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文
[关键词]中国工笔画;西方绘画;色彩差异
中国工笔画是相对于写意画来说的,中国画在古代称之为“丹青”,(丹:朱砂色,即红色系;青:为石青色,蓝孔雀石;另为墨色),一度指称整个中国绘画艺术。其意有二;一意为,中国绘画自来就着色;另一意为,早期的工笔画就是中国画。这体现出色彩和绘画的关系,色彩即代表着绘画。 色彩作为绘画的语言形态之一,具有直观化、感情化、象征化的因素,能够在瞬间引起人们的视觉和情感共鸣。
一、传统色彩观的差异
五色观最早源于《周易》的五行说,具有象征性。中国的传统色彩观念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五行观, 五行是指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道家哲学将世界理解成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即所谓的“五行学说”。基于五行学说,色彩也被划入这一体系,形成了“五原色”观点,没有间色,即玄(黑)、白、黄、赤(红)、青(蓝)五种正色。同时,这五色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儒家将文化、伦理带入到色彩观念里,使色彩具有阶级性,如正色为贵色,间色,灰色为百姓色。五行说代表了中国古人的宇宙时空的哲学理念,五行色的审美观是汉族色彩观的奠基石,也是中国工笔画色彩的源泉。沿袭数千年,至今仍广泛运用于中国的民间玩具、泥塑、彩雕、年画,以及各类传统绘画中。
西方绘画色彩观是在演进中逐渐变化发展的,其起源观念也是以象征为主的色彩观。古希腊爱琴文化时期,色彩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到希腊时期已经开始注重解剖的准确,向写实绘画发展,表达固有色。十五世纪,凡·艾克兄弟发明了油画,为绘画的写实色彩奠定了基础。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初,色彩以其的明暗对比为主,表现物象的固有色。1679年,牛顿的三棱镜分出色光谱推动了西画色彩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使色彩本身的表现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成为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因而西画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则更加丰富和有力,无论是客观的自然世界,还是主观的内心情感,西画都会利用色彩来充分的表现。印象派画家对色彩的科学运用,打造了一个色彩的新领域,使他们对色彩的认识提高到光与色的关系,色彩不是固定不变的,必须扑捉瞬间变化和微妙的差异。
二、色彩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传统工笔画的色彩原理来自中国的传统哲学儒、道,禅的学说,强调和谐。儒家将文化、伦理带入到色彩价值观念里,和道家的“空”、“ 无”、“ 逸”,“静”的思想,始终影响着中国传统的随类赋彩的色彩观和后来的不似之似的造型观以及空白的构图观。中国绘画曾一度成为国家统治阶级的工具,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中国画的传承方式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身传口授,以临摹为主,沿袭设色法则,是渐进式的发展。中国的色彩艺术表现形式是含蓄內俭的,重主观内容,内在的神韵的把握,以内容为主,形式为辅,为阴静的艺术。
西方科学和艺术同步发展,以解剖、光学原理、透视,写实风格表现画面。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他是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音乐家、建筑家、编导等,同时又是杰出的画家,他把科学认识与艺术表现完美结合。采用极单纯而又丰富的色调创造出了不朽的艺术形象,他所画的人像总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活动。他研究光学,运用空气透视法,细化色彩的微妙变化来表现画面的立体感。
文艺复兴时期,色彩的表现力处于一种相对附属的地位;印象派产生后色彩本身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色彩感知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具有独立意义。当代艺术主张个人和征服主义,影响到西方色彩艺术的表现形式则是张扬外延的,注重外在形式,客观真实的视觉刺激,重形式而轻内容,为阳动的艺术。
三、材料技法的差异
中国色彩分为石色和水色。石色具有覆盖功能,多为矿物质,颜色经久不变,如赭石、朱砂、蛤白、石青、石绿;水色是植物色,透明,时间长会退色,如胭脂、洋红、藤黄、花青、酞青蓝,朱膘,制作工序复杂。作为绘画载体的纸,绢材料以及墨、胶,毛笔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良,但是质量要求较高。由于传统颜料在色彩品种和色相范围的局限,使传统卷轴工笔画无论是重彩还是淡彩,其绘画材料主要以墨和植物性颜料为主,追求轻薄、细腻、淡雅之情调,形成墨线勾勒,三矾九染,以薄见厚的工笔绘画程式,即使工笔重彩画,虽然也运用一些矿物质颜色,但仅仅是以极细致的材质局部地罩染和勾填。
油画在布上或纸上作为载体作画;国画以绢、纸为主。媒介方面,油画以油为调色媒介;国画以水、胶为主。技法表现上,油画加减法互用,国画通常只用加法。从文艺复兴早期至今,油画色彩的表现方法丰富多彩。相比较而言,西方绘画更容易逼真地再现物象的色彩,表达物象的质感,色彩保持永久。
四、视觉上的差异
传统中国工笔画的色彩属于装饰性色彩,是在勾勒墨线的基础上,主要是以固有色来认识色彩,以色貌色用渲染、填色、描金、沥粉等方法来表现色彩在画面上的搭配关系。画面中通过墨线的分割,利用线与线之间的疏密变化形成大小、的形式美,能够缓冲色彩对比过强的视觉效果。
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成为传统中国工笔画色彩中不二的法则,为色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一直影响着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所谓“随类赋彩”,就是根据对象色彩的不同来进行分类施色的观点。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一种客观的色彩观念,但在当时色彩的理论基础是对世界的主观认识的道家哲学,这里的“类”,是接受五行归类影响的主观归纳色彩观。因此,中国画的色彩更多的是归纳和总结色彩的类别,并不重视自然界色彩的多样性,使色彩的表现有类型化和程式化的特点。这样的色彩观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画家主观对于颜色本体的客观认识,在绘画中对色彩的表现也较被动,影响了色彩作为中国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另外,在中国绘画的论著中关于色彩关系和规律的论述寥寥无几,不能有力的引导给后人。
西方色彩体系从文艺复兴开始就利用透视学,光学原理,利用色彩在对比、明度、色相、节奏、冷暖方面的对比来充分表现真实三维空间。西方色彩学是以物理学、光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一系列科学结论对自然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西方色彩属于写实性色彩,有较强的科学依据,认为色彩是自然中的光和物质发生物理作用的产物,色彩随着环境、光线、固有色组合变化的不同而改变的,是塑造形体的重要方法。十九世纪时,印象派画家们,则走出画室去室外写生,科学地分析光线变化对色彩带来的影响,敏锐地观察和捕捉自然界中微妙的色彩变化。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情感,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敏感的捕捉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给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抽象主义的奠基人康定斯基将色彩从绘画中独立出来,色彩已不再依附于任何具象形体之上,并且更加重视色彩与心灵的沟通。他曾经说过:“色彩直接影响心灵。色彩宛如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犹如绷着许多根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地按触一个个琴键,在心灵中激起颤动。” □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