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6-11-12 14:00曹婷刘敏姚振东
教师·中 2016年9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

曹婷+刘敏+姚振东

摘要: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是就3~6岁儿童所开展的一种创造性的造型艺术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可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然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往往情绪不高,不太乐于参与美术活动。笔者从理论的角度论述美术活动和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观察,以及与幼儿教师的交谈发现幼儿园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游戏;幼儿;美术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65-03 收稿日期:2016-07-19

作者简介:曹 婷(1990—),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 刘 敏(1991—),湖南长沙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儿童游戏与玩具; 姚振东(1990—),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一、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1.美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美术活动是儿童本真的活动,是一种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非功利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儿童能自主感性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具有非逻辑性、无固定秩序和固定操作性步骤的特点。这种认识活动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能与儿童的情感经验形成共鸣的认识就是正确的认识。

(1)美术教育有利于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儿童出生不久就有一些偏好反应,到了幼儿阶段,儿童对世界的观察没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概括对象的基本结构,例如,中班儿童眼中的火车。儿童在感知觉对象的过程是自己审美趣味的过程,是通过观察与自己的经验相融合,用“色彩、线条、形象”赋予对象“生命力”的过程,美术给予儿童主客体协调的表达途径,对象“生命化”的过程就是儿童感知觉发挥作用的过程。

(2)美术教育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从儿童个体的发展来看,大约一两岁之间,儿童形成了“客体永久性”,这使得儿童表征和象征功能的出现成为可能;两岁以后,儿童的表征和象征方式以形象为主,即皮亚杰所说的“象征思维阶段”,例如把长木块当成滑滑梯,抱着一个枕头当成娃娃,自己则扮演妈妈;到了幼儿阶段,儿童的想象最典型的特征是情绪性,即“万物有灵、万物有情”,这也是幼儿阶段美术作品富有“生命力”最主要的原因。儿童直观一个对象是情感直观的过程,儿童将自己的情感植入其中,从而形成审美意象。

(3)美术教育有利于儿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

情感是体验艺术作品的基础,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对作品的诠释是其自身情感的一个提取和与作品情感同化的一个过程,是艺术作品中普遍情感与儿童个体情感碰撞的过程。在美术活动中,每一个作品的创作都以情感为前提,幼儿沉醉于自己的作品中,借助美术作品这一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儿童在画“幼儿园”这一主题时,喜欢幼儿园的小朋友的作品里有很多的小朋友一起快乐地玩耍;不喜欢幼儿园的小朋友的作品里面有凶巴巴的老师或者有喜欢打人的小朋友等。因此,美术作品以情感为基础,同时也是幼儿情感得以表现的一个有效途径。

2.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所拥有的本能,游戏的愉悦性让其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身体和情绪的发展。

儿童的年龄越小,身体的发展越重要,在整个幼儿阶段,其身体的发展无疑被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游戏作为儿童自发的运动形式,是儿童身体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包括了儿童动作发展的所有内容,促进了儿童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学前期是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不仅为儿童带来了愉悦、积极的情绪情感,也为儿童消极的情感提供了发泄的途径,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

(2)游戏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幼儿解决问题、创造性、“去中心化”等能力的提高。皮亚杰理论强调,儿童的成长是通过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游戏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与条件。

(3)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社会性游戏主要包括亲子游戏和伙伴游戏两种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无疑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需要理解游戏的规则、理解伙伴游戏的意图,需要处理各种冲突,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能更好地理解对方动作的意图与意义,能理解并遵守游戏的规则,能与伙伴协调并分享自己游戏的构思和想法。

3.游戏运用到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意义

前面笔者分别简单论述了美术活动和游戏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综上可以看出不论是游戏还是美术活动都是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促进儿童积极地活动,从而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1)有利于排除消极情绪,提高儿童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的趣味性和主动性能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消除儿童为完成美术任务而进行美术活动而持有的消极情绪。

例如,在“影子”的美术活动中,教师改变过去让幼儿直接绘画的教学方式,让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各种事物的影子,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感知觉观察的专注度,让幼儿根据个人的感受对自然的事物进行美的艺术想象和创作,克服美术活动因与儿童经验脱节而导致的枯燥无味。

(2)有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更愿意与同伴、教师交流,更愿意解决问题,更渴望寻找新的方法,这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火车”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加入游戏的环节:“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当设计师,设计属于你们的火车,明天我们再一起去建构区搭建属于‘你的火车。”在这次的美术活动中,小朋友们不再模仿教师画的“火车”,每个小朋友都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火车,即使是外形一样的火车,内部构造也有很大的不同(见图1)。

(3)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

美术教学活动主要以儿童个体的体验为主,儿童彼此之间交流、合作不多,把游戏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能为儿童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将儿童的审美想象变成一个愉悦游戏的过程,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当前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学与游戏相分离

在幼儿园教学中,游戏走入幼儿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游戏的形式丰富性让幼儿可随时随地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游戏和教学都是极为重要的。游戏促进幼儿的自然发展,促进其主体性、主动性的发挥。教学则促进儿童有目的地发展。只有将教学与游戏二者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2.教师在美术游戏中体现过多的干预和放任自流的极端化

教师把游戏运用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时,主要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游戏态度:一种对儿童游戏进行全程干涉和掌控,幼儿只是参与,没有任何的自主权;另一种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游戏权,幼儿自由自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任何的游戏规则,教师既不参与也不介入游戏。

显然,以上两种情况均不可取,却也是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教师需要在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既不能忽略儿童的主体地位,也不能轻视指导的作用。

3.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观察,不能把注意力停留在聪明机灵的幼儿身上,对平时比较安静内敛的幼儿要积极鼓励,关注其情感上的需要,帮助他们融入大集体,让他们在游戏中找回自我。因此教师在游戏中应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给他们提供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感受到一种自我存在感。

4.游戏资源有限

笔者对一位幼儿园教师进行游戏资源方面的采访,反馈结果如下:“在幼儿园,我们反复强调游戏教学,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让活动能更加生动和富有趣味性,但在实施时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游戏资源的匮乏,除了网络,我们再没有其他的渠道可获取资源,感觉非常吃力。”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游戏都是从书籍、网络等地方复制而来的,没有自我创新,也没有自我开发游戏的意识,从而导致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的游戏资源固定有限,幼儿所接触的游戏形式重复、单一,主要表现为:缺少符合美术教学的游戏,缺少游戏的材料,因游戏没有原创性和系统性缺失游戏环境(如游戏场地)。

5.教师游戏精神的缺失

“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自主、自觉自愿的精神,是一种超越功利、愉悦快乐的精神,是一种感受体验、想象创造的精神,是一种超越现实、自我满足的精神,是一种平等参与、合作互动的精神,是一种交流对话的精神,是一种主动构建和自我生成的精神。”在笔者看来,游戏精神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就是一种专业精神,是一份职业操守。调查发现在很多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安排好任务之后,任由儿童自由玩耍,教师只在一旁默默观察负责幼儿的安全,此种现象的出现频率老教师中多于年轻教师。教师只有保持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才能感染幼儿,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才能发挥教师在活动中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作用,否则只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6.游戏时间得不到保障

通过笔者观察,在一次完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小班10~15分钟,中班25~30分钟,大班30分钟),游戏一般安排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几分钟或者穿插于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游戏时间占整个活动的时间比较短暂。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游戏与教学观念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游戏虽然重要,但仅仅是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处于次要地位,游戏时间是决定游戏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美术活动中给予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不容忽视。

三、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1.多样化丰富游戏资源

游戏可以使儿童无意识获得视觉体验和感知,不同的游戏能给儿童不同的感受,从而给予他们不同的创作灵感,然而在幼儿园美术游戏教学活动中,游戏资源的匮乏,教师运用的游戏方法陈旧缺少活力,使得幼儿缺少游戏兴趣,因此只有多样化的游戏方式才能为儿童美术活动创造更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

(1)美术教学与民间游戏相结合。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同时还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民间游戏起源于民间,由广大劳动人民自行编创并代代相传,“丢手绢”“跳皮筋”“丢沙包”“滚铁环”……这些民间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它们贴近幼儿生活,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没有过多的时间、空间限制,简单易学还有朗朗上口的歌谣相伴,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能增加幼儿的直观感受,增强幼儿的体验性。

(2)角色表演游戏。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再现现实生活场景,能充分发挥儿童在游戏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角色扮演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思维,有助于幼儿创造出更多更新颖的作品。

(3)故事游戏。

在美术活动中常常遇到老师指导后,幼儿不知道怎么画、画什么的情况,作为学前期的美术活动,教师

需要做的是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发挥启发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作用。故事游戏拥有生动的情节、逼真的人物形象,教师可利用夸张的言语和肢体动作表现故事游戏情节,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创作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创作力的发展。因此,选择与美术内容相关的故事游戏,引导幼儿听故事后再进行创作,能促进幼儿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能让幼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自我创作的“工作”之中。

(4)区角游戏。

区角游戏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专门设立的具有创造性的区域活动,一般包括生活区、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等主题区域。区角游戏中的材料丰富多样且可操作性强,幼儿可自主选择、自主操作、自主探索、自由交流,有利于发挥幼儿的自主权,促进幼儿独立探索思考的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2.美术中有游戏,游戏中有美术

在美术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教学与游戏的分离,两者的分离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最佳途径:“美术中有游戏,游戏中有美术”。在美术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去创作,运用的游戏可以是室外运动类游戏,也可以是室内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建构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比如,美术主题“春天来了”,教师可采取音乐的游戏方式,让幼儿在《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欢快节奏下体会春天的样子,然后让幼儿自己描绘出自己眼里的春天。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利用美术活动中制作的道具,进行游戏。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制作的“风车”,幼儿可以用来玩耍、竞赛,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道具玩耍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在大班“做戏服”的美术主题中,可以用幼儿自己制作的戏服进行时装秀表演(见图2)。游戏处处在,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有游戏的热情,才能为幼儿带来更多身心愉悦的游戏化的美术活动。

3.美术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康德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游戏和艺术活动基本上是同一件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将艺术看成满足爱好和情感的、由内在动机引发的游戏活动。席勒则确信,艺术且只有艺术,才能使人从精神的必然性中而不是从物质的需求中去获得自由。游戏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是幼儿表达内心情感有效的途径,对儿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儿童在美术中可以感受美,并唤起其表现美的愿望。在儿童的眼里,美术就是一种欢乐的游戏,不要让错误的教学理念扼杀掉儿童对美术的喜爱和向往。“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往往是艺术,艺术往往是游戏……艺术似乎是同游戏一致的,艺术作为审美活动的客观化过程,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了 ‘物我相忘的状态。”

幼儿的日常生活均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餐”。儿童游戏的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将游戏融入美术中,实则是以美术的形式再现现实生活情境。游戏是美术活动的重要资源,要重视游戏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腾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60.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27.

王 越.游戏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万 劲.新课程与游戏精神.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邱学青.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1.

翟理虹,侯娟珍.幼儿游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43.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6.

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