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读选择:一死了之、一走了之、一笑了之——《左传》表达的古代智慧(四)

2016-11-10 06:28吴先宁
团结 2016年4期
关键词:赵盾两难左传

◎吴先宁

经典重读选择:一死了之、一走了之、一笑了之——《左传》表达的古代智慧(四)

◎吴先宁

上述三种不同的选择,发生在不同的三个人面对大致相同的两难处境的时候。

那是所谓“晋灵公不君”的时期,“不君”就是国君不像一个国君,名不副实。据《左传》记载,晋灵公作为晋国的国君,他的不君不是一般的不像样,简直是胡作非为,而且非常暴虐。比如,当时的齐国不服从晋国的号令,想要挑战晋国作为霸主的地位,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但是正当三军统帅赵盾率军讨伐齐国,在行军途中却突然传来晋灵公要求退兵的旨意。赵盾一头雾水,只好撤军。回去一问,才知是晋灵公拿了人家齐国来贿赂他的钱,才命令赵盾退兵。这真是个天大的笑话,大臣拿别国的贿赂来坏国王的事儿常见,国君拿别国的贿赂来坏国家的事儿还真是少见!

至于穷奢极欲,大肆搜刮,不断加重老百姓的税收,起造豪华的宫室以供享乐,这些就不用说了,晋灵公令人想不到的荒诞和残暴是,他设计一种玩乐,让人在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过往的行人,他自己在上面看着人们抱头鼠窜的样子,觉得非常享受。还有一天,赵盾与同僚士会一起去觐见灵公,先在外屋坐着,看到几个宫女抬着个簸箕出来,像是装着垃圾要到外面去扔掉。这时他们忽然看到簸箕里露出一只手来,才知道簸箕里其实装着一个尸体。仔细一问,原来是一个厨子,晋灵公嫌他做熊掌没有炖烂,一生气就把他杀掉了。

为什么晋灵公除了一般的昏君都有的那种恶劣之外,还有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作为?后世的人们有种种猜测和推论。有人认为是他正当少年青春期的叛逆,也有人认为他是故意这么干,为的是跟赵盾过不去。原来晋灵公名夷皋,其父晋襄公在位的时候就已立他为太子。临死之前,晋襄公托孤于上卿赵盾及诸臣,遗命由太子夷皋继承国君之位。但是晋襄公既死之后(国君去世应该叫“薨”,又叫“崩”,意思是山陵崩塌,是一种比喻的用法),作为晋国的“首席执政大臣”赵盾却以为,太子夷皋年龄太小,而晋国正处于多事之秋,西方的秦国对晋国也不友好,正虎视眈眈要跟晋国寻仇,所以这个时候不可以立幼主。于是他主张改变晋襄公的遗命,另立年长而德行良好的公子雍为国君。从国家大局考虑,赵盾的主张固然是对的。但是太子夷皋的母亲就不干了,在晋襄公的葬礼上与赵盾大哭大闹,还跑到赵盾家里去闹,责备他违背先君遗愿,欺负孤儿寡母。赵盾无法抵挡这种哭闹和道德上的谴责,只好再次改变主意,立太子夷皋为国君,这就是晋灵公。其实,立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做国君,对一个首席执政大臣获取更多更高的权力来说,恰恰还是有利的。但是这番折腾,却让晋灵公对赵盾怀恨在心,但又无法撼动赵盾势力雄厚、党羽遍布的地位,于是就故意地,或者就真的是心理变态了,不但骄奢淫逸,祸害国家百姓,而且种种稀奇古怪、不近人情,令赵盾难堪。

作为先君的托孤大臣,赵盾自然要不断进谏,阻止晋灵公的胡作非为,这就引起晋灵公更大的仇恨,必欲把赵盾除之而后快。接下去的故事,就出来了本文的选择的主题。

第一个选择的故事落在一个名叫鉏麑(音chú ní)的刺客的身上。他被晋灵公派行刺,想偷偷地把赵盾干掉了事。这鉏麑就奉了国君之命,悄悄潜入赵家,欲行暗杀之事。这时天还没亮,只见卧室的门却已经开着,里面亮着灯,那赵盾已经端端正正地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见此情景,就又悄悄退了出来,独自感叹道:好一个赵盾!这么早就恭恭敬敬地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说明他对国家多么忠诚、多么尽责!这样的人不是百姓的靠山吗!他仔细思忖:若把这样一个国家和百姓的靠山给杀了,这岂不是不忠;但如果不杀,又是背弃国君的命令、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这岂不是失信。杀是不忠,不杀是不信,怎么办?

鉏麑左思右想,无法抉择,最后,他一头撞向赵盾家门口的槐树上,以惨烈的自杀作出了两难之中自己的选择。

晋灵公见暗杀不成,就来明的。他在宫里大设筵席请过来赵盾款待,一边悄悄安排下刀斧手埋伏。正于君臣觥筹交错之间,晋灵公命人突然于席间放出凶猛的恶狗,接着埋伏的刀斧手一跃而出。赵盾的“车右”(站在车右担任警戒的卫士)提弥明挺身格杀,保卫主人却斗却退,才到廊下就不敌而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盾忽然发现晋灵公的刀斧手中有一人却在保护自己退却,在他的掩护下终于逃到宫外。赵盾深感侥幸,忙问那个刀斧手是谁,为什么要保护自己。刀斧手说,我就是桑树底下那个要饿死的人也!

原来,有一年赵盾出游,见一棵大桑树底下躺着一个人奄奄待毙,就问道:你怎么啦?那人说,我快饿死了。赵盾就叫随从把所带的肉食拿出来给这个人。这个“翳桑之饿人”吃了一半,却把另一半收了起来。赵盾奇怪地问,干嘛不把那一半也吃了呢?那人说,家里老妈也好几天没东西吃了,我拿回去给她吃。赵盾很为他的孝心感动,就让随从把所带的食物全给了他,还把他推荐到晋灵公那儿做了一个甲士。

当时赵盾问,人家都看见你保护我出逃了,现在你怎么办?“翳桑饿人”想了想说,我逃走吧!

这个“翳桑饿人”当时其实也面临一种两难选择。他受过赵盾的活命之恩,如果混在其他刀斧手之中一起追杀赵盾,那么他的良心就要受到巨大谴责,何况一个荒淫的国君设宴诱杀一个忠心为国的执政大臣,是一种更大的不义。但他挺身保护赵盾,又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晋灵公肯定饶不过他。这时候他做出了与鉏麑“一死了之”不同的选择,就是一走了之。

与他们“一死了之”、“一走了之”不同的是,赵盾在两难的时候选择了“一笑了之”。

话说晋灵公对赵盾的迫害愈演愈烈,赵盾只得弃职避难出逃,还没逃出国境,就听说自己的堂弟赵穿把晋灵公这个昏君给杀了。赵盾自然十分庆幸,高高兴兴回来复职了。没想到这时候太史董狐却在宫廷档案上大书:“赵盾弑其君”,并把这个记载在朝堂上予以公布。春秋时期,“弑君”是以下犯上,是一种巨大的恶名,赵盾自然要反驳:根本不是我杀的!董狐说,你“亡不越境,返不讨贼,非子而谁?”(逃亡,没有逃出国境,那么君臣关系就依然存在;回来,作为执政大臣没有讨贼,追究晋灵公被杀的犯罪分子,那不写你弑君写谁弑君?)董狐其实是给出了一个两难选择:你要么逃出国去,要么惩治弑君者,否则你就是弑君者!赵盾听了十分无奈,也只好一笑了之,任他在档案上这么记载了。

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叹说,他赵盾为国家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是一位良大夫,为史学原则牺牲了自己的名声,背上了恶名!他出逃,逃出国境就好了(逃出国境就是解除了那种君臣关系,就不用对国君被杀负责了)。然而,事实是赵盾并没有逃出国境,孔子的招数不免是事后诸葛亮。

《左传》围绕晋灵公与赵盾的矛盾斗争所写的上述三段史实,提供了处于两难之中不同的三种选择。三个“两难”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在根本上有其相同点,就都是人的内在良知与外在职责、原则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纠结。面临这些两难,鉏麑的选择方式最为惨烈、最为极端,也最令人震撼、令人震惊,因而也最富有诗意,为历代诗人屡屡提起,歌咏不绝;而赵盾的选择最为平淡无奇,但也最理性,同时也在历史上带来最多的争议。究竟应该如何深入理解这些选择,解除人类类似的困境,恐怕是哲学、伦理学十分有意思的题材。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说:“当正义制度不存在时,我们必须帮助建立正义制度,至少在对我们来说代价不很大就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要如此。”这句话跟《左传》所述的两难选择并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其中“代价不很大”的说法,透露了现代的一种伦理学,其实并不鼓吹个人付出过大的代价和牺牲,为了某种正义去做英雄,而是渗透着现实的理性和算计。(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赵盾两难左传
从善如流
翳桑之报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两难的选择
举手之间的善意
武士报恩
Contents and Abstracts
G8面临发展与气候两难取舍
应是“提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