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是怎样变软的

2016-11-09 05:30:17乐朋
政工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张居正特权万历

☉乐朋

规矩是怎样变软的

☉乐朋

国家的典章制度,俗称规矩。它要求社会成员一律遵行,没有例外。但在人情弥漫的古代中国,规矩往往会变软。这倒并非规矩不硬,而是执行过程中的走样,或叫异化。规矩走样最显见的,在因人而异。对平民百姓、底层小吏,它很硬、很铁,但碰触到权贵及圈内人,就软绵绵的,硬不起来。

发生在明朝宰相张居正身上的几件事,便显现了规矩变软的奥秘。以“改革名臣”著称的张居正,整饬吏治,雷厉风行。其铁腕改革的重要一项就是制定“考成法”:整肃官场吃喝玩乐的腐败风气。为此大幅削减驿站经费,并立下规矩——无故到驿站免费吃喝的官员,一律摘去乌纱帽;而随便招待官员的驿站官吏,同样要受罚。此招一出,全国驿站经费锐减,官员吃喝风也得到遏制。规矩硬,执行严,收效大。

但规矩落到张相爷头上却不灵了。万历六年春,张居正回乡葬父,一路上不但有千名皇家禁军随从,还配置了豪华仪仗和乐队。张居正乘坐的大轿,前半会客,后半休息,中间设走廊,配有侍从摇扇、焚香;光是轿夫,一班就要用32人。路过河北真定(今正定),知府钱普特意找来南方名厨,为张居正烹调美味佳肴。地方官员不但要迎来送往,还得送上一份“奠金”;驿站容纳不下这庞大的队伍,只得另行辟置馆舍。

不是有禁止官员用公款吃喝玩乐、节省驿站开支的规矩吗?张居正虽是皇帝特批回乡葬父的,但如此奢华、挥霍公款,怎么就没人出来说“不”?理由无他,因为张居正不一般,他是万历的帝师,又是当朝宰辅之首和功臣!

张居正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改革之后,又大力推行“整顿学风、重振人才”的教育改革。他上疏提出,教育部门官员要品行端正、博学多才,学生要好好读书,不得结党营私、贿赂教员,杜绝开后门、权钱交易的歪风。为此,他还制订了“条例”,以规范教育部门官员、教员、学子的一言一行。万历皇帝立即下旨,要求严格执行“条例”。

规矩立得很好,可张居正又做了违犯者,替三个儿子大搞舞弊。因老大张敬修科考落第,一怒之下,他竟下令停止当次“馆选”,使一批举子失去做官机会;老二张嗣修科考,他命亲信张四维任主考,又在太后、皇帝的袒护下挤掉才子汤显祖,让张嗣修当了榜眼;更可耻的是,老三张懋修参加万历八年科考,张居正竟然亲自动笔替儿子做试卷,使之夺得“廷试第一”的状元。力主“整顿学风”的他,却耍尽手段,顶风作案。钦定的教育“条例”对张居正而言等于一张废纸!

海瑞评说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说得有点在理,因为张相爷的生活不检点,史有明载;但这批评并未打中特权的体制性之要害。绝对权力必然滥权枉法、滋生绝对腐败。修德、“谋身”的作用有限,特权的威势既可吞噬道德、良心,也足以侵蚀、摧毁所有规矩。规矩不只是要管普通百姓,尤其要管住官员特别是高官。不约束权力,不裁减特权,规矩即变软,种种“潜规则”反倒会流行开来,最后至不可收拾。

(摘自《湘声报》)

猜你喜欢
张居正特权万历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戏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5:24
无聊是一种特权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15:58:27
张居正《论语集注直解》中的察人用人之道探析
磨砺是一笔财富
张居正宽待对手
决策探索(2018年13期)2018-11-19 11:37:37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日本藏万历世德堂刊传奇《水浒记》考述
中华戏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44
试论现阶段特权问题及其治理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江汉论坛(2014年2期)2014-04-02 15:13:15
『人大代表』不该成为特权符号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