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前发布了秋季年会报告的部分内容,称中国经济顺利转型对全球经济有益,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接受低增长现实。
9月27日,IMF提前发布了即将在10月7日至9日召开的2016年秋季年会报告《世界经济展望》(WEO)的部分章节,在其“中国转型与(新兴市场)移民的溢出效应”中,描述了中国经济转型对世界的影响,以及确保平稳过渡应采取的措施。
报告称,中国正在进行的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转变,以及在新兴市场国家由移民引起的人口变化,将对全球产生溢出效应。这种效应会在短期内带来挑战,但在长期内有可能被加以利用而有助于全球经济发展。
作者维斯伯罗尼(Estaban Vesperoni)说,WEO报告新加入“中国溢出效应”一章,并不代表担忧中国经济前景,重点在于中国乃至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自身的变化,会对全球产生影响。中国经济转型是朝向可持续增长的积极进展,若能实现平稳、顺利过渡,对全球有益;如果这一过程比较坎坷,则溢出效应更大。
就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曾推动全球增长,目前的经济放缓与转向内需的再平衡也将通过三个渠道作用于世界。第一,通过贸易渠道。那些对中国出口机械和原材料的国家将面临制成品和商品外需下降。第二,通过商品价格。中国对金属和石油的需求量巨大,需求下降带来价格下跌。第三,通过金融渠道。中国经济事件将影响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
在贸易渠道,中国GDP占全球比例从2000年的3%升至2015年的13%,进口额由3%上升至10%。中国经济放缓与转型,对于全球价值链、最终产品市场都有重大影响。中国向价值链上端移动,为一些低收入国家进入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了空间。此外,中国中间产品生产“在岸化”(on-shoring)及产能过剩也在影响全球产品价格。
在大宗商品渠道,中国对金属——铁矿石、铝、铜和镍的消费,从20世纪90年代的占全球的3%上升至去年的40%,对石油消费从占全球的1%上升至11%,农产品如大豆占全球的60%。虽然中国也在国内生产这些商品,但进口量仍足以影响全球价格。IMF认为,2013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中,中国需求下降是主要的贡献因素之一。未来全球商品价格可能持续走软。
在金融市场渠道,中国转型的直接溢出影响仍然有限,这是由于存在一定的资本账户管制,如对外商直接投资(FDI)、资产组合及居民对外举债的限制。但中国金融脆弱性有可能通过影响信心,继而传导至新兴市场金融市场及汇率。
结果是,中国资产价格与全球的同步性(comovement)正在增强。中国发生的事件,包括政策不确定性,对与中国具有强贸易关联的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有较强影响。
研究显示,中国资产价格下跌(如去年“股灾”),对发达与新兴经济体都会产生下压效果;而中国汇率政策不确定性与人民币贬值(如去年“8·11汇改” ),对全球其他市场的资产与商品价格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中国经济平稳顺利转型对全球有益,但即使这样也需要其他国家适应全球经济的新环境,比如,中国削减过剩产能对大宗商品出口国来说意味着需求下降。而在另一方面,若中国转型过于“颠簸”或不彻底,则会加大外溢效应。2015年年中以来的经验表明,管理中国这样一个高杠杆经济体的减速过程,难度很大且有可能出现中断。
“中国对世界的帮助,可以通过接受经济放缓并充分沟通政策意图来实现。”IMF称。接受更低的经济增速,才能从根本上限制信贷过快增长,因为其背后的动力正是追求不可持续的高增长。
此外,需要一项全面的计划来降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这包括对虚弱企业进行重组或使其破产;让银行承认损失、管理受损资产和提高资本“缓冲带”;加强预算约束,降低对虚弱企业的信贷;以市场化机制来化解不良债务;限制影子银行部门和产品风险;控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等。
在财政领域,应在中期内着眼于降低财政赤字以确保债务可持续性。但在短期内,如果经济失速过多,则可推出着眼于支持消费的临时性预算内财政刺激。另外,应控制预算外公共投资,IMF称。