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自然型河流营建中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2016-11-14 06:03张雅卓高迪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15期
关键词:驳岸龙凤护坡

文/张雅卓、高迪 天津大学 天津 300072

多自然型河流营建中的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文/张雅卓、高迪 天津大学 天津 300072

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是维持河流良好生境、保护滨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多样性的工程方法,它以环境、生态为治水目标,同时结合景观设计方法,以实现河流生态性与景观性的融合。天津市武清区龙凤河滨河景观方案是多自然型河流治理应用的典型案例,其将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融入河流工程治理的手段,是对多自然型河流营建方法理论的成功应用。

多自然型河流;景观设计;生态设计;龙凤河

一、引言

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生态格局中的重要构成,其发展状况与我们的生存活动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依托[ ]。但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人类给予了城市河流巨大的压力。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水系统不断被破坏、水资源污染严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打破了河道景观原有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同时,也切断了河流文化的延续。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河流生态系统退化与功能下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多自然型河流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建设省河川局发布《关于“多自然型河川”推进工作》的文件,将建设既照顾到河流原生生境,又统筹兼顾自然景观的河流作为水利工程目标[ ]。它并非是对城市滨水环境的单纯保护,而是修复生物群落与增强抗洪能力并举的河流水利工程。

2.1 国内外发展状况

自工业革命以来,德国、瑞士、美国等欧美国家基于殷实的经济、社会发展,较早地开展了河道生态建设,并在不断地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河道生态修复的技术实践。

我国在河道生态建设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对于河道生态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但依据我国国情、河流所在地的水文特性、土地利用条件及生物种群和栖息特征等,也进行了相当多的“多自然型河流”项目实践,如天津市武清区龙凤河及龙凤河故道滨河景观工程等。

2.2 “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方法

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方法是指在维持河流原有的良好生物生育环境的同时,为保护、创建优美河流景观而实施的工程方法。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方法作为河流整治的一种探索,为城市河流治理过程中的工程方法与景观设计方法的结合,河流生态性与景观性的融合等提供了可能。

2.3 “多自然型河流”治理理念

“多自然型”河流归结起来,是生态河流整治方法中的一种,以环境、生态为治水目标,从“物质—生命—思想”三个层次出发,由表及里地治理河流生态系统。

从“物质”角度出发,解决水体本身污染问题,控制污染源,改善水质,是“多自然型”河流治理的基本措施。河流整治过程中,要把污水收集处理放在主要位置,以流域来划分进行控制。水体作为河流基本生境条件得到改善后,从“生命体”角度出发,进行河流及外围缓冲区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旨在为水生动、植物营造良好栖息、繁殖地,并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恢复其源生性。

三、多自然型河流的生态水利设计

3.1 河道设计

“河流连续体”理论认为河流是一个连续的、流动的、完整生态系统,强调其结构、功能及流域的统一性,在河流治理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河道的线性连续性及横向的结构完整性[ ]。

在河道线性上,首先要恢复水岸线的自然化,减直增弯,根据流域特点恢复河道的自然弯曲,使水流速度及水体深度复杂化。同时,建造人工栖息地、河湾或浅滩,丰富河流水迹线,在局部形成流动并稳定的小环境,以构建“多自然型”河流栖息地(如图1)。

图1 “多自然型”河流线性连续示意图

在河道断面上,则主要采用“复式断面”(如图2)的工程设计,依据常水位和洪水位的水位变化,将河道断面分成两级,水面处于常水位时露出广阔河滩,达到洪水位则转为洪水断面。在解决防洪等水利问题的同时,拓宽了河道横截面,并使设置河流生态缓冲区成为可能。

图2 复式断面示意图

3.2 驳岸设计

驳岸是介于水陆生境之间的特殊环境,既是水体与陆地之间物质、能量流动的廊道,也是河流这种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过滤器和屏障。多自然护坡工程从坡度、结构、材质等角度出发,多采用石笼护坡、植物护坡、木质沉床、柳枝工法等更接近自然的传统护坡类型,从而实现驳岸护坡的生态化和多样化;尽量减少硬质护坡,以求恢复水位变化区的水生植物及部分水生动物的栖息地生态性。

3.3 河岸缓冲区设计

河岸缓冲区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河漫滩区与外围河岸带。利用河漫滩水位变动频繁的特点,栽植大量芦苇等水生植物,形成天然湿地系统,是“多自然型”河流的治理办法之一。由河滩向河堤、堤外在内的外围河岸带逐步过渡,形成连续的水-陆生态系统,保留这一区域内的林地,对其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修复,可以增加其生物多样性、保障其稳定性,同时为河床、河滩提供有力的绿色屏障。

四、多自然河流景观设计

4.1 城市规划设计

建设“多自然型”河流对城市景观格局具有生态布局与资源保护等作用,其规划设计必须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一方面让河流成为城市的生态与文化标志,另一方面使当地居民参与河流发展与建设中来,在规划过程中即建立“城市—过渡区—城市河流”的格局,划定缓冲区域,明确生态廊道,实现城市形态与河流生态形态的和谐交融,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生态、社会的和谐发展。

4.2 景观艺术设计

多自然型河流治理的目标即实现城市河流的生态、健康、美观,因而其景观设计要兼顾艺术性,充分展示河流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给城市人带去愉悦的感受。城市河流作为优美的水体景观,城市文化蕴含其中,适当设置文化景观小品,充分引导人们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河流的文化主题;水体、植物配置等细节上也采用一定的艺术性处理手法,给人以“步移景异”的观赏体验;在保证生态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体景观要素的特点,表现出水体动态与静态,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美,提高多自然型城市河流的审美境界。

4.3 景观生态设计

城市河流作为开放的生态系统,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整体入手进行生态性设计,尤其要注意河道内部各生态要素间、与河道周围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联系多个学科,进行整体恢复、综合规划。

设计过程中,为加强河流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和连续性,设计者应遵循“自然优先”的原则。首先,合理分区,使两岸带状绿地的游览活动生态化、主题化;引入的硬质景观侧重自然生态化的选择,减少硬质景观对生境的干扰。

五、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方法应用——以天津市武清区龙凤河滨河景观方案设计为例

5.1 设计理念与目标

龙凤河治理以重塑自然风光为主旨,营建生态性河滨景观,形成适宜游憩、休闲的延展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的人工痕迹,尽量还原生态原貌来进行景观修复,通过对龙凤河的生态性治理,使其成为“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城市“多自然河流”。

5.2 龙凤河的“多自然型”设计

5.2.1 河道横向设计

龙凤河整治以河道清淤、拓宽为主,其目的是提高净化水质及调蓄水功能。工程布置上采用复式断面。在对河道综合进行清淤整治时,将清除的底泥堆在7.58m的高水位处,堆出自然的土坡,从而形成高程在7.58m上下的凹凸;将湿地植物就种植在这里,当水在7.1m的常水位状态时,依然可以渗入“湿地”,确保了湿地植物的良好生存环境,同时将将土堆在外侧的护坡上,减少护坡的坡度,形成缓坡,结合堤外侧的绿带,形成宜人、舒适的休闲空间。

5.2.2 河道纵向设计

以龙凤河水体为轴芯,沿其两岸做带状景观设计,保持其线性的连续性,恢复其水岸线的自然化。同时,对河道进行分为五段设计,在维持其生态原生性的前提下,创造多形式、多主题的带状河道景观,丰富多自然河流的观赏性与游览性。河流分段主要以休闲、普通、精致三种形式作为区分:休闲段突出人在自然湿地、林地的动态游览,以园路贯穿生态环境之中(如图3);普通段主要以生态湿地体验为主,通过植物自然群落来表达城市河流的生态主题;精致段以当地城市、企业文化为主题,将人工景观以自然景观充分结合,在最小干预前提下,创建富有人文内涵的滨水景观节点。

图3 休闲段效果图及实景图

5.2.3细节设计

龙凤河滨河景观设计在细节部分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成分,尤其体现在植物设计、驳岸设计等方面。

滨河绿地的植物配置在体现亲水景观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的同时,又要强调水体净化功能与自然生态效果。龙凤河的植物设计张,分别在湿地、驳岸以及平滩采用水生、中生与旱生结合、旱生植物的种植层次,并选用水生的茭白、芦苇、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应用植物治污技术,有效地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起到净化水质的辅助作用。

驳岸设计中,全线采用自然驳岸,即基本利用原有驳岸,加植根系发达的固土护坡植物,即节省投资又增加了驳岸的稳定性,同时绿化效果也增色不菲。在河流急弯处等重要险工段进行生态混凝土护岸;或结合自然驳岸就地取材,以碎石或干砌块石护岸,在控制总投资的情况下增加护岸的安全效果;而在亲水平台等人工景观节点附近采用仿木桩护岸,增强游人的观赏性与安全性。

其他设计如铺装设计,选用透水性良好的木材、石材等;小品设计则采用生态座椅,营造生态、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

结语:

多自然型河流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建设与文化保护的重要工程。要进行多自然型河流的综合治理,必须要将多种工程方法与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前期设计增加河流的纵向美感、横向层次,另一方面要通过工程方法,在实现设计意图的同时,对河流进行生态性的修复和保护,从而同时重现城市河流的艺术性与生态性特点,实现美化城市、恢复城市自然活力的目标。

[1]陈豪.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以深圳市坪山河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2]朱伟,杨平,龚淼.日本“多自然河川”治理及其对我国河道整治的启示[J].水资源保.

[3]张俊华.城镇河道岸坡生态整治模式及应用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4]边博,程小娟.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J].环境保护,2006(4):66-69.

猜你喜欢
驳岸龙凤护坡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传统龙凤纹在当今首饰中的应用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某变电站护坡现存缺陷原因及危害分析
龙凤双胎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生态护坡在城市道路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龙凤珠宝LOGO征集活动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