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学科学教学 实施创新教育

2016-11-10 11:03樊永红
学周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创新科学教学

樊永红

摘 要:小学科学课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从课程设置到内容编排,对小学生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尝试性建议,为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071

一、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新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兴趣就不能深入细致地钻研,更不可能有所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须先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开启学生创新意识。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所了解的知识不满足,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对此,教师要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其求知欲。例如,在学习“空气有压力”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利用变魔术的手法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先出示一张纸和一杯水,然后说:“大家相信一张纸能托住一杯水吗?”学生摇头。教师快速进行操作。结果,当学生看到教师手中的一张纸可以完全托住一杯水时,便大呼。此时,学生的兴趣高涨,都想一探究竟。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探究,验证空气有压力。生活中好多现象都来源于空气的压力,如何利用和解决空气的压力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这样就逐渐培养起了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课堂上,教师要保持幽默感,对学生乐观、温和,营造开发创新思维的氛围。无论是面对哪一位学生,无论是上哪节课,教师都应该和学生平等相待,进行心灵的沟通,并给学生以表达想法的自由,让他们畅所欲言。不管学生言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耐心倾听,不打断学生思路。只有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把无忧无虑的第一直觉思维表现出来,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例如,在三年级科学课上,学到动物的分类时,学生通过多种动物的特点,总结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之后,有个叫沈友好的学生直接举手提出个人的看法:人,不也是哺乳动物吗?像这样容易引起课堂轰动的问题,若没有自由宽松的氛围,恐怕学生有想法,想说,但往往是“话到嘴边又咽回肚里了”。

(二)鼓励学生多提问

质疑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大胆提出问题。学生的质疑是开放的,随机的,有的在课前,有的在课中,有的在课后。但不管哪一种情况,都应对问题的提出者给以肯定。这样,学生的思维是敏捷的,创新思维都高于其他学生。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了“风的形成”后,有的学生就提出:怎么我们这儿一刮西北风就变天要冷,而一刮东南风就气温回暖?学了电的知识后,有学生就问:小鸟在电线上落着怎么就不怕电呢?像类似的问题太多了,都说明学生在积极学习知识,思考问题。

(三)多应用启发式教

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给他们提供创新思维拓展性解决问题的条件,引导他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开拓思路,重视想象和联想的训练,还要鼓励学生猜测抢答。对于学生的回答可暂时保留,不做评价,继续深入地诱导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做出更好而有创新的回答。但启发的问题一定把握深度,符合儿童的思维能力,并选择恰当的时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三、注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进行课外实验拓展活动

首先,除了正常的课内实验外,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拓展活动,如配合课堂教学的补充实验、趣味实验等。其次,要拓展实验的空间,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延伸。教师还可以成立课外兴趣实验小组,开放实验室,放手让学生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这样,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能够自主发展,并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积极自主地进行动手实践,学生创新的能力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

(二)进行小考察活动

利用有利条件,教师带领学生到田野、公园、河流沿岸等处进行实地考察,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使学生通过直接接触自然环境获取知识,同时使学生开阔眼界,受到大自然的熏陶。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自然得到培养。例如,教师可让学生考察自己生活周边的水源情况,分析如何改善水源,消除污染。这样的考察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

(三)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科学课中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随时去搞这项活动,如制作动植物标本、风筝、风车、土电话、简易望远镜、交通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模拟电路等。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以科学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精神,是创造活动的支柱和动力。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科学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学生树立创新的志趣,并经常给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大发明家、科学家,如哥白尼、张衡、牛顿、伽利略、爱迪生等名人的故事。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向这些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毅力,以使他们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小小“发明家”或“科学家”。这是创造活动最终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创新教育是永恒的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这一科学启蒙的阵地上,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积极扶持学生的创造萌芽,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玉清.小学科学课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生之友,2009(8).

[2] 王强.浅谈小学科学与创新教育[J].科教新时代,2012(4).

猜你喜欢
创新科学教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科学拔牙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