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松
2016年秋季发布的苹果iPhone7虽然并无太多亮点,但Plus版本的双摄像头使手机的成像大范围提升;数码135单反相机也早就迈进了5000万像素的门槛,今年哈苏发布了首款中画幅微单相机X1D,在保证一贯的高品质成像的同时,相机的重量不到中画幅数码相机的一半,价格也更加亲民,它将彻底改变摄影界的游戏规则,也使人们看到了未来相机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一个时代谈论胶片,“存在与消亡”早已不是核心话题,与实用功能相比,胶片更多与时代、回忆和艺术创意相联系,它不可替代的魅力,关乎时间的流逝、人情的味道与个性的表达。
诞生
1884年,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成立干板胶片公司,1885年,他与威廉·沃克(William Walker)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卷式感光胶片,胶片的拍摄张数大大增加,同时体积大为减小,提高了摄影的机动性,使室外摄影成为可能。1888年,随着伊斯曼对相机的革命,小型照相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为了强调自然性,当时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并不是现在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而是直径6.35厘米的圆形。
20世纪初,徕卡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开始研发新型相机,并对胶片进行改革。他认为当时18毫米×24毫米的底片尺寸太小,对静态影像的表现不够好,于是把底片加大到24毫米×36毫米,也就是后来普遍使用的35毫米胶片,画面以平行的长方格子为主,更适合人眼的观察。确定一卷胶片的长度时,巴纳克把自己的胳膊伸直来丈量,正好是36格,《纽约客》曾经在一篇论述徕卡文化的文章中调侃说:“如果巴纳克的胳膊像人猿一样长,那么我们的胶卷就有40张了。”
落幕
随着数码大潮的侵袭,柯达公司2009年停止生产胶卷,并将最后一卷赠予摄影师史蒂夫·麦库瑞(Steve McCurry),他用两个月拍完了这卷胶卷,随后在世界彩色胶片冲洗的中心——美国堪萨斯州小镇Parsons冲洗。
2010年底,美国最后一家冲洗柯达克罗姆胶卷的小店即将关闭这项业务,53岁的铁路工人吉姆跑来冲洗了1580个胶卷,为此支付1.6万美金,甚至动用了他父亲的退休金。小店冲印的最后一卷胶卷是店主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全体店员的合影,他们穿着同样的T恤,上面印着“史上最好的电影和摄影胶片正式退休,Kodachrome,1935—2010”。
色彩
最初人们是将红、绿、蓝三张透明的单色底片叠加来获得一张彩色照片,但这一方法太过繁琐。1904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Autochrome胶片,使彩色胶片具备了商业化的可能。1936年,柯达公司推出柯达克罗姆胶卷(Kodachrome)克服一系列技术难题,获得令人满意的色彩还原效果,不过这种透明正片(也称作反转片)的冲洗、印制工艺非常麻烦。1942年柯达彩色负片诞生,彩色摄影才真正走向大众。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彩色印刷技术首先被应用在Look和Life这样的大众杂志上,侧面推动了消费文化的繁荣。由于成本高昂且耗时费力,只有广告主才能负担照片彩印的成本,一时间,彩色照片成了“商业”的代名词,严肃摄影师对花哨的彩色摄影不屑一顾,将之与肤浅的消费主义联系在一起,摄影师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1969年曾经说,彩色摄影是“庸俗的”,只能表现那些粗俗的事物与造作的色彩;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则认为“黑白就是摄影的色彩”。
在摄影师们大都对彩色摄影不屑一顾的时候,美国摄影师威廉·艾格莱斯顿(William Eggleston)和史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开始通过彩色摄影来发掘身边平凡的生活之美。
升华的视角
威廉·艾格莱斯顿主要拍摄美国南方的风景和中产阶级不为人知的生活。据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个午夜,他在最早的一个胶片彩扩店目睹了冲印机吐出成千上万张彩色照片,这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开始用彩色胶卷记录身边的日常事物,平凡的生活在他与众不同的高饱和照片中得到升华。威廉·艾格莱斯顿1976年放弃使用相机取景器,感觉“走路时的视野会更为开阔”,他的作品有着极度奔放、广阔的视角,传达出对世间万物悠然、诗意、无拘无束的理解。
时光流逝中的“日常”
和威廉·艾格莱斯顿一样,史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也被人与“业余摄影风格”联系在一起,通过他的镜头可以看到一个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美国,一个充斥着快餐文化和俗气装饰的世界,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被摄事物的“平凡”形成一种冲突,随着时间的流逝、潮流的变换、产品的更迭,这种曾经的“日常性”显出一种特别的趣味。
仍在使用胶片的人
如今,使用胶片拍摄更多是出于一种艺术追求。大画幅胶片,比如8毫米×10毫米的大底片,扫描、转化成数字文件后,输出尺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胶片独有的色彩也让艺术家们着迷,还有一些艺术家以胶片为介质完成独特的创意,比如日本摄影师杉本博司。
为了创作名为“闪电原野(lightning field)”的系列作品,杉本博司在纽约的工作室里安装了一台可以产生40万伏特电流的Van de Graaff发电机,用它给金属球充电,然后将金属球靠近桌上的胶片,接触的瞬间,电火花迸出,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在胶片上呈现出美丽的图案,宛如漆黑原野里的花火。“闪电原野”系列影射生命起源时迸发出的火花,原野、黑夜、树木和闪电,既具象又抽象,诉说着生命的绽放,同时让人深思科学与自然、生命与记忆最原初的关联。
杉本博司的作品几乎都是通过胶片呈现的,有人问他:“如果胶片停产了,你怎么办?”他说:“我不会让它停产,我可以买下一个工厂,让它继续生产。”
暗房的魅力
摄影师大卫·冈萨雷斯(David Gonzalez)曾说:“我不敢肯定自己依旧怀念用胶片拍摄的过程,但我真的怀念冲洗照片的那整套工序。那些安静的夜晚,独自思考,冲印底片。”在漆黑一片的暗房里,只有极其微弱的红色灯光,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地下世界,可以清醒地和自己的内心对话,照片内容在显影液中渐渐浮现,就像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窥视伦敦专业暗房的生存
“Last One Out”是英国摄影师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 Nicholson)的一个拍摄项目,他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了一系列关于伦敦专业暗房的照片。“10岁时,父亲在家里建了一个暗房,教我冲印照片,暗房是我接触摄影的第一步。(20世纪)90年代,对商业摄影师来说,伦敦的暗房是一个忙碌而让人兴奋的场所,各个暗房彼此竞争,却又互为一体。如今,昔日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暗房变成了一个废弃之所,那些放大机显得笨重而落魄,让人唏嘘不已,这使我萌生了拍摄这个项目的念头。”
这些暗房事先没有经过整理,保持着日常使用的样子,当这些照片一字排开,可以从中窥探不同摄影师的使用习惯。理查德·尼尔森以朴实、直观的视角,为数字大潮下艰难生存的冲印工艺留影,项目进行了5年,他拍摄过的暗房有一半已经停业,在他的作品里,一个摄影师的放大机上贴了一个苹果电脑的标识,似乎象征着数码技术对传统的终结。
通往精神世界的“物影”
摄影艺术家亚当·弗斯(Adam Fuss)1961年生于英国,现居纽约。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各种“物影照片”(Photogram)——在暗房中把各种物体放到黑白或彩色相纸上曝光,与众不同的视觉元素,散发出诗意、浪漫、神秘的气息,让人产生多种层面的解读。
亚当·弗斯最著名的作品《爱》(Love),照片中是两只相对的兔子,内脏在它们的中间纠缠在一起,液体和相纸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使画面五彩斑斓,这是他对于爱的理解——美丽的同时让人感到恐惧。他的另一个标志性作品是蛇,蛇弯曲的身体和它爬过所激起的水纹充满力量感。他还把婴儿放在水盘中拍摄,仿佛是在母亲的子宫里;或是把甘油滴在纸上,效果类似星空照片。亚当·弗斯认为,“制作照片使他能够探索精神世界的可能性”,确实,他的照片可以将人带入一种宗教般的精神冥想。
胶片相机初体验
想亲身感受胶片的魅力,不妨去淘一款胶片相机,它会让你更珍惜每次按下快门的机会,更认真地去观察这个世界,同时享受照片的冲洗、放大或是扫描所带来的无限惊喜。
入门级胶片相机,尼康FM2、美能达X700、佳能A1、奥林巴斯OM系列的性价比都很高,套机价格大致在两三千元左右;资金充裕的话,徕卡M系列胶片相机是不会错的选择,比如经典的徕卡M6,大约一万元左右。
关于胶片摄影的网站
■ 色影无忌—胶片版块:forum.xitek.com/forum-11-1.html
色影无忌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影像生活门户,关于胶片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论坛的胶片版块提出,会有热心网友解答。
■ 菲林中文:www.coofilm.com
独立胶片摄影分享社区,旨在把胶片作为一种文化不断延续。
■ 图虫:tuchong.com
当下最热门的网络摄影相册,可以看到很多非常棒的胶片摄影作品。
■ 胶片的味道:letsfilm.org
综合性网站,包括胶片摄影的技巧、器材介绍及摄影作品分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