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伟
【延伸阅读】
美国剩食组织蓬勃发展
◎刘国伟
美国非营利组织“食物拯救”在芝加哥西部的胡伯特公园向贫困阶层分发食品和衣物等用品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国拥有发达的农业和食物工业,但同时也存在惊人的食物浪费,一项被广泛援引的数据是,美国每年浪费食物960亿磅(约合4350万吨)。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在2014年9月披露,美国还有约4000万人生活在食物匮乏中。有鉴于此,美国许多民间组织竭尽所能地致力于减少各环节的食物浪费,它们也因此被称为“剩食组织”。
民间组织“喂饱美国”是美国最大的饥饿救济和食物援助组织,拥有一个包括200家食物银行在内的全国性网络。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凤凰城退休商人约翰·亨格尔到当地一家食物施舍站当志愿者,征集来很多捐赠的食物,堆积在施舍站。一位接受救济的女士告诉他,她经常从一家杂货店垃圾箱里捡回丢弃的食物回家,而且这些食物质量不错。受此启发,亨格尔开始主动向杂货店、本地菜园和农场征集他们不要的食物,这就是后来遍布美国的食物银行的由来。
2016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披露,“喂饱美国”2015年为饥饿家庭提供了约90万吨本来要被扔掉的食物。
“食物拯救”组织立足芝加哥,主管全美国最大的方便食物与易变质食物发放工程。该组织认为,“饥饿是分配问题,而不是供给问题”。该组织有着众多的商业合作伙伴,因此能从芝加哥的餐馆、自助餐厅等处收集大量鱼类和方便食物,然后分发给80多家非营利组织。
该组织还认为,芝加哥南部和西部地区的“食物沙漠地带”(特指缺乏价廉物美食物的地区)需要帮助,因此从2015年起,就把从市中心和富裕街区收集来的剩食送到南部和西部一带。关怀这部分人群的营养状况,说明“食物拯救”组织有着自己独到的视角。
有数据称,印第安纳州有1/10的居民面临食物危机——他们不知道下一餐在哪里吃,更令人揪心的是,其中有很多是孩子。
印第安纳波利斯是美国印第安纳州最大城市、首府。1998年春天,非营利组织“二次帮助”成立于此,创始人是3位厨师。该组织最有特色的是职业培训。截至2016年,已有600多名贫困的成年人从“二次帮助”餐饮培训工程中毕业,并在食物行业开始了职业生涯。
“二次帮助”每天组织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为80个社会服务机构准备和分发4000份热乎且有营养的饭菜。
1989年,“跨信仰食物接送”组织(IFFS)成立于北卡罗来纳州。它的当家人是著名的女社会活动家吉尔·斯坦顿·布拉德。
1989年的某一天,在某一家快餐店,布拉德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马可欣·所罗门注意到,一些完整的食物被扔到垃圾桶,只因为早饭时间结束了。两人就把11个三明治要了过来,送给一些穷人吃。事后,她们决定成立一个民间组织抢救剩食,救济穷人。“跨信仰食物接送”的宗旨是“致力于用创新性、变革性的解决方案来终结社会中的饥饿现象”。
食物过剩是浪费现象的一大根源。有些食物外表带有瑕疵,但不影响正常食用。大本营在美国波士顿的“公平食物”就是专门处理这类食物的民间组织。
“公平食物”于1988年成立,其目标是“让每个波士顿人吃饱并保持健康”。该组织目前每天在波士顿分发约3吨的新鲜剩食,在波士顿多个地铁站附近的20个网点,常有“公平食物”的工作人员在发放各种食物包裹。
拾穗一词在《圣经》中颇有来历。在古代以色列,当时的富户对小麦收割后留下的麦穗不在乎,拾取这些麦穗耗时耗力,拾穗就成了贫民阶层的生存之道。现代农田和果园里,每年收获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如卖相不好)也会遗留一部分农产品,这部分食物常被浪费掉。圣安德鲁斯协会看准了这个机会,扮演起现代“拾穗者”的角色。
2015年,有32000人参加了该协会组织的拾穗活动,从田间地头和树上采集了1600多万磅(合7200多吨)食物,并把这些健康、富有营养的食物送到需要它们的人群中。
一群美国安德鲁斯协会的成员骄傲地展示自己在果园里采集的成果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硅谷地区,高科技企业林立,员工福利优厚,精美的食物从来不缺,当地也存在食物浪费现象。非营利组织“食物信使”为挽回被浪费的食物,和硅谷科技界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总部在旧金山的“食物信使”成立于1987年,创始人是玛丽·雷斯利。该组织与旧金山湾区包括谷歌、推特等著名大公司在内的高科技企业形成良好互动,向这些企业收取剩余食物并转送给需要的人。回首近30年来的发展,雷斯利称2000年是个转折点,上世纪末还有一些人对剩食漠不关心,但进入新世纪后热心人就多起来了。“食物信使”的志愿者向旧金山500多家企业收取剩食,每周捐赠食物的公司名单愈来愈长,如今每天能为旧金山一带提供5000多份饭菜。
(本文参考了喂饱美国、二次帮助、公平食物、视频拯救、跨信仰食物接送、安德鲁斯协会和食物信使等组织网站的信息,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