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6-11-09 00:24刘慧娟
商业会计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江苏省

刘慧娟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7-0093-03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出现的新型产业,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重要作用。江苏省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文化创意园区不断涌现。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融资瓶颈的制约。文章通过对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特点和金融支持现状的分析,继而给出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推动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金融支持 对策研究 江苏省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产业类型,主要借助技术创新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产业主要推动因素包括技术和需求,其中需求更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程度及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相关数据显示,当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时,文化消费需求将占总消费支出的23%。江苏省2015年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6.5%,人均GDP达到87 995元,需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满足其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

一、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

(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创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江苏省一直是我国文化大省,人文荟萃,文化遗产众多。剪纸、端午节、蚕桑丝织、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昆曲、云锦和古琴都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苏州园林、明孝陵和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江苏省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1项,占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比重的23.4%。江苏省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29项,占比9.4%(见表1)。丰富的文化遗产为江苏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继承发扬和创新发展这些文化遗产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材料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具有创造力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江苏省的高等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截至2016年,江苏省共有138所高等院校,占全国高校的4.9%,其中,本科院校49所,专科89所,江苏省高等院校开设的专业门类齐全,为文化创意产业准备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二)经济发展良好,文创产业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

江苏省经济发展良好,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 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 988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2 043.6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34 084.8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5.7∶45.7∶48.6,实现产业结构“三二一”标志性转变。

我国目前尚无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口径,根据前文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本文选用版权产业的统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参考(见表2)。根据江苏省版权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版权产业2014年的增加值突破5 000亿元,达5 407.83亿元,占当年江苏省GDP的8.31%,按可比价格计算,江苏省版权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长率达到16.09%,远高于GDP的实际增长速度,其对GDP的经济贡献率达到15.36%。

江苏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以软件园、文化产业园和创意园为代表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省内遍地开花。根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http://www.ccitimes.com/)资料显示,江苏省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到212家(具体见下页图1)。

(三)区域差异明显,文创产业呈现明显的发展失衡

江苏13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且发展定位不一,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具体见表3、图2)。苏南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南京、无锡和苏州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文化名城和创新型城市,其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发展,所拥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达133个。常州尽管定位于先进制造业基地,但其大学科技城发展很好,也滋生了较多的创意产业园区,达到了24个。南通和扬州地处苏中地区,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并对苏北地区进行辐射,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苏北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推进。

(四)金融支持不足,文创产业存在客观的融资瓶颈

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其盈利能力有限,例如文化创意产品的异质性决定企业不能批量生产;受到顾客认知度的影响,投入产出比不确定;文化创意产业横向产品链宽而纵向产品链短,导致竞争激烈且附加值不高等。但是随着国家各项支持政策的支持,文化创意企业还是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的。

尽管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南京市制定了《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规划》,对构建文化产业金融服务链提出了总体规划,苏州市出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管理办法》 ,无锡市发布《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但文化创意企业在争取各种政府支持项目方面处于弱势,很难获得相关扶持。另外,因为自身盈利模式、财务制度和信用等级等方面的原因很难通过银行的信贷审核,因此很多文化创意企业目前主要的融资手段还是以个人借款和民间借贷为主。

二、江苏省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一)政府部门出台多种金融政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江苏省政府于2010年出台《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规划》(苏政发[2010]75),提出将文化产业纳入资金扶持的重点领域、安排专项引导资金、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服务系统和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见下页图3)。

2011年12月发布的《无锡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提出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引导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支持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组织探索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及其他非抵押类贷款新模式,引导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实行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探索文化企业联合发行企业债券试点。

2015年7月,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意见》提出,要创新文化金融产品,逐步扩大融资租赁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等信贷创新产品的规模,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同时明确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对进入上市程序的文化创意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以红筹、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等间接方式上市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补助;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资产支持票据等债券方式直接融资的文创企业,比照上市文化创意企业给予奖励。

(二)金融机构进行服务创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资需要,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各种服务创新,满足文化创意企业的需要。首先是进行服务流程创新,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和优化审批评估技术,大大提高了文化创意企业审批的效率,如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开发了审批信贷工厂系统;其次是推出新的金融服务产品,针对于文化创意企业普遍存在的“轻资产”情况,推出了“无抵押贷款”“应收款贷款”和“税易融”等“非抵押类贷款”,拓宽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渠道;再次是调整了风险调控机制,通过更加积极有效的风险调控保证文化创意企业的资金流动,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经营发展。

(三)金融支持体系运行有待完善,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尽管政府部门出台金融政策、金融机构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实际运行效果很不理想,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提出了三类融资渠道,即政府直接投资、社会投资和企业融资,但都存在问题。政府直接投资由于其严格的资格审核制度,往往更多流向规模以上的文化产业,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创意产业而言往往难以得到政府直接投资;社会投资则由于创意项目难以量化和考核很难受到风险投资和国外资金的青睐,目前互联网金融中的众筹却慢慢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企业上市的融资方式由于证监会条件苛刻所以很难实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很少就证明了这一点,金融机构尽管对服务进行了不断创新,但基于文化创意项目投资巨大、投资期长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并没有成为银行主流业务,倒是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对于开展这块业务比较感兴趣,且通过与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方式相结合而得到了一定的推广。

文化创意企业的主要竞争力在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等非物质性要素,因此其盈利受到很多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规模不大,而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这使得资金支持成为文化创意企业非常重要的生存支柱,因此不够完善的金融支持运行体系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江苏省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设计有效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满足金融支持需要

通过前文分析,无法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有效的评价是目前现行金融体制无法提供金融支持的原因。文化创意产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及盈利预期无法被量化评估使得金融机构无法放心地对其进行资金注入。因此设计有效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将非物质性的要素进行量化,明确投入产出计算方法来确认盈利预期,成为赢得金融机构金融支持,破解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困境的必经之路。

文化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在现有一般产业的评级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无形资产(即版权、知识产权等)的评价内容,并且结合市场需要分析给出投入产出方程和影响因素,更好地明确产业的盈利预期和相应指标。

(二)构建完备的金融支持保障体系,推进金融支持工作

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金管理手段,构建完备的金融支持保障体系,推进金融支持工作。首先力争政府直接投资能够提高投入产出率,倾向于市场前景好的文化创意项目和企业,更好地发挥支持推进作用;其次要积极利用现有的各种金融工具,包括互联网金融等,要构建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相结合的贷款网络,尽可能地提供各种新型抵押方式;再次则是开放国内外闲散资金和风险投资等资金监管,构建完备的金融支持保障体系。

(三)建立高效的运行监管制约机制,巩固金融支持效果

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具有投资期长、风险性高的特点,另外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盈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各种机构或个人进行投资或资金注入的目的在于保证文化创意项目的成功和相应的收益。因此在投资的基础上还要建立高效的运行监管制约机制,从而巩固金融支持的效果。X

参考文献:

[1]宣烨,李思慧.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5).

[2]江苏省政府.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规划[S].2010.

[3]无锡市政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S].2011.

[4]文学舟,谭中明,李昕.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多方协同破解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15,(11).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江苏省
吃火锅的发现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