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中的城市形象塑造已经不再是个案的代表,具有研究意义。类似青岛“天价虾”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在成为舆论焦点之后,人们从对事件的负面印象转移到对城市形象的价值否定,对城市形象产生的负面看法会长久影响着人们。城市形象的主观性,决定了城市形象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任何负面舆论都有可能对城市形象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而媒体作为传播工具,对于城市形象的修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负面新闻报道;城市形象;新媒体;传统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89-01
2015年10月4日,有网友在青岛市乐陵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引发媒体及网民关注。“天价虾事件”让曾经以“好客山东欢迎您”使人们心驰神往的青岛如今已经成了“宰客山东”的代名词以及“段子手”们的素材,上亿元的广告费用也毁在了一只大虾上。一方面是事件本事以及政府作为影响受众,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传播。这些负面新闻报道共通点为传播速度很快而且破坏力较大。
一、城市形象负面新闻报道过程
(一)传播源头——新媒体的重要代表社交媒体。对青岛“天价虾”事件进行梳理发现,该事件最初是由青岛“天价虾”事件的受害者在新浪微博发声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新闻的传播源头不仅是新媒体,而更是一种社交媒体。这类的社交媒体具有私密性和公开性的双重性质。一方面,类似微博的社交媒体在发布一条状态后,只有自己的关注者才会注意到,这体现了社交媒体的私密性。但这类事件的曝光者都不是社交媒体中的名人“大V”,而又能演变为之后全民对于该事件的关注也表明了社交媒体的公开性。
(二)事件传播途径。在事件的相关微博发布后,青岛广播电台首先做出回应,并在广播中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并引发了大量网络媒体参与报道该事件。首先是中广网,其后就是各大新闻网站甚至是青岛当地的各大自媒体平台都对此事进行报道并对这一事件进行批评。新媒体的传播效率极高,对于事件的敏感性也很突出,但同时,它们的弊端也十分明显。这些新媒体并没有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和深入挖掘,这也指出了新媒体的极大漏洞。大多数的新媒体,包括自媒体平台,并没有对事件进行调查的权利,虽说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但公民只有监督权,而没有深入专业采访报道的权利。最后,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华西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等,除了最初转载消息外,这些主流媒体均进行了进一步的采访,将事件挖掘得更深更细。新华社还专门发布评论。随着事件的发酵,国际传媒中的BBC、世界日报等媒体也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三)媒体呈现的特性和弊端。这一系列的新闻事件传播过程反映了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性,同时也反映出它较忽视真实性、无法深入挖掘事件真相和进程的弊端。而传统媒体则具有真实性的要求。但传统媒体的滞后性以及本地媒体噤声体现的媒体职能发挥的缺位和新闻自由的无形限制都体现了传统媒体的缺陷。
根据媒体在有关城市形象方面的负面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特性和弊端,对城市形象修复中的媒体作为提出几点建议。
二、城市形象修复中的媒体作为
(一)理论建议。
1.把握好负面新闻报道尺度,发挥积极作用。当一个城市涉及负面报道时,出于城市竞争的关系,其他城市媒体会出现过度丑化该城市的报道,媒体应该把握好负面报道的尺度,不能轻易对一个城市进行嘲讽、挖苦,形成舆论导向,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从城市营销的角度上,当媒体反馈出来的正、负面信息无法调和的情况下,公众往往更倾向于城市的负面形象。
2.加深媒体真实性、客观性,发挥媒体预警功能。媒介构筑了城市形象本身,所以媒体在对城市形象报道中,要更加真实、客观地呈现该城市的“拟态环境”,即是公众接触的不是真实的环境,是由媒体碎片化报道所拼凑出来的“拟态环境”。媒体在展开负面报道时,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使新闻报道变成博取点击率的炒作。新闻人应该提高媒介素养,扩宽看问题的视角,多层次、多元化,不是从某个城市的小点立足,而是要放在大的宏观环境下报道。虽然我国的报道方针一直坚持“正面为主、负面为辅”,但是媒体也应该发挥预警功能,暴露社会问题,从而促进各方共同解决城市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的守望价值和社会责任。
3.推进地方媒体协同政府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建设和谐城市。城市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良好的城市形象意味着公众的认同和城市外界具有吸引力。城市形象塑造当然是政府的事情,却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政府以城市管理者的身份向公众发布权威信息也需要通过媒体强化感知。所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经济,有赖于媒体和政府的协调运作。地方媒体要认清,负面报道是为了促进良好城市的真正形成,而不是破坏形象本身,而政府要从真实的地区情况出发,找到和地方媒体的报道中的差异,错则改之,无则加勉,做好城市舆情监测。政府协同地方媒体强化对城市形象认知,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
三、有关青岛城市形象修复中的媒体作为
媒体应进行相应的正面报道宣传。中国青年网也有报道今年九月,青岛野生海捕大虾只有在这一开海季才能买到,数量稀少。渔港摊位上的青岛对虾、斑马虾更是价实保真成为抢手货。在拥有2808万粉丝的中国新闻网官微、495万粉丝的环球时报官微、203万粉丝的央视网新闻中心官方微博网络新闻联播以及环球资讯广播、成都商报、猫扑网官微等微博上都有青岛“开海了”的微博发布,更是邀请各地游客前来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同时监督旅游物价。这些做法引发网络上网民的一致好评,媒体在城市形象修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结语
“面子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好的形象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制造业发展,刺激外资引进、拉动经济;差的形象使人们城市荣誉感下降、人口迁出等。一则负面新闻的伤害是上千万的广告也很难弥补的。媒体对于城市形象的修复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萍.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评述.新闻知识,2009.
[2]陈羽峰.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塑造.青年记者,2013.
[3]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4]陈柳钦.城市形象的内涵、定位及其有效传播.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5]王宝璐.形象修复理论在城市形象危机传播中的运用——以青岛“天价虾”事件为例,2016年1月.
作者简介:艾润楠(1996-),女,汉族,河北乐亭,本科,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