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2016-11-11 01:59高玉梅
考试周刊 2016年85期
关键词:谜语诗词历史

高玉梅

常言道:文史不分家。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浩如长河,历史事实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文学创作给历史以艺术性真实的解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今天,在我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把中国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引入课堂,这样既传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让诗词楹联为我的课堂增添了艺术氛围,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为课堂注入了无限活力,文史知识交相辉映。

一、楹联设疑,开启教学

在浩如烟海的文化长河中,有关重要历史人物的文学资料俯首可拾、比比皆是。如我在讲《秦王扫六合》课时,首先给学生印发了一份阅读资料,是一副赞颂长城的长联:“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这副对联一出,学生马上大赞此对如同万里长城,气吞山河,真是聪明的学生。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课堂上表现得极其活跃,课堂效果可见一斑。而且在课后,一名学生很高兴地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封建秦朝一始皇,修筑长城功无量。若无焚书坑儒事,千古流芳万古长。”这是课堂上学生自己写的一首小诗,虽青涩,但将秦始皇的功过分得清清楚楚,看来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同时给我的这节课画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又如我在讲《明朝君权加强》一课时,有效运用了一副对联:“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都昔钟天子气,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学生看后争相猜测,既感叹又迷惑,感叹对联的绝,迷惑这说是谁呢?在学生基本熟识了对联中的地点与事儿之后,我告诉学生,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习了解这位平民皇帝的传奇一生,由此导入新课,学生的热情大增,开始积极在书本中寻找正确答案。

二、诗词激趣,活跃课堂

中国五千年的诗词歌赋可谓博大精深,选其耳熟能详的为教学所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项羽、刘邦是古代中的两位风云人物,从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推翻秦朝的封建统治,再到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楚汉之争,这是军事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在讲述这一子目时,我把两位英雄人物的诗作拿了出来,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从两首诗中学生不难发现,一个悲观叹息,一个是豪气冲天,两种状态,决定着两种不同的命运,由此看出这不同的结局,成者即为王,败者则成了令无数文人骚客为之慨叹的悲壮英雄。面对两首诗的表述,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始在书中寻求答案,在学生积极热情的探寻下,一节课的任务很快完成。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时,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则成了教学的上乘之作,每一首拿来都为历史课堂添光增色,如一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写得荡气回肠,气势磅礴,二万五千里的艰难行程,完全展现在毛泽东的笔锋之中,所经过的险山有五岭、乌蒙山、岷山,惊涛骇浪有金沙江、大渡河。如此艰难险阻却没能阻挡住红军前进的脚步,为民族的解放,为劳苦大众的解放,即使刀山火海又奈我何?看着孩子们闪现的坚毅的目光,以及对红军战士由衷的钦佩的表情,以及对蒋介石政府的唾弃憎恶,这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契机:“什么是长征精神?”“我们今天该怎么做……”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学生纷纷表示,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一定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三、巧用诗词,巩固教学

在诗词歌赋的辅助下,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呢?这就需要配备相应的习题,诗歌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运用学生已有的文学知识,完善历史知识,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诗词扎实知识,让学生觉得既亲切又奇特,如古有杜甫的《忆昔》、岳飞的《满江红》;今有毛泽东的《占领南京》,还有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碑文及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无一不是巩固教学成果的最佳选择。

四、历史谜语,寓教于乐

猜谜语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做的事情,取材广博,通过猜谜语,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在课堂教学当中,恰当地使用谜语,把谜语作为课堂沸腾剂,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猜谜语的活动中锻炼智力,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维性融为一体,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人物篇:山下有条虫,象龙不是龙(蚩尤),千头万尾一条虫(禹),妙手回春(霍去病),保护幼苗(卫青),凿壁偷光(孔明),孔雀东南飞,枝头又相逢(孙权),孔雀收飞屏(关羽)等,还有字谜篇:毛遂自荐(衙),改革旧业(晋),天上飞鸟鸣(吴),七擒孟获(惩),刘邦大笑,刘备大哭(翠)等,恰如其分地将谜语运用于课堂,或导语设计,引入主题;或课堂中引入,引出主人公;或在学生疲惫时,来一个谜语,使学生瞬间兴奋等,所以历史谜语的巧妙引入,是非常富有成效又深受学生欢迎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这是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亲自实践,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诗歌佳作,谜语楹联,既符合今天的素质教育之学科间的整合,又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清新气息,让学生在文史知识中自由遨游。

猜你喜欢
谜语诗词历史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