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肯
【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00例为本文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疗效。结果 在研究中的血浆脂联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疗效,其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浆脂联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糖尿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
【中途分类号】R542.2;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2.0.02
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常见疾病[1],其发病率较高,且在发病后死亡率也较高,容易出现多处心血管处功能性损伤,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选取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00例进行有效的治疗研究,旨在探究其疗效,现报告如下,以供研究以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00例为本文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37例,年龄58~71岁,平均年龄为(64.25±2.22)岁,该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59~73岁,平均年龄为(67.36±2.01)岁,该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降脂等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即3次/d,10粒/次,270 mg/粒。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血浆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脂联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有糖尿病疾病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其不仅影响了我国患病比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的一种早期疾病[2],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很有可能会造成生命安全,而医学上一般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容易让患者产生一定的头痛、心率加快等症状,因此疗效不佳。
而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起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发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液粘性,还能够增加血管内的氧化酶活性[3],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液中的脂蛋白浓度,最终使得患者的血浆脂联素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着明显改善。
相关资料表明[4],血浆脂联素可以有效抑制脂肪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从而达到降低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几率,同时,血浆脂联素还具有一定的抗血管硬化的作用,其还能够有效增强人体胰岛素的敏感型[5],而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能够损伤血管的氨基酸,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有效的提高疗效。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患者实施常规降糖、降脂以及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血浆脂联素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 君.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0例随访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1611-1612.
[2] 朱 涛,戴小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eta分析[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2):15-19.
[3] 尹 红.2型糖尿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97-299.
[4] 孟丽伟,杨彩哲,关小宏,等.糖尿病足患者并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
34(1):55-58.
[5] I,Ukay,K,Gariani,Z,Pataky,BA,Lipsky.Diabetic foot infections:state-of-the-art[J].Diabetes,obesity&metabolism,2014.16(4).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