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锋 田永
摘要:费用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费用开支的合法性、合规性与效益性,在经济新常态下,按照国家所倡导的廉洁节俭的相关规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应如何顺应时代要求,转变作风,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本文着重从审计实践出发,对如何通过费用审计提升管理水平、倡导廉洁节俭、增加企业价值进行阐述和探索。
关键词:费用审计 绿色廉洁 新企业
一、费用审计的必要性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各级党政机关随即下发了《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相关文件,费用及费用管理审计也成了各级审计部门的重点工作。
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仅要考虑产量和质量,还要考虑成本费用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等问题,成本压降成了当务之急。张灿松编著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写道:“中国企业必须马上吹响砍掉浪费、削减成本、降低消耗的集结号,必须突破微利时代的成本瓶颈,让消失的利润重新回归。”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更须立即行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费用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一般来说,企业费用审计的范围至少应包含招待、办公、差旅、小车、通讯、运输、三包、劳保、福利、协会会费等各种费用支出,关注重点如下述。
(1)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制度是否全面,有无缺项;流程设计是否完善,是否存在管理漏洞;审批授权是否恰当,有无不相容职务的制约作用;制度执行是否严谨,请购、预算、审批、执行等各环节是否合法合规,能否形成管理闭环。
(2)费用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采购的物品或服务价格是否偏高,如何进一步降本。
审计方法一般包括:查阅制度文件、合同协议;抽查原始凭证;检查招投标记录、审批单、明细账目、合同台账等记录文件;查验发票真伪;对采购过程实施穿行测试;现场盘点;与相关人员访谈;对比价格;检查大宗物资的采购程序和批准权限,判断有无串标、围标行为,等等。
三、审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费用管理审计涉及到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廉洁履职情况,关注其是否存在有章不遵、有律不循的现象,必然会存在一定难度甚至比较敏感。但为了达到增加企业价值和维护股东利益的目的,审计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遇到问题绝不放过;同时,还要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交流,获得理解和配合。
(2)为达到最佳效果,建议小组成员最好由审计和纪委人员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尽量抽调熟悉业务的人员参加。
(3)大型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浩瀚纷繁,只能采用重点抽查的方法。建议先从SAP导出财务数据,对各项费用的变动趋势进行计算分析,以风险为导向,确定检查范围、控制目标和提升方向,再根据分析结果编制审计方案,明确审计重点、检查方法、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具体事项。
(4)作为审计人员,首先自己要扎实掌握费用支出和报销要求,才能鉴定、确认被审计单位业务行为是否违规,因此外勤工作之前应全面搜集集团公司下发的各项费用管理规定文件以及各单位的费用管理制度,认真学习,熟练掌握。
(5)集团分子公司众多,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全部检查一遍,故可以挑选集团中销售额占比最高、代表性最强的单位实施现场审计。最后将发现的问题与集团内其他未被抽审的单位交流和共享,组织未被抽审到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
(6)被审计单位整改结束后需实施后续审计,以确保审计建议落到实处。
四、常见问题
(1)违规报销费用:如违规购买购物卡、违规发放油补、车补等各项补贴、公款消费、公物私用、私设小金库、违规报销接待烟酒等违反法规制度的行为。
(2)费用控制不严:如招待金额、陪客人数超标、购买高档酒品、价格审批未执行、合同执行不严、产品未按照市场行情及时降价等。
(3)审批手续不齐全:如业务招待费报销清单信息不全、乘坐交通工具审批手续不全、维修费未经审批报账、发放奖金未经审批等。
(4)管理不规范:如烟酒实物、台账管理不规范、车辆管理不规范、运输管理不到位、费用报销不及时、审批存在不相容职务、未经批准加入协、学会、未招标或招投标管理不规范等。
(5)支出缺乏经济性、效益性:如虽然执行了采购程序但采购价格仍然偏高;经营场地未能整合调剂导致外部场地租赁费增加;人员、班次、设备优化不够等。
另外,从集团角度看可能会忽略对各单位通用的同质化物资或服务实施集采(如汽、柴油、运输服务、工作服定制、宣传册印制、模型样机制作、盆花租赁、厂区绿化养护、保险办理、班车租赁、出差住宿、机票代购、物业管理、职工福利用品采购、食堂食材配送等),未能利用规模优势降本。
五、审计后应达到的效果
完成审计报告后,还要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进一步落实整改、强化监督、完善制度并建立长效机制。
1.针对问题,立行立改
完成费用审计后,各单位要对报告反映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积极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第一时间整改到位。
2.举一反三,自查自纠
除报告反映的问题之外,各单位还要组织纪检、财务、审计等部门成立工作组,举一反三,自查自纠,继续查找、排除费用管理的漏洞和风险点,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压降成本费用、提高费用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
3.明确责任,加强监督
加强监督审查,成立纪检、审计、法务、财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人员库,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做到有案必查,有违必究。通过强化落实监督和考核职能,形成管理闭环。
4.追本溯源,整章建制
节约费用绝不能靠突击检查,而是需要针对各业务领域存在的制度缺失、标准不清、流程不顺、执行不严等问题,进一步明确管理要求,清晰管理标准,修改完善流程制度,建立对费用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
六、结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企业应该牢固建立艰苦奋斗的事业观、价值观和生活观,自觉抵制奢侈之风、贪占之风、庸俗之风,使“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习惯蔚然成风。作为重要的监督部门,审计人员则应加大监督力度,充分发挥职能,通过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努力促使企业优化费用支出结构,降低经营运行成本,防微杜渐,严防“跑冒滴漏”,为企业用好钱、管好钱发挥自己的作用,切实帮助企业增加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灿松.成本精细化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8.
[2]周锡冰.丰田式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9.
(作者单位:徐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