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史古镇景观空间形态分析

2016-11-09 17:12谢瑞祥
农业与技术 2016年15期

谢瑞祥

摘 要:对鲁史古镇传统街巷空间从组织形态、景观结构基本要素2个主要内容展开调查和分析。组织形态从宏观方面解析了鲁史古镇传统街巷景观空间的空间格局和组织形式;从“点、线、面”3个微观景观形态入手,探讨了鲁史古镇景观空间的各构成因素,分析了街、巷、广场等微观因子的空间尺度。通过分析初步提出保护古镇的方法。

关键词:鲁史古镇;传统街巷空间;保护古镇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2051

鲁史古镇是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有“滇西茶马古道第一要塞”之称。相传徐霞客曾来到此处,于日记中写道:“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怀之为看月具,而为云掩,竟卧”;经学者推断三国典故中“七擒孟获”之地亦在鲁史。古镇南隔澜长江,北阻黑惠江,两山环抱自成天然屏障,既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品集散之所,也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和气候好,凡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战乱,内地的官员和富豪被迫迁徙边疆,部分定居鲁史,后经发展形成独特的古镇风貌。

1 景观空间组织形态

1.1 整体格局

古镇景观空间形态整体概括为:西北与东南以民居建筑组团围合成扇形边界,东北侧古建组团形成鱼嘴状凸起式边界,正西侧以云大书院和兴隆寺组团建筑形成外凸式边界,以茶树和核桃树满坡的青山为基质的映衬下,由融合了白族民居和汉族民居特点的抬梁式建筑通过单体到群落的组合,形成不同的院落和完整的景观斑块,青石基、麻布石路面和黛瓦屋顶构成了古镇景观斑块的肌理。2条平行的上平街与下平街和垂直2条主街的楼梯街构成了街巷的框架;再由曾家巷等7条巷道分割空间,形成民居占主体的私密空间,诸如骆家大院等多处散点状空间分布其中;开放空间为面向3条主街的商贸空间和公共建筑空间如“四方街广场”。形成了古镇“三街、七巷、一广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1.2 组织形式

古镇以群组建筑为主、单体建筑画龙点睛为特征的空间组织形式。以5架或7架抬梁式单体建筑为构成单元,网格状铺设单元建筑,形成同质化机理的景观斑块。

1.2.1 基本单元-散点-面状景观空间

受空间格局划分的影响,除去临街建筑群和成块状的大型院落景观空间之外,面积相对局促,形成的民居景观空间相对分散成散点状,院落空间多为两面围合型,天井、照壁的设置较少。

1.2.2 基本单元-块状-面状景观空间

这类空间形态为前临街巷、后建筑围以院落空间,此类空间面积较大成块状,空间整体上形成三合院、四合院、组合院的空间组合;面积较大的四方街广场形成古镇的核心空间。

2 景观结构基本要素

在“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生态模式下,景观要素可以抽象为一般的点或面(斑块或基质)、线(廊道)空间要素进行研究[2]。从“点、线、面”微观方面对鲁史古镇空间的要素进行分析。

2.1 “点”要素

“点”要素在古镇整体空间结构中承担着对古镇整体系统的控制和凝聚作用。古镇“点”要素包括传统建筑:传统建筑则包括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2大类,住宅建筑根据功能分为临街商住合用民居和普通民居,公共建筑包括阿鲁斯官衙等。

2.1.1 传统住宅建筑空间特征

为迎合低纬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住宅建筑形成了以5架或7架抬梁式结构为主并融合汉族和白族民居特点的合院建筑形态特征。

间 “间”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合的基本元素,由结构框架所限定,是房屋结构体系和建造技术的一个模数[1]。住宅建筑“间”面阔3~4m、进深2~3m,总面宽9~11m、进深5~6m。基本元素“间”按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构成形态各异的住宅,群体组合构成城镇形态。

基本类型 =、L型,=型建筑平行布置,与平行的围墙围合成方形空间,L型建筑垂直布置,与L型围墙围合空间构成2个天井,空间变化组合较为灵活;三坊一照壁是三合院的表现形式,照壁与三房围合空间,照壁的视觉中心由此凸显,另外三房与墙体围合形成较小的空间与照壁空间大小上形成对比;四合五天井是四合院表现形式,4房主体建筑两两垂直布置形成较大的空间,与围墙围合形式4个小空间即天井;组合院为一进两院的形式,照壁与两厢房构成里院,外院为四合院,空间组合变换丰富。

2.1.2 传统公共建筑空间特征

阿鲁斯官衙旧址,官衙内建筑空间紧凑,与四方街广场空间形成对比,戏楼位于四方街广场的正北方,底层四石柱架空,二层木结构为表演空间,空间小巧却为广场焦点。

鲁史兴隆寺大殿,鲁史兴隆寺原由10余间大小殿堂组成,两进、三殿、六天井。现仅存大殿,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屋檐雕龙刻凤,墙壁绘八仙图案,建筑空间较大,衬托佛教宗教色彩。

鲁史文魁阁,建筑土木结构飞檐翘角3层塔式,面阔进深7.1m,空间较开阔,文化气息浓郁。

2.2 “线”要素

“线”要素是古镇景观整体空间的骨架、经脉,包括街巷、边界、轮廓线等。整体系统中街巷把内部各要素连接成为有机整体、组织线性交通、控制聚落空间生长方向;镇区与周边环境的有机分界线为边界;古镇轮廓线的形成取决于自然与人工物的组合关系,其感知取决于视点与视域范围[2]。

2.2.1 街巷、道路

“三街七巷”是鲁史古镇的传统布局,平面形态、空间尺度、景观特征都可作为评价古镇街巷的一个标准。

“三街” 下平街与上平街平行布置,下平街呈包围状,楼梯街与下平街垂直,南至徐霞客碑,街内都无绿化和公共休闲设施;下平街宽5m、长262m,空间开敞,毛石铺地,正中铺青石板,建筑以商住功能为主,多为2层少1层或3层民国及后期风格;上平街宽4m、长600m,街两侧以2、3层的民国建筑为主,空间较开敞,毛石铺面,中间铺青石板引马线;楼梯街宽4m、长266m,道路高差呈台阶状,两侧建筑多为2~3层民国建筑,空间较开敞。

“七巷”空间违和感总体较三街强,仍无绿化和公共休闲设施。 曾家巷、黄家巷、董家巷南北向连接下平街与上平街,均毛石铺地,宽2.5m,民国至70年代2层建筑居多,曾家大院、董家大院依巷而建;十字巷连接三街,宽5m,两侧民国2层建筑多作铺面;骆家巷西起楼梯街街口,东至新街,宽3m,两侧建筑多为80年代后2层民居,东半段两侧建筑布局稀疏,骆英大院、李家大院建于巷两侧;魁阁巷南接新街南屏段通往文魁阁,北接四方街,宽2.8m,两侧民国至今2层建筑,西面建筑布局较稀疏,张家大院、乐家大院、宗家大院位于巷两侧;杨家巷南通杨家窝,北接上平街,宽2.5m,两侧建筑风格多变、时间不一、布局较、紧凑。

2.2.2 边界

古镇区域边界为外围道路、植被2种。外围道路可看作是古镇未来发展的边界,以自然景观为主,呈均质状态;植被具有不确定和范围广的特性,由地势低处的农田,地势高处的茶林形成带状界域。道路和植被边界结合起来看作古镇的边界、保护农田、林地、古镇的边界。

2.2.3 轮廓线

古镇轮廓线分入口天际线和古镇鸟瞰轮廓线。经东北入口通往古镇下平街,建筑布局较稀疏,高度、形体相近,视线无遮挡,轮廓线较为丰富;经由南入口进入古镇楼梯街,景观较均质,建筑高度、形体相近、密度较大,轮廓线因视线被建筑遮挡显得呆板。古镇鸟瞰轮廓线是以地面和山体作为背景所衬托出古镇建筑群轮廓线。建筑普遍为2层,3层高的建筑组成一般控制点,4层以上建筑成为一级控制点,如文魁阁是古镇最高控制点,鸟瞰古镇如同振翅而飞的青色脉络、羽毛的大鸟。

2.3 “面”要素

“面”要素在整体系统中具有外部参照和内部识别作用,普遍特征为纹理、空间、形式、细节、标志建筑类型、功能、活动、民居、修缮程度、地形等等[3]。鲁史古镇的空间肌理有有机面域空间、混杂面域空间2种面域空间肌理类型。

有机面域空间是较理想的居住空间,传统街区中街、巷、广场、院落与建筑的底图关系对比强烈,建筑群自然生长,各种元素有机组合;混杂面域空间处于老城区旁的新生城区,建筑布置格局与老城区形成强烈对比,空间肌理密度高、混杂、无序。

3 古镇空间保护

3.1 建筑保护与整治

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分别采用保护和修缮的方式,历史建筑的整治包括保养、防护、修整等;民居建筑维修保留,进行不改变外观特征的调整,如结构、空间布局、内部设施、使用功能等做适当变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风貌不协调建筑和其他建筑整治改造或重建。

3.2 景观生态学角度

从现代景观生态学方向出发保护古镇,在“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生态模式下,对古镇的整体格局和组织形式进行保护。保护青山基质为基础,以建筑群形成的景观斑块和铺地屋顶肌理为重点,“茶马古道”、“三街七巷”形成新的景观廊道进行保护。保护古镇“三街七巷一广场”传统风貌和格局,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以道路、绿地为轴线,以农田为背景的开敞空间格局。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好古镇的边界控制保护,道路、农田、林带形成有效的边界控制,处理好景观要素“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古城区与新城区关系,利用新城区的发展疏解古城区人口及调整部分用地性质。

3.4 文化生态空间整合策略

采用文化生态空间整合策略来保护古镇。在古镇的保护中,需要“将文化生态保护与振兴地方经济、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科学发展等区域发展目标进行整合,在保存与利用、传承与创新、看护与生产、记录与传播之间寻找平衡,创造有利于文化与自然、历史与环境、无形文化遗产与有形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条件[4]。

4 结语

本文对鲁史古镇传统街巷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提出初步的保护构想,为古镇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好的策略奠下基础,寻求解决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要求与保护矛盾的平衡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文波,肖笃宁,李秀珍.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J].生态学报,2002(7).

[2]魏挹澧.湘西城镇与风土建筑[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3](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张松.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