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江花灯戏是湖南省非物质文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是极具平江特色的地方戏曲,在表演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了平江人民独特的风俗内涵和精神文化。对平江花灯戏发展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策略,希望平江花灯戏能够换发崭新的活力。
关键词:平江花灯戏;策略;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51-01
平江花灯戏是湖南省众多地方戏曲中的一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四百余年来为平江县人民所喜见乐闻。平江花灯戏原名灯戏,初期也叫“歌戏”,一般称之为“平江花灯戏”。 2009年,平江花灯戏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江花灯戏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现实感极强,从内容和题材来看;平江花灯多以调情、劝善、庆贺为永恒的主题,创作的基本素材全是本地的耕田、砍柴、舂米、打草鞋和打卦、拜年、吊孝、吃红蛋、搭渡等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平江人一看就能心领神会。所以平江的花灯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大众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来临,这一古老的地方戏曲遭受到了严重的危机。电视、电影、广播、网络媒体的兴起,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花灯戏失去了原本的受众,失去了广发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对花灯戏很陌生。
一、平江花灯戏的艺术特点
平江花灯戏吸取了各类民间舞蹈、武术以及说唱艺术的特点,注重口、眼、身、手、步等程式的综合运用。主要以优美的舞蹈贯穿“花灯戏” 的整个过程,演员常用折扇和手帕为道具表达情感。舞蹈的步法多种多样,有二步半、四方步、碎米步等。扇子的耍法有扑蝶扇、小花扇、大花扇等。
平江花灯戏的唱词基本以平江方言为主,平江因为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与外界交流不便,造成平江方言与湖南其他地区有较大差异。平江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大,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平江方言有七个音调,用平江方言朗读古诗文,大多能合乎韵律。在花灯戏中采用较多的衬词,如啊、哎、吧、哪、噢、啦、口来、呀、嘿、哩、嗬、哟、唉、咳、咧、咚、嗯等。
二、平江花灯戏的发展现状
平江花灯戏作为具有特色的地方戏曲,是平江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之前,平江花灯戏在平江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受众较多,各种戏曲团体也十分多,戏曲种类发展繁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平江花灯戏这一古老的地方戏曲正面临的发展的危机。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各种民间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在商铺开业、红白喜事等场合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花灯戏商业化演出目前存在着较大问题,各演出团体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三五人就可以登台演出。大部分演出团体对剧目进行不同程度的创作,有的经典剧目在再次创新后得到大众的认可,有一部分的再次创作使经典剧目丧失了原本的韵味,变得不伦不类。有的演出团体为了能更好地吸引大众的眼球,表演一些低俗的节目,传播不正当的精神文化,使花灯戏失去了应有的艺术作用。
三、平江花灯戏的发展策略
随着传统文化的的衰落,目前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开始努力着力拯救传统文化。平江花灯戏作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受到了相关部门的保护。但光靠政府行政部门的保护,并不能使平江花灯戏焕发往日的荣光。本文就平江花灯戏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校教育,将平江花灯戏融入到中小学校本课程中。
如果将平江花灯戏中的精品剧目整理成系列的乡土音乐教材,进入到中小的音乐课堂,将对平江花灯戏的继承和发展起到较大的作用。平江花灯戏与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相结合,使年轻的新一代对本地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将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文化意义。戏曲作为一种连贯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要培养出优秀的表演者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必须是长期的坚持不懈,从小抓起,使新生一代能够从内心喜欢,热爱这一艺术形式。所以让平江花灯戏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既能让学生了解和热爱当地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又能使地方性音乐教育得到落实,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
(二)培养和引导民间戏曲团体的成长,规范演出市场。
针对目前大大小小各种演出团体水平参差不齐,演出市场不规范的现象。首先是要有相关部门来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剔除演出中存在的低俗烂俗艳俗的桥段,还原花灯戏健康的面貌,使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得到传播。其次可以使一些小的演出团体合并,强强联手,形成更大规模的演出团体,使艺术水准更上一个台阶。这样有效的规范演出市场,壮大演出团体,培养优秀的演出人才,不仅对本地的经济文化起到促进作用,还能使平江花灯戏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三)扩大宣传力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脑、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地方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可以好好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和推广平江花灯戏。当地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建立一个专门的提供平江花灯戏信息和资源的网站,让平江花灯戏得到更好的管理与保护,通过网络平台使其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可以举办各种灯戏的比赛,鼓励人们参加;多举办平江花灯戏庆典、节庆的民俗活动、游戏。举办艺术展览等活动,展示艺人们所创作的民间艺术品,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时代元素,开拓民间文化市场。
总之,古老而独具地方特色的平江花灯戏是湘北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缩影,通过对平江花灯戏的行当、发展现状、保护传承措施进行研究,将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发展史,推动区域性地方文化的发展,振兴地方戏曲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玉人. 花灯戏生态特征论[J]. 艺术百家.2010,(06):108-141.
[2]张晓俊.论四川花灯戏的发展及现状[J].旅游纵览.2011,(07):66-67.
[3]黄莎亮. 电视纪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J]. 艺海.2009(09),99-100.
[3]仝婷. 戏曲如何应对生存困境[J]. 黄梅戏艺术,2010,(2):48-50.
作者简介:何小(1987.11),男,汉族,湖南平江人,平江三中音乐教师,研究生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