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桓
【摘 要】本文分成两大部分,其一探讨了赣剧弹腔乐队伴奏的变迁及原因。其二以江西省赣剧团演出的《春草闯堂》为例,着眼于对现场表演活态的细节把控,具体将赣剧弹腔音乐的过场音乐和伴奏音乐进行了分析,以求探索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是怎样以它特有的自然活态存在于民间文化土壤中,经过不断变化和发展,最终逐渐与现代化的社会相适应的。
【关键词】赣剧弹腔伴奏;表演现场研究;赣剧乐队变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73-01
赣剧弹腔音乐,这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是怎样以它特有的自然活态存在于民间文化土壤中,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它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和发展?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查,分别从演员、乐师、剧作者这三种“局内人”的角度得到了大量而详实的资料,同时又从“局外人”的角度记录、观察、感知了这一古老戏曲独特的魅力。
一、赣剧弹腔乐队形制的变迁
传统赣剧弹腔乐队由5人组成,可分为管弦乐队“文场”和打击乐队“武场”。这两个不同的乐部都有地位最高的一人,行话称为“上手”。其中“文场”的“上手”为“主胡”,地位次之者称为“副胡”,也叫“二手”,要求与上手一样,需掌握赣胡、笛子、唢呐这三种乐器,演奏其余乐器者称为“下手”。而在“武场”中的“上手”被称为“司鼓”或“鼓佬”,负责广东板、板鼓、膛鼓、夹板,“下手”负责小锣、大锣、饶钹等乐器。
这种人人多专多能的传统乐队配置形成的原因与赣剧弹腔的演出生态紧密相连。首先传统赣剧弹腔是深深植根于赣东北田野村舍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这就造成了演出场地的多变性、不稳定性。多人乐队对于戏台的要求较高,灵活的五人小乐队明显可以更好地适合各种各样的演出环境。其次,在私人戏班里,人员的精简可以减少演出成本,提高平均收入。从这两方面来讲,传统伴奏乐队的小型化、多能化是一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自然选择。目前,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赣剧艺术,国家建立了规范化的演出场地,成立了江西省赣剧团等演出团体,设立了赣剧研究院,在这三重保障下,赣剧弹腔乐队得以不断地扩大和改革,并加入了许多新的音响元素。
二、赣剧弹腔伴奏音乐探析
赣剧弹腔音乐总体可以分为唱腔音乐和过场音乐两大部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声乐的唱腔都是居于主体与核心的位置,器乐的伴奏则是处于从属、辅助的位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唱腔与伴奏虽为主、从关系,但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且各自都有其独立性[1]”。不论是唱腔音乐还是过场音乐,器乐伴奏贯穿始终,可以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以《春草闯堂》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过场音乐。顾名思义,就是两段唱腔或场景之间的过渡,可以大致分为大过场和小过场两种形式。大过场的主要作用是推动情节的发展和营造舞台气氛。往往配合台上演员的动作、舞蹈表演和念白出现。小过门主要是给演员提示音高和节奏速度,带动演员的演唱情绪。
在《春草闯堂》第一场第二幕的大过场中,开头采取弧形的旋律线条,配合前倚音接二度颤音的技巧,给人以眼前豁然开朗的音乐感受,再加上赣胡颤弓技巧,阮和琵琶轮指技巧,音乐被赋予了极强的层次感,无限春光就在观众的眼前铺展开来。李小姐和春草举头四顾,抬袖遥指,这三个长音配合演员的表演自由延长,不需要背景和道具,观众自由的想象就能带来无数美的可能性。“勾勒画面,引起想象”这正是戏曲伴奏重要的作用之一。
在这一段中,还采用了一个非常具有中国戏曲特点的伴奏技巧——自由反复。在这一个不断重复的小节中,演员正在表演“踩石头过河”,身体动作幅度非常大,既有贴近观众生活的生动自然之趣,还兼具舞台表演节奏韵律之美。演员每一次表演这个动作都带有一定的即兴因素,乐队由慢到快的节奏变化和反复次数,对演员既是配合,又是约束,二者呈现出一种关联性极强的纽带关系。
(二)唱腔音乐。在赣剧弹腔的唱腔音乐中,乐队主要为演员唱腔服务,为避免喧宾夺主,只用赣胡和武场的打击乐伴奏。例如在第一场第三幕的唱腔,采用具有“有板无眼、紧打慢唱”特点的流水板,以武场乐器不断的敲击代指行走下山,传达动作信息。以赣胡衬托较慢的唱腔,传达内心信息。这快慢交织的旋律线条,形成了一种虚中有实,实中带虚,虚实相交的中国式审美意象。
归根结底,弹腔乐队的伴奏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作为与演员和观众这两方交流的纽带,必须要灵活地利用剧中情节,善于从作曲者所提示的人物感情及曲型环境中,以弹腔音乐的角度补充、描摹、刻画人物形象,在情感上达成共鸣与默契。
参考文献:
[1]曹新利.对戏曲伴奏的认识[J].大众文艺,2011(18).
作者简介:
董 桓(1992-),女,山西太原人,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区域音乐研究专业。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到江西省2016年创新基金项目“赣剧伴奏艺术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