搏虎”的故事:“陕西汉中府西乡县出一猛虎,伤人无算,猎户与官兵莫能制之。时村家养牛数十头,正在山上,见此虎至,群牛皆退缩。惟一牛独前,与虎熟视者久之,忽奋力一角,正穿虎喉,虎立毙。报之县官,遂将此虎赏畜牛之家,并以银五十两奖之,一县称快。越数月,畜牛之家,偶将虎皮出晒于石磨上,牛卧其旁,醒而见之,以为真虎也,又奋力一角,力尽而死。”这个故事,可叹可笑,都属于虎患的副产品。
按照老虎的自然习性,人并不是它们的天然食物,虎吃人习性的养成,既有环境的关系,也有人为的因素。如果某地环境适合于虎的生存,自然生态未遭破坏,野生动物数量丰富,虎觅食容易,一般不敢去攻击人。虎天性谨慎多疑,只有在找不到野食的情况下,才会迫不得已冒险去接近居民生活区,盗食家畜乃至袭击人。因此,虎患说白了是人和虎在自然界中的平衡被打破,形成对抗性的矛盾其实是不正常的。
建国后,我国发起打虎运动,加之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老虎已经变成弱者,濒临灭绝,成为人类保护的对象。假如谁出行还能遇到老虎,或许第一反应是赶紧掏手机发微信微博上传,因为实在是撞上大运了。前几年曾出现一个华南虎艳照门,一个看林员称拍到华南虎的照片,证明华南虎还未灭绝,最后被揭出只是翻拍了一张挂历年画而已。
虎患彻底没了,我们应当欢呼雀跃呢?还是应当暗自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