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君++朱天玉++苑庆山++胡凤莲
摘要:大庆市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但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资源开采已进入后期,一系列开采问题已经出现,石油城市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文章借鉴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与经验,提出大庆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并针对大庆市发展现状,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大庆市;低碳生态城市;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F299.27;TU984.1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2
引言
大庆市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庆油田已进入了资源开发的后期,开采成本上升、产业结构畸形、主体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强、接续产业弱小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出现,因此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市区空间的外延、人口的日益增加、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同时还存在着水资源严重短缺,耕地、草地荒漠化的现象,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快推进低碳生态发展模式,开展低碳城市建设的科学研究,这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庆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
大庆市经济种类日益丰富,已经具备由单纯的石油城市向低碳生态城市转型的基础。比如,近年来大庆市全力推进以低碳、净气、治沙、复草、植树为主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市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大庆市正在努力按照“低碳、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低碳城市发展方针,将其建设成为快速通道相连、绿色空间相隔、百湖辉映、独具特色的现代低碳生态城市[1]。
1.大庆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1)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符合石油产业生命周期及发展规律
由于石油行业依靠的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就会导致一旦资源枯竭,将会造成石油产业的不景气,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大庆市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石油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即大庆市由石油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2)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实现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组成了大庆市的可持续发展,三者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统一,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必须对过去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革新,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油气田资源是大庆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石油产业的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是造成大庆市碳排放量较大的关键,这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极其不利,也使得大庆市将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实现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3]。
2.大庆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制约因素
(1)单一的产业结构
大庆市是依托于石油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这就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单一产业结构的发展,促使城市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因此,当石油资源开采枯竭后,城市的经济终将会走下坡路。因此,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将是大庆市未来时期内实现城市转型的重点和难点。
(2)不完善的引导政策
大庆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沿用了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完全取决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引导政策,否则,城市的经济发展将完全受制于濒临紧缺的石化能源和严重污染的生态环境[4]。
(3)不合理的能源结构
大庆市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因此高碳能源比重大是大庆市的主要能源结构的重要特征。因此,将高碳能源作为大庆市产业发展的主要能源,不利于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会造成高碳能源结构长期占重大比重的不利结局。
(4)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
传统上,大庆市的企业和居民已经适应了粗放式经济发展的工业生产模式,随着大庆市的逐步发展、企业的不断壮大,受益于石油企业对经济的贡献,一代甚至几代的大庆城市居民和石油企业员工,对石油企业都有着浓厚的感情和深深的依赖,即便当人们头脑中产生了一定的低碳意识,也很难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低碳的第三产业的建设中。传统的城市历史文化,将制约着大庆市进行低碳经济转型的发展,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二、大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路径与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研发低碳技术,淘汰落后产能
大庆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选择城市的主导产业。石油资源城市发展初期和形成时,产业发展的方向非常明确,主导产业鲜明。当主导产业与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限于环境、资源、就业的压力,必须要寻求新的主导产业和投资方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于大庆这样的石油城市而言,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要合理优化,根据城市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原有主导产业的资源、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延长原有的产业链,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和产品附加值大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产品。如加强石油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自主研发配套技术,引导石油企业研发清洁油品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广石油企业采用余热回收和伴生气、火炬气回收再利用技术,降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研究石油低碳化处理技术,减少生产及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实时淘汰传统的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大产能等,从而通过结构优化促进低碳生态经济发展。
2.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
根据现有的企业基础、资源禀赋条件、交通运输等具体情况,寻找适合大庆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大庆市应鼓励和支持大型石油石化企业、民营企业和为石油石化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民营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大庆城市的转型发展,创立石油石化产业企业群,形成特色鲜明的大庆市循环经济体系,体现出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为城市低碳发展提升市场活力。因此,大庆市可以从企业、园区、城市、区域四个层次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企业是循环经济建设的主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产过程清洁无害化,减少碳排放。企业通过对园区内各个产业的资源优化整合,使园区内的各个企业以低碳生态为建设目标而努力。城市建设以城镇为基础平台,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纽带,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生产与生活、园区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大庆市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集中处理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形成能源和资源多循环的产业链。最后,从区域宏观角度进行设计,加强城市间的合作,实现区域宏观层面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3.制定绿色低碳产品目录,降低产业能耗,出台发展低碳生态技术政策
(1)是制定低碳产品目录,宣传使用低碳产品
把政府办公、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的常用品和能耗较低的产品纳入到绿色低碳产品目录。在政府机关、商场、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推行太阳能综合利用和产品改造升级,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区域,设置太阳能照明路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和透水地砖等环保节能材料,以此来降低产业能耗。
(2)设立低碳生态科技专项资金
政府设立技术研发财政专项基金,重点扶持大庆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环保节能技术、生态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等低碳生态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
(3)制订培养低碳生态科技人才与引进政策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低碳生态建设人才的引进,构建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制定有效的城市建设目标和实施措施,是大庆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
4.建立低碳消费市场规则,提高全民低碳生态意识
(1)建立有序的低碳消费市场规则,引导低碳消费
颁布低碳消费品的补贴政策,采取对购买低碳消费品的消费者给予适当补贴的措施,并且对生产低碳消费品的各种企业提供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
(2)提高全民低碳生态意识
充分发挥全市各级行业协会、研究会、新闻媒体、居民自治组织等多方力量,帮助公众增强低碳环保意识,并直接深入社区公众身边和生产生活实际中来,大力宣传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科普知识,提高居民的低碳生态城市参与意识,将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有机地融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家庭,植入人心,增强人民群众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责任感,逐步形成习惯、传统,使之成为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牢固基础。
5.突出地域特色,以生态旅游聚集转型发展新动能
大庆市最初是以油建城,以油养城,以油养人,距离现代综合型城市,即以城养城、以城养人的模式还有一定差距[5,6]。因此,大庆市应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特色产业建设。
大庆市除具有深厚的油气田资源外,还拥有丰富的种植、养殖、湿地、草原、盐碱等地方特色资源,因此,应充分利用、合理开发这些特色资源,如通过延长生产经营链条,生产出更具特色更受欢迎的地方产品,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经营规模效应,体现出独特的大庆城市魅力。同时,大庆市要加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扩大农产品深加工,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建立农民经济合作体,采取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动龙头企业与个体私营小企业以及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合作机制,大力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此外,大庆市还要不断挖掘区域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建设生态旅游城市。大庆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还要充分利用国内知名油气田的独特地域优势,把“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发扬光大,并且其将其融入到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庆文化”。大庆虽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但仅有的连环湖旅游度假村、石油科技博物馆等旅游项目,还无法支撑大庆市旅游经济。要打造特色旅游业,还需要产业链的完整,还缺乏完善的旅游服务业体系[7]。因此,还要充分利用“冰天雪地”的自然资源以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如马拉爬犁、冰雪滑梯、雪地自驾探险、冰雕乐园等。大庆现有的中国最大的石油科技博物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标志大庆油田诞生的松基三井等,都是大庆市重点精神文化设施,在这种良好的文化基础上,大力开展石油产业旅游。此外,还要大力开发湿地景观游、地热休闲游、民俗风情游、城市风光游以及沿公路不断开发新的景点,将大庆市建成具有特色的国家级生态旅游城市。
6.提高绿色能源利用率,发展绿色交通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绿色建筑是基础,绿色能源是保障,依靠清洁能源,发展绿色经济。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工业余热能源都要充分利用。同时还要利用垃圾处理产生沼气设施、热电联供设备,发展循环能源技术,提高绿色能源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交通拥堵、出行质量差以及高污染和高能耗问题,而发展绿色公交体系是解决现今交通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绿色公共交通不仅有利于减少城市内碳的消耗,而且其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对环境破坏性小,同时公共交通也保证了居民最低的生活需求,是推动城市交通低碳化最有效的资源利用方式。根据大庆市的交通现状,应强力推行绿色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将公共交通通达城市的各个街区。此外,还应大力推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推广混合动力、氢能源和太阳能动力汽车的使用,加强低碳交通网络的构建,加大力度降低机动车能耗建设,进而做到高效的控制交通运输过程碳排放总量。
参考文献:
[1]孙菲,纪锋,王怡,等.大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价值工程[J].2013(26):14-15
[2]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新疆大学,2005:38-40.
[3]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1:45-46
[4]苗君强.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建设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55-57.
[5]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1(6):96-99
[6]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35-38.
[7]董洪梅.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困境与转型路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3):145.
作者简介:林立君(1976-),女,河北迁安人,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污水处理与城市建设。
基金项目: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DSGB201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