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应用价值

2016-11-10 02:41:18唐淑慧蔡晓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8期
关键词:爆裂性椎管容积

唐淑慧 蔡晓娟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其他论著交流✿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应用价值

唐淑慧蔡晓娟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目的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及时的应用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全面分析7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将CT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RP)、容积再现法(VRT)成像后处理,分析探讨后处理技术显示骨折情况的能力,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S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准确显示脊柱爆裂性骨折的部位、类型、椎体压缩程度、椎体骨块移位情况、椎管狭窄程度及其三维空间关系。结论MS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全面、立体、多方位、直观地观察脊柱爆裂性骨折,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经提供可靠依据。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容积再现法(VRT)成像

脊柱爆裂性是常见的外伤之一,占所有脊柱骨折的14%,常见于胸腰椎,前中柱都受累,常可压迫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损伤机制是椎体的轴向压缩,形成上和(或)下部终板粉碎性骨折。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细节,能全面、清晰、多方位地观察脊柱爆裂性骨折,定位准确,显示骨折全貌,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0 脊柱爆裂性骨折与三柱概念

根据Denis分类法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及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前2/ 3;中柱包括椎体及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后1/3、后纵韧带;后柱包括椎弓根、椎板、横突、关节突等附件以及椎间关节的关节囊、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1]。椎管狭窄程度分四度:0度,正常椎管;Ⅰ度,椎管狭窄1/3;Ⅱ度,椎管狭窄2/3;Ⅲ度,椎管狭窄2/3以上[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证实的70个脊柱爆裂性骨折病例,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25~70岁,平均41岁。检查前均有明显外伤史,其中高处坠落33例,车祸26例,跌坐伤8例,挤压伤3例。临床上均表现为受伤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下肢功能障碍,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麻木、异常感觉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1.2检查方法

应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螺旋扫描,检查范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采集层厚0.625mm的影像资料,重建出包括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的二维MPR图像及三维立体图像,再对所收集病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评估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2 结果

采集的70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中,单个脊柱爆裂性骨折57例,多个脊柱爆裂性骨折13例,其中颈椎3例,胸椎26例,腰椎53例,其中T10-L2椎体最多;本组病例中脊柱爆裂性骨折累及两柱36例,累及三柱34例;伴有椎管狭窄者67例,其中Ⅰ度椎管狭窄37例;Ⅱ度椎管狭窄21例;Ⅲ度椎管狭窄9例;本组病例中椎板骨折者18例,横突骨折者17例,棘突骨折者8例,椎弓根骨折者5例,关节突骨折者6例。本组有63个病例行手术治疗,影像学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诊断一致。

图1 L2椎体爆裂性骨折冠状位椎体左右高度压缩,左右径增宽,终板塌陷

图2 L2椎体爆裂性骨折矢状位椎体前后部高度压缩,前后径增宽骨折块后突入椎管,椎管轻度狭窄

图3 L2椎体爆裂性骨折横断位椎体及附件多条骨折线骨折块后突入椎管,椎管轻度狭窄

图4 L2椎体爆裂性骨折三维重建直观立体清晰显示骨折情况

3 讨 论

根据Denis提出的脊柱三柱概念,认为脊柱损伤累及三柱中的两柱或以上者为爆裂性骨折。爆裂性骨折是由于脊椎遭受垂直轴向压力加上不同程度的屈曲和/或旋转力作用,产生了椎体终板骨折及椎间盘的髓核疝入椎体,导致椎体自内向外的粉碎性骨折[3]。脊柱爆裂性骨折前中柱都受累,常压迫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3.1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基于强大的影像学数据之上,先进行容积扫描,在经过后处理,实现了任意角度方位的旋转以及切割,更全面显示了三维空间关系,清楚显示椎体内骨折线、椎管内碎骨片以及椎管、椎间孔变形等情况,特别是对小关节骨折以及细微骨折更有意义。多平面重组(MRP)可以多方位观察骨折情况,不同方位图像相互补充,清晰显示骨折细节,特别是脊柱后部骨性结构、骨折线的走向、骨折移位的方向、范围以及椎管狭窄程度,矢状位重建图像显示椎体前后部高度压缩的程度,冠状位重建图像显示椎体左右高度的变化以及椎体上下终板局部骨折塌陷的范围和程度,有助于观察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情况及椎管狭窄情况以及椎间孔内骨碎片情况。骨性椎管变形变窄,骨碎片突入椎管内均是提示脊髓受压的可靠征象,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可以从不同层面来判断是否有脊髓受压以及脊髓压迫程度。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组织分辨率,可以适当调整骨窗及软组织窗,对骨质及软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对脊髓损伤以及椎管内血肿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VR技术是投射线通过容积数据时所有像素综合的图像显示,充分利用扫描信息,是一种较高形式的重建方式[4]。容积再现法(VRT)成像图像显示脊柱爆裂性骨折情况更加具有整体性,可以完全显示骨折全貌,定位准确,并且可以根据临床医师需要进行任意角度方位旋转及多角度重建,把临床医师怀疑的骨折处展现出来,显示了脊柱爆裂性骨折三维空间关系,空间感、立体感更强,并且通过任意方位旋转以及切割,对细微以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极大优势,明显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几率。总之,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医师判断脊柱爆裂性骨折的骨折线走向、关节细微骨折、骨折移位方向范围以及椎管狭窄程度提供了强大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更为直观方便。

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成熟应用和发展为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全面立体多方位的影像学信息,直观而立体,定位准确,可以完全显示骨折全貌,细节显示更加清晰,减少了误诊和漏诊,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经提供可靠依据。

3.2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在脊柱爆裂性骨折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在诊断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使用相对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一般需要综合考虑骨质损伤、神经损伤、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脊髓损伤及椎管血肿等几方面情况,CT横断切面图像结合矢状切面图像能观察椎管形态及测量椎管的狭窄程度,间接判断脊髓有无受压,但要明确诊断脊髓损伤、后纵韧带断裂要依靠MRI检查,对椎间盘损伤及血肿观察CT也不如MRI全面和明了[4]。CT做为诊断脊柱爆裂性骨折的重要检查手段,其重要性毋庸质疑,而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临床医师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疗提供了强有力并且更准确的影像资料,相互补充,更加全面直观,定位准确,可以完全显示骨折全貌,多角度旋转重建,把临床医师怀疑的骨折处展现出来,同时通过影像医师的全面细致观察诊断,减少了误诊和漏诊。

总之,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而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法(VRT)成像技术的成熟应用,对于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越来越受临床医师青睐,及时方便快捷,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直观立体、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意义重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经提供强大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1]DenisF.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acute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ies[J].Spine,1983,8(8):817-831.

[2] 张雪哲.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61-63.

[3] 练旭辉,陈忠,叶文钦,等.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在踝关节及足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1091-1093.

[4] 丁建林,梁立华,王毓佳,等.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评价[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15(1):25-28.

唐淑慧,1983年生,女,福建漳州人,大学本科。

猜你喜欢
爆裂性椎管容积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巧求容积
截断的自适应容积粒子滤波器
不同容积成像技术MR增强扫描对检出脑转移瘤的价值比较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42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13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不完全爆裂性骨折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40:01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磁共振成像(2015年3期)2015-12-23 08: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