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泽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100037
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
——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
陈安泽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100037
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 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 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 60年来从没离开过, 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 以笔者为主, 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 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 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 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 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 经过艰辛努力, 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 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 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 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 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 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 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旅游地学; 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地质景观
地学是地球科学(Earth-science)的简称, 是“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科学之一。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是笔者等, 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学科完备的学术优势, 和中国地质学会这个学术交流平台的组织优势。将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为旅游业服务中去, 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 属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旅游地学在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并在实践活动中, 推动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在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实践中, 又促进了旅游地学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旅游地学与中国旅游业、中国地质公园事业是紧密相连的, 前者是指导后者发展的理论基础, 后者为前者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实践平台,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1.1 旅游地学的定义
1985年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时, 将旅游地学的定义列入会章第2条: “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与方法, 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陈安泽和卢云亭(1991)在《旅游地学概论》提出了新的定义:“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 它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疗康乐与地球表层物质组成、结构及能量迁移、变化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地质和地理两种旅游环境。因此, 旅游地学又是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门边缘学科的总称”。在新编《旅游地学大辞典》(陈安泽等, 2013)中, 将旅游地学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及细化即: 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主要包括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个分支。旅游地学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 并吸收其他学科(美学、景观科学、环境科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①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旅游客源市场; ②研究构成旅游业的客体要素——旅游资源; ③研究旅游业的媒体要素——旅游业管理及接待设施中涉及的地学问题; ④研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等。旅游地学是引导中国旅游业走向科学旅游时代的学科。
1.2 旅游地学的研究内容
旅游地学是为旅游服务而创立的, 因此主要针对构成旅游业的三大要素进行研究, 近年来将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问题也列入研究内容。
①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客源市场。主要运用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游客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及因地理环境、气候地带、交通条件、人口构成、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确定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是旅游业的主体要素, 没有游客旅游业就无从谈起, 因此,运用地学理论去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是很重要的;②研究构成旅游业的客体要素——旅游资源。主要应用自然地理学, 特别是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 并吸收美学、景观科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旅游资源, 重点研究自然旅游资源, 特别是研究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探讨其类型划分、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科学普及教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保护方法以及研究宝玉石、观赏石等与地质有关的地学旅游商品资源等; 研究人文景观资源中涉及的地学问题, 如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石窟、园林的地质背景条件、环境因素等。地质遗迹景观旅游资源形成机理及形成过程, 是旅游地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中的重点。研究目的是将地学原理注入旅游业, 通过旅游将地球科学知识向广大游客传播, 从而将旅游业引向科学之路; ③研究旅游业的媒体要素——旅游接待设施与政策涉及的地学问题。主要应用地质学、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涉及的地学及环境地学问题:如旅游道路、建筑物的选址、选线、地基稳定性评价, 休疗地的各种地学背景场值(阳光、温度、湿度、放射性、磁、电、微量元素、负离子、浴疗水质等),各种地质灾害因素(如地震、火山、滑破、泥石流、山洪等对旅游建筑物、道路、环境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 以确保各类旅游设施的安全和旅游环境的优良, 以及游客的安全等。还研究与地学有关为改善旅游业因地制宜而制订的环境保护规章、条例等;④研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问题。这是一项新的研究内容, 如地质公园申报条件、评审标准、地质遗迹调查内容、保护方法、地质公园规划、科学解说体系建设(包括公园主副碑、公园总体解说栏、科普广场、公园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及科普电影创作与拍摄、景点景物解说牌栏、地质公园科学导游指南书、科学导游图、各种电子科普读物编写、导游员培训、安全及引导标志等)、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活动、科学旅游产品打造、公园信息化建设(环境、景物、游客安全监测系统, 公园数据库, 对外通讯网站等)、地质公园推广及姊妹公园建立、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人员配制、地质公园旅游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1.3 旅游地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根据科学发展史研究获得的认知及笔者的亲身的体会,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主要取决两大因素:社会需求是产生新学科的原动力, 是促使新学科建立的发动机, 是新学科产生的客观因素, 或称之为外在因素; 一个成熟的学科自身向外扩展的需要,是产生新学科的依据, 是促使新学科发展的内在因素。新学科往往是沿着老学科的边缘与其他学科相杂交而产生。旅游地学就是这两个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诞生的。
1.4 旅游地学学科发展阶段划分
1)旅游地学孕育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导致经济迅猛发展, 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空前兴旺, 冷清多年的名山大川一下子热闹起来。与此同时学会活动也得到恢复, 1980年建立了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普委员会(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所属中国地质博物馆), 创立了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每年在全国组织上万名青少年, 以自然山水景区为营地向青少年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在地质科普工作者向营员讲解山水由来知识时, 还受到许多普通游客的尾随跟听, 使地学科普工作者深深感受到旅游者对地学知识的需求。为了适应这一社会需求, 地质科普委员会开始探讨地质学科如何为旅游业服务问题, 先后在北京、新疆、湖南召开了小型旅游地质(“旅游地质”术语首次问世)工作座谈会, 建立旅游地质组织的建议被提出。与此同时, 地理界开始直接为旅游服务, 编写了旅游地理教材, 院校开设了旅游地理课程, 并为旅游区作规划等。地质界和地理界分别形成了各自为旅游业服务的队伍和领域, 在全国兴起的旅游大潮中,地学界走在了为旅游服务的前列。为了使地学界的两股力量有一个汇聚点, 经过几年的准备, 召开一次整个地学界的为旅游业服务的科学讨论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的倡导下,1985年4月首届“全国旅游地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名词是在会议筹备过程中由陈安泽(当时任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李维信(当时任科普委员会秘书长)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 一致推举陈安泽为会长、陈传康(北京大学教授)等为副会长、李维信为秘书长。研究会挂靠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会议通过了陈安泽起草的向国务院“关于在发展旅游业中要加强地学调查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 首次提出建立“地学科学公园”建议。“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的建立, 是旅游地学孕育阶段的重要标志。
2)旅游地学初创阶段(1986—1991年)
研究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建立旅游地学学科(陈安泽, 1988)。因为在“旅游地学”名词提出之时, 并没有一门现成的旅游地学学科, 而一个学术团体如果没有一个成型的学科来支持, 是很难持久开展活动的。逐步建立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完备的工作方法和坚实理论基础的全新的旅游地学学科势在必行。研究会确定了从实践入手, 走“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完善旅游地学理论”的道路。号召会员积极从事为旅游业服务的实践活动,围绕建立旅游地学学科进行学术探讨, 通过全体会员的努力, 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工作方法、工作经验, 编写一部《旅游地学概论》的时机逐渐成熟。在笔者主持下, 第一部旅游地学专著《旅游地学概论》, 于1991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问世。黄汲清(时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为该书作序: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卢云亭等同志编写的这部《旅游地学概论》, 是该会建立5年来数百名会员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 也是我国广大地学工作者努力为旅游事业服务, 将地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旅游事业中去的一个创举”。《旅游地学概论》一问世, 就被许多院校选为教材或必读参考书, 对中国旅游业初创时期旅游人才培养与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旅游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旅游地学概论》出版标志着旅游地学学科已初步建立。
3)旅游地学成长阶段(1992—1999年)
这个阶段是旅游地学活动日益频繁, 为旅游服务效果日益显现, 在全国旅游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情: ①从1992年起研究会正式成为中国地质学会、国家旅游协会、国内旅游协会的二级组织, 对外称为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 ②首次提出旅游地质(地学)产业的概念。1992年3月12日, 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就如何发展地质旅游事业给地质矿产部领导写了一封信, 地质矿产部请研究会商讨贯彻措施, 研究会以陈安泽为主承担了国家科委软科学项目“中国旅游地质(地学)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旅游地质(地学)事业的发展问题。旅游地学工作已引起国家级领导人的关注;③旅游地学走向台湾, 走向国际地质大会舞台。1992年庆祝中国地质学会70周年时, 台湾地质学家阮维舟获赠《旅游地学概论》, 并带回台湾转赠台湾大学地理系教授王鑫, 旅游地学传入台湾。1996年在北京召开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 陈安泽在大会上发表了“旅游地学——地球科学新领域”(Tourism Earth-Science A New Subfield of Earth-Science)论文(陈安泽和陈茂勋, 1996), 首次将旅游地学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介绍给与会的120多个国家的6 000多名地球科学家。陈安泽任大会地质旅行委员会副主席, 组织了80多条地质旅行路线, 有1 000多位外国地质学家参加野外考察, 这使旅游地学在地质学最高层级展现了成果及存在并经受了考验; ④在此期间首批旅游地学硕士生、博士生在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毕业。
4)旅游地学新的开拓阶段(2000年至今)
①2000年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创立, 为旅游地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服务领域和实践平台。2015年中国地质学会决定, 把旅游地学研究会扩展为“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 使旅游地学发展与地质公园紧密联系在一起。②旅游地学理论日趋完善。2013年陈安泽主编的《旅游地学大辞典》(3 000多个项目, 160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5年《旅游地学原理》英文版(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Chen and Lu, 2015)由Springer出版, 标志着旅游地学理论体系日趋完善, 并已走向世界。③旅游地学已成为新的专业学科。从1991年起全国(包括香港、台湾)已有约40多所高校开设了旅游地学课, 2015年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首次设立了旅游地学本科专业班, 从而使中国旅游人才培养形成一个从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教学体系。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成都理工大学已培养旅游地学硕士100余名, 博士60名以上, 他们已成旅游地学的重要人才。④旅游地学组织取得重大进展。除中国地质学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外, 尚有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 约有近半数省地质学会建立了旅游地学(或旅游地质)专业委员会, 台湾成立了台湾旅游地学协会, 有关省地质调查院建立了旅游地学研究中心或地质遗迹调研中心,若干大学如清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北京旅游学院等也建立了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所(或中心), 预计今后还会有更多旅游地学研究机构涌现。旅游地学团体已成为推动旅游地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1.5 旅游地学研究会学术活动
研究会在建立时就确立了学术年会制度, 为会员提供一个学术研究和工作经验交流的场所。目的是利用会员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通过交流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和发展旅游地学学科。年会不只进行学术交流, 还为承办年会的地区提供发展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咨询服务。因此, 每届年会都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 经常出现多个市、县争办学术年会的热烈场面。30年来, 共举办了30届学术年会和5个专题研讨会, 共有5 626人次出席, 收到论文2 436篇, 择要汇编出版了《旅游地学论文集》22集。研讨和交流的内容涉及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的各个方面。笔者虽然亲历并主持了每次会议, 被誉为旅游地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带头人。但公正地讲,旅游地学学科是中国旅游地学工作者集体创立的。没有成千上万旅游地学工作者, 持续30年在为旅游服务中取得的实践经验, 然后将其提升为理论,旅游地学是不可能创立的。全体会员的劳动成果,才是旅游地学的真正源泉和知识宝库, 为使读者对此有所了解, 现将历次学术会议重要议题概要列表如下, 见表1, 表2。
1.6 旅游地学发展趋势
一门学科的创立取决于社会需求, 一门学科的发展更取决于社会需求。旅游地学是因旅游业迅猛发展而创立的, 而现在则因旅游的持续快速增长而处于大发展的时期。
1)国内对旅游地学的需求日益增长。一是对旅游地学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是对旅游地学资源因地质公园等的快速增长而需求急增。2014年笔者就“旅游业应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向国务院主管旅游的汪洋副总理写了建议,汪洋副总理当即批给国家旅游局长处理, 国家旅游局因此决定制订《全国地学旅游发展纲要——2015—2025》, 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编制(陈安泽, 2015),用开展地学旅游的举措增加旅游业的科学含量。《纲要》要求建立一批地学旅游研学基地、建立一批地学旅游精品路线、编写出版一批地学旅游科普读物,培养一批既懂旅游又有一定地学知识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一批旅游地学导游。为此, 国内高校正在兴起开设旅游地学课程、开办旅游地学专业的热潮。随着地质公园的增长, 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地质公园管理工作日益增长, 对旅游地学的需求日益迫切。例如《旅游地学大辞典》(陈安泽等,2013), 首次印刷6000册一年多便已售完。一本专业很强的辞典有如此高的销量, 说明社会对旅游地学的需求的形势是十分良好的。
2)国际对旅游地学的认知度日益提高。随着大宗矿产品社会需求的降低, 国际地学界日益认识到开拓为旅游服务是扩大地学工作的好机会。笔者主编的《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由Springer出版后半年内(2015年6月至12月)就售出1 530册,可见国际对旅游地学的关注度。笔者上月(2016年7月)应澳大利亚地质学会主席Graham Carr邀请防澳, 并代表中国地质学会与澳地质学会签订旅游地学、地质公园方面的合作协议, 澳方的目的是通过合作推动澳地质公园建设和地学旅游, 为澳大利亚地质工作创造新的工作机遇, 以降低因矿产品(铁、煤、天然气等)国际需求低迷而对澳大利亚地质工作的冲击。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向其教育部建议在中学及高校要设旅游地学课程, 以迎接地学旅游高潮的到来。笔者在悉尼大学拜会该校地学院院长Philip Mcmanus时, 该院对开设旅游地学专业十分感兴趣, 希将中国已开旅游地学专业教学方案提供给他们, 以便尽快将旅游地学专业开办起来。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上对旅游地学的需求在快速增加, 与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合作的兴趣在增长。
表1 旅游地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一览表(据陈安泽, 2006修改)Table 1 Annual conference list of tourism earth-science seminar (modified after CHEN, 2006)
续表1
表2 旅游地学研究会专题研讨会一览表(据陈安泽, 2006修改)Table 2 Symposium list of tourism earth-science seminar (modified after CHEN, 2006)
3)旅游地学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从地质学的发展史看, 地质学是因工业革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而发展完善的。矿产主要是满足人类物质文明需求服务, 而人类生存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 还须满足精神生活需要。旅游地学这门围绕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以研究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而创建的新学科, 必然会随着人们对精神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 而成长为一门更加完善的学科。
地质公园为中国首创,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儿,与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关系密切。现将地质公园创立的历史, 建立地质公园的宗旨、地质公园的定义、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立的程序、建设要求、国内外地质公园建设现状、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简述如下。
2.1 地质公园创立的历史
1)地质公园名词的由来。追本求源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原则, 地质公园名词到底是谁首先提出的, 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应当弄明白。笔者为此和国内外地质公园专家讨论过, 但谁都说不清楚。为此, 笔者查阅了历史文献, 发现“地质公园”“地学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名词都是中国地质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来的。其产生背景都是与改革开放政策有关。改革开放恢复了因文革而中断的学会活动, 地学家因开展科普工作介入为旅游服务, 在地质科学介入为旅游服务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术语。“地质公园”一词是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首届委员殷维翰(1983)提出的, 发表于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试论亟待建立的一个地质学分枝——名胜地质学”一文中。“地学科学公园”(Earth-science park)名词是1985年4月陈安泽在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会上, 起草的一份向国务院“关于在发展旅游事业中要加强地学调查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中提出来的。《建议》提出: “在国家级和省级自然景观旅游区(点), 如庐山、黄山、武夷山、泰山、三峡、桂林、五大连池、张家界等,要有计划地开辟建立地学公园和有地学内容的旅游博物馆, 以增强旅游区的科学价值, 提高旅游的科学性”。1985年11月地质矿产部在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召开了“地质自然遗产保护区区划工作会议”, 实地考察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代表们认为这里虽然名为“森林公园”, 而核心景区武陵源的主要游赏对象不是森林, 而是由泥盆系石英砂岩构成的奇特美丽的石柱群地质景观, 称为森林公园名不符实, 与会旅游地学成员, 便向地质矿产部提出了《关于建立武陵源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opark)名词首次问世, 建议刊登在“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编印的《地质自然保护区区划和武陵源科学考查文集汇编》中。而国外的文献中最早出现英文地质公园(Geopark)是1999年伊德博士Wolfgan Eder(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发表的论文“UNESCO Geoparks”-A new inifiative for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s heritage”(Eder, 1999)提出来的。再此之前, 世界上任何文献中找不到“地质公园”名词。据此, 笔者郑重申明,“地质公园”“地学科学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学学家首次提出来的, 这要作为重大创新列入地质公园发展史史册。
2)中国地质公园建立经过。从地质公园名词的诞生, 到地质公园的建立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1985年笔者等提出建立地质公园建议后, 对地质矿产部产生了一定影响。1987年7月地质矿产部以地发[1987]311号文下发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规定(试行)的通知》, 在《通知》中, 把“地质公园”作为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一种方式提了出来。1992年6月地质矿产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办法》(第五稿)编写说明中, 更明确提出“按保护形式分为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保护区是指在地学科研、考察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 而国家地质公园则更多强调开发利用与保护兼顾的特点,可为科普教育、教学、旅游等事业服务。”明确了地质公园应担负为旅游业服务的任务。1995年5月4日地质矿产部令第21号, 颁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 其第三章第八条: “对具有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典型性的地质遗迹, 可建立国家级、省级、县级地质遗迹保护段、地质遗迹保护点或地质公园,统称地质遗迹保护区”。“可建立地质公园”的提法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出现。到1999年之前地质矿产部共建立了86处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33处、地市级9处、县级32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没有一处地质遗迹保护区被命名为“地质公园”。为此, 笔者曾多次向地质矿产部主管地质遗迹的领导提出讯问, 并希望尽快正式建立地质公园, 但始终没能得到肯定的答复。事实证明,“地质遗迹保护区”与“地质公园”在性质上还是不等同的, 前者以保护地质遗迹为主要目的, 是地质矿产部担负的一项内部工作任务; 后者除保护地质遗迹外, 还要作为“公园”接待游人, 更多强调利用地质遗迹为科普教育和旅游业服务, 是一项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工作。虽然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建立“地学公园”“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 但要真正由政府出面组建地质公园, 在中国当时的情况下, 还无法实现。1998年因政府体制改革,成立了国土资源部, 地质矿产部被撤销, 归拼到国土资源部领导, 保护地质遗迹成为国土资源部的重要工作, 由政府领导建立地质公园工作出现了转机。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为了提升地质遗产保护的地位, 提出了创立“地质公园网络”的倡议。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建立地质公园号召, 再次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建立地质公园有利条件和时机已出现。
1999年6月孙文盛从山西省省长调到国土资源部任常务副部长, 分管地质遗迹保护, 同年12月由其主持在山东威海召开了“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笔者作为地质遗迹专家应邀到会作报告,在报告中提出地质遗迹景观不仅要保护, 还要积极利用它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出地质景观是极为重要的资源, 是永远开不完的金矿, 应利用他建立地质公园, 便再次建议中国要尽快将地质公园建立起来。会议主持人担任过省政府的主要领导,知道地质公园会给老百姓带来好处, 接受了笔者建议, 要求尽快向部写一建立地质公园的正式报告。2000年元月笔者联合时任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的王弥力同志及时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的赵逊同志,起草了建立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报告, 并通过地质学会送交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报告经地环司姜建军副司长修改, 于2000年3月30日以“关于地质遗迹保护有关问题的请示”送主管部长批示。“请示”中列入三项建议: “1、成立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 2、成立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专家评审组; 3、选择3~5个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开展地质遗迹保护示范工程(地质公园)的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领导于4月3日批准了“请示”报告。2000年8月24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厅发[2000]68号文下发了《关于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领导小组机构及人员组成的通知》”, 领导小组由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组成, 孙文盛为组长, 寿嘉华为副组长, 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姜建军为办公室主任。设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 张宗祜为主任, 李烈荣、赵逊、姜建军为副主任, 笔者等18人为委员, 下设办公室挂靠中国地质学会, 赵逊任主任。2000年9月20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厅发[2000]77文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 详细规定了申报办法、评审标准、批准程序, 要求各省厅于10月15日前将首批(每省1~2个)地质公园申报材料报部。当年10月底, 在各省报来的公园中评审通过了云南石林、湖南张家界、河南嵩山、江西庐山、云南澄江、黑龙江五大连池、四川自贡、福建漳州、陕西翠华山、四川龙门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黄山、甘肃敦煌等11处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笔者等建立地质公园的梦想, 终于在经过15年的艰辛努力下实现了。地质公园的面世, 开创了一个地质公园新时代, 2000年应以地质公园的元年载入史册。
2.2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定义
顾名思义地质公园是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要游赏对象的一种自然公园。其较详细的定义被写入《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国土资源部,2000)中, 即: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 稀有的自然属性, 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景观为主题; 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 以地质遗迹保护, 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是向公众提供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息、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科学公园。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和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2.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任务
地质公园的任务归纳为三项: 1)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地质遗迹是在地质历史时期中, 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 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表形态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保存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及地质构造遗迹。地质遗迹是追索地球演变历史的实物证据, 科学价值大且不可再生, 因此必须严格加以保护, 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产的最佳措施之一。地质公园是限制建设大型工程、采矿、城市化的特殊地区, 从而可以将公园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有效地保护起来, 以上两项保护内容是建立地质公园的首要目的。2)向公众传播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由于地质公园主要是由众多的典型地质遗迹所构成, 而这些遗迹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地球演变的科学信息, 所以地质公园是向游人传递地球科学知识的天然课堂。为此, 要求每个地质公园必须建设科学解说设施, 配置一定数量的解说员, 这样游人便可在游山玩景过程中, 顺便获得许多地球科学知识, 从而使自己的科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3)积极开展地质旅游,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向公众开放, 开展地质旅游活动是地质公园的一大任务, 这也是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保护区的显著区别。地质公园多数处于远离城市的山区, 经济不发达, 往往又缺少其它资源,因此建立地质公园是促使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和拉动公园周边社区居民就业,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方式。已建地质公园的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都得到了显著发展, 验证了这个任务在中国的重要意义。
地质公园既保护了地质遗迹和自然环境, 又利用地质遗迹向公众普及了科学知识, 还积极开展旅游活动, 促进经济发展。因此, 地质公园的理念, 是最完整, 最符合公众长远利益的先进理念。
2.4 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条件
1)地质遗迹资源具有典型性。能为一个大区域乃至全球地质演化过程中的某一重大地质历史事件或演化阶段提供重要地质证据的地质遗迹; 具有国际或国内大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产地及具有国际或国内典型地学意义的地质地貌景观或现象; 国内乃至国际罕见的地质遗迹。2)地质遗迹资源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和科普教育价值。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不少于3处, 可用于科普和教育实习用的地质遗迹不少于20处。3)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美学观赏价值, 对广大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 公园建成后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产业, 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4)遗迹已得到有效的保护。5)已批准建立省(区、市)级地质公园2年以上并已揭碑开园。
2.5 国家地质公园审批程序
1)各地方县以上人民政府向各省国土厅局提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申请。2)各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合格后签署意见报送国土资源部, 由国土资部组织国家地质公园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评委会由30 位专家组成, 在阅读由各省国土资源厅局签署意见报送的申报材料后, 以记名打分方式投票表决, 60分以上, 且获得全体委员2/3以上通过者,方能取得备报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审批资格。3)领导小组审议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具有建设资格的地质公园名单。4)取得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后, 须按照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要求,在3年内建成。5)完成建设工作的公园, 由当地人民政府向省级国土资源厅提出验收申请, 经省国土资源厅派专家进行初检, 初检通过后报国土资源部派专家组实地复检验收。部专家组经验收合格后, 写出报告送国土资源部审批。6)国土资源部根据专家组意见决定是否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只有经国土资源部正式发文批准的公园才能获得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3年内未按建设要求建成者, 则被取消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从以上可以看出, 获得国家地质公园称号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工作。
2.6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验收标准
现将国资规[2015]8号文颁布的, 14项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验收标准述如下: 1)地质公园规划(10分)。地质公园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依据。地质公园已按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 2010)编制完成了规划, 并已经由当地人民政府发布实施。2)地质遗迹保护(10分)。地质遗迹是地质公园建立的依据和主要保护对象。地质公园应在调查清楚园区内地质遗迹的类型、分布、数量、等级的基础上, 建立地质遗迹名录及资料档案, 制订并实施了具体、有效的保护措施, 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3)地质公园勘界(10分)。各地质公园边界必须测定拐点坐标,设有界碑; 土地权属清楚, 无采矿权和商业性探矿权等。4)地质公园主、副碑(5分)。在代表园区设立了地质公园主碑(包括公园总体分布图及简介说明栏), 各独立的园区设立了地质公园副碑(包括园区分布图及简介说明栏)。5)地质公园博物馆(10分)。要融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 能集中向游人展示公园的地质遗迹特色, 宣传普及地质科学知识, 并可进行休息娱乐。博物馆展出面积、内容和形式要与地质公园主题相匹配。展示内容、解说员讲解要针对普通游客, 既有科学内涵又通俗易懂。6)地质公园科普影视厅(5分)。建有一定面积和座位的科普影视厅, 达到接待游客要求。制作了1部以上反映本公园地质发展演化历史的影视片。7)景点(景物)解说牌(10分)。在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地质遗迹景点(景物)旁设立了科学解说牌, 位置设置合理,帮助游人实地了解地学科普知识; 解说牌要素齐全,内容(中、英文)科学准确、通俗易懂, 图片和文字清晰完整; 外观设计要与公园整体环境协调, 样式规范统一, 提倡经济、环保、易于更换; 数量上应达到一定规模, 原则上数量不少于50块, 有多个独立园区的每个独立园区不少于30块; 8)导引标志(5分)。是引导游人进入公园的重要设置。在通向公园的主要道路上设置了一定数量(不少于3块)、能清楚准确引导游客进入公园的引导牌。引导牌应标明地质公园名称、位置, 风格和式样统一。9)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和科考、科普旅行路线(5分)。编制出版了简明、清晰、直观且符合出版要求的科学导游图; 设置了能反映园区内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科考、科普旅行路线。10)科学研究工作(5分)。制定了公园内地学研究规划和近期(3~5年)行动计划, 落实了研究经费, 并开展了1项以上的研究项目。11)科学普及活动(10分)。制定了地学科普活动规划及近期(3~5年)活动计划, 每年要开展了3次以上的科普活动; 结合本公园地质遗迹特色, 编制、发放了系列地学科普读物(图、书、电子光盘); 制作了用于科普的地质标本和地质公园纪念品, 开发了具有本地质公园特色的旅游产品。12)公园管理(5分)。对国家地质公园实施了专门管理。建立了专门的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团队, 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人员分工和管理制度。13)人员要求(5分)。根据地质公园实际情况, 安排了能满足需要的专职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 并配有或聘用(聘用期1年以上)3名以上的旅游地学专业人员; 建立了地学专(兼)职导游员队伍。14)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5分)。初步建立了地质公园数据库和监控系统; 有独立的地质公园网站且反映了本地质公园的概况和地质遗迹特色, 有专人管理、定期更新。
2.7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徽志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徽志如图1所示。该徽志由陈安泽提出创意, 梁相荣设计, 徽志为正圆形, 外圈上缘是汉字“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下缘为英文“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 内圈是象形图案, 上部以中国的古汉字“山”代表奇峰异洞山石地貌景观; 中部是中国的古汉字“水”, 既代表着水景, 又代表着上下叠置的地层及地质构造产生的褶曲和断层; 下部是以产于四川侏罗纪地层中的马门溪龙为模特的恐龙造型。整个图案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景观, 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是一个寓意深刻, 简洁醒目, 科学与文化紧密结合, 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特征的徽标。
2.8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从2000年起开始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到2014年元月先后分七批已通过了241处国家地质公园。从2009年第五批起, 只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待按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建成后, 经国土资源部验收合格, 再次下文批准才能获得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截至2015年5月, 全国共有196处国家地质公园建成开园, 其余尚在建设过程中。
现将2000年起至2014年的七批地质公园产生的情况略述于下: 第一批, 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等11处, 2000年10月评审通过, 2001年3月批准公布。第二批, 安徽黄山国家地质公园等33处,2001年10月评审通过, 2002年2月批准公布。第三批, 河南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等41处, 2003年11月评审通过, 2004年3月批准公布; 第四批, 泰山国家地质公园等53处, 2005年8月评审通过, 2005年9月批准公布。从第五批起只先授于建设资格。第五批, 2009年8月9日评审通过, 2009年8月19日批准公布吉林长白山等44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2010年9月特别批准成立中国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第六批, 2011年11月13日评审通过, 2011年12月30日批准公布云南罗平古生物群地质公园等17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2012年4月23日批准公布甘肃张掖等19处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第七批,2013年12月21日评审通过, 2014年元月9日批准公布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等22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为了方便各界了解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立情况和便于检索, 特按国土资源部批准期次和名单排序进行编号, 如001号是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的代号, 其余类推。这些编号即为该国家地质公园的代号。现按国家地质公园在中国行政区的分布情况列表于后(表3)。
图1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徽志Fig. 1 The logo of 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
2.9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从2004年起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建立了33处世界地质公园, 他们是: 黄山、五大连池、庐山、云台山、嵩山、丹霞山、石林、克什克腾、雁荡山、兴文、王屋山—黛眉山、雷琼、房山、镜泊湖、自贡、阿拉善、秦岭终南山、天柱山、香港、三清山、神农架、延庆、湖北神农架、青海昆仑山、云南大理苍山、织金洞、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到2015年止, 全球共有120处世界地质公园分布在30国家, 中国是拥有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
2.10 世界地质公园动向
自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倡议后, 得到中国等国家的积极响应, 2004年批准了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到2015年全球共有120处世界地质公园, 但直到2015年11月, 世界地质公园并非教科文组织正式项目, 只是其支持的一种地质公园, 其徽志不能使用教科文组织的标志。经过包括中国在内会员国的大力推动, 于2015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第38届大会上正式批准,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IGGP)”, (Th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Geoparks Programme [IGGP]), 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更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UNESCO Global Geoparks)”, 其徽志也已更新图2所示。
图2 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标识Fig. 2 The new logo of global geopark of UNESCO
世界地质公园的位置已被确立与世界遗产位置相当, 其发展前景更加光明。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 地质公园已在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与解决群众就业、科学研究与知识普及、提升原有景区品位和基础设施改造、国际交流和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曰益显现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充分彰显了地质公园的价值理念, 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成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的标杆, 践行生态文明的典范、展示国家形象的名片、促进国际合作的引擎。
2.11 地质公园建立的重要意义
地质公园是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引下建立起来的, 是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作用是巨大的。现借用李延栋、翟裕生先生的评述意见如下: 李廷栋院士认为地质公园的作用归纳起来至少在以下10个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保护了地质遗迹, 使宝贵的地质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2)优化了生态环境, 助推了美丽中国的建设; 3)发展地质科研、地质教学基地, 推动了地质科学健康发展; 4)普及地质科学知识, 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5)繁荣了地方经济, 使一些地方脱贫致富; 6)使高品质旅游业得以发展, 传播了科学精神; 7)丰富了地质文化, 促进了社会和谐; 8)加强国际地学的交流与合作, 增加了我国在国际地学界的话语权; 9)宣传了地质科学, 提高了地质事业公民认知度; 10)密切了地质矿产部们与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联系, 获得他们对地质事业的支持。翟裕生院士评价: “我是学经济地质的, 主要进行矿床学研究, 但有幸在近十年来参加有关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活动, 亲身感受到以陈安泽先生为首的地学工作者创立的旅游地学学科和倡导建立的中国地质公园体系的重要意义, 是我国近十多年来应用地球科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我认为, 旅游地学, 特别是以地质公园为核心的地质旅游事业取得的成就可以和近几十年来, 成千上万名矿产工作者, 在上百个危机矿山深部找矿会战取得了重大发现, 扩大了储量, 延长了矿山寿命, 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相媲美”。
表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名录及建设情况(据陈安泽, 2014修改)Table 3 List of 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 and their construction situation (modified after CHEN, 2014)
续表3
2.12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
旅游业的需求是发展地质公园的动力, 保护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的依据, 中国的地质条件和丰富多彩的地质景观资源条件是发展地质公园的基础。
1)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对地质公园的需求。地质公园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其数量取决于旅游市场的需求, 而旅游市场则取决于游客的数量和游客对地质公园喜爱程度。从游客的数量看, 中国游客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例, 公民年出游已达6人次/年以上, 个别国家甚至达到人均出游8人次/年。而中国当前尚未达到2人次/年, 在旅游旺季各景区已是人满为患, 为了满足旅游需求,急需建立更多的旅游目的地。从游客对目的地品位的需求看, 科学含量高、以自然为主的公园越来越受欢迎, 地质公园属于自然公园, 科学信息含量高, 自然环境条件优良, 景观美观性高, 已成为最受游人欢迎的自然公园, 其发展前景十分光明。2)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需求。地质遗迹是地球在漫长发展演变过程中留下的记录, 是研究地球演化、生命起源、物种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必须严格保护。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佳途径, 这为发展更多地质公园提供了依据。3)中国发展地质公园的资源条件。中国地域辽阔, 陆地面积与整个欧洲相近, 在地质上处于几大板块交接部位, 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多样, 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多、品质高、分布广。世界上所有的地质景观类型, 中国几乎都有, 而某些景观,如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则是中国独有, 喀斯特景观资源的面积在世界上是最大的, 中国有发展各种类型、各种等级地质公园的资源条件。
2.13 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前景预测
根据旅游业对地质公园的需求及地质遗迹保护的需求, 特别是依据中国地质地貌的资源条件,预计到21世纪中叶, 中国将会建成50个左右世界地质公园, 300个左右国家地质公园, 500~750处省级地质公园, 以及众多的县级地质公园。到时, 一个等级有序、地质遗迹品类齐全、分布均衡的地质公园体系即会出现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
地质遗迹、地质景观、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术语都是1987年随着我国开始开展自然保护和旅游业的兴起, 地质工作介入自然保护和为旅游业服务产生的。各个名词有共同性, 但其含义又有所差别,在探讨中国地质遗迹景观资源问题之前, 首先要把这些名词的定义厘定清楚, 然后探讨其分类、评价方法、形成规律、分布规律及应用现状。
3.1 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一词何时创立, 尚待查找, 但首见于正规地质词典是《地球科学大辞典》(黄宗理和张良弼, 2005)。“地质遗迹”被译为geological heritage,geoheritage, 定义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 由地球内外动的地质作用, 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各种地质体的总和”。
3.2 地质景观
“地质景观”一词最早见于1998年笔者发表于《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五集》的“中国地质景观论”一文, 其定义是: 地质景观是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的作用下, 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表形态和有重大科学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及地质构造遗迹。地质景观具有实用价值, 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资源。这个定义除了景观的要素外,还强调下列因素: ①限定地质景观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②强调地质景观的科学意义, 并非所有的地质现象都可作为地质景观, 只有那些能够反映地球演化重大事件的古生物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才能作为地质景观; ③强调地质景观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特殊地形和自然水体; ④提出地质景观具有资源性质, 可被人们开发利用, 转变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这种资源和矿产资源不同, 第一, 它可以重复利用; 第二, 它不需改变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三, 它不需移动其原始产位。人们利用的是它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和环境价值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资源。地质遗迹是一种地质现象, 地质景观则是一种资源, 必须对它进行分类、对它进行调查、对它的质与量进行评估并对它进行科学保护, 以便持续利用。是旅游地学理论首次将地质遗迹认定具有资源性质。这在地质学上具有划分时代的重大义意。以研究地质景观资源为主的旅游地学, 为旅游服务必将为地球科学的应用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 其发展远景光辉灿烂。
3.3 地质景观类型划分
分类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建立, 第一位的便是建立本学科的分类系统。分类的目的通常有两个, 一是为了便于利用, 一是便于进行深入研究, 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应用。学科或事物的分类, 大多是从应用中产生的, 随着应用的发展,分类才会更加完美、科学合理。当前对地质景观的划分,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应用需要, 一个是自然保护的需要; 一个是旅游业的需要。从旅游业应用角度出发的分类方案, 最早是笔者等于1991年在《旅游地学概论》中提出来的, 其具体分类方案见表4,其中岩石圈、水圈主要是地质景观, 共8类40种地质景观。生物圈、大气圈、宇宙景观由于和地质景观关系不够密切在表中被略。为了标明地质景观的成因与分布状态提出了一个成因模式图, 见图3。
图3 旅游资源系统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成因模式图(陈安泽等, 2013)Fig. 3 Toursim resource system and genetic model of natural landscape tourism resources (CHEN et al., 2013)
表4 自然风景资源成因类型划分表(据陈安泽和卢云亭, 1991)Table 4 Genetic type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after CHEN and LU, 1991)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方案(尹泽生等, 1992)中把与地质有关的景观类型划分为两大类20个亚类, 一地文景观基本类型:①典型地质构造; ②标准地层剖面; ③生物化石点;④自然灾变遗迹; ⑤名山; ⑥火山熔岩景观; ⑦蚀馀景观; ⑧奇特与形象山石; ⑨沙(砾石)地风景;⑩沙(砾石)滩; 小型岛屿; 洞穴; 其他地文景观。二水域风光类基本类型: ①风景河段; ②漂流河段;③湖泊; ④瀑布; ⑤泉; ⑥现代冰川; ⑦其他水域风光。这个方案已作为国家旅游局的法定方案。用于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
为了使地质景观类型在旅游应用中更加完善陈安泽(1998)又提出了一分类方案见表5。
从保护地质遗迹出发的分类方案有: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委员会地质古生物工作组提出了分类方案, 见表6。
英国是最重视地质景观保护的国家之一, 为了保护地质景观, 他们把区域性的重要地质地貌景点(Regionally Important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Bites, 简称RIGS), 划分为14种类型(王鑫, 1994): 即(1)考古学(Archaeology); (2)工程地质(Engineering Geology); (3)环境地质(Environment Geology); (4)地貌学(Geomorphology); (5)工业地质学(Industrial Geology); (6)岩性学(Lithology); (7)矿物学(Mineralogy); (8)古环境(Palaeoenvironment);(9)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 (10)岩理学(Petrology);(11)(地质)关系(Relationship); (12)洞穴学(Speleology); (13)地层学(Stratigraphy); (14)构造地质学(Structure)。
从以上两大分类方案看, 因侧重点的不同, 其类型划分的繁简程度不尽相同。从地质遗产保护出发的方案, 强调地质科学学科的系统性, 较少顾及旅游业的需要; 从旅游业应用出发的方案则强调其有观赏价值的地质景观, 对地质学科学的系统性则注意不够。但是, 两类划分方案从总体上看却有其相通性, 它们划分的种属都是相互包容的, 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只是繁简程度不同而已。
表5 地质景观类型综合分类表(据陈安泽, 1998)Table 5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 landscape (after CHEN, 1998)
续表5
表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遗产工作组地质景观分类方案(1993)(据潘江, 1995)Table 6 Geological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by geoheritage group of UNESCO, 1993 (after PAN, 1995)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 国土资源部为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需要, 2010年在笔者参与下, 编制了《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国土资源部, 2010), 见表7, 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地质遗迹分类方案, 所有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必须按照分类方案进行调查、评价。除了将分类表附于下以外, 笔者还较系统地将其评价方法述于后, 以供参阅。
3.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方法
任何资源为了开发利用都需进行评价,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亦需进行评价, 通常评价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定量评价, 一类是定性评价, 现分述于下:
1)定量评价方法。又称数学评价法, 不同的人设计出不同的数学公式模型, 将评价对象分解为若干因子, 再把因子细分为若干等级, 每个等级给予一定的分值或权重值, 然后代入计设的量化数学模型公式进行运算, 即可得出某个单体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总分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数值越大, 其等级越高。定量评价一般采用的评价公式是:
式中, n为被评价资源的分解指标数目; wi为权重, ai为评价指标设定的标准值。
定量评价方法似乎比较精确, 但在应用中往往发现, 数学模型是人为设计出来的, 分解因子的数量、赋予的分值或权重值也包含着人为因素, 因此评价的结果未必科学。
2)定性评价方法。又称经验法, 是指对地质景观资源调查后, 将其各种特征与已经评价并在实践中得到大多数专家公认的景观资源进行对比而得出结论。这种方法虽然没有精确的数字表示, 但如果评价者经验丰富, 参照的样本多, 其得出的结论会更加接近实际。特别是有专门进行某种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的群体时, 如建立喀斯特工作组、冰川工作组、火山工作组、古生物工作组……, 通过这些专家组对某处或某个地质遗迹点的评价就更加有说服力。笔者赞成这种评价方式, 因为用数学方法评定无法量化的地质景观资源并非一定科学。
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中(国土资源部, 2010), 不要求对地质遗迹进行定量评价,而是提出了要按其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进行综合定性评价。然后按其综合价值大小将地质遗迹评定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与地方级。
据笔者多年来的经验, 依据国土资源部(2010)的规定, 将综合定性评价要求简述如下: (1)地质遗迹科学价值评价: 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通常包括典型性、独特性和稀有性三个因子。①典型性。是指其在地质上有立典意义。可作为一种标准型以供参照使用(如地貌景观中的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古生物中的北京猿人等)。根据其适用范围的大小, 又可细分为全球性立典意义(如地层对比中的“金钉子”, 全球性层型剖面)、全国立典意义(如地层上的全国标准剖面)、区域立典意义(如地层上的区域标准剖面等)、地方立典意义(如地层上的地方性剖面)4个等级。②独特性。是指其地质演化或景观造型的独特程度。可分为甚独特、独特、较独特、一般4个等级。③稀有性。是指其成因或地理分布上的稀有程度。可为全球唯一(或全球罕见)、全国唯一(全国仅有)、区域唯一(或省区内唯一)、寻常可见4个等级。把三个因子综起来可将某个地质遗迹体(点或区)的科学价值定性为, 科学价值极大、很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2)地质遗迹美学价值评价。地质遗迹的美学价值主要与观赏者的审美体验及所达到的境界有关, 和人类的神经生理与心理活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观感受的影响, 存在个体差异, 人们对地质景观美学价值(美感度)评价因子很难完全一致。通常对地质遗迹等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的评价要素包括, 景观的形态、质地、色彩、结构等。把四个要素综合起来可将某个地质遗迹体(点或区)的美学价值定性为: 极优美、优美、较美、一般4个等级。(3)地质遗迹科普教育价值评价。主要是对地质遗迹在传播地球科学知识中的作用、效能进行评价。地质遗迹类型各异, 呈现方式、包含科学信息的多少也存在不同, 在科普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不同。那些公众可以亲身感受到的地质作用和表象的地质遗迹景观, 如现代火山、现代冰川、地震、海啸、泥石流、河流的冲刷、搬运和沉积产生的现象和景观, 是普及地壳运动、地质作用过程等地学知识的天然教材; 保存在岩石中的化石,特别是恐龙和古人类骨骼, 是普及生命产生、发展和追索生命演化历史的物证; 各种岩石及由它们造成的奇峰、异洞、怪石是展现地球内外动力作用所留下的形迹。地质遗迹的科普教育价值和它包含的科学信息量、产出方式、规模及组合情况密切相关,也是评价其科普教育价值的因素。综合以上因素可将某处地质遗迹定性评价为: 科普教育价值很大、大、较大和一般4个等级。(4)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主要是指经济开发价值。地质遗迹景观(区、点)品级、规模、距客源地的距离(区位)、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建设难易程度等条件, 是判断一处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依据。据此可定性分为: 旅游开发价值极大、大、较大、一般4个等级。在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四个方面的定性评价后, 再将他们综合起来, 以确定地质遗迹的等级。但必须说明的是, 在以上四项因素中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是决定其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方级的最重要因素。那些科学价值极大者一般应为世界级, 很大者可定为国家级、较大者可定为省级,一般者只能定为地方级。
表7 国土资源部(2010)《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Table 7 Geoheritage classification b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national geopark planning compilation”of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0)
3.5 中国地质遗迹形成与分布规律
中国地质遗迹形成与分布规律取决于中国地质构造条件。中国大陆(中国岩石圈板块)约为欧亚大陆的1/5, 其面积和整个欧洲相当。其在全球结构上处于北方劳亚古大陆与南方冈瓦纳古大陆之间,在两个古大陆拼接过程中备受影响, 尤其是在中新生代时期, 劳亚古大陆和冈瓦纳古大陆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中间挤压, 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 使中国岩石圈板块受到3个方向的热力-动力作用的影响。特别是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欧亚板块的藏滇板块南缘相接, 使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急剧上升, 形成了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 从而奠定了中国大陆西高东低的地形格架。与此同时,菲律宾板块向西俯冲与欧亚板块的中国板块相接,促使台湾中央山脉快速隆升, 成为这片大陆东缘最高山脉。综上所述, 中国这片古老的大陆, 幅员辽阔, 地质历史悠久, 在全球结构中所处地位独特,遭受地壳运动期次多、强度大, 因此构成的地质景观类型多、品质高、分布广。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地质景观类型这里几乎都有分布, 而某些地质景观(如青藏高原)则是世界上所罕见。现将中国地质景观形成特点按大类叙述如下。
3.5.1 地质剖面大类
中国大陆各时代地层发育齐全, 总出露面积约867万km2((《中国地层典》编委会, 2000)。其中太古宇出露面积约7 400 km2, 占0.9%; 元古宇59 700 km2, 占6.9%; 下古生界58 000 km2, 占6.7%; 上古生界95 000 km2, 占11%, 中生界245.8万km2, 占28%; 新生界401.1万km2, 占46.2%。经过几代地质学家近百年的研究, 建立了一整套标准地层剖面, 其中具有全球对比意义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就有10处之多。
3.5.2 地质构造大类
由于中国大陆是多个全球性板块结合带分布区, 地壳运动期次多, 特别是中新生代以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活动强烈, 因此无论是典型的全球构造遗迹、区域性构造遗迹或典型的中小型构造遗迹不但类型多, 分布广, 且值得保护与利用的遗址多。①典型全球性构造: 是指其构造规模和影响范围具有全球意义的巨型地质构造, 如全球六大板块的边界等。此类构造在中国大陆出现的有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它是古近纪中晚期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合带, 也是南北两个古陆的汇聚边界, 是典型的全球性构造的代表, 现已成为世界地质学家向往的圣地。出现在中国大陆板块东南缘与菲律宾海板块结合部位的台东纵谷, 亦是一个闻名世界的全球性构造; ②典型的区域性构造: 是指具有洲际性或相当大区域地质意义的构造,它往往决定着区域地质特征和构造演化。这类构造数量众多, 类型复杂多样。在中国大陆最具代表性的有郯城—庐江断裂带, 它是一条主要为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具有左行平移运动的断裂带, 方向为北东向, 南起安徽庐江向北穿越渤海直到辽黑境内, 它与太平洋彼岸美洲的圣安德列斯断裂带有镜像对称分布的关系, 引起地质学家的兴趣。③典型的中小型构造: 系指局部的地层褶曲和断裂构造。这类构造往往在视线范围内就能一目了然, 是非地质专业的公众了解地壳运动的最佳对象。由于它的数量繁多, 不再列举。
3.5.3 古生物大类
1)古人类。中国古人类遗址众多, 从古猿、猿人、古人到新人4个人类演化阶段的遗址都有发现,近年来中国又有许多新发现, 被认为是世界上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云南禄丰古猿、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广东韶关马霸人和周口店山顶洞人是上述4个阶段的代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古脊椎动物。中国大陆古脊椎动物的特点是品种多、珍品多。如“恐龙之乡”四川自贡大山铺中侏罗世恐龙动物群, 已发现的恐龙约100余条, 较完整者占1/3。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山东有大量中生代恐龙埋藏地。近年来在河南南阳地区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区, 恐龙蛋数量之多,保存完整度之高, 堪称世界一绝。在辽宁北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的鸟类化石, 是继德国1875年发现鸟类化石之后最主要的发现之一, 这里所产的中华龙鸟(Sinosaurop teryx primagemagem. et sp. Nov. Jiet Ji.1996)(季强, 1997)是早于德国始祖鸟的更原始的鸟类化石, 可能揭开鸟类起源之谜。3)古无脊椎动物。是古生物中门类最多, 确定地层时代最常用的化石, 本类古生物化石中最重要的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珊瑚、头足类等, 保存完整度高, 科学意义大的古无脊椎动物化产地如山东泰安寒武纪三叶虫、陕西紫阳志留纪笔石群、贵州关岭中生代的海百合都很有名。特别指出的是, 云南早寒武世地层中发现澄江动物群, 可与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埃迪卡拉生物群和加拿大布吉斯页岩生物群相媲美,其时代恰好介于两者之间, 在研究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方面有重大科学价值, 从而轰动了国际学术界。
3.5.4 岩石、矿物、矿床大类
岩石矿物是构成地壳的基础材料, 也是构成各种地质景观的基础物质, 某些稀有种属或特殊的结构构造, 反映着所在地区的地质发育过程,本身就是主要的地质景观资源。以矿物为例, 中国新发现的矿物就达70余种, 其中产于湖南香花岭的含铍矿物香花石, 产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物白云鄂博石等都是新矿物的重要品种。而且湖南锡矿山的辉锑矿晶簇、湖南慈利石门的雄黄晶簇以及湘黔交界处所产的辰砂晶簇等都是享誉世界的矿物精品。中国大陆岩浆岩分布广, 其总出露面积为182万km2, 占陆地面积的19%, 其中火山岩约为89万km2, 侵入岩93万km2, 它们是中国古老陆块各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立典的岩类、岩体(区)多。构成了许多以火山岩体为主的地质公园。各种矿产的埋藏地称为矿床。由于中国大陆地质结构复杂, 形成矿产的地质条件优越, 因此矿产十分丰富。有20余种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其中稀土、钛、钽、钨、锡、钼、锑、钒、锂、石膏等15种矿产储量居世界1~2位, 在众多的矿产地中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特大矿床, 如内蒙古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床。其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6, 其他如江西赣南钨矿、湖南锡矿山锑矿、辽宁大石桥菱镁矿、新疆阿尔泰稀有金属——宝石伟晶岩矿床都是世界级超大型矿床, 其中阿尔泰可可托海稀有金属伟晶岩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3.5.5 地貌景观大类
地貌景观是指具有观赏游憩价值的地貌, 是地质景观中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类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59, 1991)。其形态特征类型及分布规律均受基础地质条件所制约。大地构造格局控制着地貌类型的地理分布, 岩石成分与结构、构造控制着风景地貌的基本类型, 地质营力则控制着地貌造型。中国大陆现今总地貌形态主要受中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所控制。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向中国大陆板块的俯冲挤压, 使总的地貌形成西高东低4个台阶的大格局, 它基本上控制了风景地貌的地理分布(李四光, 1999)。
第一阶梯, 青藏高原台阶。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 其范围在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岷山、邛崃山以西, 喜马拉雅山以北, 为全国地势最高的一级。立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 海拔8 844.43 m, 为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阶梯, 中西部高原台阶。青藏高原的外缘以北、以东, 直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的广大地区, 平均海拔1 000~2 000 m广大地区。它由一系列相间分布高原盆地及山脉组成, 包括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以及阿尔泰山、天山、秦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本区是沙漠、黄土、岩溶、峡谷、瀑布、洞穴、河流等风景地貌最为集中的地区, 著名地质公园很多, 发展潜力大。第三阶梯, 东部丘陵、平原台阶。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及云贵高原东缘一线以东直至海边, 为海拔1 000 m以下的丘陵和200 m以下的平原。它从北向南展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这一阶梯东缘, 为一列沿NE方向延伸的山地丘陵, 即长白山地—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沿海丘陵。本区是花岗岩、火山岩、变质岩、碎屑岩(砂、砾岩)等岩石地貌景观的重要分布区, 也是我国地质公园最多的地区。第四阶梯, 海域大陆架台阶。从鸭绿江口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 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海岸带,此带以东为中国的近海大陆架。这是一个起伏和缓略向SE方向倾斜的水下大平原, 它包括了渤海和黄海的全部, 东海的大部及南海的一半海域, 由北往南深度逐渐增加。我国边缘海中岛屿星罗棋布,总数达5 000多个, 又以东南部海域分布最多。台湾岛面积最大, 海南岛次之, 长江口的崇明岛则是我国第三大岛。其余较大的岛还有舟山岛、海坛岛、长兴岛及东山岛等。中国南海300多万km2, 其中珊瑚岛礁众多。此区是海岸、海滩、海湾、海岛、海礁等地质景观分布区。是重要地质公园分布区,也是最适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区域。
应当指出,地貌景观在地理分布上与山脉密切相关。
1)岩石地貌
岩石地貌是地貌景观大类中最重要的类型, 又可细分为花岗岩地貌、碎屑岩(砂、砾岩)地貌、可熔岩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风蚀与沙积地貌(曾昭旋, 1996)。现分述如下:
(1)花岗岩地貌。由于花岗岩石质地坚硬、节理发育, 易形成造型雄伟的柱状石峰、悬崖绝壁和各种拟人似物的怪石, 因而成为引人入胜的风景地貌资源, 构成了许多著名的花岗岩地质公园(表8)。
(2)碎屑岩(砂、砾岩)地貌景观
主要指硅铝质元素构成的碎屑岩, 包括各种砂岩、砾岩, 有时亦将轻变质的砂板岩及石英岩归入此类, 由于这类岩石抗风化能力强, 节理发育, 当产状平缓时, 经构造变动、风华剥蚀可形成极具观赏价值的景观, 构成了许多著名的地质公园。主要地质景观类型见表9。
表8 中国花岗岩景观类型表(据陈安泽, 2007)Table 8 Classification of granite landscapes in China (after CHEN, 2007)
表9 中国砂(砾)岩类地质地貌景观类型简表(据陈安泽, 2003)Table 9 Abbreviated list of sandrock and conglomerate landscape (after CHEN, 2003)
(3)可溶岩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质景观、岩溶景观)
主要是指碳酸盐岩经溶蚀形成的地貌景观(图4), 由于中国碳酸盐岩出露的面积达约125万km2,地层时代广、地质与气候条件多样, 成景条件好,其形成的地貌景观不但类型多, 而且世界级、国家级景观多, 构成的地质公园多达50处之多, 是公园数最多的一种类型(表10)。
图4 岩溶(喀斯特)地貌示意块体图(据张以诚和陈安泽, 1998)Fig. 4 Sketch illustrating karst geomorphic block (after ZHANG and CHEN, 1998)岩溶地貌类型: I-岩溶剥蚀面; Ⅱ-发育溶沟, 溶斗的岩溶剥蚀面; Ⅲ-强烈破坏的剥蚀面; Ⅳ-石林丘陵; V-峰丛洼地; Ⅵ-峰林谷地;Ⅶ-孤峰平原; Ⅷ-残丘平原; Ⅸ-溶蚀平原;地表岩溶微地貌: 10-裂隙; 11-溶沟; 12-溶蚀漏斗; 13-地表溶洞; l4-溶蚀洼地; 15-盲谷; 16-干河谷; 17-溶蚀峡谷;18-坡立谷; 19-地表石芽; 20-半裸石芽; 21-溶柱; 22-峰丛; 23-峰林; 24-孤峰; 25-残丘; 26-天生桥; 27-泉佛阶地; 28-河流阶地;地下岩溶地貌: 29-落水洞; 30-竖井; 31-地下溶洞; 32-地下廊道; 33-洞厅; 34-石钟乳; 35-石笋; 36-石柱;37-石幕; 38-石盘; 39-洞内阶地; 40-埋藏石芽;岩溶水文: 41-溶沟暂时流水; 42-地表常年河; 43-地表间歇河; 44-伏流; 45-喷泉; 46-山麓泉; 47-泉口湿草地;48-湖底泉; 49-溶斗湖; 50-断陷湖; 51-地下河出口; 52-岩溶裂隙水和层间水;53-滴流; 54-地下河; 55-地下瀑布; 56-地下湖; 57-隔水层;溶洞堆积及矿产: 58-洞穴化石; 59-洞穴砂矿; 60-油气苗等矿产露头karst landform types: I-karst denudation plane; Ⅱ-karst denudation plane with lapies and karst dolines; Ⅲ-denudation destroied strongly; Ⅳ-stone forest and hilly; V-Peak-Cluster Depression; Ⅵ-fenglin valley; Ⅶ-isolated peak plain;Ⅷ-karst-remaining hillock plain; Ⅸ-karst plain;surface karst microgeomorphology: 10-fracture; 11-lapie; 12-karst doline; 13-surface karst cave; l4-corroded depression; 15-blind velley; 16-enneri; 17-karst gorge; 18-polje; 19-surface clint; 20-half-coverd clint; 21-karst column; 22-peak cluster; 23-peak forest;24-lonely peak; 25-karst-remaining hillock; 26-natural bridge; 27-spring terrace; 28-river terrace;underground karst geomorphology: 29-doline; 30-shaft; 31-underground karst cave; 32- underground gallery; 33-cave hall;34-stalactite; 35- stalagmite; 36-stone column; 37-stone episode; 38-stone pad; 39-terrace in cave; 40-covered clint;karst-hydrogological: 41-tepmtory flowing water; 42-surface continious river; 43-surface intermittent river; 44-underground river;45-spring; 46-piedmont spring; 47-humid grassland near spring mouth; 48-sublacustrine spring; 49-karst doline lake; 50-rift lake;51-outlet of underground river; 52-karst-fissure water and interlayer water; 53-trickle; 54-underground river;55-underground waterfall; 56-underground lake; 57-aquifuge;karst formation and mineral: 58-fossils of cave; 59-placer deposit of cave; 60-mineral outcropts like oil gas seepage
(4)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 面积约40万km2,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山西及宁夏、青海、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张宗祜和张之一, 1998)。黄土厚度从50~200 m不等, 兰州附近最厚可达300多m。黄土遭侵蚀后可形成壮观的塬、梁、峁、沟地貌。黄土塬, 黄土地区一种范围宽广、顶面平坦的高地, 周围被沟谷所环绕, 边缘因冲沟切割而参差不齐。被侵蚀成长条状的黄土丘陵称黄土梁。顶部浑圆, 呈馒头形的孤立黄土丘陵, 称黄土峁, 多分布在切割强烈的河流下游地带或河流交汇处。黄土沟, 是黄土地区广泛发育的地貌, 包括细沟、浅沟、切沟、悬沟、冲沟等。细沟宽不到2 m、深不到1 m; 宽度大于深度的沟称浅沟; 下切较强烈, 沟窄而深者称切沟; 悬沟是指沟谷斜坡上发育的小沟。冲沟是主要的侵蚀沟谷, 深几米到几十米, 长几十米到几公里, 横剖面呈“V”形; 如果横剖面是“U”形, 沟底较宽广, 叫做坳沟。中国黄土地貌景观不但类型多, 而且典型性高, 在世界上属于最前列, 以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的黄土剖面最为著名。
表10 中国喀斯特地质景观资源分类简表(据陈安泽等, 2004)Table 10 Classification of karst landform in China(after CHEN et al., 2004)
(5)风蚀与沙积地貌景观
中国的风蚀与沙积地貌景观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著名的风蚀地貌有风域地貌与雅丹地貌。而沙积地貌主要分布在西部沙漠地区。中国大陆有沙漠116万km2, 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甘肃北部和宁夏、内蒙古中南部。最著名的沙漠有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貌最为壮观和典型, 因开发石油而修建的横贯该区的沙漠公路为沙漠考察创造了良好条件。巴丹吉林沙漠的大沙丘高度超过500 m, 为全球第一。此外, 沙漠中的鸣沙现象亦很受游人关注, 甘肃敦煌鸣沙山、内蒙古达拉特旗向沙湾, 已成为著名景区。阿拉善已建成中国和世界首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图5为风蚀风积地貌景观简图。
2)火山地貌景观
由于中国大陆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之故, 在地质历史上是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火山岩的面积约89万km2, 占陆地面积的9.30%。其中海相基性火山岩为37万km2, 陆相基性火山岩为8.7万km2, 陆相中酸性火山岩为43.5万km2。由于时代久远, 中生代之前的火山机构已很少保存, 但中生代以来, 特别是新生代的火山机构大多保存完好, 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现共发现古火山1 060座,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东南沿海、海南岛、昆仑山及台湾等地。①五大连池——兴安岭火山群, 约80座火山, 其中五大连池火烧山火山和老黑山火山是1719—1721年喷发的, 岩性为富钾碱性玄武岩, 其熔岩景观类型之多, 保存之完整, 在世界亦是堪称典范, 已成为世界为地质公园; ②长白山火山群, 约100多座火山, 其最新喷发年代是1579年、1702年, 岩性为碱性流纹岩、粗面岩, 长白山天池火山口湖深319.7 m, 面积为9.2 km, 现已成为长白山国家地质公园; ③大同丰镇火山群, 有80多座火山, 岩性为玄武岩, 是华北地区火山集中分布地区, 现建有大同国家地质公园; ④达里诺尔火山群, 约102座火山锥, 岩性为玄武岩, 分布在内蒙古火山岩台地上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一个园区; ⑤昆仑火山群,约80多座火山, 岩性为安山岩, 其中一座火山在1951年5月27日曾喷发过; ⑥江淮火山群, 约几十座火山, 岩性为玄武岩, 以南京方山火山、六合方山火山最为著名, 闻名中外的“雨花石”(火山玛瑙)就是来源于这组火山群; ⑦腾冲火山群, 约45座火山, 岩性为安山岩和玄武岩, 至今仍有热泉、沸泉、喷气孔等火山活动现象; ⑧琼雷火山群, 分布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 岩性为玄武岩; ⑨台湾火山群(略)。中国由火山构成的国家地质公园达16处之多, 其中五大连池、镜泊湖、雷琼、克什克腾、雁荡山为世界地质公园。
图5 风蚀、砂积地貌简图(据张以诚和陈安泽, 1998)Fig. 5 Geomorphology sketch of wind erosion accumulated sand (after ZHANG and CHEN, 1998)
3)冰川地貌景观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曾有两个冰川时期, 一个是震旦纪古冰川期, 只在地层中留下了冰碛岩层, 以湖北宜昌南沱出露的冰碛层最为典型, 其他如在黔东、湘西、云南都有发现。另一个是第四纪冰川期,它在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冰川剥蚀地貌, 如四川螺髻山、陕西太白山、江西庐山、安徽黄山、北京西山、台湾玉山等都有冰川遗迹发现。但地学界对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是否有第四纪冰川分布还存在争论。而现代冰川则广泛分布在西部地区, 冰川面积58 651 km2, 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大陆。其中大陆性冰川占冰川面积的80%以上, 分布在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昆仑山、祁连山、天山等。其中乔戈里峰北坡的音苏盖提冰川长41.5 km,为中国最长冰川, 是冰川探险的好去处。祁连山的“七一”冰川, 乌鲁木齐一号冰川等已成为旅游胜地。海洋性冰川分布在气候湿润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 喜马拉雅山南翼和横断山区。如念青唐古拉山南翼的卡欣冰川长达33 km, 冰舌末端下降到海拔2 530 m的森林中, 是青藏高原最大的海洋性冰川。珠峰地区著名的绒布冰川长22.2 km, 以其发育着相对高度约40~50 m奇形怪状的冰塔林最为壮观。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有现代冰川71条, 现已建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庐山已成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
3.5.6 水体景观大类(略)
3.5.7 环境地质遗迹大类
环境地质遗迹大类又可分为: 1)地震遗迹景观;2)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3)地质灾害遗迹景观(段永侯等, 1992); 4)采矿遗迹景观。现简述如下。
1)地震遗迹景观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现象。由于中国大陆处于几个全球性板块的交汇区, 东濒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和西南部是欧亚地震带所经过的地区, 因此在地质历史上或现今都是地震多发区域。地质历史时期的地震遗迹保留在各时代的岩层中, 如辽宁大连金石滩海岸地层中, 保留着震旦纪(大于7亿年)和寒武纪(5.2亿年)大于6级地震的遗迹。人类有史以来, 中国大陆共纪录地震8 137多次, 其中破坏性地震1 000多次, 占全球总数的35%。20世纪以来仅大于8级的巨大地震就有9次, 它们主要分布于台湾临近海域、新疆、西藏、宁夏、甘肃, 从地域上看以西部为主。地震留下的遗迹很多, 如1679年河北三河—平谷8级地震遗迹, 其地震断层陡坎、正断层充填楔、断塞塘等仍清晰可见; 1933年四川叠溪7.5级地震形成的叠溪地震湖保存完好; 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 本世纪的汶川地震遗址等都留下了重要的地震遗迹。
2)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天体坠落到地球上留下的冲击坑称陨石坑。地质历史上的陨石坑称古陨石坑, 有历史记录的陨石坑称现代陨石坑或陨石遗迹。地质学家认为在白垩纪和古近纪之交, 有一个直径达10 km的陨石坠落到地球上, 陨击粉尘覆盖全球, 导致恐龙灭绝, 因此研究陨石坑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世界上已经发现了一大批古陨石坑, 如加拿大的马尼科甘(Manicouagan)陨石坑, 在地表呈现一个直径为65 km的湖, 还有一个直径为100 km的环。有人认为中国大陆也有众多的古陨石坑, 如内蒙古多伦陨石坑(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吉林上河湾陨石坑(大致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及广东始兴龙头峰陨石坑(15 200万年)。中国大陆历史记载的陨石坠落现象很多, 1976年在吉林降落的石陨石雨是规模较大的一次。
3)滑坡、泥石流遗迹景观
属重要的环境地质景观遗迹, 多分布于西部山区。甘肃洒勒山滑坡是黄土高原上保存最完整的巨型滑坡, 发生于1983年3月, 滑坡体积逾4 000万m3, 使3个村庄被毁。长江西陵峡北岸的新滩滑坡体积逾3 000万m3, 发生于1985年6月,使新滩古镇毁于一旦。西藏易贡巨型滑坡最大落差2 580 m, 堆积体达3亿m3, 已成为国家地质公园。
3.6 中国地质遗迹应用与保护
地质遗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除建立各级地质遗迹保护区之外, 从2000年起还利用建立地质公园的方式保护地质遗迹。事实证明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最有效方式之一, 不完全统计, 迄今为止在地质公园中得到妥善保护的重要地质遗迹已超过3 000处。地质公园不只保护了地质遗迹, 还利用地质遗迹中含有的科学信息、美学信息向广大公众, 特别是青少年普及地球科学知识, 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为建设世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了重大贡献。地质公园还为公众提供了修养身心的良好去处, 也用开展地学旅游增加了经济收入, 把保护与利用地质遗迹统一了起来。中国的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程度尚很低, 研究程度也亟待提高, 资源潜力巨大、利用潜力巨大、保扩任务也很艰巨。旅游地学是指导地质遗迹保护,建立与管理地质公园的理论基础, 保护与利用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是我们的目的, 也是广大地学工作者的职责。我们要努力工作, 为调查、研究、利用和保护地质遗迹作出更大贡献。
祝中国地学家创立的旅游地学学科、创立的地质公园得到更好的发展; 祝支撑旅游地学发展和建立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得到更加完善的保护与利用。
陈安泽, 陈茂勋. 1996. 旅游地学——地球科学新领域[C]//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汇编. 北京: 地质出版社.
陈安泽, 卢云亭, 张尔匡, 田明中. 2013. 旅游地学大辞典[M].北京: 科学出版社.
陈安泽, 卢云亭. 1991. 旅游地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安泽, 余国成, 兰祥义. 2004. 喀斯特旅游资源基础理论与开发研究[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陈安泽. 1988. 旅游地学的诞生及其面临的任务——为《旅游学刊·旅游地学专辑》而作[C]//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一集. 北京:地质出版社.
陈安泽. 1998. 中国地质景观论[C]//旅游地学的理论与实践——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五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陈安泽. 2003. 论砂(砾)岩地貌类型划分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C]//旅游地学论文集第九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陈安泽. 200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J]. 资源 产业, 5(1): 58-64.
陈安泽. 2006. 开拓创新旅游地学20年——为纪念旅游地学研究会20周年而作[C]//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二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陈安泽. 2007. 中国花岗岩地质景观若干问题讨论[J]. 地质论评,53(S1): 1-8.
陈安泽. 2014.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科学导游指南[M]. 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陈安泽. 2015. 论旅游地学思想和今后十年(2015—2025)发展战略设想[J]. 旅游地质, (2): 52-55.
国土资源部. 2000. 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S]. 北京: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 2010.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S]. 北京:国土资源部.
黄宗理, 张良弼. 2005. 地球科学大辞典应用学科卷[M]. 北京:地质出版社.
季强. 1997. 中生代原始鸟类研究之启迪[J]. 地球, (1): 2-4.
李四光. 1999. 中国地质学(扩编版)[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潘江. 1995.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王鑫. 1994. 自然景观及特殊地质现象登录计画之规划研究[R].台北: 台湾大学地理系.
殷维翰, 丁兴旺. 1983. 试论亟待建立的一个地质学分枝——名胜地质学[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2): 109-113.
尹泽生, 魏小安, 张吉林, 汪黎明, 陈田, 牛亚菲, 李宝田, 潘肖澎, 周梅, 石建国. 199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S]. 北京: 国家旅游局.
张以诚, 陈安泽. 1998. 青少年科技话动全书地学分册[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张宗祜, 张之一. 1998. 中国黄土[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 2000. 中国地层典[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59. 中国地貌区划(初稿)[M].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91. 中国自然景观[M]. 北京: 中国画报出版社.
CHEN An-ze, CHEN Mao-xun. 1996. Tourism Earth-Science A New Subfield of Earth-Science[C]//Complication of the 30thInternational Geology Proceeding.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CHEN An-ze, LU Yun-ting, ZHANG Er-kuang, TIAN Ming-zhong. 2013. Tourism Earthscience Dictionary[M]. Beijing: Science Press(in Chinese).
CHEN An-ze, LU Yun-ting. 1991. Introduction to Geoturism[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in Chinese)
CHEN An-ze, LU Yun-ting. 2015. 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M]. Springer.
CHEN An-ze, YU Guo-cheng, LAN Xiang-yi. 2004. Basic theory and development study of karst turism resources[M]. 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in Chinese).
CHEN An-ze. 1988. The generation and task of Tourism Earth-Science: For “Tourism Tribune · The Special of Tourism Earth”[C]//The 1stProceedings of Tourism Earth Science.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CHEN An-ze. 1998. China's geological landscape theory[C]//Tourism Earth-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5stProceedings of Tourism Earth Science.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CHEN An-ze. 2006. 20 Years’ Innovation of Tourism Earth-science:For the 20th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ourism Earth-science[C]//Tourism Earth-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20stProceedings of Tourism Earth Science. 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CHEN An-ze. 2003. Classification of sandy gravel geomorphy and its status and function[C]//Tourism Earth-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9stProceedings of Tourism Earth Science.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CHEN An-ze. 2003.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of China[J]. Resources & Industries,5(1): 58-6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An-ze. 2006. Twenty Years of Initiating and Innovating Tourism——In Commennoration of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oursism Earth-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ion[J]. Tourism Tribuns, 21(4): 71-77.
CHEN An-ze. 2007. Some Problems of Granite Geomorphological Landscapes[J]. Geological Review, 53(S1): 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An-ze. 2014. National Geopark in China: For Scientific Guide[M].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Press(in China).
CHEN An-ze. 2015. The theory of Tourism Earth-Science,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of the next decade[J]. Tourism Geology, (2): 52-55(in Chinese).
EDER W. 1999.“UNESCO Geoparks”-A new inifiative for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sheritage[J]N. Jb. Geol. Palant. Abh., 214(1/2): 353-358.
Editorial Board of "Stratigraphical Lexicon of China". 2000. Stratigraphical Lexicon of China[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HUANG Zong-li, ZHANG Liang-bi. 2005. Earth-science Dictionary: Applieda Sciences[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1959. Geomorphologic division in China[M]. Beijing: Science Press(in Chines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1991. Natural Landscape in China[M]. Beijing: Science Press(in Chinese).
JI Qiang. 1997. Enlightment on study Mesozoic primitive bird[J]. Earth, (1): 2-4.
LI Si-guang. 1999. China Geology[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0. Notice to declare National Geopark[S]. Beijing: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 Chines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0. Techniqual Standards of National Geopark Plan[S]. Beijing: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 Chinese).
PAN Jiang. 1995.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in China[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WANG Xin. 1994. Study on natural landscape and special geology phenomena[R]. Taibei: Geography Department of Taiwan University(in Chinese).
YIN Wei-han, DING Xing-wang. 1983. On the scenery geology-a branch of geology demanding prompt establishment[J].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09-11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IN Ze-sheng, WEI Xiao-an, ZHANG Ji-lin, WANG Li-ming,CHEN Tian, NIU Ya-fei, LI Bao-tian, PAN Xiao-peng, ZHOU Mei, SHI Jian-guo. 1992. Standard for tour resource reconnaissance survey[S]. Beijing: 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in Chinese).
ZHANG Yi-cheng, CHEN An-ze. 1998. Encyclopaedia for Youth sci-tec activities: Earth Sciences Part[M]. Beijing: Chinese Youth Press(in Chinese).
ZHANG Zong-hu, ZHANG Zhi-yi. 1998. Chinese Losses[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in Chinese).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arth-science and Geopark,and Geoheritage Resources in China: Celebrating the 60thAnniversa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CHEN An-ze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founding of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I started working here with the museum staff of Ministry of Geology (The Geological Museum of China), as a leader and one of the earliest researchers. During the 60 years, I witnessed the whole developing histo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With the discipline advantage of Chinese Geological Sciences, and the convienient platform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the writer and other researchers applieded geosciences into tourism industry. Then, Tourism Earth-science was established, which combined geosciences and touris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ourism Earth-science, geopark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and a whole set of implementation plan was proposed. Finally, geoparks were built after hard work; Geoheritage was the important geological resource to built geoparks to booste tourism, and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Tourism Earth-science. Tourism Earth-science and geopark were both originated by Chinese geoscience researchers,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with milestone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eology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following content was includ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s, research content,development process, construction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classification,evaluation standard, development, distribution regularites, application and converstion status of the geoheritage resources, to celebrate the 60thanniversa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Tourism Earth-science; geopark; national geopark; geoheritage; geological landscape
P5; P96; F592.99
A
10.3975/cagsb.2016.05.04
2016-08-03; 改回日期: 2016-08-26。责任编辑: 魏乐军。
陈安泽, 男, 1933年生。研究员。主要从事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E-mail: chenaz@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