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寓言与成长电影

2016-11-10 22:49张文翰
人间 2016年28期

张文翰

摘要:洞穴寓言源自柏拉图理想国里的一篇文章,这个故事引申出了当今电影市场最热的一个话题之一——乌托邦。成长电影是类型电影的一个分支,而其实,成长电影和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之间息息相关。本文将结合两部电影《疯狂原始人》和《狗牙》对这两个名词进行分析。讲述成长电影与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洞穴寓言;成长电影;疯狂原始人;狗牙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36-02

洞穴寓言与成长电影,从宏观上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题材。狭义的洞穴可能局限于一个场景,一个固定的地理位置。广义的洞穴电影就没有了范围。一部成长电影里,主人公的成长都与洞穴相关。包括他从一个世界观的转变,升华成了另外一种世界观,这都是与洞穴息息相关。主人公一开始所秉承的世界观的信念,就是他在内心上为自己构建的一个洞穴。例如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的鱿鱼和鲸(The Squid and the Whale)的主人公最初视父亲为偶像,想把自己的生活过的和父亲一样,这就是他最初给自己建造的洞穴。直到最后这种世界观的崩塌,新的世界观的建立。就是他如何走出洞穴,接受洞穴外的世界的过程。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在著作理想国当中的提及了有关洞穴寓言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有一批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洞穴有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人们的脖子和脚被锁住不能环顾,只能面向洞壁。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和囚徒之间有一些人拿着器物走动、火光将器物变动不居的影像投在囚徒前面的洞壁上。囚徒不能回头,不知道影像的原因,以为这些影子是“实在”,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并习惯了这种生活。当某一囚徒偶然挣脱枷锁回头看火时,发现以前所见是影像而非实物;当他继续努力,走出洞口时,眼睛受阳光刺激致使他什么也看不见,只是一片虚无。他不得不回到洞内,但也追悔莫及,他恨自己看清了一切,因为这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痛苦。

在这篇著作中也有一个新的名词诞生——乌托邦。我们提及洞穴寓言,与成长类型的洞穴寓言电影,会显得十分的陌生。但是这个类型的电影正在近几年成为了科幻电影中最炙手可热的题材,随著飢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的大热,越来越多的反乌托邦电影出现在了影院里。

洞穴寓言是讲被囚禁于洞穴的囚徒有一天挣脱枷锁,离开洞穴,发现了洞穴外面的世界。乌托邦与洞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因为乌托邦也是从属于洞穴的范畴以内的。不管所谓的乌托邦建设的多么美好,也是被地理因素和范围所限制住的一部分区域。当乌托邦因为人为或外在的因素被限制住了,这个地域的外围就是新事物。乌托邦自然而然就成了被限制的洞穴。

不论柏拉图或是后世的哲学家,都认为敢于突破洞穴的囚徒是勇敢的、值得鼓励的。反之,洞穴和乌托邦是值得摒弃与鄙视的。这也就出现了大多的反乌托邦著作。根据电影来分析,这些假定意义上的乌托邦(洞穴)都有以下的特征,并且依照电影编剧的三段论,会在前1/3的时间将背景交代清楚。

第一,这个洞穴里有一定的规矩和制度,并且在剧中的主角未得到觉醒都可以一併发展下去。狗牙裡面的制度是由家族裡父亲来制定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父亲对子女进行教育时使用的理论“外面的世界极其危险,而孩子们如果想要出去,必须等到“狗牙”脱落”。这种荒诞之极的理论就是这个家庭洞穴的规矩,而众人因为接受了父亲的洗脑而坚守著这个规矩。疯狂原始人裡面的制度就是穴居人的洞穴制度,但这种制度的建立是源于很多上一代存活下来的穴居人建立的制度。正是这种经验主义才使影片中的古鲁格(Grug)和古鲁格家族恪守洞穴法则。因为影片开始小伊(Eep)的旁白,不遵守洞穴规矩的家族都因为灾难死了,对生的渴望是使他们遵守制度的原因。狼群的原因和狗牙类似,有提到的神克利须那的团体群落种族的传统,还有父亲对他们的洗脑。总之,这一切洞穴的规矩,都有一个可以解释的理由,而通过规矩的洗脑,大多都是因为生的渴望而使洞穴裡的成员遵守制度。因为外面和新事物总是危险的。以这个角度来看,著名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也属于洞穴电影,因为文中出现的肖申克监狱也是一个洞穴,它有著封闭的空间和现成的规章制度还有各种遵守著这类制度的成员。

第二,有一个极权主义,并且通过领袖的掌控而使洞穴的制度平安的发展下去。狗牙裡面是父亲,电影用家庭讽刺集权制度,父亲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只有父亲才有出门的权利,一切规章制度都由父亲制定。而父亲也是唯一能给全家带来生活必须品的人。疯狂原始人里的古鲁格,因为强壮和族长的责任感,所以成为了领袖。狼群裡的父亲,只有他才有打开大门的钥匙,钥匙就是权力。还有飢饿游戏裡的斯诺总统,控制十二个区的国王,也是一个极权主义者。

第三,通过封锁消息,控制语言和文字系统到达洗脑的作用。这一点在狗牙里体现最明显,开场时录音机传播知识,将海、远足、高速公路等名词歪解再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失去对外面世界的概念。其中大儿子与母亲的对话十分经典“妈妈,僵尸是什么?”“僵尸就是一种黄色的小花。”疯狂原始人中古鲁格最喜欢给家族人讲的故事,不听话的小老虎最后死了。但狼群的洗脑方式却与其他两个不同,父亲让孩子们沉溺与电影的世界而不愿意出门,自行的认为外面是危险的。

所以不管一部洞穴电影有多麽的奇特、宏大、不可思议,但归根究底,都是这样的一个洞穴作为背景来支撑著它。而这正是一个反乌托邦电影最为吸睛的地方,如果把洞穴设定成功了。就成了一个抓人的电影。关于主角的成长就开始沦为套路了。

主角一定是要在这个洞穴的。但是这个主角从一开始就与整个洞穴裡的人格格不入,他是有逃脱的欲望的,只是还没有被激发出来。然后是三幕剧的第一个转折点,不会发生一个外因,或是内因,或是内因外因同时发生了。主角就开始坚定了自己要逃离洞穴的欲望,剧情走向第二幕。主角与集权的代表还有愚昧的成员发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衝突,打败或者被打败,进入第三幕的结局。

疯狂原始人是好莱坞工业化电影的产物,所以它在剧情走向更明朗。以上这三幕的流程也最好分析。女主角小伊一开始与父亲的不合就体现出来了,她嚮往光明而父亲恪守洞穴。格格不入的矛盾使他们从刚刚开始就吵了架。而后因为世界末日的到来摧毁了洞穴,小伊见到了盖(Guy)作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古鲁格家族不得已必须要搬离洞穴,接受可怕的新事物和新世界。第二个转折点里盖打败了集权代表古鲁格,古鲁格决定放弃洞穴追逐太阳。反乌托邦主义成功了,最后迎接大团圆的结局。

狗牙是一部政治隐喻的电影。所以这种反乌托邦的情绪在这部电影里更加强烈。大儿子作为愚昧的众人代表,是掌控者父亲的狗腿子。小女儿是旁观者,性格也不是很强烈,并没有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所以对于她也没有太多笔墨。而大女儿是十足的反叛者,而克里斯汀娜(Christina)和她的色情录影带是使大女儿觉醒的外因。大女儿一开始的反叛不是很明显。但是她很愿意和克里斯汀娜聊天,愿意因为一个发卡而为克里斯汀娜口交就是她心裡反叛的种子。最后在她与父亲的斗争中她失败了,成为了大儿子的性工具。但是这更加坚定了她想要出去的渴望,所以砸碎了自己的犬齿,离开家。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洞穴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