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2016-11-12 12:24段德玲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冠心病效果

段德玲

【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VAS评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护理质量,因而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7.0.02

胆囊疾病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胆囊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腹腔镜手术为治疗胆囊疾病的有效方法,但胆囊疾病好发于老年人,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并发风险明显加大,故极大增加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危险性。研究显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促进患者恢复[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为胆囊疾病,并经冠脉造影显示存在冠心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6.73±7.91)岁;体重53~88 kg,平均体重(64.41±3.83)kg;包括胆囊炎8例、胆结石11例、胆囊息肉5例。实验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6.66±7.84)岁;体重52~87 kg,平均体重(64.36±3.78)kg;包括胆囊炎7例、胆结石12例、胆囊息肉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积极入院接待,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术前健康宣教,术后基础护理等。

1.2.2 实验组

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具体内容为:

(1)术前护理

①术前准备及检查:术前,除了解患者的胆囊疾病外,还需对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进行观察,避免因手术造成术中心动过缓。常规行心电图等心功能检查,并给予扩张冠脉、钙阻滞剂等治疗,以改善心肌的缺氧、缺血状况,提高手术安全性;②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虽已在临床应用20多年,但很多患者对其不了解,进而术前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详细向患者阐述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其是一项安全、有效、痛苦少、瘢痕小的优良术式,并邀请成功手术患者现身说教,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2)术后护理

①术后观察:术后,护士不仅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同时也应对术后的应激反应进行仔细监测,避免应激所致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交感神经症状。②术后饮食:术后6 h后患者方可饮水,且饮食由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当饮食恢复正常后,以易消化、高纤维、低脂饮食为主,切忌暴饮暴食。③术后并发症:若引流出现鲜红血液,表示存在继发性活动出血,若引流出现黄绿色液体,表示发生胆瘘,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对于高碳酸血症者,应给予持续2~4 L/min低流量吸氧,并指导患者加快呼吸,促进腹腔内CO2排出;对于出现肺部并发症者,应注意为患者吸痰、拍背,并叮嘱患者经常变化体位,以减轻肺部症状。

1.3 观察指标及评分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住院时间的差异。①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以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定。②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高碳酸血症及心力衰竭。③VAS评分: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VAS评分比较

术后,实验组的VAS评分为(2.36±0.42)分、住院时间为(4.10±1.24)天,对照组的VAS评分为(3.52±0.68)分、住院时间为(6.82±1.3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0,7.154,P<0.05)。

3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但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来讲,由于其耐受性变差,且稍有不慎即可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因而,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3]。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充分体现了现代优质护理的内涵,其在完善基础护理干预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患者的诊疗积极性,对于达到预期的目标,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优化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4]。通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不仅能消除患者的术前、术后焦虑、紧张感,同时也能增强手术疗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此外,对于改善护理质量,提升医院口碑也十分有益,因此,有效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实施十分必要[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采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VAS评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手术疼痛,同时也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效果良好,不仅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故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孟凡芝.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5,30(01):71-73.

[2] 敖小芹.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04):718-719.

[3] 赵锦莲.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110.

[4] 徐铁城,许泽英.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005-2006.

[5] 玲 萍,尹 芳.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34(4):213-214.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冠心病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