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材出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1-11 00:43陈建珍
考试周刊 2016年85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知识产权

陈建珍

摘 要: 文章针对高职教材的编写出版乱象和高职教材使用的随意混乱,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法制环境和教育体制等原因,提出规范高职教材出版使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材 重复出版 知识产权 管理体制、

在不断实行的课程改革中,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和辅助工具,是教师关注较多的现实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统一的教材已不能满足层次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需求,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发展水平师生的要求。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高职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迎来空前的发展。但教材不是静态学科知识的堆积,它提供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含了体现在其中的能力、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同时制约了教学的过程、方法。教材的编写质量和科学合理的使用是教学效果有效的保障,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众多新教材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

一、高职教材出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低水平重复出版的高职教材泛滥。

大量普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以教学为主,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科研成果较少,而编写出版教材可以纳入学校要求教师完成的科研工作量范围,也是评定职称的学术成果之一。由于受外部因素和自身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编写教材不用调查研究、查阅资料,不必了解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只是将相关领域已有的教材进行整合,知识体系稍作调整,章节顺序略微改动,文字编排适当处理,一本本换汤不换药的所谓新教材以创新教材、规划教材等名义纷纷出版。高职教材迎来高产,编写教材成了高职教师省时省力收益显著的优先选项。新教材印刷质量是好了,但掩盖不了知识陈旧、科学性不足、前瞻性不够、拼凑抄袭低水平重复出版的问题。有的教材甚至错误百出,遗漏重要的知识点。

无论在内容、形式、编排等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优秀教材少之又少。

2.高职教材使用选择权混乱。

以教科书为核心的教材体系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职师生之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是大多数高职学生考试的范围,而具体参与教与学的任课教师和学生对教材没有选择权。教材的使用一般由系、室领导决定,如果领导、同事主编或参编了某教材,那么无论该教材质量如何,必定会选用该教材。有的学校由于同课程教师参编了不同的教材,为了平衡,频繁更换教材。由于教材的选用不是出于对任课老师和学生负责,而是出于功利性目的,高品质的教材往往被拒之门外。

教学不是教师单向传授过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多向互动过程。优质教材在保障基础性知识的同时又有开放性,它从内容到方法都为师生做了科学系统的安排,为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提供了最高效的途径;为教师根据自身能力、学校条件、学生水平开展创造性运用教材,为学生拓展能力、自主探究、批判存疑、求异创新留有广阔的空间。

虽然教学和评价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但依据教材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途径和纽带。出于功利性的目的选择的教材,消解了教材的价值,给师生的教与学增添了难度和困扰。在教学现状下,无视教材,那么教学质量,人文教育、拓展创新等都是缘木求鱼,一切都是空谈。

3.出版社把关不严。

多数出版社注重对教材书稿形式上的美化加工,教材纸张质量的提高,对书稿内容和著作权审查不严。自从实施高校扩招以来,高职在校人数急剧增多,很多高职院校完全可以自编自销教材;有时本校学生人数不够,几个学校就联合起来,编写销售教材。只要使用数量达到出版商的最低要求,出版商就为了利益乐意提供出版资源,甚至主动登门约稿,导致同质、低质教材泛滥,充斥市场。

二、解决高职教材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些高职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常常顺手拷贝已出版的教材著作,侵犯他人著作权而毫无意识;有的教师编写的相同教材内容或实质性相同的教材内容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有的学校把已退休的教材主编、副主编等换成在职教师,略作修改重新出版。出版社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品牌意识和长远规划,对书稿著作权的审查马虎了事。编写高职教材是学术活动,应受《著作权法》和学术规范的约束。针对目前国内整个时会对知识产权的漠视和侵犯,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的现象,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实施对知识的保护,避免同质类似的教材大量出版。

2.建立高职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近年来,教育部和省教育主管部门同时批准了适用于同一类层次、同一类院校的许多种教材的编写出版,同一作者在不同出版社申报的相同的教材编写出版同时获得批准的也有,导致出版的教材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教材比比皆是,给教材的出版带来无序竞争。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取消高职教材规划工作,建立高职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对已出版的高职教材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审,创造公正透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

3.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教材选用工作。

由于教材的选用大都是系、室领导或教材参编教师指定,出现了教材使用的垄断,任何品质的教材都不愁销量。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任课教师也苦不堪言,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委员由与教材编写、出版、发行无关的公正廉明、秉公办事的相关专业的教师、专家组成。教材选用委员会通过民主程序选拔教材,并进行公示、报备,为保障师生使用优质教材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通过规范高职教材的出版和使用,创造公平合法的出版竞争环境,建立优胜劣汰的教材选用机制,可以培养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创新意识,为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学.“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2]俞红珍.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教育理论与实践,vol.25(2005).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知识产权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2020年形成大通关管理体制机制
知识产权为“互联网+”护航
知识产权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