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鲍世远
礼赞筱文艳
文/鲍世远
鲍世远原上海市文化局离休干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提起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艺术人生的往事,得从她的三个名字说起。
她,江苏淮安人,乳名小喜子。那年家乡惨遭重灾,她才5岁,随父母亲逃荒到上海。因为家境贫寒,生活困难,她被卖给张家做养女,取名张士勤。谁知养父母相继去世,她又被卖给刘家,名为养女,实际上是女佣人,吃尽苦楚。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她勤学苦练,没有老师教导,自学成才。她15岁登台演出,脱离刘家,有位姓谢的淮剧前辈艺人给她取名筱文艳。
数十年风风雨雨,筱文艳把毕生精力献给淮剧艺术,推进了淮剧事业的发展,她和淮剧其他名家一起演出好戏,改革创新,使淮剧在上海戏曲界站住脚跟,成为淮剧剧种的代表人物。
故事就从小喜子逃荒说起。
1927年,小喜子5岁,随父母亲逃荒到上海。一年后,父亲失业,又得了重病,便把小喜子卖给民乐戏院检票的张少卿做养女。张少卿疼爱小喜子,待她像亲身女儿,给她上学。可好日子没过几月,张少卿夫妇相继去世,小喜子被转卖给民乐戏院老板刘木初当养女。刘家对小喜子非常刻薄,干的是勤杂活,吃的是冷菜饭,稍不随意,就饱受一顿毒打。
当时,民乐戏院是淮剧第一家剧场,好多戏班都在这里演出。遇有空余时间,住在民乐戏院楼上的小喜子,常到戏院后台转转,看演员活动、化妆、拍戏,小喜子就主动给他们倒茶、买东西。刘木初为了讨好戏班,有意叫小喜子多给演员们干活,没想到这却是小喜子命运的转机。
小喜子聪明、机灵、懂事、好学,她常常和演员们接触,有些简单的曲调她也能唱上几句。从此,她不贪睡,早起床,一边伺候演员们,一边偷偷地练功夫、学唱段,不敢唱出声就默唱;不便在人家面前练功,就找僻静地方去练。这样,苦学苦练了半年,她已经学会十多出戏的一些段子。有一次,有位主要演员李玉花演《李翠莲》,缺少一个演娃娃生的角色。有人提议:“让小喜子来试试吧。”
11岁的小喜子登上了舞台。虽然她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但是她肯用功,很认真,演完后,演员们都夸奖她。从此,她学戏入迷,可她没有正式老师,还是偷偷地学,苦苦地练。
淮剧艺人中毕竟还是爱才的多,他们见小喜子学戏铁了心,接受能力强,勤劳懂事,便趁闲教小喜子,好心人中有何孔标、谢长钰、董桂英、陈福泰、孙玉波、徐扣成、陈为翰,她陆续学会了《拾玉镯》《断桥》《贩马记》《种大麦》《骂灯记》等五十多出戏,她还学徽剧、昆曲、京剧、扬剧、梆子,这样能博采众长,触类旁通。
小喜子从11岁学戏到16岁时,她的文武花旦已经挂头牌。刘木初见有利可图,想把小喜子当摇钱树,长期控制她,便把她许配给在刘家干活的内侄。由于受不了刘家的虐待,在忍无可忍之下,她跳出火坑,开始了独立生活。1939年,17岁的她应邀在高升大戏院与何叫天搭档演唱《七世姻缘》,即描写七个不同朝代的青年男女受封建势力的迫害终于不得团圆的故事(《孟姜女》《梁祝》《秦雪梅吊孝》《水漫蓝桥》《郭华买胭脂》《隔墙相会》《陈英卖水》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淮剧先是只有戏班,如著名的武家班、韩家班、谢家班、马家班、筱家班、单家班等。以后陆续组建剧团。可那时候,淮剧只许在上海“下只角”一带演唱,当局禁止淮剧在市中心区演出,淮剧被当作“低俗”的戏曲。淮剧各班社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大胆创新,在竞争中得到发展,站住脚跟;二是无所作为,不求发展,最后只落得卖行头散伙。
淮剧不准在上海市中心剧场和游乐场所演出,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待遇。就在1946年的春天,由田汉先生策划举办的上海戏剧节演出在天蟾舞台举行。田汉、洪深在陈白尘的推荐下,观看了第一次进入苏州河以南市中心地区的淮剧演出。那次演出有梅兰芳、周信芳合演的《打渔杀家》,淮剧由筱文艳、何叫天合演的《芦花河》(说的是薛丁山与樊梨花和他们的义子应龙的故事),全剧起伏有致,极富感情色彩,又充满不少苏北方言的对话。田汉、洪深看得十分出神,田汉情不自禁地拍着洪深的手臂说:“这是个好剧种,既有粗犷高亢的一面,又有委婉抒情的一面,粗中有细,细中出情,很有发展前途。”
淮剧进入上海市中心舞台演出,使淮剧的社会地位发生重大影响。筱文艳意识到,淮剧只有靠自身的努力,敢于大胆创新,在竞争中得到发展,才有发展前途。她与何叫天在高升大戏院演出《梁祝》,她根据人物性格与剧情的要求,在琴师高小毛、潘凤岭的配合下,在【拉调】的基础上,突破程式,唱出了节奏较为自由的新腔,观众听后纷纷叫好,称它为筱文艳【自由调】。这是淮剧音乐一次新的飞跃,它协调了男女唱腔在音区上的矛盾,改变了淮剧传统说唱单调沉闷的常态,在唱腔句式、旋律、定调、定弦上都相应得到发展,增强了表现力。筱文艳的【自由调】的特点是唱词不拘字数,曲调变化增强,花脸转折也多,长于抒情,而且她将民间小调改造后,运用到淮剧中,使它更加富于生活气息。筱文艳的【自由调】迅速从上海传到苏北,为当地各剧团班社所广泛运用和传唱。这样,筱文艳的【自由调】与【老淮调】【拉调】,成为淮剧的三大曲调。
后来,她不断创新发展,注意运用各种润腔技巧刻画人物,善于根据自身的细腻柔美、爽朗动听的嗓音特点,摸索出一套比较科学的发声方法,追求发声时的气息流畅,运用口腔、鼻腔、脑腔、胸腔的共鸣,发挥中低音区厚实、柔润的优点,产生一种感情真挚的艺术效果,人称“筱派旦腔”。
筱文艳重视上演剧目的质量,对一些传统剧目注重保留精华,删除糟粕,使老戏出新意,让观众满意。她积极创演现代戏,深入生活,使淮剧增添新的生命力。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淮剧已经从各戏班陆续组合成剧团。1951年5月,筱文艳、马麟童、何叫天、武筱凤、马秀英、杨占魁、徐桂芳等79人组建民营公助的淮光淮剧团。1953年成为国营剧团,筱文艳任团长,定名为上海市人民淮剧团。
《千里送京娘》原是淮剧前辈艺人的演出剧目,说的是赵匡胤投奔关西,途经古庙,救出受强徒迫害的赵京娘,并愿长途跋涉送归家的故事。1952年,为了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由筱文艳、何叫天口述,马仲怡整理,剔除迷信荒诞的糟粕,着重塑造赵匡胤的“大丈夫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刻画赵京娘善良纯真的性格。剧中的【大悲调】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成为一出地方特色鲜明载歌载舞的短剧。筱文艳饰赵京娘获演员一等奖。
现代剧《党的女儿》是根据林彬同名电影文学本改编。该剧刻画的李玉梅的光辉舞台形象,深得原作者林彬的赞许。这个戏上演前,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人民淮剧团由于没有基本演出阵地,演员们很有意见,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市区有一个基本固定的剧场。筱文艳时刻惦记着这件事。有一天,周恩来总理到上海来,在看完筱文艳等演出的折子戏后,周总理同筱文艳等闲谈。周总理自称和筱文艳是乡亲时,筱文艳谈到淮剧团希望有个基本演出阵地,有利于淮剧艺术的发展。总理问:“你们想要什么样的剧场?”筱文艳胸有成竹地说:“北京东路上的金城大戏院能不能给我们?”后来梦想成真,周总理还亲自题字,把金城大戏院改名为黄浦剧场。1958年春节,《党的女儿》就在黄浦剧场首演。
早期淮剧《女审·包断》,写秦香莲平番有功得官,亲审其夫停妻杀妻一案,包拯断案,秦香莲却为夫讲情,最后团圆。淮剧团准备改编此剧,筱文艳对这个传统剧倾注热情,但认为最后团圆不符合秦香莲的性格,也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她与编导商议,去掉糟粕,重立新意。经过反复考虑,改为秦香莲不仅亲审其夫,而且亲断其案,亲杀其夫,与朝廷决裂,反出皇城。这个戏唱做并重,秦香莲在公堂上痛斥陈世美的“三大板”(淮调),慷慨激昂,深受观众赞赏。
可舆论界对这个戏意见不一,持不同意见的认为,图一时痛快,把现代人的思想强加于秦香莲,感到不可信。
筱文艳心态平静,沉着应对,她认为传统戏可以有不同的整理,让秦香莲最后反过来讲情,以团圆结果,就不是平番立功的女英雄,而是落到贤妻良母的旧套。她说,对戏有争论是好事,可以使戏更完美,更受观众欢迎。她坚持上演,而且要理直气壮地演,要把这个戏成为淮剧的保留剧目,不断修改加工,作为培养学员的基本教材。1954年,《女审》在黄浦剧场首演,观众一致好评。次年3月,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淮剧戏曲片,在全国放映。
淮剧现代戏《海港的早晨》的主创人员在筱文艳的带领下深入上海海港体验生活,不是走马看花地浮在生活上面,而是要老老实实和码头工人交朋友,让演员到生活中去寻觅艺术创作的源泉,为塑造生动的码头工人的艺术形象奠定良好的基础。筱文艳塑造的海港码头支部书记金树英的形象,真实、亲切、可信,她教育青年工人的一场戏,感人至深,她调动一切戏曲表演技艺运用于反映现实生活的淮剧舞台上,出现栩栩如生的码头工人的艺术形象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个戏1964年首演于黄浦剧场。当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等都看过演出,这个戏连演两个多月,盛况不减。
筱文艳是一个坚守平民本色的有心人,她的心和观众朋友紧紧连结在一起,每当她演完戏,顾不得卸妆,走到观众中去听取意见。有时候她演完戏回家,观众守候在剧场要和筱文艳交流,她们边说边走,不知不觉从黄浦剧场走到了南京东路筱文艳的家,她就留住观众喝点茶甚至吃顿饭。她经常率领剧团到工厂、码头、公交、环卫及市郊农村某镇去演出。在苏北家乡每年总有安排送戏上门,筱文艳到家乡演出,出现万人空巷,一票难求。她还热心对基层的淮剧业余组织进行辅导,将自己塑造角色的体会和表演技能,一招一式传授给淮剧爱好者,她是淮剧迷的知心朋友。
筱文艳又是倾心培养青年淮剧演员的热心人,她对众多青年演员严格要求,悉心爱护,无私传授,薪火相传。她从艺60多年,留下一句朴素深刻的名言:“舞台上讲究,生活上将就。”她一生淡泊,简朴节俭;对舞台艺术坚守一丝不苟,追求完美,这是她数十年来艺术人生的座右铭。她是从平民百姓中走出来的表演艺术家,她的艺术生命永远和平民百姓紧连在一起,因此,她自觉信守,用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培养出最出色的青年演员,去报答养她、教她的善良纯朴的平民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