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山水之“南宗”图式探微

2016-11-12 07:54赵建中ZhaoJianzhong
山西档案 2016年4期
关键词:潇湘山石壁画

文/赵建中 Zhao Jian-zhong

山西平顺大云院五代壁画山水之“南宗”图式探微

文/赵建中 Zhao Jian-zhong

The Five-Dynasties Mural Landscape “Southern Faction” in Pingshun Dayun Temple of Shanxi

大云院地处北方山西,其五代壁画山水却与南派董源的江南山水类似,在山石皴法、树法、水法的表现上,运用了相同的手法。与同时期的同处北方的河北五代王处直墓室壁画山水一样,充分证明了“南宗”山水图式风格在五代时期已经普遍流行。

大云院;壁画山水;王处直墓;董源;南宗山水

大云院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北26公里之处的实会镇实会村北面的双峰山腰。院内前院北侧,遗存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所建弥陀殿一座,殿内东北两壁及扇面墙现残存五代壁画46平方米。东壁30.15平米,绘维摩经变,其中左上角绘有须弥胜景的山水部分,与佛教中的须弥山形象相距甚远,而且与也不是实会村当地山水的写照,应当是唐末五代时期山水画流行样式的传播,更为重要的是其所绘须弥胜景在技法上以水墨为主,在风格上却具有“一片江南”[1](p131)的南宗山水特色(图1)。本文试就此展开探讨。

▲图1 大云院壁画山水

一、与董源山水的比较

▲ 董源 溪岸图局部——水

▲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卷局部

▲ 董源 潇湘图卷——树木

▲ 董源 王处直墓前室北壁壁画山水

中国山水画史上,五代山水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多绘崇山峻岭,以画家荆浩为首,南派以江南的平远山水描绘为主。画家董源,是南方山水画派的创始人,其存世代表作品主要有《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此三图在画史上被称为“潇湘三卷”),《溪岸图》(虽然可以证明是十世纪的作品,但目前还不能完全证明是董源的作品)等。[2]董源与其弟子巨然(生卒年不详)并称“董巨”,所创“披麻皴”画法成为“南宗”山水的符号化代表,对后世的水墨山水产生巨大影响。

大云院地处北方山西,荆浩的故乡,[3]壁画山水却与南派董源的山水在山石皴法、树法、水法的表现上,有着极为相似的手法。

(一)山石皴法比较

董源“潇湘三卷”基本采用连绵不绝的平远山势,前后错落。画面没有奇险的高山,山石轮廓不是十分明确突出,没有劲健方硬的笔触。用笔圆浑柔和、用墨淡雅清润。具有苍莽迷静之气。其山石皴法基本有两种,一是用长披麻皴,一是短披麻皴。董源对江南的土质丘陵有着深刻的切身感受,用舒缓松散的线条铺绘了江南丘陵的绵延起伏之态,反映了土质山平缓疏松的地貌特征。由于这种线条长短参差不齐,长者即长披麻,短者为短披麻。自然轻松,犹如披麻(散开的麻绳),故以此得名。

大云院壁画山水所占面积较小,基本可以看作是远景,没有近处山石。但远处山石之皴法还是清晰可见,使用较长的几乎平行的墨线来表现山石的肌理,直线多,曲线少,却自然舒展,墨色浓淡干湿变化多样,类似董源的长披麻皴。尤其是丘陵似的平缓山势,略带俯视,大景深,横向的布局,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树法比较

“潇湘三卷”画中的树木, 几乎全用水墨点簇而成, 把江南地域茂盛草木的景象充分地体现出来。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4](p28)干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 极尽变幻莫测之笔法。大云院壁画山头树丛也用墨点攒簇而成,只是在墨色上较潇湘三卷为重,显得树木浓重厚实, 葱郁繁茂。亦是用笔草草,宜远观,近视则不类物象。

(三)水法比较

“潇湘三卷”中的水面留空白没有描绘,只是在远山脚下,用屈曲的笔势,拖着浓和淡变幻的水墨横条,与大云院壁画的远山山脚处理类似。而大云院壁画的水面却描绘得十分精彩,水的波浪线呈圆弧状,水纹笔笔不苟,水纹面积不大,波澜层递反复前后秩序行进,浪随风势,碧波荡漾。与《溪岸图》中的水法一致,乃是隋唐以降的传统画法——网巾水,水势浩淼,曲折而生动。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大云院壁画山水与传为董源的山水画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可以证明董源式山水模式早就在北方出现,“一片江南”山水的形式应当是唐末山水样式的延续。

三、南宗山水在北方的流行

五代北方地区山水画有确切纪年的真迹,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无独有偶,1995年河北曲阳县考古发现了五代王处直墓室壁画,此墓建于后梁龙德三年(924),在墓室的前室北壁(图2)和东耳室东壁分别绘制了独立的山水画。分析这两幅山水画,亦与传为董源的山水画极其相似。[5]

古书画鉴定家陈佩秋在《董源潇湘三图质疑》中声称,从山石、树木、水波、点景人物四个方面,将潇湘三卷和溪岸图以及五代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认为潇湘三卷是元人作品,而非五代作品,更非董源真迹。[6](p92)笔者对此论调有几点疑惑,详述如下:

(一)关于山石

陈先生以传为董源的《溪岸图》、卫贤(公元10世纪)《高士图》、范宽(约950-1027)《溪山行旅图》为例,认为五代画家对山石的描绘,是石分三面,极尽刻画之能事。相对于唐人的简略,是一个大的突破。绝不是程式化、固定不变的皴点。到了元人,山石的描绘又趋于简化。所以陈先生认为潇湘三卷的概括化,绝非五代、宋人山水的范畴,应当属于元人的形体。[6](p94)

如此的时代论断,似乎划分的有些简单。唐以后的五代(907-960)时期虽然短暂,文学艺术上却基本延续了唐代的风格。况且目前有确切纪年的五代独立山水作品展现于眼前,王处直墓前室北壁壁画山水的山石皴法清晰可辨,呈简略之势。由长长的有弧度的淡墨线条组成,明显类似于长披麻皴。绝不是石分三面,极尽刻画的处理方式。

(二)关于树木

陈先生认为,五代、宋初的树木画法皆是四面出枝,兼有夹叶、点叶,用笔顿挫,符合客观形体,立体感极强。树叶的形态多变,能看出叶片的生长方向或动态。而三卷的树木,多是直立的两面出枝,全部用点叶法,与五代不符。[6](p95)

王处直墓两幅壁画山水的树木均非如此。山顶远树有简略的枝干,树叶以淡墨点簇而成。近处树木树形概括,用笔流利,寥寥数笔,神形毕现。并非四面出枝,只是直立的两面出枝,立体感不强。也无夹叶,全用点叶法。

(三)关于水的画法

陈先生认为五代、宋初山水画中的水都是要画出来的,多作细密的网巾水法充分表现水的动态,潇湘三卷却没有画水。[6](p101)但我们看到,王处直墓壁画山水很明显没有画水。

大云院处于山西,王处直墓处于河北,都属于北方地域。却出现了迥异于荆浩等崇高风格的南宗式山水,充分证明了这种样式风格在五代时期已经普遍流行。

▲ 图2 董源 潇湘图卷局部——山石

▲ 王处直墓东耳室东壁壁画山水

▲ 大云院壁画局部——水

▲ 大云院壁画局部——山石

金维诺先生在研究唐代周昉仕女人物画“周家样”时,曾经指出“中原与边区艺人,宫廷与民间画家作品上所呈现的共同的时代风貌,说明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风格的形成,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一定的历史因素的,是经过长期的相互影响和交流的结果。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出现或一种具有影响的时代风格的形成,正是前代和一个时期的艺术经验所孕育和培植的。”[7](p9)大云院与王处直墓的画工是不知名的民间画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当中,与大画家一起创造了流芳百世的时代风格。

▲ 大云院壁画——树木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山西寺观壁画山水图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13YJA760070)

(本文采用图片均由山西晋之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无尽藏)

[1] 熊志庭, 刘城淮, 金五德译注.宋人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2] [美]何慕文.溪岸图的实物与文献证据[J].朵云58集,解读溪岸图.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3] 袁有根.河南沁水真在河南济源吗[J].美术,2014,(01).

[4] 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 郑以墨.五代王处直墓壁画形式风格的来源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02).

[6] 陈启伟.名画说疑—陈佩秋访谈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7] 金维诺.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2,隋唐五代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J222

A

1005-9652(2016)04-0017-04

赵建中(1970—),男,山西省新绛县人,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潇湘山石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人间最美是潇湘
壁画上的数学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题解流变考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一水成潇湘
北朝、隋唐壁画
全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