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国军++罗力莎
摘 要:本文对大学生目前的政治信仰现状进行了分析,新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的主流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但是也有小的异动,存在着一定的政治信仰危机。同时,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信仰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
(一)大多数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目前,中国高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有高校学生约2400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受到了很多外界的不良影响,出现了一些政治信仰上的问题,但是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信仰主体上仍然是积极向上的。新时期大学生视野较开阔,思维较活跃,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尽管大学生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具有选择的自主性,存在着对社会塑造与教化的某种逆反心理,但就本质来说,大学生仍然是具有极强的“可输入性”、“可塑造性”的群体。高校中的教育和社会中的主流思潮都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会对学生作出积极的引导。由于笔者在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调查和了解得出以下观点:一、多数学生对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是赞同的,二、多数学生拥护马列主义等重要思想,三、多数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实际且能成为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的指导思想。所以,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部分学生在政治信仰上表现为理性化。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时代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的有个性,更加的开放,同时也更加的理性化。新时期大学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看法和想法,尤其是在政治信仰选择面前,他们显得更加理性。新时期的大学生不再没有主见,而能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作出慎重的选择。所以,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符合中国实际,保持与时具进的品质。
(三)少数学生在政治信仰上表现为复杂化。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还未完全达到成熟阶段,不具备完全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外来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一些西方的思潮和文化,他们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传播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了一些学生。但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高校中的教育都会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和认识外来的文化和思潮。我们要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的主流政治信仰是健康向上的,也要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波动的。所以,在面对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信仰有波动这一问题时,我们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来有效的进行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
二、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成因解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并处于趋于成熟时期,同时也是思想比较复杂阶段。由于他们的政治信仰和人生观都未发展成熟,还缺乏对实践的体验过程,因而,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倾向不稳定。目前,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看到世界各国的发展和变化,他们经常会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比较。大学生们往往都觉得自身所见到的和书本中所讲的相差太多,现实社会并不像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社会道路。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大学生还处在发展阶段,生活阅历相对简单,接触社会还不深入,所以他们思想还比较幼稚,不能准确的认识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
(二)社会转型带来的客观因素。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一直影响和教育着中国的民众,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但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世界各种思潮流入中国,儒家思想不再作为中国人行事的唯一指南了,在各种思潮的碰撞当中,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是无比正确和科学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有时也被“教条化”,和“虚无主化”,尤其是在十年“文革”期间达到了顶峰。因此有些人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否定。从而开始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等因素对政治信仰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有一些大学生对市场经济认识不清,对市场经济缺乏信心;有些学生认为政治信仰是空洞的;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政治信仰政治色彩太浓。而且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另外,新时期以来,各种迷信和邪教活动的出现,各种封建迷信思想的泛起等这些不良现象都给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参考文献:
[1] 郑作广:《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载《光明日报》,2000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