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傩戏保护与传承之研究

2016-11-10 16:13高飞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傩戏保护传承

高飞

摘要:傩戏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傩戏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已日渐贫瘠,如何直面存在的现实困难,切实做好傩戏的保护与传承,既保持其文化内涵不走样、同时又在保护其原真性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笔者认为可以将“静态保存”与“活态传承”结合起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让傩戏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关键词:傩戏;童子戏;保护;传承;发展

在我国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驱鬼除疫的宗教仪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又逐步融合佛、道、民俗、艺术等文化形式,通过祭祀、舞蹈、戏剧、杂技、面具等形式,形成了为人们驱鬼避邪、祈福纳吉、酬神还愿的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1]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成熟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并融合各种地方戏曲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目前傩戏在四川、贵州、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的农村山区还有遗存。

江苏南通地区的“童子戏”即是我国傩文化遗存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溯源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起源于本地古老的消灾祈福民俗仪式上童子和童子会,童子上圣仪式全部使用南通的方言俚语,配乐均为打击乐,声腔怪戾突异、高亢悲怆,演唱内容多与降妖捉怪、神仙灵异有关,因此很自然地吸引了相当一批观众。明代中叶以后,以“童子戏”为主的通州民间巫觋活动已经十分活跃。到了清代,童子会已遍及城乡,这在文人作品中时有描绘:“万宝秋成祝满仓,村村赛鼓觋巫忙。”(《海陵竹枝词》),到了民国年间,巫人活动已由单纯的家庭祭祀、祈福消灾向民间戏剧活动发展,参加演出的巫觋动辄数十人,观众成千上万。建国后,在破四旧的政治背景下,童子艺人都去掉了傩仪表演,演出时只保留了其中的戏剧部份。而到了改革开放、信仰自由的新时期,在农村地区,行傩之风又逐步盛行起来,并讲究各项仪程具备,傩戏与傩仪又重新合二为一。经过岁月的沉淀,南通“童子戏”迄今仍保存完好,是研究傩仪、傩舞、傩戏的重要资料,曾被中外学者、专家赞誉为戏剧“活化石”, 2008年6月“童子戏”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以说,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做好傩戏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延续当地的人文脉络,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自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各地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2006年以来,武安傩戏、池州傩戏、德江傩堂戏、恩施傩戏、鹤峰傩戏等傩文化类项目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傩戏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大好局面。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一片繁荣的表象之下,傩戏的未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概括起来,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困境:

1.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的变迁让傩戏的生存土壤日渐贫瘠

纵观各地傩戏的起源和蕴藏其中的精神内涵,都是出自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对神明的敬畏。在原始农耕时代,在自然灾害与病痛面前,人类无法有效认知,往往只能强烈地感受到精神世界的恐惧。为了使这一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人们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这时就选择了可以人神沟通的巫术作为对抗外界的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昌明,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现时期知识爆炸的年代,人类的力量甚至可以改造自然、改变世界,早已没有了需要通过傩戏去娱神、获得神灵庇佑的需要。另一个对傩戏传承形成重大冲击的原因是城镇化步伐的快速迈进。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我国正在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原来的地域划分在不断地重组与融合,各地方的人群融入新城镇,地方语言的纯粹性也就无法保证,为了沟通方便,普通话已经是新移民的标准交流语言,年轻人和孩子们一般都不会讲家乡土话了,而地方语言环境恰恰是傩戏的重要载体之一。方言逐渐被普通话取代,以致傩戏、傩文化在原有语言环境中的很多具有独特韵味的腔调和唱法在接受的层面失去了曾经的艺术魅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童子戏”演出时,接近六成的现场观众表示“有些听得懂,大部份要靠猜”;三成的观众表示“完全听不懂唱的啥”;只有一成的老观众表示能够完全听懂。对于一种扎根于此的地方文化而言,其语言传播环境已岌岌可危,傩戏与当地居民的亲和沟通力正在减损,听都听不懂就更谈不上喜欢和欣赏。甚至还时常有童子戏在城镇小区里演出遭人举报,被投诉太过喧闹挠民的尴尬。

2.傩戏艺人不断老去,后继乏人,传承困难

民间傩戏的传承主要有师徒相授及家族传承两种,已有千年以上传承历史的“童子戏”如今流行于南通市通州区中西部农村地区,近年来通过全面普查,已经确定了胡夕平、丁杰君、陈张林、东永清等19位有代表性的童子艺人并列出他们的传承谱系,目前整个通州从事童子戏的民间艺人总数大约在300人左右,且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现有代表性传承人为省级1名,南通市级4名,原国家级传承人胡夕平在获得命名后的第三年即以83岁的高龄逝世。全面熟练掌握童子技艺的核心传承人正在不断地老去,而接受了现代文明熏陶, 愿意继承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寥寥无几。我国其它地方的傩戏也同样面临新老艺人青黄不接的难题,如不想方设法,终有一天会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

3.傩戏表演的受众面在不断缩小, 无法吸引年轻群体

随着文化娱乐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综艺演出、演唱会、电影电视、还有互联网新媒体的全面普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取代了傩戏原有的娱乐功能,正不断压缩着傩戏的生存空间。如今在民间约请傩戏艺人进行祈福还愿酬神演出的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农村老人,而在现场凑热闹观看“童子戏”演出的主要对象也多是街巷阡陌中的中老年人;年轻人对这种原生态的傩戏演出大多持取笑的态度,认为是一班乡野村夫又在搞迷信活动了,加之傩戏的唱腔和表演较程式化,缺乏创新,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如今在我们南通地区童子演艺活动的萎缩已在所难免,目前仍在表演完整文武场“童子戏”的已越来越少。

4.保守主义促使宝贵的原始资料逐渐流失,傩戏专业研究难以为继

傩戏一般都是无本演唱,师徒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徒弟往往需要跟着师傅跑场子,通过实践慢慢磨炼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师傅再根据徒弟的临场表现给予点拨,徒弟参加演出的机会越多,技艺精进的速度就越快。文革后的一段时间,随着傩戏演出机会的迅速减少,为了防止傩戏技艺的失传,傩戏艺人中也开始有了手抄本的记录。例如在我们通州地区童子艺人间传颂的《十三部半巫书》,它是伴随着南通童子戏问世而出现的宝贵的文学资料,包括《闹荒》、《袁樵摆渡》、《陈子春-唐僧出世》、《请星迷路》等十四个互有关联而又独立成篇的故事,由排列整齐的七字句、十字句两种句式的唱词组成,童子艺人进行文场演出时经常会表演其中的经典剧目。“十三部半巫书”从形成到现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风雨,前些年在非遗普查时,我们发现了保留下来的“十三部半巫书”手抄本,通过搜集整理,得以编撰出版了完整的《十三部半巫书》,为童子戏的研究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唱本资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存在保守主义的傩戏艺人,把童子戏仪程记录和唱词唱本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肯轻易示人,还存在着行业垄断的自私心理,而和他们的子女沟通时,往往窃以为奇货可居,向我们漫天要价,致使合作无法达成。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专家学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基础研究,有时还会因原始资料的缺乏而放弃研究课题。这种保守僵化的状况,使傩戏的保护与传承无奈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虽然傩戏被归为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戏剧类”,其实它却融合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信仰与习俗等内容,是一种跨类别的综合文化现象。它的传承历史溯源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为我们提供了宗教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绘画雕刻等各方面的宝贵资料,确实有“活化石”的作用。例如在主要研究南通童子戏的戏剧发展脉络时,我们可以看到从略具戏剧因素、戏剧美的原始戏剧雏形到成熟的世俗戏曲,不同的演艺形式在童子戏中共存共荣,颇有汉代百戏杂陈的遗风。剧目《抬判》整个过程用杂技类的肢体语言来表述,是百戏;剧目《座堂审替》中包公的四个随从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分别戴龙、虎、狗、马四式纸糊套头面具,是脸子戏;包公捉拿归案的罪犯是一个纸扎人,演的是偶戏。《开门请神》中,童子打扫厅堂场园,迎接天上地下列位神仙,牵马安轿,引座请茶,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线,是不开口的哑剧。另外,光说表不吟唱的《郑三郎上西天·痴八侯看门》,是科白剧。《跑铁·古人刀名》中,三五童子,数说历代战将的兵器和战绩,采用的形式类似于歌舞戏……单研究傩戏的这一小项就可以提供给戏剧研究者如此多的信息量,从一斑窥全豹,傩戏的确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傩仪始终是与傩戏相互伴生的一种形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其文化内涵不走样、同时又在保护其原真性的前提下适当发展,[2]笔者认为可以将“静态保存”与“活态传承”结合起来,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立足当下,切实做好傩戏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1.开展抢救性记录工程,建设傩戏博物馆

傩戏是传统农耕社会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中,它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冲击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加之因为演出机会少,规模小,导致傩戏艺人的技艺也日渐生疏,传承走样,而且不断有宝贵的第一手文本资料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被带至九泉之下。对于日渐濒危的傩戏,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尽快启动、开展抢救性记录工程,国家文化部在去年适时发布了“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3]我们要在专家学者的参与指导下,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数字化等手段,对傩戏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如曲谱唱本、服饰道具、神帏疏表等等,在建立了不变种源、完善全面的数据库的同时,建立博物馆、非遗展陈馆等直观向民众展示傩戏魅力的窗口,这里即有实物的展陈也有现代声光电的传播,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前来参观,并努力把它建设成集展示、研究、交流为一体的傩戏基地,促进傩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鼓励传承带徒,扶持民间的傩戏演出队伍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性,傩戏不仅要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要让它活在动态传承当中。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以保护项目为基础,积极落实配套补贴,以改善、提高傩戏艺人的生活水平,鼓励、扶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升“傩戏”传承人形象,形成对传承人和传承活动的良好保护机制。并通过举办各种规模的展示展演活动,扶持民间的傩戏演出队伍,为傩戏艺人寻找活动场所,搭建表演平台,增强民间艺人的传承信心。2008年,在通州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区文广新局主管,我区成立了通州童子戏剧团,新核定编制10人,每年由政府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以继承保护地方传统戏剧、发展和繁荣地方文化,对镇、村“童子戏”团队进行艺术指导,积极探索有效管理模式,使“童子戏”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得到实实在在的传承和保护。为适应现代人的欣赏习惯,新成立的童子戏剧团在保留童子戏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艺术元素,进行了适度的创新发展,编排了《钟馗戏蝶》、《范老爷判婚》等新编剧目,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钟馗戏蝶》这一节目荣获了第九届山东博兴小品·小戏艺术节银奖,《范老爷判婚》这一整场演出也已成功演出了50场以上。

3.加强文化交流与宣传,扩大傩戏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在实施静态保存和活态传承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突出傩戏中宣扬勤劳俭朴、尊老爱幼、行善积德的美的部分,展示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大群众中进行宣传。在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通过文艺演出、集中宣讲、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加以宣传,让全社会提高认识,为傩戏的生存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傩戏的影响力和美誉度。2004年10月“童子戏”作为中国傩戏的代表赴韩国参加了亚洲传统艺术节和第八届东洋艺术节。2008年5月,再次受邀赴韩国晋州参加东亚西亚面具舞庆典,演出了《开门请神》、《祭鸡净地》、《太平大喜》、《钟馗傩》这些具有浓郁民间原始傩仪风味的节目,受到了参加庆典活动的东南亚观众和专家学者的热烈好评,再次证明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008年7月,我区主办了首届“童子戏”发展研讨会,邀请了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童子戏”的挖掘、保护、开发及发展走向等方面进行研讨。近年来,我们还多次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我区实地考察调研,配合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拍摄童子戏专题片,进一步扩大了“童子戏”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4.结合生态文化旅游,促进傩戏的可持续发展

傩戏在我国的湘鄂渝黔苏地区分布极广,而这些地区又同样有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傩戏的生存发展完全可以和这些旅游资源相结合,那高亢粗犷的傩戏唱腔、神秘悠远的傩仪表演、色彩丰富的傩戏剪纸、精雕细刻的傩戏面具等等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文化宝库。目前各地都在加大力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傩戏等非遗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是切实可行的双赢举措,这样既增强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又让傩戏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加贴近群众,获得创新与发展的动力。我们甚至可以把各地的傩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合作交流,打响中国傩文化深度游的品牌,向国内外游客与专家学者进行推介,就如当年的电影《千里走单骑》展现的那样,傩戏的魅力是没有国界的。

傩戏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远而又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共同参与,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需要立足现实,去芜存菁,在“傩戏”这一人类文化的活化石中提炼出与现代文明要求相适应的,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成份,让它融入现代社会,以富有创意的方式得到传承与发展,群策群力让傩戏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罗巧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2012,6.

[2]蔡武.要剔除非遗中的迷信色彩等落后的因素,“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01,12.

[3]国家文化部《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文非遗函[2015]318号.

猜你喜欢
傩戏保护传承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国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傩戏表演文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