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源诗意浓
——“龙江诗人采风团”走进兴安岭采风纪实

2016-11-14 05:03:29闫善华
北极光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大兴安岭蓝莓小镇

闫善华 吴 林

寻根问源诗意浓
——“龙江诗人采风团”走进兴安岭采风纪实

闫善华 吴 林

在大兴安岭最盛情的季节里,迎来了黑龙江省诗词协会组织的“龙江诗人采风团”一行,他们将在粗犷、纯净、雄浑的莽莽林海里开始寻找最朴实的诗意。

走进大兴安岭首府

此行带队的是黑龙江诗词协会陈修文主席。他曾在大兴安岭工作生活了多年,后来调到省里工作。无论工作和生活的地点如何变化,他对大兴安岭这片净土依然情有独钟。为此,他组织这些诗人为木材停止采伐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大兴安岭进行实地采风,来宣传大兴安岭地域特色、风土人情。虽已古稀之年,但文学这粒种子依然让他激情澎湃。于是,他带领一群诗人,一路向北,用脚步踏响一片诗情,开始寻根问源的采风之旅。

对于这次采风活动,大兴安岭地委、行署领导特别重视,地委宣传部王利文部长亲自策划这次采风的行程,地区人大工委朱钧副主任、地委宣传部谭俊副部长、地区作家协会主席、宣传部文艺科鲁微科长、干事吴林、《北极光》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敖建梅陪同。

7月30日上午,采风团首先登上了新近开发建设的天台山景区进行采风活动。这是采风活动的首站。在天台山景区,大美景色尽收诗人眼帘,激情、诗情让诗人们禁不住连声赞叹。当日下午,采风团参观了摄影版画展厅。在敖荣春先生的摄影作品展厅里,大家被一幅幅摄影作品给吸引住了。这里诗情画意,无论是在春天里盛开的映山红,还是黑龙江大江界,湿地,飞鸟、桦林等等,这里囊括了大兴安岭的山水生灵,而且每幅作品都配上诗,并用不同的书法字体在画面展现。敖先生写映山红那幅摄影作品的两句诗:“兴安树木千万种,唯我无叶满身花。”这诗句里蕴含了太多的内涵。采风团的成员在这里欣赏文学艺术大餐。目光里竭力收藏这份难得艺术作品。走进这里,感觉什么烦恼、不快都被挤出脑海,在这大自然的山水间,自我的一切都显得十分渺小。走出这个展厅,诗人们意犹未尽,还频频回头,似乎没能收进所有的风景和诗情。

地区会展中心地下森林资源展馆,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一个缩影。这里有野生动物、参天大树等等,都模拟得十分逼真。那条在黑龙江畅游的中华鲟鱼标本,向人们展示了黑龙江流域富足的水产品。诗人的眼睛,在这里视乎不够用,想把这片森林都收进眼底。走出展厅还回头张望。

大兴安岭的文化构成中,其中有一项是知青文化。在那个岁月里,浙江、上海等地的知青在这片大森林里,接受林业工人再教育。这里留下了他们的青春年华和汗水,也留下了他们对这片森林深深的一份情。加格达奇的知青广场,就是对这段历史的纪念。诗人们在这个广场漫步,仿佛回想曾经岁月里知青们在这里打拼的情景,无论是“波浪床”,还是“吃冰雪”,他们在“顺山倒”的号子里磨练自己,在高寒禁区里锤炼人生。青春岁月在这里留下一首首不平凡的诗句。

北山公园里一棵棵挺拔的松树彰显大森林的个性。在这里最抢眼的景点是铁道兵纪念碑,高高竖起的两条钢轨上镶嵌着铁道兵的帽徽。是人民铁道兵用他们年轻的生命打开这座绿色的宝库,让这条铁路贯穿大兴安岭。人们说,这条铁路每一公里是一名战士用年轻的生命铺就的。曾经开发时凿开的一个个山洞、架设的一道道桥梁,在这高寒地区的狂风暴雪里,那一次次的雪崩,是怎样的艰难,才完成这祖国赋予的使命。被称为黑龙江的三毛作家、已故吕中山先生著的《挺进高寒》就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当这段历史呈现在龙江诗人眼前时,一份敬重,一份凝重油然而生。他们这才知道,乘坐这列通往大兴安岭的火车,竟有着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兴安岭,你真的非同凡响!

走进中国最冷小镇

31日这天早晨,采风团一行向着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区行进。

通往小镇的路很是崎岖,路线要在新林地界的林海处再向丛林深处。路面被永冻土层迫害得颠簸不平,在这条路上显现的特别明显,因为这里之所以称为最冷小镇,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1度,地下的永冻土成为这条路的路障。但这并未阻挡采风团前行的步履。

被海拔较高山峰呵护的呼源小镇就在眼前,这个小镇仿佛在摇篮里。之所以这里叫呼源,因为这里是呼玛河的源头。我仰视这座矗立在眼前的小白山,呼玛河水是在这山体里沉淀出的琼浆。这条河,从小白山脚下启程,绕山盘岭,跌宕起伏,一路经由塔河县境,到呼玛县后,汇入黑龙江。这条河是一条母亲河,它不但滋养着两岸的树木,也滋养着这里所有的生灵。鄂伦春人在山里过游猎生活时,就是靠这条河生活,河里的大马哈鱼、鲶鱼、鲤鱼等,是他们最可口的美食。划着桦树皮船在河里畅游,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如今,沿河的居民喝的都是这条河的水。它时而宽阔浩荡奔涌向前,时而小溪般轻流。当地人走进这条河感到特别亲切,不会游泳,就连沾湿的脚趾也是一种幸福。

这些年来,我们大兴安岭人就是喝着这条河水长大的,我们的骨子里已经融入这条河水的血脉,融入了山的风骨。走进这个小镇,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只想给这里一个拥抱,因为这空气里都是呼玛河水甜美的味道。

来呼源不登小白山是个遗憾。大家都有登上顶峰的愿望。登山的台阶是自然的石块铺就,满山的偃松匍匐在山脊,像母亲护着孩子般亲切。这偃松放弃了挺拔的高峻,在寒流中守候着山岭。匍匐,并不是懦弱,那是为了大山的崛起。不但践行使命,还在极寒的环境里孕育生命。当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野草一岁一枯荣时,它蕴含的生命是那样的艰难漫长,三年等一回,那是一千个日日夜夜小心的呵护,才有千日果的凝成。那小小的松果,松香飘逸,整个山岭都是它心情舒展那一刻的气息。人们沉醉了,如同洗了一次松脂浴,洗掉世俗,洗掉尘土,让身心感受从没有的清净。

那些采山的人,把这沉淀的果实装满行囊,背着一份希望。坐在山梁上歇息,目光远望,畅想它给山里人带来的梦想。偃松——千日果,多么和谐的两个词,在我心中竟是如此有重量,也把我的人生衡量。

顺着树的枝叶远望,远处的山连绵起伏,果然有一览众山小的壮观。这时,再感悟这座小白山,我知道,它山体的植物为啥这样单调稀少,是因为这山太高雅,不容其它浮华。只有红豆、偃松、迎客松,才与山息息相通,似同甘共苦的姐妹弟兄!

一路上的思绪缠绕,忘记登山的疲惫,第一个登上山顶的女诗人是唐中华,第一名男诗人是张德新。当陈修文主席登上山顶时,紧接着朱钧副主任、谭俊副部长、七台河政协的王凤春主席、诗词协会胥春丽副主席等一行诗人陆续在山顶“会师”,宣传部吴林手中举着诗人采风团的小旗,有种胜利的感觉,更有山高人为峰的自豪感。不登上小白山,就是一种遗憾。矗立在山顶的防火瞭望塔,似在白云里晃动,在陈主席的带动下,我们也胆怯地往上登。阿梅特别恐高,她在诗友前后的照应下,终于登到塔顶。到了塔顶她不敢走动,但毕竟站到了云端。登高不太方便的姜红和李雪艳她们在山脚仰望,用目光在和大山交流,留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在白山脚下,以白山为背景,让那条“龙江诗人采风团,走进最冷小镇”的横幅做标记,在这里留下最珍贵的合影。

在去苍山石林的路上,像走进世外桃源般幽静。狭窄的林间小路上空,道路两边互相倾慕的树木枝叶紧紧地搭在一起,像握紧的一双双手,搭起一道绿色长廊,这景色让诗人们惊叹不已。大山的神秘和幽然竟这般的吸引着诗人的眼球。

苍山石林景点已经来到眼前。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石头在苍山散落成永恒的信念。点将台让人回想烽火连三月的年代;一线天里让人们从中走过,就不惧今后的举步维艰;北国一柱,那是怎样一位神仙,竟把一块压顶的石头横在竖起的石头上,擎起一份伟岸,这是一个永不弯曲的脊梁;福寿石边,人们把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围在石头脚下,在祈福一份平安……那些低矮的杜香用花香招待前来的诗人,这些刚毅挺拔的石头,有温馨柔和的杜香为伴,让这里更增添了诗的意境。走出苍山时,回望的目光里都是对这不能言语的石林一份敬重,一份相对无语的情留在了苍山!

在呼中这全国最冷小镇里,那条呼玛河就在小镇身旁流淌。晚上的一层白雾就像她上面的一层轻纱,让这条奔涌的河流变得更加妩媚动人。一座高高耸立的“中国最冷小镇”的雕塑,像举起小镇人坚强的个性,在最寒冷的地区打拼。这条涓涓流淌的河水,是小城一条流动的风景,和这竖起的雕塑,为小镇增添了更深的文化底蕴。

依依惜别的那一刻,告别了这个最冷的地域,告别白山的高耸,告别了苍山的冷峻,也告别了呼中张瑞杰部长等接待人员的一份热情,这些都沉淀在诗人感激的情怀中。

走进蓝莓小镇

在去往蓝莓小镇的路上,坐在车里的诗人们被这山里的景色感染,都在抒发着自己的情感,有的唱歌,有的朗诵诗。一个个空矿泉水瓶子,成了最简单的麦克风,传递着诗情和友情。车里年龄最长的刘树岐老师朗诵一首他创作的长诗,让大家感动不已,不但诗句美丽,而且能背诵下来,那是何等的记忆和对诗的喜欢。阿梅作为鄂温克族的精英,她的民族歌曲别有一种滋味。大家在说唱中度过通往蓝莓小镇这三个多小时行程,也成了诗人们的才华展示之旅。

当著名的蓝莓小镇标识出现在眼前时,每次都有亲切感。这个小镇我来过多次,这里的人特别淳朴热情,一谈起文学,大家眼睛里都放光。特别是这些年打造蓝莓小镇的品牌,一走进这里就有蓝莓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街道两边的楼宇或电线杆上都是蓝莓的元素。这里的刘波局长,不但把经济发展放在蓝莓产业,还大力发展木耳基地,发展林下经济的产业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满地的木耳,像洒了一地的乌金,开拓出一条小镇致富的道路。在红旗管护区,当致富的信息在图版上一目了然时,经济和文化已经一起展翅高飞。

走进蓝莓酒庄,在这里展示了蓝莓酒庄产品的经典。价格各异,包装奇特的蓝莓酒,像一架玻璃钢琴,每一个音符都是蓝色的韵律,每一个展柜,都蕴含着诗意。橡皮桶的古朴与玲珑剔透的玻璃盛酒具,在反差中彰显艺术魅力,诗人还没品酒,就已经醉在蓝莓展厅里。在品酒厅里,明亮的高脚杯里,那炫目的红润,让人遐想联翩,就像在爱的世界里,对视畅饮。一高一矮的高脚杯,调酒师让大家细心品味,其中的滋味各有不同。当诗意和醉意恰到好处时,才是诗人奔放的情怀,让诗意在心里开始酝酿。

这里的蓝莓基地,不仅是蓝莓果园,也是花园。那一丛虞美人花,灵动的让人爱惜;那一盆长寿果让诗人一饱眼福。还有海棠、玫瑰等等,都成为这蓝莓基地的衬托。缀满蓝莓的枝头,让小镇人以蓝莓为题的梦想,在这里放飞。

诗人在品尝这些蓝莓果实,像品味小镇人的生活那样有滋有味。这也是一种沉醉,醉在蓝莓小镇的盛情里。

在文化发展上,一本《蓝莓苑》成为其文化建设的一个阵地,也是小镇向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小镇之声的广播是全区唯一,每天早晨在小镇人们的耳边回响。

广远书记是一名作家,他的《北疆剿匪》小说,被人们认可。他创作的《阿木尔王子和蓝莓公主》的动画片,把蓝莓的故事进行演绎。创作的《守望》剧本,拍摄成微电影,获得全国林业系统奖项。宣传部长娄喜春,以她女性的敏锐,将这里的经济和文化宣传做得有声有色。这里的省级作家杨玉环,她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在国内外报刊刊载,还有更多的文学爱好者,都在为宣传小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从这里流淌的额木尔河,在这里的河段是逆流而上,这无疑代表着小镇人以水为骨的坚强个性。

那一晚是采风团诗人难忘的夜晚,广场上的篝火晚会,点燃了诗情,点燃了激情,点燃了友情。群众和诗人都在篝火边尽情的歌舞,歌声在广场上空飘荡。这一晚,小镇沸腾了,因为迎来了全省各地的诗人,感受到了阿木尔人的热情,感受了这用蓝莓点燃的文化更具有地域特色。

当我们依依惜别这座蓝莓小镇时,心里都收藏一枚蓝莓,就像收藏一枚蓝宝石那样珍贵。

走进龙江第一湾

图强林业局离阿木尔很近,在似乎眨眼的功夫,我们已经来到了图强地界。此行的第一站是乌苏里浅滩。车在找北的山路上奔驰,一路上的美景从车窗掠过。在大家急切的盼望中,“卡伦”两个字出现在眼前。这里在清朝时期商旅繁华,两岸的船只互通商贸,卡伦小镇曾是一片繁华的景象。而今,这里在寂静中彰显小镇曾经的文化底蕴。由于地理位置最北点所居,又引来山南海北的人不辞辛苦向卡伦小镇挺进,只为找北,使人生不再迷茫。当我们来到那个古朴且有着经纬度标志的木墩前,才找准人生真正的定位。大家在“我找到北了”大石雕前留影。不管年龄大小,都跳了起来,这一刻只能用跳跃来表示。

图强,看似一个普通的林业局,可这里的地理位置却有着许多珍奇的景致,龙江第一湾,就是图强一道巧夺天工的风景区。去往第一湾的路依然很艰难,路况正在整修之中,但对美的向往,这路又怎能阻挡前行的脚步。

在一路的颠簸中,第一湾就在眼前。在路上,看到赶往第一湾的车辆络绎不绝,有北京、上海等等。当我们登上第一湾的观景台,眼前景象让人惊呆,在江中,有一块圆形的江湾,上面是葱翠的树林,边上有一层金子般的沙滩,就像金镶玉般壮观,还像一块翡翠,被黑龙江衔在口中。我们的目光这一刻都投向这风光旖旎的第一湾。大自然真是大手笔,是哪位画家醉酒后手中画笔抖落的一点,竟点出这神奇的一道湾。江水像它飘逸的裙裾,轻轻摆动。沙滩像金子一样闪着光环。这样的美景,惹来天上的云也探手,想摘取这颗明珠挂在胸前。人们都在观景台上留影,都怕失去这次美丽邂逅的瞬间。拍照的位置常常是彼此重叠,所有的镜头都在这里曝光摄取。千万里而来的人们只为这一饱眼福的相遇。

我们带着第一湾的奇丽,带着乌苏里的神秘,带着找到北的欣喜,向着魅力十足的图强小镇畅然归去!

看似粗犷的图强小镇,可文化引发的课题却意义深长。特别是走进林业博物馆,像走进曾经的开发的岁月。原始森林、运材车、贮木场、工段、伐木工人……这些都十分逼真的在眼前展现。

走出博物馆,登上高高的九曲十八湾看台,俯瞰这片美丽的大湿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一道道白色的缎带像一条巨龙,在绿海中舞动。谁说这里寂静,每天都有无数双眼睛投向这片湿地。每一道湾,都是充盈着诗意,这里的每一次曲折,都是历经风雨的历练。不知是怎样的情感,这里竟让人千回百转地思念,就像久别的朋友,把所有的心事都倾吐在这里。让人们感觉到,俯首,并不是卑微,那是对人生的一次洗礼。诗人登此楼也,则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大家都在这一刻,以湿地为背景,留下这珍贵的镜头。不仅是为了纪念,也是警示自己。

图强的故事都是如此的传奇,当我们来到北极泉时,汩汩的泉水在石缝里冬夏不停地奔涌。这是谁的一滴相思泪,竟这般的情深意长?诗人们捧起这大自然赐予的泉水,像饮用玉液琼浆般甘甜。

图强宣传部的薛晓荣部长向我们介绍这泉水的故事,她尽管常来这里,但还是禁不住在泉水边留下这难忘的照片。

在图强采风晚餐后充裕的时间里,大家聚在一起高歌一曲,陈修文主席唱的《把根留住》,让诗人更深的感受他对大兴安岭的一腔情怀。谭俊副部长抛砖引玉,把歌曲唱到极致。诗人孙洪彦与图强宣传部张荣副部长作为歌咏晚会临时搭档主持,几分钟的商量,就立即进入角色,使晚会圆满进行到底。

图强两天,仿佛走到天边,在最北点那一刻,人生的许多烦恼,统统释然。

走进神州北极

神州北极成为人们瞩目的旅游胜地,我们一路向北的愿望,行程在即。

当“中国漠河”的字迹在眼前闪过,车轮越过中国最北的县城——漠河县,一路向北极村飞驰而去。在车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激动不已。北极村,这中国最北小镇,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竟吸引人们一路向北。总觉得这北上的山岭都有些奇异,有的山像元宝,有的山像条鱼……诗人们正在遐想中,观音山已在眼前,这里果然不凡。晴空万里的天气,为这里增添了祥瑞的气氛。观音圣地四周的树木都是那般的让人肃然起敬,几枚透红的刺玫果,多像观音菩萨赐予的圣果,晶莹剔透。站在观音菩萨的脚下,圣洁的莲花托起妙善慈悲情怀。我仰视,没有双手合十的膜拜,只是用目光在交流,只想在这一刻让自己的心灵进行洗洁,把狭隘和不快化解成宽阔的胸怀,容天下难容之事,怀悲悯之心,学会放下……她手中的经卷、莲花、佛珠,象征智慧、平安和仁慈。与南海观音遥相辉映,完成普渡众生的使命。

在走向下一个景点时,脚步变得特别轻松。

站在李金庸祠堂前,目光向老金沟眺望,昔日繁华的景象历历在目。金子成为这里的主题。此时,脚步仿佛有些沉重,是因为金子的气味太浓,缚住了前行的脚步,还是胭脂沟的颜色,让人看了心疼。远处的妓女坟蒿草已把她们的尸骨遮掩,可那双双渴望走出老金沟回家的眼神,至今不能安神。

如今,在李金庸的祠堂里,再看金圣的字匾,字在闪光,可那些金子早已成为流沙,在岁月的河流里消失殆尽。此时,这里只是一道五味杂陈的风景。

凌乱的思绪在这飘着金子味道的李金庸祠堂前已经飘远,这时,地委宣传部吴林手中的小红旗又在挥动,随着:“采风团的诗人上车了”的话音,离开了这满地曾流淌金子的地方。把鞋底在地上蹭一蹭,不带走一丝金子的气息。

向北,向北的心思依然的浓郁!

车在驶进北极村时,诗人的眼睛一下子变得像黑眸子般明亮。这带着农家气息的小村落竟是这般的让人春夏秋冬的向往。村民菜园子里果实累累,路边几朵黄色的罂粟花在这生机盎然的菜园子映衬下,显得黯然失色。各家店铺名字很质朴,大多都以姓氏命名。在这里迟子建《北极村童话》里的故事虽然淡远,但她童年记忆中的人物,在我的猜测中一个个形象似乎更加清晰。现在,这里的孩子是否还有更多的故事可以传播?

“神州北极”这块碑石,曾在电视里见过,今天的诗人亲临这里,又怎能放过合影留念的机会。在此留影的人络绎不绝,只能找个空隙,让我们和这四个字和为一体。

在吊桥上,诗人们似喝醉了酒,都摇摇晃晃的走过。在宽窄不一竖起的木桩间,看谁是标准体型,结果,我和地区作协主席鲁微都是体质偏瘦。稍胖一点的吴林有些尴尬的挤过标准。这里的每一处景点,诗人们都不曾放过拍照的机会,在作为留念的同时,更多是对这次采风活动的行程有个最实际的记录。在象形看是北字的雕塑前,找到了这里与外界的距离。

北极村的夜显得格外宁静,这里没有像大都市里的那种路灯,但临街那些饭店和商铺门口悬挂的各种彩灯,还有圆圆的大红灯笼,似北极光般绚烂映红了夜空。

今夜,住宿北极村。北极村的夜,就是这样的宁静。梦想,从这里开始!

兴安镇,这里是古驿路的第二十五站,早就梦想到兴安看看,今天梦已成真。对岸俄罗斯小镇,零落的几座房屋点缀在青山碧水间,从望远镜里看见一个女孩是淘气还是郁闷?竟然坐在房脊上了。漠河县委宣传部刘广林部长说:“这里就要开口岸了,贸易往来能促进经济发展。”从他的目光里,看到未来口岸将是一派繁荣景象。

江水静静地流淌着,这里的故事,这里的江水才能记述的更加清晰。

去古城岛的路途绝非坦荡。当我们来到江边,需乘船才能达到彼岸。一艘看似瘦小的小船,将这个载有一辆汽车和三十多人的船体在江面牵走。走下船板,踏上古城岛,踏上曾经硝烟战火弥漫的雅克萨战役发起之地。

岛上农民种的农田绿油油一片,在绿色里,几座木刻楞的小房像一架架古琴,似在弹拨这小岛的序曲。土和石头凝成的路把农田分割开来。正午的阳光正浓,但走向小岛的脚步没有停歇。特别是陈修文主席,他带头走在前面,这里的所有经历都在他脑海里泛起涟漪。诗人们三五成群地走着,还不时看路上的石头,也许有遇到玛瑙的可能。走到江边,一股玫瑰花的香味扑鼻而来。对岸的船只像江面的宠儿,悠闲行驶,这时,一群江鸥紧贴着江面飞舞,在蓝天和江面之间,这道流动的风景是这样的迷人,目光和照相机都在把这一刻摄取。

一条小渔船在江面划桨,农闲时捕鱼是这里村民的一种乐趣。

走进一座小木屋,那是渔民居住的地方。房梁的吊筐里放着食品和使用的零散物品,小岛上的生活就这样简单,这里就是世外桃源。曾经惊恐的战役已在时光里消失。

在江边,诗人们寻找玛瑙石,其中陈立东和刘向英捡到一块形状和质地都很好的玛瑙石。张德新捡了许多颜色和形状奇异的石头。石不能言情自真。每个人都带着满足,离开这梦里难寻的古城岛。

追根寻源是这次采风团的主要目的。这条流经在我国边境的黑龙江,我们寻源的路上不怕遥远,尽管雨滴陪伴,但寻源的信念不能改变。在细雨蒙蒙中我们来到了黑龙江源头——洛古河。一块大石头上的一个“源”十分醒目地出现在眼前。望着远处的额尔古纳河和石勒喀河汇聚的山弯处,总感觉山的那边还有一段故事。此时,“天水成一色,不言情自流。”

我们继续乘车,向着下一站的景点。此时,窗外的雨时大时小,我们的车也在雨雾蒙蒙的林中穿行。终于,前面出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观景台。大家下车,才知道,这里才是真正的额尔古纳河和石勒喀河汇聚的地方。放眼望去,果然两条很不起眼的小河各自分流着,在此友好地汇合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作家迟子建获矛盾文学奖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里边的这条河就在眼前。这看似极为普通的一条河,竟有这些故事在右岸里发生。这源头之河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洒脱,何等的坎坷。为了成就黑龙江的澎湃,付出与石勒喀相会的艰难。此时,我的眼里又蓄满了江水,我目不转睛的注视这条河,一种敬重在心里攀升,那是最高的境界。人生又何不如此,踏过坎坷,才有宽阔的路在脚下延伸。

那些拍下的景色里,都是对这条河的敬重,都是对这条江源头的追思……

回来的路上,心里一直很沉重,这条江啊,流淌的故事又岂止这些……

8月7日下午,是诗人采风开汇报会的时刻。几天的感受,都在这一刻迸发出美丽的诗句。“美景惹人醉,赋诗酬边陲。”这一刻,在漠河,诗人相聚,是别开生面的诗情洋溢。这为大兴安岭地委将在8月15日举行的《诗刊》第32届青春诗会,做个铺垫。充满魅力的漠河,充满诗意的漠河,你巧夺诗句之美,填充在漠河文化建设的字典里。

在此行里,有这样两个小插曲。作为地区作家协会主席和地委宣传部文艺科长的鲁微,负责具体事项。他常常是正吃着饭,临时有事就离开饭桌,因为是自助餐,等他处理完事情回来,食堂已经收拾利索,饿肚子是他常有的事儿。在图强采风将结束后,早上就要去往漠河,这时,来自伊春的单继芳单位有急事需要她当晚必须返程。这离漠河近在咫尺,不去又实在遗憾。有的朋友说让她留在图强以便晚上乘车。鲁微主席想,既然是晚上的车,那么就让她一起去漠河看看,至少她不虚此行。来到漠河,鲁微主席又让她随车到北极村,然后再找车把她从北极村送回漠河上火车。就这样,圆了单继芳到祖国北极的一个梦。在北极村,她坐车转了一圈,把北极村尽收眼底,然后,这辆车又把她送到漠河火车站,此行她也如意而归。

回到漠河住宿那晚,从大庆来的田野风接到家里的电话,说他父亲病重速回。这对于在热望中采风的田野风来说,真是始料未及。只有乘坐当晚十一点的火车。鲁微主席张罗买票,同时,他不顾一路上的疲惫,又在午夜将田野风送上返程的列车。当他从车站返回时,已是半夜子时,这一夜他又减少了睡眠。他的喉部做了手术,本不应该过多的说话,可这一路的行程里,他的嗓音又有些沙哑了,每天都在用药来缓解喉部的不适。

漠河的采风在我们的思绪里止笔时,那个让我热爱了几十年的小城,正在期待龙江诗人采风团的到来。

走进林海明珠

“我在塔河等你。”这是笔者乘坐从漠河返回的火车上,在心里对几天来一路同行采风的诗人的一句话。但笔者没和大家告别,因为随后的行程就是我可爱的家乡塔河了。

8日中午在县宾馆楼下,终于迎来了龙江诗人采风团的到来。虽然我们只分开一天半的时间,感觉时间似乎很长,握手问候,心里充满着友情。

午餐后稍作休息,就乘车到塔河的文化驿站,这里有桦树皮国画基地、鄂伦春手工艺基地、摄影沙龙、油画基地。诗人们在这里尽情地感受“大兴安岭文化高地”这一文化底蕴。这里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美誉,因为这里走出作家迟子建,诗人雪村,书法家朱宏等,这里人杰地灵,蕴含更深的文化底蕴。当诗人看到这些,都感受了为这里文化引领经济的谋略和远识。这里的文学季刊《塔哈河》成为大兴安岭县区局领军期刊,这里的栖霞山植物园是集人工和自然并成的最有诗意的植物园,这里的滴翠园里有知青留下的记忆,有高高举起的船帆,有拱桥悬空起的灵感,有西尔河流淌的故事……陈修文主席说:“不来塔河,真的很遗憾,这次对于采风团来说是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于塔河县来说也是一次推介宣传的机会!”

在县防火办里,队员们正在操场上操练,他们虽然不是正规军,但有着严格的训练标准,有着严肃的纪律,才成为能打硬仗的防火队,守候着森林的平安。

在栖霞山植物园里,这一水水的樟子松吸引着诗人的眼球,这是怎样的山岭竟这般的美丽,让这些樟子松落脚在这座山岭上。在望塔楼上,远眺塔河,亮丽无比,像林中仙境般美丽。在返回的栈道上,这又是怎样返璞归真的感觉在心里回旋。那个红砂岩壁画里把鄂伦春的故事刻在上面,那个扇面的广场,像一架钢琴,弹拨着大森林的曲目。在这里留个纪念吧,这里的景色是何等的怡人。

诗人们走进在蓝莓产业比较有名望和信誉度很高的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有限公司,这里的产品是大兴安岭纯野生蓝莓做原料。诗人们走进车间,看到横额上“做良心产品,成百年超越。”这简单的两句话,让诗人体会了这家企业实实在在的企业理念。这个公司不但生产蓝莓系列果酒、果干等产品,他们生产的全国唯一健字号的“超越蓝莓百岁健口服液”,通过消费者多年饮用反映,对辅助治疗老年性痴呆、降三高、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所有身体机能,起到激活细胞的作用。这个公司的董事长鞠联合曾说:“做积德产品,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蓝莓产品体验展厅,人们喝着百岁健、卫视、酵素等口服液,口感都特别好。特别是蓝莓干,诗人们说:“和别的品牌不一样,这里的果肉充实饱满,味道纯正。”这就是超越产品给人们带来最直接的感受。走出超越公司,再回望这家企业,这不掺假的产品该是多么可贵,才有:“集寒地黑土之精华,纳青山碧水之灵气,汇天时地利之人和,秉福泽众生之理念。”这博大情怀。

诗人们还没到大兴安岭呼玛河酒业,远远的就看到用酿酒的大缸围起的缸墙。走进酒业,一股酒的醇香扑鼻而来。一坛坛封坛酒,不但陈酿酒香,也彰显酒文化。这里以最北的地域环境,以纯净的呼玛河水,以黑龙江纯粮酿造,以中国酿酒大师的技术,以陶瓷大师的专门设计,使呼玛河酒走出大山,以“缓醉快醒,好喝不上头”的理念,得到人们的认可。一杯新流出的酒,让诗人们一一品尝,诗人们在醇香中醉意浓浓。一排排酿酒大缸,酿造酒业美好的未来。诗人采风团走出酒业时,都面带红润,在半醉半醒中酝酿诗文。才有:“情到深处淡如水,酒到酣畅诗意浓。”的意境。

美丽夜色多沉静,西尔河畔更醉情。塔河的夜色像海市蜃楼般让人迷醉。别有一番风味的塔河夜色,不知让多少人流连忘返,每一处都能撩起心中最柔软的那份情。塔河陈铁县长、宣传部夏岩部长,赵丽副部长陪同陈修文主席一行龙江诗人采风团欣赏塔河灯火辉煌的夜晚。在沿河路边的楼宇上,从原始森林到开发建设,到最后的幸福家园,这十几个主题都在楼宇的灯光里展示,让人们看到大兴安岭的一部发展史,这露天的展厅更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仿佛置身在大兴安岭轰轰烈烈的开发建设中,也体验到如今幸福生活的一片祥和里。这样的创意,别具一格,这里的文化就是与众不同。站在西尔河拱桥上向两边望,楼宇的灯光都倒映在河水里,像洒落一河的珍珠般璀璨。公园门口高高挺起的吊桥上的彩灯,多像七色彩虹,在空中惊鸿。陈铁县长边走边向诗人介绍塔河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成果,还有对未来的设想。

走到拱桥上,采风团的胥春丽副主席感慨地说:“明天就是七夕了,而明天的我们正在返程的途上。此时在桥上,花为谁红。”这句话刚一出口,在一旁不知谁补了句“情为谁浓”,这诗人在一起就是把气氛调节的诗情画意,情意浓浓。

美丽的西尔河畔的夜景,让诗人们感慨不断,只想摘取这些美景放在眸中,为回家的路照亮。

在这次采风活动中诗人们特别活跃,利用乘车期间大家进行沟通感情。除了唱歌、吟诗外,还介绍自己的网名来历,加深彼此的印象,并且把网名也连成一首诗。“垅头香雪子元逢,骏马弯刀田野风。秋水微澜黑眸子,诗来运转小九情。风景依然文竹秀,荷露清香唐塘升。小桥流水科娃影,梦吟天涯舞长空。陈年旧事默然过,天上人间看郎松。”诗人就是这样,每到一处,都离不开诗。孙洪彦,还向大家讲如何摄影,让影像在黄金分割点定位。朱钧、谭俊、鲁微、敖建梅、于晶婧,还有我,不放弃这次介绍大兴安岭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的机会,只想把大兴安岭的话题都倾吐给采风团的诗人,宣传大兴安岭已经成为大兴安岭人自觉的责任感!

第二天早上4点,诗人们历经10天的一路向北、寻根问源采风活动,在塔河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清晨的塔河细雨绵绵,似彼此的情意不愿告别。相握的手,握出一份深深的情,相对的目光里,都是一份深深的祝福。祝福大兴安岭锦上添花,祝福诗人妙笔生花。“晨风挥手离别意,细雨含情送君行。”两辆考斯特车,载着大兴安岭人满满的情意,载着诗人涓涓的诗意,向着返程的方向满载而归……

本栏编辑 韩学会

猜你喜欢
大兴安岭蓝莓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22
蓝莓建园技术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5:08
熊的小镇
蓝莓姑娘
小镇(外一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4
大兴安岭不会忘记你
草原歌声(2019年3期)2019-10-17 02:20:06
大兴安岭的铁道兵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2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伙伴(2018年7期)2018-05-14 14:19:33
大兴安岭四季(四首)
北极光(2017年10期)2017-11-13 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