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敏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研究生部)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一切考验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基层党组织作为政党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职责,其生机活力直接决定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因为坚守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而对共产党政治信仰的坚守得益于党的组织体系的完善,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近几年兴起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其与党的共产主义政治信仰关系密切,本文试图就此方面做些思考。
对于政治信仰这一概念,学术理论界对它的内涵和认识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政治信仰是合法性的基础;有学者认为政治信仰是一种情感取向和心理特征,是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也是对政治的终极关怀;也有学者认为政治信仰是一种行为准则。综合各种观点,本文认为可以将政治信仰定义为:个体在对政治对象深度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以及与其认知体系相一致的行为倾向。换言之,政治信仰就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合法性的认同和追随。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所谓的政治信仰,就是政治系统拉近与群众感情距离,获得民心的一种终极性主观态势。它不仅仅是单一的认知构成,还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心理结构体系,其中最基本的是包含着对民众利益需求的满足。
没有政治信仰,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政治信仰,政治组织就会是一盘散沙,甚至可以说,没有共同的政治信仰,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政治组织,更不可能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党组织。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这一概念,是在经过党的基层实践探索后,由党中央于21世纪与时俱进提出来的。这个最初由少数党的基层组织提出来的党建新模式,最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明确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由于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概念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对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含义,从中央到地方,官方迄今尚无明确界定。但研究者们已经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主要方面进行了侄释。有学者从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目的、职责、内容等方面出发,认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为了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学者从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阵地、核心内容、重要方法出发,对 “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型”“做群众工作”进行了分析,认为 “服务型”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要求。有学者从政党角度出发,认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以执政为前提,它为客体提供的是执政性服务,是治理性服务。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要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宗旨,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核心理念的党建模式。在笔者看来,所谓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其一般性而言,指的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服务作为总抓手,通过服务来提高党的感召力、凝聚力的基层党组织。
本文所聚焦的以云南省为代表的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受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复杂交织的宗教问题、民族问题、边疆问题和贫穷落后的面貌从客观上决定了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不断发掘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服务的质量。很久以来,正是因为服务不太到位,境外势力、宗教势力、封建残余势力等其他势力时刻都在蚕食着党的基层组织的管辖区域,明里暗里与党拉开了群众基础争夺战。可以认为,边疆民族地区不同政治势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服务的竞争。
因此,从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殊视角出发,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既为保障群众的既有利益,特别是一定的基本生存利益,又着眼于旨在增加群众长远利益的促进性服务,主旨是不仅满足于增加利益的数量,还尽可能以增加利益的质量来获得群众政治认同的以 “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基层党组织治理新模式。
政治信仰是人的最高价值理想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中体现,其形成需要各种积累,其实现也需要相应的途径。中国共产党通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来强化党的宗旨意识,维护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从而达到以服务换取民心,以服务争取民心支持的目的。因此,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与党的共产主义政治信仰是一种互存共促的辩证互动关系。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既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又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期盼。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既承载着党的政治信仰,同时,它又体现着党执政的合法性要求。
什么是政治?毛泽东说过,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里所讲的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实质就是指获得民心支持,涉及政治的合法性问题。什么是合法性?合法性是指政治统治者依据传统或公认的准则而得到人民的同意和支持。当人民对终极权威愿尽政治义务时,这一权威就具有合法性,合法性是有效统治和政治稳定的基础,这是一个成正比例关系的法则。
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提出,首先就是要解决 “为什么”的问题。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为了通过提供比过去更加优质、便捷、群众满意的服务来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观,丰富了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内涵,特别凸现了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服务功能。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说直了就是要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获得民心,获得拥护,获得执政的合法性。
政治信仰既包括表现于政治纲领中的对未来社会的合理期望及要实现的社会政治目标,又包括实现社会近期和长远目标的政策、路线、方针、手段和方法,还包括执政的政治集体掌握运用真理的能力以及处事的作风、德性。普通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最大愿望,就是想能够得到组织提供的一些服务。通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党执政的合法性得以更好地阐释,对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就更为坚定不移。这在边疆民族地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基层群众和基层党员相信什么、怎样相信,没有服务就没有说服力。
云南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建工作中倡导服务是比较早的,尽管推进并不总是一路顺畅,且经历过孟连事件等惨痛的教训,但云南一直有着把抓党建与抓服务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发展到今天,明确提出要围绕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这条新的主线,运用 “八四三三”等实在管用的做法,把基层党组织的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实现云南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的目标。
总之,党的执政合法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作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践行者,都要求党坚持以服务人民为前提。
政治信仰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方向引导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旗帜。在这个旗帜的引领下,它把社会凝聚起来,引导社会公众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激励人们对未来价值的预期和追求。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行动指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首要前提。作为领导、组织、宣传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堡垒的基层党组织,首先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政治信仰的认同。
就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当看到国外上学容易、医疗费用不高,我们的边民跑出去了;看到生有人关心、死有人过问,我们的边民皈依入教了……而我们的党和政府只要针锋相对地采取措施,情况即可获得明显改观。例如,从2001年起,云南对边境沿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教科书费、免杂费和免文具费的 “三免费”政策,跑到境外去的边民又纷纷跑回家来了。所以,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政治认同理由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看你为他们的利益提供了什么服务。基于利益在量上可分为存量和增量两种,服务也可分为保障性的服务和促进性的服务。保障性服务旨在保障群众的既有利益,尤其是一定的基本生存利益;促进性服务旨在增加群众的长远利益,尤其是不仅满足于增加利益的数量,还应尽可能增加利益的质量。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猛然迈入了一个各种利益交错出现的综合性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保障性服务长期阙如,例如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写入宪法不过才是2004年的事,一方面促进性服务需求激增,例如 “发展”成了比 “建设”更热门的词语,讲发展不再光讲财富或收入的狭隘发展观,而是开始讲起了阿马蒂亚·森所主张的聚焦于人类自由的更加广阔的发展观:免于饥饿、保持健康、接受教育、随意迁移、公正选举之类的实质自由或可行能力是发展的目的而不单是发展的手段。这样一来,服务问题就变得日益重要和复杂起来了,服务功能一向偏弱的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最需要补服务的课、走服务的路。
孙中山曾言,“服务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意思就是说,服务是相互的,服务的收益也是多元的、互利的,服务者同时也是服务的受益者。对基层党组织来说,服务同样是双赢的过程。一方面,党组织通过提供服务使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党组织通过服务和付出,得到人民的认可和尊重,得到人们对政党的支持。
“所谓政治信仰,是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是对政治的终极关怀。”政治信仰要由人来信仰,政治信仰就要具备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基本生产生活都不关心的政治信仰肯定是站不住脚的,而服务正是最实在、最见效的关怀。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特别突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是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和目标。由此可见,“服务”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一直追求的无产阶级政党存在的价值。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立场,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重要特征。毛泽东在1934年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提出了 “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他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此,“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邓小平把党的领导解释为服务,认为领导就是服务。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1985年,邓小平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强调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胡锦涛强调,“要组织和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2011年,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些思想,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到了更加具体实在的阐释与推行。
总而言之,党的政治信仰内在地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而关怀与否就当前来看主要体现为有没有服务。在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供的热情服务中,边疆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感到了温暖、消除了隔阂,认同党的政治信仰有了依托、有了动力。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日益深化的社会转型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更和转换,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鲜活景象,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挑战。在政治信仰方面也是多种景象并存,一是人们的政治信仰遭遇危机,趋向弱化,表现为不相信马列主义,不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对中国共产党信心不足。二是政治信仰趋于淡化、虚化和实用化现象突出。表现为政治意识淡漠,政治参与被动,关心经济利益,不问政治,功利性的追求越来越明显。三是信仰多元化,表现为政治的信仰和宗教的信仰等同时并存,但人们在政治信仰方面又有着某种保留和期待。
政治信仰杂乱的现状,使得主流政治信仰受到了冲击,也降低了人们对原有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度。虽然对中央的信任维持着普通民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但是对地方的不信任却在消解这种信仰。具体到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上,政治信仰领域的困惑,造成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实践的冷漠。常见的表现是,你要来服务,我就等着你来服务,你不来服务,我也认为你本来就不想服务。在党员中,甚至也有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热情不高,观望等待心态比较突出。这样一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就有可能变成一厢情愿的事情,导致服务的层次和质量不高,导致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双方都感到迷茫。这种情况若任其发展,带来的最大的恶果就是消解党的政治价值,就有可能使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仅仅成为基层党组织自娱自乐式的服务,无益于巩固边疆民族地区党的政治信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认,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与政治信仰之间互为动因,又互为结果。对于如此重要的一对关系,如何在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重塑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又如何把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镶嵌到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指导下产生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当代任务就是大力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理论和实践是认识论的一个根本问题。“实践是指人民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事物时,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了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的统一。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取得改造现实世界的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是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又是团结和凝聚亿万人民的思想基础。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是这个理论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是以人为前提、以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是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主体地位贯穿于这个理论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根本的诉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激发出来,使得人民群众能够自己将意见、建议或是创意等积极主动地提出来,并认真地赋予实施。同时,还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让群众利益切实得以保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富起来,并让群众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正如邓小平所讲:“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才能取得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的理论认同。
政治信仰作为一种思想上的上层建筑,最终由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所决定。政治信仰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不仅取决于信仰者对自己信仰的认识程度和为实现目标的努力程度,而最根本的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为政治信仰的实现提供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也就是说,政治信仰这一套政治观念体系,其形成要基于一定的经济利益要求,其指导作用也要体现对根本经济利益的追求。没有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就没有政治需要和政治活动,也就没有政治信仰的产生。如若抽去了经济利益这个根基,政治信仰就失去了它的核心和支柱,整个信仰体系就会分崩离析。
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但是,人们的利益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利益作为其最根本、最重要的利益需求,是其他利益需求的基础。为了实现经济利益,人们必须从事各种各样的政治活动,作为政治活动指导思想的政治信仰,其核心是对理想社会目标的信仰。政治信仰的信仰者所以信仰这一目标,是因为在这种理想社会中,信仰者的基本经济利益可以得到保证。因此,政治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政治利益,而政治利益最终又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 ‘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目前,同全国各地一样,边疆民族地区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之所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民众的认可度和支持率逐渐攀升,正是因为党组织体现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推出了一系列令他们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服务举措。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也许他们并不清楚这样那样的理论在说什么,他们所信奉的是,哪一种理论对他们有好处就信哪一种。那种泛政治化和空洞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不管是多么恢宏都难以吸引老百姓的政治热情。相反,只要是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理论、思想,都容易被接受和拥护。
所以,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要让群众能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眼前的实惠。边疆民族地区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归根到底是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因为,政治信仰本质上就是求实务实的,它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衡人们之间的利益,建立一个可能让人满意、满足的公正、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 “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认识的过程,首先是政治实践的过程,人们是在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认识和把握政治现象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种新形态,是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的特定的政治实践,人们希望从这个政治实践的基础上来获得政治认识。当人们对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这种政治实践有了好的认知,这种认知将随着服务型党组织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服务型党组织 “服务”的深入而升华。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全国各族群众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参与到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和形成对基层党组织的认识、认可、认同。通过这一过程,边疆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行为,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意识,明确了自己的政治角色,从而将自己从被动的 “服务”对象变成服务的承担者和实践者。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在 “战斗堡垒”中发挥着领导作用,但领导什么、如何领导,我们又很模糊,随意摸索的地方多,教训深刻。在传统的党的一元化领导模式和传统政治思维的影响下,“领导”常常被理解为党组织包揽一切,党组织的功能被无限制地泛化,无限制地夸大;有的又认为基层党组织只管发展党员、收取党费等,排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或者基层党组织不敢理直气壮地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力,消极无为,软弱涣散,致使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被虚化、被排斥或被否定。在云南一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其实尚处于原始社会水平,阶级阶层分化并不明显,基层党组织却被用于搞阶级斗争。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人们对基层党组织的认识存在着各种性质不一的偏差。这些认识导致人们对基层党组织严重的不信任,基层发生的很多群体性事件就是活生生的证明,云南省委领导曾经批评说,连最温顺老实的民族同胞都来找党拼命了,可见有的基层党组织糟糕到了何等地步。对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定位不清不准,极大地妨碍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来看,人民群众在基层党组织服务不佳时期的政治实践活动,正在消解着他们曾有的对党、对党组织怀有的深厚感情。受此影响,到了提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任务后,人民群众不但不参与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甚而对基层党组织持怀疑甚至抵触态度。
因此,在基于党的历史实践和经验而提出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若以优质的服务来争取民众,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必将会改变之前对党组织及党的看法。当然,这种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周而复始的循环,才能达到对政治实践认识的不断深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将政治信仰、政治价值、政治情感传递给人民群众,使他们置身于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政治实践的过程,它是使人民群众获得对党的政治认识、融入党的政治生活的连接桥梁和中间环节。
服务群众不是恩赐,更不是强制性地要求群众必须接受 “服务”。服务群众要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人民群众对党组织提供的服务成效的评价,是基于党组织的服务能否最大限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组织能否做到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这就是基层党组织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以服务意识和服务举措为人民服务,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获得民心,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的最有效的做法。政治信仰的基础是政治认知,政治认知往往是一种自我体验,亦即自己认为自己了解,而不是别人强行的灌输。我们对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与切身的体验须臾不离,边疆民族地区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好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起来并切实贯彻下去,那里的人民群众就会真心认为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